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文章标题:
《车管所何以成为小官巨贪的“染缸”》专题报道之二
衡水:车管所被一窝端
长期以来,驾驶人考试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从到驾校报名的第一天起,一些学员便挖空心思寻找快速考取驾照的捷径。于是,一些地方便滋生了个别考官民警或车管所领导借机敛财、学员被特殊照顾的速生证。
然而,令人触目惊心的是,这种借机敛财的现象,在河北省衡水市公安交警支队车管所不是个别,而是相当一部分民警,从支队长到所长,从所长到信息录用员,都程度不同地染指。而握有驾照“生死”大权的考试科科长,更是肆无忌惮地疯狂敛财,几年内资产竟然达到千万元。
衡水一位驾校负责人向纪委反映:“原先我们学员参加考试,车管所民警只收每人200元的‘好处费’,现在涨到了每人300元。如果不给,我们驾校的通过率就明显低于其他驾校一大截儿。”
去年7月下旬,衡水市纪委调集精兵强将一举查办了该市车管系统存在的腐败窝案,笼罩在衡水车管所的神秘面纱被一层一层揭开。
七月流火,八月蒸笼,酷暑没有挡住调查人员的脚步。经过对车管所考试科全部人员及其家庭成员约130人财产情况的全面查询,调查组将车管所考试科科长王春华等人确定为涉嫌收受“好处费”的重点调查对象。通过对衡水学院驾校两名主要负责人立案调查,查清了驾校与车管所考试科考官进行交易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并将在车管所考试科工作5年以上的另外7名民警纳入侦查范围。
付出终有回报,黑幕被一层层揭开。原来,经过多年积累,衡水市车管所违纪问题已形成了一定的特点和规则:在科目一考试中,考官采取统一收钱、平均分配的办法攫取好处。考前驾校业务人员先找考官沟通,并把交了好处费的考生名单提供给考官,这部分考生往往会被安排到考场一角,便于照顾。每个考生通常要交纳500元至600元的好处费。但到了近一两年,由于考试难度的增加和上级监管力度的加大,改为向每名考生收取1000元好处费。
在科目二和科目三考试中,则采取“谁负责谁收钱”的办法,驾校通过事前打招呼、递纸条、名单上做标记等方式向考官说明需要照顾的考生;考官通过打手势、使眼色等方式指挥考生考试或通过退出考试系统等技术操作增加考试次数,最终保证被照顾学员通过考试,并以倒杆每人300元、场地每人300元、科目三每人200元至300元的标准收取现金。这样,考官就在考试中通过放松要求、降低标准、多给考试机会、允许教练上车指导等方式,为支付了好处费的考生提供便利。
考试通过取得驾驶证后,绝大多数考生都不会因为多交了几百上千元钱而向有关部门举报。
自2013年7月26日开始,调查组对该车管所工作人员陆续开展了询问,但进展并不顺利。被询问人员有的一言不发,有的无理吵闹,有的甚至有言语上的挑衅威胁……
当事人不坦白,那就让证据来说话。调查人员在缜密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调查的主攻方向:一方面,对调查对象家庭财产情况进行全面摸排,选取家庭财产价值明显高于正常收入的两名人员作为重点调查对象来突破;另一方面,将国有企业衡水学院驾校作为案件切入点,通过解剖这只“麻雀”,固定相关证据。
衡水市车管所考试科科长王春华,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生,领导对他的印象是“智商高、能力强”。
调查之初,王春华信誓旦旦地拍着胸脯向调查人员表示:“作为党教育培养多年的干部,我无论政治素质还是业务素质绝对都是过硬的,不可能去收受别人的好处。”
但实际上,在调查进行的同时,王春华及其家庭成员转移财产的行动也在悄然进行。其妻弟一口咬定“这些钱都是我个人的合法经营所得”,甚至态度蛮横地“告诫”调查人员:“差不多就行了,大家都在衡水混,闹得不好,大家都收不了场、下不来台!”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在同期开展的调查中,故城县某驾校一笔5万元的转账记录引起了调查人员的注意。该校负责人很快交代此款项是打给王春华的“好处费”。
当调查人员将手中的这张牌亮出来时,王春华的心理防线被彻底击溃了。
调查人员查明,王春华单次收受“好处费”额度并不高,却有高达1100多万元资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
在专案调查不断深入的同时,正在河北开展巡视工作的中央巡视组交办了时任衡水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调研员李建民的问题线索。李建民此前担任市交警支队支队长达10年之久。
2014年9月,李建民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衡水市纪委立案审查。同年12月,经市委研究决定,李建民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至此,该案涉及的9名违纪违法人员悉数到案,并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其中7人已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两人正在走司法程序。
