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帮他打开了心理枷锁?

弑父之孽

   1978年10月18日,陶启明出生在安徽一个小县城一座砖窑边的简易平房里。
   10岁那年,他开始读书,1996年初中上了一个学期,便辍学回家。
   打架、逃学、抽烟、喝酒,十多岁的孩子养成了暴戾恣睢的性格。这一年,他隔着窗户和母亲打了个招呼,爬上一个车皮,来到大上海。
   17岁的他到工地拎水泥桶、拌沙浆、拆脚手架;到餐厅洗碗端盘打扫卫生;到窑厂砸泥打坯拉砖,一天累到晚也赚不到钱。在一位远方亲戚的帮助下,他学了三个月的厨师,但是结业后不到半年,因为他的性格,就转了三个饭店。
   2003年,陶启明回乡到省城合肥报名参加了“新华职业学校”,学习装潢,一年后,开设了一个以丝网印刷和霓虹灯制作、广告设计为主的“伊人作坊”。但是时间的流逝,让他冷漠血腥的性格在小镇暴露无遗,作坊开始“门前冷落车马稀”,他索性关了作坊,打架伤人又成了家常便饭。
   听朋友说,他的父亲一人守在一家有16个砖窑的窑厂里,在那里做“封窑门”的活,每天要封四五个窑门,很累。陶启明想,不如回窑厂帮忙,暂时糊口。
   2006年9月19日,午饭时陶启明和父亲在家喝酒。
   “你弟弟在外天天忙赚钱,你能不能干点人事!给我省点心!……”
   陶启明把酒杯重重地摔在桌上:“再讲屁话,别怪我揍你。”他摇晃着愤愤起身走出家门。父亲追出家门,仍喋喋不休。
   “你不服气,敢打老子?野蛮样,除了上看守所,还能去哪儿,给我滚!”
   陶启明猛的转身一拳打在父亲的脸上,父亲顿时满脸血花,倒在一边。他不解气,狠狠地向打算起身的父亲胸腹部连着跺了四五脚。
   陶父终于无力起身倒了下去。派出所很快出警,看到这个场景,警员们上前将陶启明带入警车。
   邻居们帮忙将陶父送往乡卫生院,当晚陶父死亡。
   陶启明到了派出所酒还未醒,民警对他进行了严厉批评并令其回家反省。
   他径直来到窑场一间空屋里倒头大睡。傍晚,回到家,看到父亲躺在席上,彻底酒醒了。投案!……终获有期徒刑15年!


隔空对话

   咨询师:您好!
   我一直有心结解不开,我因酒后将生父打死,他可是生我养我的人啊!
   我和其他服刑人员之间也严重不和,和我一起来的人,有的都拿两个功了,而我到现在才拿了一个表扬,照这样下去,我可能要五六年后才可以报减,十五年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回去啊!
服刑人员陶启明
2008年7月24日
   服刑人员陶启明的信发出两天后的上午,安徽省巢湖监狱矫治监区民警三级心理咨询师钱海霞接了这桩咨询案。
   她首先对陶启明进行了量表测试。下午,看着测试表,她提笔复信:
   陶启明:你好!
   你信中坦诚倾诉,说明你是一个很有勇气的人。
   酒后不慎,致父于死,良心的无限自责,重刑的无情捆绑,这些现实着实能摧毁一切。难得的是你还没有倒下,目前正处于积极反思阶段……
   我想,暂时不去想别的,先给你天堂中的父亲写封信,对他说说你的全部悔恨、痛苦、哀思、反省等心里话,并在你认为合适的某一天把这封信读给你的父亲去听,我希望这封信能够表达你对父亲特别的怀念以及对自己的一个特别的安慰……
询师钱海霞
2008年7月28日
   9月13日中秋。月亮流泻出一片清辉,陶启明在民警的带领下,站在球场的空地上。
   陶启明将厚厚的信举过头顶:
   父亲,儿今天看你来了,每逢佳节倍思亲,可是,儿有何脸面来面对你——我的父亲。天堂里的父亲,我现在非常后悔!
   这一辈子没有报答你养育之恩的机会了!
   尽管家中不富裕,您从来没有给我经济压力,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为我们做好每一件事情。
   儿子想当着天上的明月对您说一声:我也爱您!儿子已经明白您赚钱养家的辛苦。请您原谅我……
   陶启明仰天对月,一句一句念着,一张一张燃起“写给天国里的父亲”的书信。


