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记忆》专题报道之二

人心的拷问

道德:溃败与坚守

   纷繁复杂的世态万象及其背后的人心道德,映照着社会文明的高低、公民素质的优劣,也构成了解读中国社会的关键线索。

   2015年,从长假期间多个景区争抢四起、垃圾遍地的秩序混乱,到山友私采雪莲、上网炫耀的意识麻木;从孔府古墙沦为游人涂鸦“签名簿”,到成都武侯祠石刻惨遭恶意刻字蹂躏,再到故宫惊现“铜缸刻字秀恩爱”“女模裸拍”……旅游文明素养的低下,撕开了社会道德肌体上的一道丑陋伤口。而中国游客高唱国歌大闹泰国机场、争抢奶粉互殴荷兰超市等丑闻,更是令人叹息“丢丑丢到了国外”。也是在这一年,以首批游客“黑名单”发布为标志,治理旅游不文明行为的通报、建档、追责等机制,已纷纷破冰。

   这一年,发生在成都的女司机被男司机逼停暴打事件,最初曾激起一边倒的民意谴责,但随着受害者被揭违章、挑衅在先,剧情反转、舆情分化的同时,也让“路怒症”这一真问题浮出水面,引发了全社会对于“马路文明”的深层思考。这一年,发生在浙江的高速公路生命救援受阻耽误悲剧,让占用应急车道这一司空见惯的交通陋习成了“过街老鼠”,也促成了席卷全国的执法行动。深圳一名屡屡占用“生命通道”的女司机,更是领到了6.9万元的全国最高罚单。

   2015年,肩负教育重任的校园,风波四起,成为管窥社会现实的重要切入点。这一年,从知名中小学被曝成收礼重灾区,到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从教育不当屡屡引发学生自杀悲剧,到此起彼伏的学生弑师惨案,无不暴露了管理失范、师德低下、教育失败的重重危机。这一年,从数百所“野鸡大学”被集体扒下底裤,到多所知名高校信息公开模糊不清;从清华北大为争抢生源掀起骂战,到湖南大学被揭“转学腐败”;从南昌大学自称“南大”涉嫌“傍名校”,到复旦大学校庆宣传片深陷“抄袭门”,再到邓亚萍受聘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引发一片质疑,高校形象饱受争议,信誉频遭重创。这一年,中南大学研究生以自杀抗议导师“故意为难”论文答辩,中国人民大学博导与“嘲讽”前辈的硕士生断绝师生关系,引发社会激辩的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高校师生关系的现实生态。也是在这一年,事关学校管理、师德建设、校园安全的改进措施不断推出,而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启动一揽子修改的步伐,已呈现出强化“以法治校”的改革方向。

   这一年,也是新闻良心备受拷问的一年。一方面,深圳记者暗访警官违规吃喝遭殴打,新华社记者王文志实名举报“中福在线”自我利益输送,实名举报官员的记者刘虎最终被检方以不起诉解脱“诽谤”指控,折射了舆论监督的艰难和希望。另一方面,西部商报记者暗访曝光看黄片官员,深圳晚报记者“偷拍”姚贝娜捐献眼角膜,南方都市报记者为获取独家信息卷入“王林案”以及由此掀动的新闻道德、媒体伦理争议,呈现了媒体竞争、采访权利、公民隐私等等之间的复杂纠结。也是在这一年,“大学生抓鸟16只,获刑10年半”的新闻在引爆“量刑过重”的眼球效应后,终因掩盖真相、误导公众,留下了新闻操守沦陷的悲哀记录。

   2015年,向来被视为精神殿堂的文坛,也进入了多事之秋。湖南耒阳市文联主席熊艾春因诗作遭网民差评而迁怒砸毁网站电脑,惹来如潮谴责的同时也沦为社会的笑柄。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被曝收受欲获奖作家的行贿文物,湖北作协主席方方公开质疑诗人田禾以行贿获取升职回报,更是捅破了名利光环背后的道德污点。