9月21日,一位参与办案的检察官告诉记者,目前,虽然这起腐败窝案告一段落,但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仍然非常激烈。
衡水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车管领域是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领域,这种‘雁过拔毛’式的腐败最令群众痛恨。我们惩治腐败的最终目的不是要处理违纪人员,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查办案件,查找症结,堵塞漏洞。”为此,衡水市纪委向市公安局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要求市交警支队深入反思、举一反三,建章立制。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衡水市交警支队对车管所人员进行了“大换血”,原有的59名民警一个不留,全部轮岗交流到其他岗位;新招录110名警务辅助人员,将原有的临时工作人员全部轮换;实行机动车远程查验、网上考试预约、自主选取号牌,优化服务方式;驾驶人考试“拆墙透考”,候考大厅同步播放考试视频,考试全程接受社会监督。
反腐带来显著成效。9月21日,当记者来到衡水市车管所办事大厅时,一位前来办理驾驶证换证业务的司机师傅主动跟记者攀谈起来:“原先来换证、年检,没少挨白眼儿、听风凉话,现在事儿比以前好办不说,心气儿也比以前顺多了。”
“车管改革只是前奏,惠及百姓才是根本。要通过整顿队伍、简化流程、权限下放等一系列动作,真正把车管改革的成效最大限度地体现在人民群众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办理每一项车管业务上。”衡水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程蔚青如是说。
然而,令人触目惊心的是,这种借机敛财的现象,在河北省衡水市公安交警支队车管所不是个别,而是相当一部分民警,从支队长到所长,从所长到信息录用员,都程度不同地染指。而握有驾照“生死”大权的考试科科长,更是肆无忌惮地疯狂敛财,几年内资产竟然达到千万元。
向考生收黑钱竟明码标价
“一同参加考试的5名学员就我一个没通过,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其他4个人都私下里给考官民警送了200元至500元不等的‘辛苦费’。给好处就让通过,不给好处就要重考,有什么公平可言!”2013年以来,衡水市纪委收到的涉及车管领域的信访举报件骤增,中央巡视组在向河北省委反馈巡视意见时,也提及衡水市车管领域是群众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衡水一位驾校负责人向纪委反映:“原先我们学员参加考试,车管所民警只收每人200元的‘好处费’,现在涨到了每人300元。如果不给,我们驾校的通过率就明显低于其他驾校一大截儿。”
去年7月下旬,衡水市纪委调集精兵强将一举查办了该市车管系统存在的腐败窝案,笼罩在衡水车管所的神秘面纱被一层一层揭开。
七月流火,八月蒸笼,酷暑没有挡住调查人员的脚步。经过对车管所考试科全部人员及其家庭成员约130人财产情况的全面查询,调查组将车管所考试科科长王春华等人确定为涉嫌收受“好处费”的重点调查对象。通过对衡水学院驾校两名主要负责人立案调查,查清了驾校与车管所考试科考官进行交易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并将在车管所考试科工作5年以上的另外7名民警纳入侦查范围。
付出终有回报,黑幕被一层层揭开。原来,经过多年积累,衡水市车管所违纪问题已形成了一定的特点和规则:在科目一考试中,考官采取统一收钱、平均分配的办法攫取好处。考前驾校业务人员先找考官沟通,并把交了好处费的考生名单提供给考官,这部分考生往往会被安排到考场一角,便于照顾。每个考生通常要交纳500元至600元的好处费。但到了近一两年,由于考试难度的增加和上级监管力度的加大,改为向每名考生收取1000元好处费。
在科目二和科目三考试中,则采取“谁负责谁收钱”的办法,驾校通过事前打招呼、递纸条、名单上做标记等方式向考官说明需要照顾的考生;考官通过打手势、使眼色等方式指挥考生考试或通过退出考试系统等技术操作增加考试次数,最终保证被照顾学员通过考试,并以倒杆每人300元、场地每人300元、科目三每人200元至300元的标准收取现金。这样,考官就在考试中通过放松要求、降低标准、多给考试机会、允许教练上车指导等方式,为支付了好处费的考生提供便利。
考试通过取得驾驶证后,绝大多数考生都不会因为多交了几百上千元钱而向有关部门举报。
驾考科长资产竟达千万
车管所属于公安系统,其工作人员大多是正式在编的公安民警,像这样的违纪人员反侦查的能力比较强,啃下这块“硬骨头”的难度可想而知。但群众利益不容损害,衡水市纪委专案组迎难而上。自2013年7月26日开始,调查组对该车管所工作人员陆续开展了询问,但进展并不顺利。被询问人员有的一言不发,有的无理吵闹,有的甚至有言语上的挑衅威胁……
