
三方协作探索“大病医保”模型助力国家健康扶贫
本报讯(记者汤瑜) 2月25日,由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大病医保”公益基金主办,以“健康扶贫的模型探寻”为主题的新年论坛在京举行。记者获悉,6年来,“大病医保”已累计投入保费4700万元,超过125万人次的儿童免费获得最高30万元的医疗保障。
论坛上,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杜创、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副院长高玉荣以及“大病医保”合作试点县的代表,围绕国家医保体系的改革方向、公益组织介入的优势和价值以及“大病医保”模型对于医保体系和扶贫工作的借鉴意义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大病医保’是用商业的模式,把公益项目做下去,这个模型具有参考价值。”杜创说,“要做到精准帮扶,使困难家庭不仅暂时脱贫,而且不会过几年返贫,这涉及一系列医疗制度保障问题。”
湖北鹤峰县政法委书记钱成玉在论坛中表示,未来鹤峰县将继续作为推行“大病医保”的先锋队和试验田,为国家大病医保改革提供试点模型。
鹤峰县是“大病医保”公益基金的首个合作试点县,也是首度确立了“地方政府+公益组织+商业保险公司”三方协作的保障模式。目前,通过5年的不断调试和创新,鹤峰县于2017年首度实现每个患儿年度住院费用不超过1万元的保障效果。
“大病医保”发起人邓飞认为,“大病医保”模型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并不是一种理论性模型,而是针对乡村儿童医疗保障问题设计一整套解决办法,包括在医疗保障方案方面的阶段性成果,即在目前国家基本医保的基础上,只需额外提供每年人均40-50元的投保费用,按照“大病医保”的报销方案,就可以实现每一个患儿一年住院医疗开支不超过1万元。
“这种协作模式中,地方政府提出需求、配合项目落地,公益组织提供方案、联结社会资源,商业保险输出服务、履行社会责任,三方良性运作,在互相制衡的同时实现共赢。”邓飞说。
经过6年的时间,“大病医保”公益基金以0-16周岁儿童为样本群体,在10个县级地区探索和实践大病医疗补充保障的有效方案,磨合出了可以实质缓解乡村大病患儿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大病医保”模型。
目前,“大病医保”公益基金已在湖北、湖南、内蒙古、云南等地开展10个试点县,已累计投入保费4700万元,超过125万人次的儿童免费获得了最高30万元的医疗保障。
据了解,在2018年的两会上,“大病医保”会将项目成果以提案方式,为健康扶贫工作献策,吸引社会对“精准扶贫”、医疗保障和公益力量三方关系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