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和财富:拓展综合财富管理服务广度和深度

   2015年,瑞士信贷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家庭财富总额全球排名已位居世界第三,全球年收入达到1万至10万美元的中产阶级共有10亿人,我国占三分之一。而且,我国是个高储蓄率的国家,相比其他主要发展中经济体,中国居民家庭资产的金融资产比例高达49%。
   财富管理,已然成为全民话题。

 

财富管理“多元化”

   目前,财富管理需求日趋复杂化和多元化,如投资领域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风险偏好由保守向可接受部分中高等风险转变,产品由标准化向定制化转变,投资需求由个体向家族综合服务转变,投资视野由聚焦于境内向拓展海外投资市场转变。从本质上说,资金需求正向“投资理财专业性”和“金融服务综合化”转变。
   调查显示,高净值客群的理财需求更复杂,更偏好金融机构理财,重视个人资产配置。他们在私人银行渗透、服务定制上尚有提升空间;高净值客群之外,还有大量富裕和大众富裕客群、大众客群,其可投资资产规模在1000万元资产以下范围,他们对资产配置的需求持续提升,需要更专业的投资咨询服务以及更加丰富的产品选择,以满足其在风险偏好、持有期和投资规模方面的需求。
   为此,信和财富积极调整战略布局,搭建自有财富管理平台,实现转型升级。注重通过“互联网+”跨界的服务平台,以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外延。

“量身定制”做服务

   随着互联网+金融崛起,财富管理线上标准化、自助化与线下个性化、专业化呈两极分化态势,未来大众理财产品多数会成为互联网+金融产品。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财富拥有者较多地掌握了信息主动权,这对财富管理机构更快捷、更便利、更匹配地连接投融资双方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
   过去五年,国人的财富理念发生变化,从“财富增值”到“财富保值”,从“创造财富”到“传承财富”,从“境内投资”到“境外投资”,从“单一化”到“多元化”。
   财富管理需要根据个人的需求提供适合的财富管理方案,需要做到“私人定制”。信和财富联合第三方调研机构对大众财富管理偏好进行了调研,数据显示,56%的调研对象会将收入的20%至40%用于投资理财,平均会选择3至4种投资渠道以分散风险。
   基于对客户需求的把握,信和财富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个人、家庭、机构的财富提供保全、增值和传承的综合解决方案。通过分析和利用大数据,从投资行为、消费行为、风险偏好、产品属性等多维度进行客户特征、流失原因、偏好分析,构建“客户画像”模型,对客户的金融行为进行量化预测。也就是说,通过包罗万象的信息来描述客户,针对现实的客户建立数学模型。

 

大数据驱动“智能风控”

   早在1980年,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就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将大数据热情地赞颂为“第三次浪潮”。不过,直到2009年前后,“大数据”才成为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的流行词。
   有专家表示,未来,移动互联网将是财富管理机构与客户沟通的主要和基本手段,具备互联网基因和金融创新与风控基因的机构才能生存。
   信和财富本着稳健经营和维护客户利益的原则,始终把风险控制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以科技为引擎,不断强化互联网金融风控技术,形成了从风险评估到借款匹配规划、额度机制、借后管理、催收策略等一整套严密、完善的风控管理体系——“O2O安全闭环”,在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征信体系完善、信用管理、信用数据整合、风险管理方面又完成了一个质的飞跃。
   同时,对现有系统及未来建设系统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加强建设重点系统,CHP3.0、CRM、ESB系统、门户网站等,兼顾其他系统建设,用科技创新增加产品的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