我与我的辩论

   两个月入监教育后,陶启明被分到七监区,劳动任务是组合雨伞。
   他每天都浑浑噩噩地打发时光,对什么也提不起兴趣,整天不讲话。
   民警们“全体总动员”想尽办法和他沟通……民警吴明看到陶启明经常捧着胃,除了主动带他到监狱门诊就诊,还赶到几十里外的市医院,自己掏钱为他购买“斯达舒”“奥美拉”近二十来瓶(盒)药。
   2008年9月,他母亲的一次接见,让陶启明十分感动。
   那天是他第一次接见,可当天不是接见日,雨中陶母一人在监狱大门口独自啜泣。
   监区教导员有事路过那里,将伞撑在老人的头顶问:
   “来接见孩子的吧,是哪个监区的?”
   “是七监区,孩子名字叫陶启明。”
   “真巧,是我监区的,大妈,今天不是接见日,不要担心,我帮你联系。”
   会见楼里,陶启明听完母亲的讲述,看着浑身湿透的教导员,第一次展开了笑容。
   陶启明心情有了变化,每天“领料、发放、收发工具”十分尽心;一次过节,陶启明协助打饭,一名服刑人员因为饭分少了,将饭缸砸在了他的头上,但他忍住了。
   但是,2009年年初,陶启明又不愿参加劳动了,时常独自发呆。
   管教们和咨询师分析:他主要心理是:拿不到高分;文化不高,别人看不起;不能尽快获得功奖。
   这一次咨询,钱海霞拿出一张白纸,对他说:你将你最近心里的积怨列出来,自己进行正负方自我辩论。
   30分钟后,陶启明递上“正负辩论”。
   负方:一点儿小事,就上纲上线,何必大惊小怪?
   正方:人人都这样,违纪会不断,改造环境会恶化。
   负方:自己改造不错,总是不得高分,民警对我有成见。
   正方:只看到自己的长处,不愿发现缺点,改造表现是民警根据自己遵守规范制度的情况来定的。不能因自己感觉不错,就产生消极情绪。实践证明管教是公正的。
   负方:怎么干的,一干就出错,不如不干。
   正方:劳动和思想改造是服刑人员的义务,必须服从。
   ……
   钱海霞根据陶启明写的辩论一条一条帮他分析,陶启明脸上又露出了笑容。


母亲节里的“空椅子”

   母亲很久没有来探望陶启明了,他想念母亲。
   他又陷入一种走火入魔的心绪:都怪我,我杀了父亲,让母亲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在这个世界里。那时母亲只有52岁,但看上去又苍老又憔悴,头发都花白了。
   想念是真情道白,可实际上他发自内心的一种对母亲的愧疚,深深地折磨着他。
   2010年母亲节前夕的一天,陶启明走进咨询室。
   “我先讲一个故事。”咨询师钱海霞说,“故事的标题是儿子杀父亲被判死缓,母亲写34页遗书鼓励改造。”故事也是儿子和父亲言语不合,失手打死了父亲,为了稳定儿子改造,母亲瞒着重病一次又一次地来监狱探望儿子。最后卧床不起,临终前在病房写下了长达34页的遗书,鼓励儿子好好改造……听完故事的陶启明已经潸然泪下。
   现在我们进入下一个咨询活动。
   这里有两把空椅子。程序是你先坐在一把椅子上,面对自己思念的亲人,向他倾述;然后等你的情绪平稳如常,你将身份置换,再进行心理倾述和沟通。
   陶启明慢慢坐在了一把椅子上,默默地对着那把空椅子。
   陶启明不敢正眼看“母亲”,说不出一个字。那把椅子分明是母亲坐在上面慈祥地望着他。
   母亲,我对不起您!儿子不但没有让您的晚年过得更好,却让您孤苦伶仃,老来失伴,我是个混蛋啊!我在外打工时,您总是叫父亲打电话给我,问我有什么需要的。每次在电话里,我都能听到您在一旁偷偷哭泣。
   您能原谅我这个不孝的儿子吗?我给您磕头了!请母亲原谅不孝的儿子!
   他终于放声大哭起来。
   陶启明走向那把溢满爱的空椅上。
   “妈妈”温和地说:你不要过多地再自责了,“妈妈”理解你的心情。你父亲过世已经几年了,你不要总想着过去,过去不能代表将来,现在首要的任务是要好好改造。
   上次接见,看到你们的教导员。有这样的好民警,你应该放下包袱,我和你弟弟都在等着你。
   陶启明如释重负般的走出咨询室。


“有话好好说”