   这一年,演艺圈更是波澜四起,多个名人、明星的道德品行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一年,明星吸毒丑闻不断重演的同时,曾信誓旦旦痛改前非的歌星尹相杰再度涉毒,更是重创文艺界的道德信誉。这一年,知名演说家乐嘉录制电视节目时醉酒爆粗,招来“行为失检”与“勇揭黑幕”的两极评价;体操名将桑兰被指“策划性侵案”“多年隐瞒摔伤真相”,深陷“悲情英雄”还是“撒谎小人”的重重疑云。人们所期待的公众楷模,纷纷成为社会争议的对象。也是在这一年,喜剧演员贾玲恶搞花木兰的小品演出激起一地纷争,最终以公开道歉落幕;央视主持人毕福剑调侃开国领袖的饭局视频掀动轩然大波,最终以黯然退隐收场。但围绕职业道德、文艺禁区、言论自由、隐私权利等展开的立场对峙和社会思考,还远远没有终结。


信任:危机与重建

   2015年,社会诚信的缺失,信任危机的难解,是困扰公共生活的又一大忧患。

   这一年,女药学家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为中国争得了史无前例的荣誉;但多篇中国论文因涉嫌学术造假被国际期刊撤回的羞耻,却令中国学术信用遭受重创。这一年,卧底记者揭穿的江西高考替考黑幕,震惊社会。采取各种“净考”措施打造的“史上最严高考”,并未能彻底挡住近年来愈演愈烈的高考作弊顽疾。而其背后所隐藏的替考作弊一条龙产业链,更是触目惊心。也是在这一年,刑法修正案(九)明确对考试作弊追究刑责,有力传递了捍卫考试诚信和公平的制度信号。

   这一年,从福彩延迟开奖引发彩民质疑造假的声浪,到“中福在线”被指已沦为私人掌控的“财富帝国”,彩票业公信力不断受损。也是在这一年,国家审计署启动的建国后首次彩票行业资金大审计,挖出了18省互联网违规销售彩票的隐患。而叫停多家违规售彩网站的监管风暴,则清晰表达了治乱除弊、保护彩民的决心。这一年,从微博、微信充斥打着扶贫救困旗号的诈捐丑剧,到广西百色“助学达人”被揭性侵女生的真面目,再到以慈善赛开场的江苏扑克赛因涉赌被叫停,持续经年的慈善信任危机并未解除警报。也是在这一年,中国首部慈善法进入立法机关审议程序,清晰表达了修复慈善公信的制度努力。

   2015年,医患冲突依然是透视社会信任危机的典型标本。这一年,青岛“大V名医”性侵女患者等医德沦丧丑闻,玷污了白衣天使的圣洁。但频发不止的暴力伤医事件以及网上发起的百万医务工作者签名声讨的集体悲情,也唤醒了社会的理性,促使舆论不再将医患矛盾简单地归咎于医德,而是更多地转向同情医生、谴责暴力。也是在这一年,从司法机关将涉医暴力犯罪列为严惩对象,到刑法修正案(九)明确将“医闹”入刑,为构建正常的医患关系迈出了关键步伐。

   这一年,广告成为考察企业诚信、商业道德的重要切片。茅台酒标榜百年前荣获“巴拿马金奖”,被曝纯系虚假宣传;法兰琳卡化妆品高喊“我们恨化学”,被指欺诈误导消费者;神州专车公司攻击竞争对手的“脑残营销”海报,惹来网民排山倒海般的吐槽与恶搞。也是在这一年,以电脑软件伪造美白效果的佳洁士牙膏广告,领到了603万元的史上处罚虚假广告最高罚单。全面大修的广告法,则为追责虚假广告、约束明星代言提供了崭新的法律机制。

