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整形”绊倒“女学霸”

   每年到了“开学季”和“毕业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通过微整形来提高自己的颜值,不少人看到商机,租间十几平方米的房间,购买一些简单的设备,开起了“蜗居微整形”工作室,非法提供美容微整服务。
   2015年8月,南京市鼓楼区公安分局破获了一起跨越北京、江西抚州、江苏徐州、溧阳、河北、杭州等七省十地的特大制假售假案,捣毁假药生产窝点两个,储存销售窝点9个,涉嫌假减肥胶囊20多万粒,抓捕涉案人员21人,涉案金额近千万元。谁也不曾想到,这起案件背后的总指挥,竟是一名23岁的“女学霸”,她不仅通过微信朋友圈,把同学和同学的同学“发展”为自己的客户,还把男友的妈妈发展为自己的“助手”。


为颜值
“女学霸”开办“蜗居微整形”

     李佳,1992年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市。2013年7月,从南京某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后,李佳没忙着找工作,而是四处打听起整形医院来,作为一名“女学霸”,她对自己有着很客观的认识:能力有余但颜值不足。而这年头个人颜值有时比一个人的能力更重要,出众的外表可能会给她带来不同的际遇。
   从父母那儿要来了几万元钱,李佳为自己制订了一系列的整容计划,首先要改变的就是脸部的婴儿肥。南京一家整形美容医院的工作人员告诉她,他们医院有一种瘦脸针,几个疗程下来,能让她的婴儿肥变成瓜子脸。李佳动心了,花一万多元注射了三个疗程的瘦脸针。效果果然不错,她的脸瘦了整整一圈儿,颜值瞬间提高了几个档次。从那儿之后,李佳迷上了微整,割双眼皮、嫩肤、开眼角,大大小小动了好几场小手术。为了省钱,李佳经常给护士、医生送一些小礼物,希望和他们处好关系,好在医院做活动时第一时间抢到试做名额。
跟护士聊天时她了解到,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注重起自己的颜值来,不少人为了分得一杯羹,租间一二十平方米的屋子,买一些简单的器材,便开起了“蜗居微整工作室”。李佳听后顿时来了兴趣:“这些微整工作室都有开办资质吗?”对方告诉她:“只要便宜又有效果,客户很少会关心你是否有资质。”“那打瘦脸针难不难?”“不难。”李佳把对方的话全记在了心里,并立即在网上买了本《肉毒素注射指南》回来研究,准备以后买药水自己给自己打瘦脸针,这样一来又省钱又省时。
   2013年年底,父母给的钱花费一空,李佳只好外出找工作。面试时,她遇到了校友张婉。张婉说自己毕业后一直没找到好工作,她猜测这跟自己的颜值有很大关系,以前她始终不太相信“颜值论”,但现实容不得她不信。张婉也想瘦脸,希望李佳帮她介绍一家熟识的整形医院。李佳听后突然有了主意:“去医院打瘦脸针太贵,我都是买药水回来自己打的,效果和医院注射的一样,你要是信我,我给你打。”张婉相信了她的话,约好周末去找她。
   回到家,李佳就开始想办法订购瘦脸药水。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瘦脸针的原材料是一种叫做肉毒杆菌的毒素,目前市面上肉毒杆菌品牌很杂,价格差距也很大,一支国产的肉毒杆菌,只要两百元左右。同样的药水,整形医院卖给她们却是每支800元,这之间的利润她想想都垂涎。订购完肉毒杆菌和针管等工具,李佳又拿出自己的《肉毒素注射指南》,开始针对张婉的脸型学习如何注射。
   到了周末,张婉如约来到李佳的出租屋内。李佳拿出订购好的药水,极力克制住自己紧张的情绪,缓缓地把药水注射进了张婉的脸部。几次下来都很顺利。三个月后,张婉果然瘦成了瓜子脸。最后,李佳以每支500元的价格卖给张婉,除掉买药的钱,她一下子净挣5000元。
   见钱这么好挣,李佳决定开家“蜗居微整形”工作室。她第一个想到的合伙人便是男友王浩。王浩,25岁,江苏省溧阳市人,和李佳是校友,毕业后留在了南京,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他觉得女友的提议很挣钱,但风险也大,一旦出了事谁也承担不了。李佳信心满满地说:“咱们把地址选隐蔽一点,别人很难查到。”一心想成就一番事业的王浩被女友说服,决定跟她合伙创业。
   很快,两人便在南京虹桥广场附近租了间20平方米的写字楼,简单装修过后,便成了一家“蜗居微整形” 工作室,前面是前台,后面是注射室,打瘦脸针是他们最主要的业务,药水直接从网上订购。紧接着,李佳把自己包装成了一名韩国进修归来的整形医生,又找了两个形象不错的护士作为整形顾问。一切准备妥当,工作室顺利开张。


