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幕消息”诈骗案是这样炼成的

股民遇“股神”,被骗255万

   陈先生是海口市的一位老股民,但亏钱比挣钱的时候多。2014年9月,他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广州市一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操盘经理部“李经理”声称有内幕消息,可以带着他一起做股票。为表诚意,对方免费为他推荐了一只股票,并跟陈先生保证,每个月都有10%左右的盈利。

   陈先生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买入了推荐的股票,出乎意料,第二天股票大涨,陈先生不费吹灰之力就赚到了一笔。尝到了甜头,他开始相信对方。当业务员再次打来电话,保证只要跟着他们炒股,肯定稳赚不赔,并让他缴纳8800元购买一套炒股软件成为其会员,陈先生毫不犹豫地给对方汇了钱。
   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天成了噩梦开始的日子。
   一段时间后,公司助理打电话回访,得知陈先生对推荐的股票盈利很满意,便进一步推荐知名股票分析师“梁经理”带他操作。如果跟着梁经理就可以加入“老鼠仓”,但要缴纳3万元入会费,就这样陈先生成了“钻石会员”,加入一个叫“金九银十”的QQ客户群。
   经过“梁经理”的指点,陈先生确实赚了一些钱。这样一来,陈先生对“梁经理”深信不疑。
   对方见陈先生出手阔绰,没多久,就又让其申请加入盈利更加丰厚的“自营盘”。但这次需要融资两万元,虽然陈先生觉得把钱打入对方账户,让他们操盘有一定的风险,但禁不住高额回报的诱惑,最终还是将钱汇给了对方。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梁经理频繁催促陈先生打款增加“融资”金额,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陈先生的融资金额达到60万元。至2015年1月,陈先生先后交了建档费、会员费、诚意金、老师指导费、生日费、融资费、高端客户群会费等,已向这家公司陆续汇出255万元。
   好景不长,陈先生的股票很快被套牢,而该公司仍以各种名目催促他继续缴纳五花八门的费用。此时,陈先生才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个骗局。
   2015年8月20日,陈先生向海口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报案。接报后,海口警方十分重视,随即抽调精干警力组成专案组展开侦查。专案组经过一段时间的细致工作,广东阳江籍黄某进入侦查视野,这个所谓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就是由黄某主导的诈骗集团。该公司操盘经理部“李经理”“梁经理”就是他手底下的一名“业务经理”。但由于犯罪嫌疑人黄某具有一定的反侦查意识,所骗取的赃款均雇用他人异地取款,且取款人均伪装取款,给案件侦破带来一定难度。
   9月初,警方获知犯罪嫌疑人黄某可能前往广西防城港市出境逃避打击后,一方面兵分两路赶赴防城港市和深圳市进行布控,另一方面指导被害人陈先生与犯罪嫌疑人黄某进行周旋,延缓其行动。9月22日,在外省公安机关的积极配合下,海口警方在深圳市将犯罪嫌疑人黄某抓获。


落魄老板,股市折戟

   黄某是广东省湛江市人,现年56岁,高中毕业后到广州发展,在当时广州“点石成金”的年代,他做得是风生水起,商业版图开始延伸,生意越做越大。除了房地产开发,他还拥有酒店、物流等多领域业务。最风光时,他曾开设过一家高档酒店,专门接待宾朋,风光无两。

   然而到2010年,由于投资规模无限扩大,资金链条断裂,加上房地产政策开始收缩,黄某的房地产生意开始崩盘。很快,在其经营的工程项目所在地,一群一群人堵着门喊着要工资,要房租和水电费。为了维持运转,他只得将其他生意压缩,将资金转到房地产项目。然而,有限的资金没能挽救他的地产项目,只得割肉转让收拢资金,以图东山再起。
   2011年,绝对是他的一个转折点。他有一个地产朋友,这年春节前将手中3000万元巨资投入到股市中,春节过后不久,便赚了1000多万元,前后不到20天时间,这是发生在他面前的真实的事情。朋友高兴地谈论起股票,对他说,纵横股市他从来没有败过,这次赚的1000多万元只是小试牛刀,以前赚得更多呢。
   朋友的话他是相信的,在地产生意上,这位朋友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但他的资金却比他充裕得多,这肯定是股市帮了他的大忙。他的这位朋友利用自己资金充裕的优势,瞄准黄金定律,即每年春节前后的股市逆差,节前在股民将大量资金抽出、股市下跌的情况下大量买入,节后资金回流股市大涨的情况下进行逆差操作,成功率非常高。朋友的话也提醒了他,股市是一个很能赚钱的门路,只要有大量资金运作。
   于是,黄某就想试水股市实现大翻身。
   黄某将所余资金收拢了800多万投入到股市。他也似乎有“点石成金”的本事,进入股市后不到两个月时间,就赚了400多万元,这轻易得来的成功,让他确信股市能让自己“咸鱼翻生”。
   但运气并不总会落在他的身上。与别人小打小闹不同,天生好赌的黄某认为要玩就玩大的。于是,他连PE(市盈率)都不懂,就开始大把大把地烧钱。当时,有一只8元一股的股票,他眼睛都不眨—下子就买了100万股。结果暴跌40%!性急的黄某认为这只股票不行,还会再跌,便赶紧抛出。这样,他一下子就亏了几百万元!朋友劝他赶紧收手算了,谁知,黄某不服气。他认为自己在生意场上叱咤风云,岂能因亏了区区几百万元,就在股市上退缩呢?
   他不停地跟风,炒股资讯上说哪个股好他就跟哪只股。他不懂得股市的本质就是要沉得住气,不停地挪移倒腾,其实是炒股衰败的症结。他不听别人的劝说,不研习股市规律,800万股资加上前期所得的400万利润,很快赔了个精光。
   黄某身边人曾回忆其第一次进入股市时的场景:一般人进入股市时都慎之又慎、低吸高出,但过度花销习惯了的他,对资金的多少已经看得很淡,800万元进入股市时,手底下的人劝他谨慎再谨慎,可他说进就进,非常任性。他有他的“黄金定律”:别人不进我进,别人不卖我卖。资深股民称,这种冲劲儿就是盲动,对初试股市的股民,有时成功几率可能很高,这叫“撞大运”,但也往往是见光死。