   2015年,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依然是社会信任的瓶颈。从多地社保信息系统潜伏大量高危漏洞,到多家视频网站公然直播公共场所监控,再到网上支付难以阻挡信息泄露威胁,涉事部门和企业的诚信责任备受拷问。而手机实名制和快递实名制的全面实施,更是加重了民众的担忧。也是在这一年,加快信息安全监管和立法的呼声不断升温,重点打造用户信息安全的快递条例进入快车道,让公众看到了解除后顾之忧的曙光。


是非:纠结与真相

   人心是个江湖,波涛汹涌间,有着是与非的纷争,也有着善与恶的纠结。

   2015年,安徽一位女大学生扶起老人后,因双方就“扶人被讹”还是“冒充好人”各执一词,犹如此前的类似事件,再度由个体争执演变成了公共辩论。而有统计表明,2015年前十个月,此类“扶人案”争议已发生149起,困扰数年的真相追问,依然徘徊于重重迷雾中,而其背后,也是道德的善良或溃烂、人性的正直或幽暗。

   这一年,南京一名养母虐待幼童见光后,引发全民鞭挞,反家暴成为举国热议的公共话题,施暴者最终被法院定罪量刑。然而受害幼童生母指责法院判决“不近人情”,乃至起诉发帖披露此案的网民侵犯隐私,也揭示了反家暴理想所面临的传统观念、现实国情等重重阻力。也是在这一年,试行家暴告诫制度的地区与日俱增,首个全面反家暴刑事司法指导性文件亮相实施,而孕育多年的反家庭暴力法呼之欲出,更是彰显了反家暴的社会共识和法制前景。

   这一年,弥漫网络世界的暴戾和攻讦,纠缠着更为复杂的是非与善恶。横冲直撞的“尼玛”“屌丝”“逗比”“砖家”“叫兽”等网络语言板砖,在宣泄焦虑和不满的同时,也杀死了批评理性和良善精神;惨遭男司机当街暴打的成都女司机被曝违章在先之后,一夜间由全民同情的对象变成人肉搜索的靶子,而施暴者反而成了一些网民心中的“英雄”;公益组织“北京往事”曝光地铁上的女性哺乳照,高调指责、道德说教之际,却将母亲的权利和公民的隐私抛之脑后;明星范玮琪阅兵日晒出孩子照片,大批网民“义愤填膺”辱骂“不爱国”的情感绑架,也让爱国主义陷入了狭隘和盲目的迷途……动辄占据道德高地、挥舞“正义”大棒的集体冲动,常常在不知不觉间越过理性的边界,蜕变成伤害社会自由、威胁个人权利的网络暴力。

   2015年,从广西柳州市长肖文荪落河的“散步死”,到吉林蛟河市公安局长郝壮坠楼的“擦玻璃死”,官员非正常死亡连绵不断,究竟是官场抑郁症所致,抑或潜伏着腐败隐情?对真相的追问,也是对官员心理危机、追究腐败到底等真问题的思索。也是在这一年,广西柳城邮包连环爆炸案、深航航班纵火案等极端暴力事件,透视出心理失衡、人性迷失的暗流涌动,对社会的盲目怨恨,最终演变成残害无辜的疯狂冲动。

   这一年,向来是清修之地的宗教界,平静不再。多个寺院景区“借教敛财”的乱象,揭开了“功德箱经济”的面纱;明星张铁林的“坐床”闹剧,抖落了冒牌活佛遍地丛生、骗钱骗色的黑幕。这一年,名扬天下的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被举报通奸、侵财等“多宗罪”,激起了最为轰动的轩然大波,经过近半年的剧情不断演变、舆论沸沸扬扬,姗姗来迟的官方部分调查结论虽然已经公布,却未能真正解除社会对于真相、对于公正的重重疑惑。

   也是在这一年,两年前就身陷舆论风暴却又奇迹般全身而退的“气功大师”王林,并未逃脱公共舆论锲而不舍的追击、持续不断的揭底,最终因涉嫌命案而落入法网,而其经营多年的政商关系圈,亦被晒到了阳光底下。

   而这样的事实也昭示,只要不停止追问,是非终会分明,善恶终有报应。而真相,也终将等到大白天下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