“朋友圈”杀熟升级
前婆婆成左膀右臂

     有了张婉的成功先例,“朋友圈”里的同学、朋友,成了李佳第一个目标人群。刚开始,她一字不提整容的事,只是每天都会上传一些自拍到网上,或一些心灵鸡汤文,大肆宣传“颜值论”,以此吸引别人眼球。果然,“朋友圈”里的人见到后纷纷点赞、转发。等前期宣传工作做得差不多了,她适时地推出了自己的工作室。出于信任,大家都相信了她的说辞,纷纷咨询瘦脸针的价格和功效。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李佳的工作室运行得有声有色,节假日做活动时,甚至需要排队。
   2014年3月,李佳在“朋友圈”里看见很多人都在转发一款售价300元的减肥胶囊。她觉得这又是一个商机,立即让王浩去找货源好在工作室内出售。随后,王浩根据这款减肥药的名称,在网上搜到了多家供货商,从黑龙江省一家厂商那儿了解到,这款减肥胶囊进价只要70元,还送货上门。找到了货源,李佳立即在工作室进行销售。这款减肥胶囊本身就具有一定知名度,再加上李佳的卖力宣传,前来购买的客人络绎不绝。
   短短几个月时间,李佳和男友就靠这款减肥胶囊赚了几十万元。有了钱,李佳更加卖力地包装自己,今天在网上晒个包,明天晒个旅游照,这一切都是想让别人看到她的成功,从而更加相信她说的话。可就在两人的事业更上一个台阶时,她和男友之间却出了问题。之前两人明确说好,王浩负责进货,李佳负责销售,各自负责好各自分内的事。因此,王浩从未告诉李佳他从哪儿进货,进货价格多少。李佳问过男友很多次,可他总是找借口搪塞过去。
   一天晚上,李佳趁王浩睡着,偷偷潜入他的笔记本电脑,点开进货记录单一看,男友进货的价格和报给她的价格足足相差了20元。李佳气坏了,她觉得自己辛辛苦苦付出,都是为了以后他们能过上好日子,而男友却一心只为自己。李佳立即叫醒了王浩,要跟他当面对质。见女友查自己的电脑,王浩急了:“你说我骗你,那你给胶囊定售价告诉我了吗?你还不是像防贼一样防着我,我要不捏着货源,你早一脚把我踢了。”王浩的话让李佳伤心不已,之所以不告诉男友售价,是因为他爱喝酒,喝了酒又喜欢找人聊天,她怕他一不小心把商业机密说出去,让别人听去砸了自己的生意。男友如此不相信自己,李佳一气之下提出了分手。
   王浩走后,李佳很快又找了新帮手管峰,可管峰对生意一窍不通,货源的问题,迟迟不能解决。李佳急坏了,她仔细研究着药盒上的成分,心里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自己生产减肥药,自产自销。可制药不是小事,最起码得知道一些常用的医学原理,找谁呢?李佳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人,王浩的母亲刘华。刘华是名护士,在医院干了大半辈子,对配药还算了解,后因身体原因一直赋闲在家。之前和王浩谈恋爱时,李佳和这位前婆婆关系一直不错。
   第二天,李佳立即坐车赶到王浩的老家拜访刘华,并以5000元月薪请来了刘华。