撒网诈骗,百人上当

   黄某家大业大时,不知多少食客围住,但生意失败、股市失意后,平时那些围住他的酒肉朋友一个都没了。更令他伤心的是,与他一起艰难打拼的妻子因他的失意和他离婚,两个儿子已成家立业,未成年的小女儿与前妻一起生活。黄某没有吸取教训也不后悔,反而将最后的100万元义无反顾地投进股市。结局可想而知,他以倾家荡产而告终。

   此时,他把希望寄托在最后一搏上,那就是到澳门赌,他身边也不乏这种“亡命之徒”。
   生意人都有一个圈子,资金上需要周转时,都会相互支持。作为曾经的很有信誉的老板,在朋友没有获知他破产的消息时,他在朋友圈借款是很容易的。于是,他举债百万,到澳门试水赌博,梦想翻身。第一次赌博与股市一样,斩获颇丰。黄某当时甚至幻想着,如果运气好的话他一天赢个几十万,一年来回几趟澳门,在赌场上赚个上千万甚至更多不是个问题,到时候就把卖掉的好车再买回来,把办公室再修饰扩建一下,把丢失的面子给挣回来,把丢失的地盘给盘下来。还有,把其他的如物流等基地也要扩大规模等等。
   但是,幻想总归是虚幻的,黄某在赌博场上的表现,也一如股市上的开头赢了,结局却是惨淡的。一两年间,他不停借债,总共在赌场上输了1000多万元。
   一些债主知道了黄某的现状后,开始加紧追债。起初,黄某总找借口说过两天还钱。可他到哪儿筹钱呢?他的股票抛了,生意倒闭了,房子没了,已身无分文。最多的时候,他一天要接数十个追债电话。
   但作为曾经的大老板,黄某仍然拥有非凡的“本事”。他很快又从股市里嗅出了赚钱的门道。
   2013年年初,茶余饭后人人谈股,人人炒股之风更盛。各种股市资讯满天飞,作为资深股民的黄某知道,炒股关键在资讯。
   黄某有个朋友李某是一个老股民,经常在他面前炫耀炒股心得,说他炒股大赚是有“高手”指点。屡屡失败的黄某经受不住诱惑,便要求李某介绍股市“大内高手”指点。后来,黄某觉得“高手”的意见不可靠,又千方百计找到一位经济学教授。然而,这些所谓的“高手”总是要求他卖各种各样的炒股指标,每一项都是数千上万元。
   被骗之余黄某也敏感地发觉这是个好的赚钱路子,何不按这个套路去骗炒股新手的钱呢?于是,他非法购买股民信息,雇用话务员进行培训,然后实施诈骗。
   随着侦查工作的深入,办案人员在广州市锁定了该团伙据点,抓获了包括黄某在内的十多名犯罪团伙成员,缴获十多台用于作案的电脑、100多万元现金、20多张银行卡和办卡用的身份证。
   据初步统计,这个团伙以提供股市信息为名,向全国各地多名受害人累计实施诈骗1000多次,涉案金额初步估计达上千万元。
   在抓捕现场,警方看到每个话务员的办公桌前都贴满了小便签,还有一本本“秘籍”,例如“如何卖老师”“金玉良言”“经典语录”等,“客户开发表”上清晰地写着每位客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客户透露过的家庭情况、个人经历,还注明了此人已被骗到了哪一步。
   民警表示,犯罪嫌疑人的诈骗手段非常简单,这十多名“业务员”都没有专业知识。是股民的“侥幸”心理以及赚快钱的想法被诈骗团伙利用。
   警方说,诈骗分子会同时向上百名股民推荐不同的股票,按照概率,肯定会有上涨的,而被推荐了这只股票的股民就有可能上钩,他们就宣称自己有内幕消息,博取股民信任,一步步让受害人掉入陷阱。
   目前,犯罪嫌疑人黄某已被检察院批准逮捕。


责任编辑:阮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