   心理咨询师:
   5月份,我又犯病了,又因为讲话不合,跟其他服刑人员打了一架,我将一盆菜汤倒在他的背上。我觉得他是故意拿话刺激我,我得不到帮助,好像我们监区每个人都对我不满,在背后指指点点说三道四。
   这样下去肯定对我的心情不利,更对我的改造不利。尊敬的心理咨询师,请你帮我一把,救救我吧!
陶启明
   “咨询信”投进了监狱心理咨询信箱。
   根据监狱服刑人员的情况,矫治监区对监狱30名服刑人员开展了以“有话好好说”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活动采用了破冰(击掌、电波速度、拿手册)、交通阻塞、梅花朵朵等方式,目的是使服刑人员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缓解消极情绪,提高自信心,学习和体验到沟通和互助对人的影响,学会认识和定位自我,完成角色转换。
   在矫治监区的精心安排下,陶启明参加了这期团体活动。
   有两项活动让他心动。
   第一项就是“交通阻塞”,一条在教室内模仿的公路,弯弯曲曲,每一段路,都设置一个障碍,直到终点。两名服刑人员看好路线,熟记于心,先正常走一遍。然后一个人蒙上双眼,走一遍。最后一个人走,另一个人用事先商量好的模仿声音来提示,试试能不能走通有阻碍的公路。
   结果是:15组一个人蒙眼独自走的,没有一个人能过关,两人配合提示走的成功率达100%。
   陶启明非常高兴,他和同伴配合默契,五个障碍,全都顺利通过,未碰倒一个屏障。
   当大家为他俩过关击掌称赞时,他扯下眼罩,高兴地与同伴拥抱在一起。这是他在入狱以后没有的一幕。
   另一项是六个人做的一项“行为场景训练”,陶启明作为自认为有心理问题的人,勇敢地走上一米高的木台上,眼用红布蒙上,在明知有同伴接应的前提下,向后仰落,这个游戏让陶启明在向后倒下的一瞬间,突然感到人世间伙伴的重要;那整个身体后仰跌下被五双手接住的一瞬,他感到了伙伴给予的温暖……我不应该不相信别人!
   钱海霞给30名活动者作了解说:
   我们这次开展的“有话好好说”活动主要是狱友间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次尝试。
   从游戏活动来看,今天的效果理想。
   我们心理学有一个人际关系的“黄金规则”,普通的解释是:“以你希望别人待你的方式去待别人,我的理解是:要互助,要给予对方良性的评价,要主动减少摩擦。”
   陶启明能说说今天的感受嘛?
   陶启明站出队伍:好,我说!人难免有冲突,冲突会带来伤害,“有话好好说”是解决冲突的好办法,更是我们积极改造生活的好办法。


写给自己的信

   钱海霞说:作为监狱心理咨询工作者,我们深知要想解开服刑人员心中的种种心结,帮助他们重新打造改造生活心理平衡状态,恢复对生活、对前途的自信心。
   钱海霞的目光停在了她的台板上,这是她前几天刚刚手录的一则剪报文摘。
   篇名为“写给自己的信”:
   亲爱的自己,从今天起为了自己热烈地活着吧,好好爱自己。
   亲爱的自己,不要为难自己,如不吃饭、哭泣、自闭、抑郁,这些都是傻瓜才做的事。
   亲爱的自己,不要老是想信赖别人,更不能奢望别人在你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站出来。
   亲爱的自己,不要抓住回忆不放,断了线的风筝只能让它飞,放过它,更是放过自己。
   亲爱的自己,要快乐,要开朗,要坚韧,要自信。
   ……
   钱海霞很快从打印机上印出一份复印件,来到七监区,找到陶启明的承包民警吴明:请将这一封“写给自己的信”,交给陶启明,请他想一想,在规定的时间里,交一份“咨询作业”,交一封“写给自己的信”。
   站在窗栏旁,凝视着窗外的山峦,陶启明思绪万千。
   他理解钱咨询师这封信的意思。
   窗边他拿起了笔,开始学着给自己定目标了:
   亲爱的自己,你要学会自觉地调节不良情绪,两面地看待出现的问题。
   亲爱的自己,你要学会自觉地重新审视过去,重新认识现实的改造生活,重新看待和评价自己的改造成绩。
   亲爱的自己,你要学会重新快乐并倾心地与身边的管教和同犯相处。
   亲爱的自己,你要学会重新制定并实践更高的改造目标。
   ……
   七年多的咨询和矫治,陶启明终于开朗起来了,经常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他变得会说笑了,并能帮助他人。2015年中秋,他向记者介绍了一本书叫《做人处事之道》,他说最喜欢里面的第三章“心理整容”,主题是克服压抑,解除心理枷锁。他说:只有这样才能“安心静意”,心中就会有朵祥云……


责任编辑:呼满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