覆盖七省的制假网络
女大学生倒在了制假售假上

   李佳开始紧锣密鼓地布置,租房、买设备、招人,忙得不可开交。可选来选去,厂址安在哪里她都不放心,最后跟刘华商量,把机器安排在刘家,机器声音很小,平时多加注意,邻居们根本不会发现什么问题,自己也会付给她一笔租金。王浩同意是同意了,但有一个条件,李佳生产的假减肥药,他也有权销售,否则一切免谈。无奈之下,李佳只得答应。
   一切安排妥当,刘华便安心在家研制起减肥药的成分配比来,她知道减肥药中必备西布曲明成分。西布曲明是一种针对饮食控制或者运动不能减轻和控制体重的肥胖症治疗药,但它的副作用极大,人吃后会出现口干舌燥、失眠等症状,长期服用将会抑制中枢神经、严重损伤肝肾功能。为了缓解西布曲明的不良反应,刘华想到添加呋塞米。呋塞米有利尿功能,能有效解决水肿等副作用,可呋塞米是处方药,需要医生处方才能买到。李佳便安排男友管峰去多家药店购买,并安排他给刘华当助手。
   药材准备好了,下一步就是比例问题,西布曲明一旦过量服用,就会影响神经系统。而人体每日摄入超过10毫克就等于服毒。刘华觉得把西布曲明的量定为5毫克最为稳妥,呋塞米定为20至40毫克。一粒胶囊300毫克,剩下的就用淀粉填充。
   起先,李佳只是少量生产试试水,生产出来的减肥药也只是在“朋友圈” 里销售。没想到,短短两三个月,客户那里不仅什么问题也没有,反响还出奇地好。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购买,李佳雇佣了很多“水军”帮她转发小广告。铺天盖地的宣传过后,李佳的减肥胶囊供不应求。
   减肥胶囊外加瘦脸针,为李佳的“蜗居微整形”工作室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利润。特别是开学前夕,很多学生为了自身颜值,都会携伴上门购药。随后,李佳又在常熟设立了一个生产点,然后买通制药厂的销售员大量购买呋塞米,还与浙江的一家公司签订协议购买胶囊壳,与广州一家公司购买减肥药外包装等。
   李佳知道光靠自己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她开始积极发展分销商,她把自己的减肥胶囊渲染成进口“神药”,号称吃一粒可以瘦七八斤,还经常在朋友圈贴上别人给自己转账的银行记录。就这样,在巨大利润的诱惑下,李佳的下线很快发展到500家,原来成本5元的减肥胶囊,被分销商以100多元的价格拿下,真正到消费者这边则要付出300至500元的高价。短短一年多时间,李佳轻轻松松净赚几百万元,她不仅购买了一辆原装进口的奔驰和一辆保时捷,还在南京给自己添置了一套价值数百万的高档住宅。
   2014年年底的一天,一名女顾客气冲冲地跑到工作室,嚷道:“你们家卖的什么减肥药,我吃完连着几天头晕无力,整个人都快虚脱了。”工作人员忙把女孩请进来,又是倒水又是安抚:“你吃减肥胶囊期间是不是又吃别的药了?药与药之间有时候是会起反应的。”女孩态度肯定地回答道:“我什么药都没吃,只吃了你们家的减肥胶囊。”工作人员知道惹上了“刺儿头”,只得想尽办法跟她拖延,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得不到满意的答复,那名女顾客当即向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诉举报。后经有关部门鉴定,李佳生产的减肥药为假药。
接到报警后,南京市鼓楼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很快查封了李佳的微整工作室,在现场,只查获了100支肉毒素,假减肥药却不见踪影。不过在工作室内,警方却发现了大量快递单,都是寄往江苏溧阳某药房的,虽然快递单留的地址是某药房,但实际接收人却不是药房工作人员,而是居住在附近小区的刘华。2015年4月16日,警方在刘华的住处找到一台粉碎机,大量的胶囊壳、胶南板以及制作假减肥药必需的西布曲明等禁药。
   2015年9月底,记者从鼓楼区公安分局了解到,因为此案涉及面广,涉案人员多,准确涉案金额还在进一步统计之中。不过等待李佳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
    (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未经作者同意,本文禁止转载,上网)


责任编辑:阮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