当事人不坦白,那就让证据来说话。调查人员在缜密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调查的主攻方向:一方面,对调查对象家庭财产情况进行全面摸排,选取家庭财产价值明显高于正常收入的两名人员作为重点调查对象来突破;另一方面,将国有企业衡水学院驾校作为案件切入点,通过解剖这只“麻雀”,固定相关证据。
衡水市车管所考试科科长王春华,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生,领导对他的印象是“智商高、能力强”。
调查之初,王春华信誓旦旦地拍着胸脯向调查人员表示:“作为党教育培养多年的干部,我无论政治素质还是业务素质绝对都是过硬的,不可能去收受别人的好处。”
但实际上,在调查进行的同时,王春华及其家庭成员转移财产的行动也在悄然进行。其妻弟一口咬定“这些钱都是我个人的合法经营所得”,甚至态度蛮横地“告诫”调查人员:“差不多就行了,大家都在衡水混,闹得不好,大家都收不了场、下不来台!”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在同期开展的调查中,故城县某驾校一笔5万元的转账记录引起了调查人员的注意。该校负责人很快交代此款项是打给王春华的“好处费”。
当调查人员将手中的这张牌亮出来时,王春华的心理防线被彻底击溃了。
调查人员查明,王春华单次收受“好处费”额度并不高,却有高达1100多万元资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
拔出萝卜带出泥
随着调查的深入,衡水市交警支队原支队长李建民进入专案组视线。他指定某医院为驾考人员体检唯一单位,指使分管单位向指定医院报销、索要费用39万余元,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机动车“吉祥”牌照,收受贿赂款21.1万元。在专案调查不断深入的同时,正在河北开展巡视工作的中央巡视组交办了时任衡水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调研员李建民的问题线索。李建民此前担任市交警支队支队长达10年之久。
2014年9月,李建民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衡水市纪委立案审查。同年12月,经市委研究决定,李建民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至此,该案涉及的9名违纪违法人员悉数到案,并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其中7人已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两人正在走司法程序。
9月21日,一位参与办案的检察官告诉记者,目前,虽然这起腐败窝案告一段落,但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仍然非常激烈。
车管改革的根本是惠及百姓
衡水车管所的腐败就像一个大染缸,给多数民警上了色,有的甚至不可救药,痛定思痛,痛何如哉!衡水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车管领域是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领域,这种‘雁过拔毛’式的腐败最令群众痛恨。我们惩治腐败的最终目的不是要处理违纪人员,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查办案件,查找症结,堵塞漏洞。”为此,衡水市纪委向市公安局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要求市交警支队深入反思、举一反三,建章立制。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衡水市交警支队对车管所人员进行了“大换血”,原有的59名民警一个不留,全部轮岗交流到其他岗位;新招录110名警务辅助人员,将原有的临时工作人员全部轮换;实行机动车远程查验、网上考试预约、自主选取号牌,优化服务方式;驾驶人考试“拆墙透考”,候考大厅同步播放考试视频,考试全程接受社会监督。
反腐带来显著成效。9月21日,当记者来到衡水市车管所办事大厅时,一位前来办理驾驶证换证业务的司机师傅主动跟记者攀谈起来:“原先来换证、年检,没少挨白眼儿、听风凉话,现在事儿比以前好办不说,心气儿也比以前顺多了。”
“车管改革只是前奏,惠及百姓才是根本。要通过整顿队伍、简化流程、权限下放等一系列动作,真正把车管改革的成效最大限度地体现在人民群众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办理每一项车管业务上。”衡水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程蔚青如是说。
责任编辑:李爱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