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向铁证低头》专题报道之二

一块巧克力的故事

每次专案组开会都会准备巧克力

   保定市检察院反贪局是“全国十佳反贪局”,这个优秀的团队承办了上级交办的诸多专案。
   保定市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田文利说,2015年2月27日,彭检带队的某个专案组从中午到晚上一直在研究案情,结束时,彭检扶着腰艰难地站起来,很不舒服的样子,我们才知道这是低血糖造成的,所以以后只要彭检到专案组听案子,我们都给他准备巧克力。
   原来,从1996年开始,彭少勇被任命为易县检察院检察长,也就是那一年,他在一次体检时被告之,因长期作息无规律导致的脊髓空洞症在加重。“当时身体感觉不明显,但易县检察院的各项工作真是迫在眉睫。”彭少勇说。
   在他的努力下,易县检察院的工作很快大有起色,排名进入全市先进行列。而身体上的不适,也一点点向他袭来——从右手两个手指开始,因为对神经的压迫,疼痛的感觉在全身传递……直到2001年终于排出时间治疗时,他整个人右侧手臂的温觉、痛觉已全部消失。“只剩了触觉,不过还好,不影响工作。”他拿左手用力掐了一下自己的右臂,淡淡地说。的确,切除了部分枕骨,身体失去了一半感觉的彭少勇还是坚持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同事们评价他是一个不向病魔低头的人。


懂得感恩 立志基层

   1979年检察机关恢复重建,19岁的彭少勇从徐水县医院调到了县检察院工作。彼时,1979年刑法、刑诉法颁布,高中毕业一边在电大学中文一边当书记员的他感觉理解法条很吃力,可又耳濡目染对检察官职业有了难以自拔的热爱。“能运用法律维护公平正义,对哪个年轻人不充满诱惑啊。”想起当年,彭少勇眼睛放着亮。
   1983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政法大学,师从高铭暄、江平等名师。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得让自己的想法跟能力相适应”。就这样,彭少勇成为保定市政法系统最早接受过系统高等法学专业教育的从业者。毕业后,他拒绝了高检院的挽留,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徐水县检察院。“是这里培养了我嘛。”彭少勇说。
   到一线办案子,他蹬辆自行车,整天往村里跑。有时忘了带干粮,一饿就得一天;晚上找不着住的地方,直奔乡卫生院,往病房外头歪一宿……不仅办案,彭少勇还要将所学知识备了课,到县直机关搞培训。现在回想起来,他从没觉得过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徐水县检察院的十多年,奠定了我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办案能力。”彭少勇说。


一个知行合一的人

   彭少勇平时性情开朗,亲民而又阳光,在同事们的眼中,是个胸襟豁达、待人热情的老大哥。由于他业余爱好打乒乓球,大家都认为他的身体很健康。
   事实上,只有他自己和家人才知道,五十出头的彭少勇,始终承受着病痛的折磨。他曾因脊髓空洞症而手术去除枕骨4cm×4cm、右半身痛觉和温觉完全丧失、膝盖半月板磨坏不能爬楼梯、每半年要碎一次肾结石……种种疾病从未将他击垮,只因心中燃烧的那团守望正义的火焰支撑着他,每当感到工作压力大时,这团火焰就在体内燃烧起来,带给他无穷的力量。
   2015年10月9日,彭少勇在命名表彰大会上的汇报发言说:“从检33年、30年党龄,恪守职业良知,不忘做人之本,不谋一己之私,办案无一差错,让我倍加珍惜人民检察官这个光荣而神圣的职业。回顾历程,有过回乡工作的执著、有过万里追赃的艰辛、有过侦破案件的喜悦、有过伸张正义的担当……在这些背后,我也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病痛的折磨,但是这些都没有影响我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检察工作的无限热爱!”
   众所周知,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被法律界评价为是一个“只向真理低头”的人。作为八十年代江平教授的学生,彭少勇对法律的忠诚、信仰以及“只向铁证低头”的品质无疑来自于良师的言传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