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维谷的普天间

   眼下,让日本冲绳民众头痛的美军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还在持续不断发酵中。尽管为配合日本政府与冲绳县进行的集中磋商,从2015年8月10日起全面暂停美军普天间机场搬迁目的地名护市边野古沿岸地区的填海造地施工,但无论是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与县知事翁长雄志的会谈,还是日本防卫相中谷元与名护市市长稻岭进的会晤,都未能实现质的突破。与地方官员强硬表态形成犄角之势的,是冲绳民众此起彼伏的示威活动,既透露着对中央政府态度和作为的不满,也撕扯着美日安全同盟关系。


冲绳力量在觉醒

   如果按照之前日本政府与美国达成的协议,普天间基地的搬迁与归还应不存在什么问题。
   1996年4月,日美两国首脑就2007年前归还该机场问题达成协议,约定5至7年内美军将全面返还冲绳普天间机场给日本。2001年年底,日本中央政府和冲绳地方政府达成协议,准备将普天间机场搬迁到冲绳名护市边野古地区,在距陆地两公里的珊瑚礁上建设新美军基地,该计划在其后的美日军队整编报告中再次得以确定。
   然而,这份搬迁方案却在最后一环上出了问题——具体施工计划需要由冲绳地方政府批准,但当地政府非但不同意,反劝中央政府取消对美协议。此一时彼一时,当初支持搬迁的冲绳县知事仲井真弘多,此时已换作了翁长雄志,持反对态度的他,就任伊始便积极谋求冲绳“无基地化”。
   在翁长雄志的背后,是冲绳民众的鼎力支持。作为美军在日最大的基地驻地,冲绳尽管面积仅占日本国土的0.6%,却驻扎着75%的美军基地。位于冲绳县宜野湾市中心的普天间基地,尽管面积仅4平方公里,但却占到了该市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作为驻日美军最大的直升机机场,这个基地有70多架直升机、12架空中加油机和3600多人的部队,周围住宅、学校等民用设施林立。由于安全和噪音等问题滋生,美军亦不讳言,该基地是“全世界最危险的基地”。
   对于冲绳民众而言,身处一个远离本土的群岛,总有几分“边民”的心理认同。无论是当初藩属清国,还是在甲午战争后归附日本,都未曾有主人之感。二战末期的冲绳战役结束后,美军对冲绳实施了30年的占领,1972年选择回归日本后,当地人却发现仍存在权利不平等。承担过重的美军驻地任务,即是其一。驻军比例如此之高,压力如此之大,难免让冲绳民众感到愤懑。
   其实,如果仅仅是因为危险和干扰,恐怕还不能让冲绳民众如此激愤。周边囤积了如此众多的美国大兵,驻地衍生的犯罪问题不少。早在1945年3月26日,冲绳战结束之后,在冲绳便出现了美军强暴当地妇女事件。据统计,驻冲绳美军犯下的强暴事件,至今超过千件。
   据日本警察厅统计,从1990年到2008年,共发生1744起驻日美军犯罪事件,其中恶性犯罪事件116起,近10处美军基地都发生过美军犯罪事件。恶性犯罪事件约半数集中发生在冲绳,仅该县因涉嫌强奸妇女被检举的美军士兵就多达百人。
   为争取自己的权益,冲绳民众并不甘沉寂。1995年是个特殊的时刻,通过游行抗议等手段,冲绳在这一年历史性地实现了部分政治诉求。根据最初的《美日地位协定》规定,“美军在日本犯罪,审判权归美军掌握”,到被起诉为止被告一直由美军拘押,日本方面没有任何对罪犯询问的权利。
   但是,发生在1995年9月4日的冲绳北部美军基地3名美军士兵强奸少女案,彻底激化了冲绳民众对美军士兵特权的不满情绪。当时,冲绳有10万人参加了抗议美军集会,要求缩小、废除在冲绳的美军基地。时任首相桥本龙太郎根据民意,与美方商议修改了《美日地位协定》,将在日本犯罪美军交由日本警方调查。
   也正是从次年起,普天间机场的归还问题正式提上了议程。近年来,不断高涨的民意,一步步加剧了冲绳民众与政府和美军的对抗。一批顺应民意、反对搬迁的当地官员成功当选后,包括冲绳县长翁长雄志、名护市市长稻岭进等,态度强硬,据理力争,拒绝妥协,即便是中央政府的面子也不买。
   比如,冲绳出身的国会参议员糸数庆子,要求美方归还全部驻冲绳美军基地,甚至警告说:“如果日本践踏冲绳民众的自决权和生存权,冲绳将来不得不考虑独立。”名护市市长稻岭进也在抗议活动上批评日本政府无视冲绳民意,一意孤行推进美军基地搬迁计划。
 

一台政坛“绞肉机”

   其实,为了达成和落实协议,日本中央政府也是绞尽脑汁,既要与美国积极协商沟通,又要做好冲绳地方的抚慰工作。
   然而,在美方看来,协议迟迟不能推进,政权能量太小,效率太低,但在日本民众特别是冲绳人看来,中央政府为政治利益出卖地方利益,沦为了美国“小跟班”。于是,安倍只能夹在中间,两边受气。
   考虑到冲绳民众对在县内搬迁的强烈反对情绪,日本和美国政府也相应作出了让步。如当冲绳政府提出,允许该县渔民使用驻日美军在名护市边野古沿岸的划设禁区后,日美两国政府酝酿了5个月之久,还是在8月份的联合委员会上予以批准。
   在美方看来,普天间基地的搬迁遥遥无期,边野古划定禁区也就是一纸空文,还不如给当地民众一点甜头。周边渔民的利益没有受到侵害,自然会将反对声音降低。而冲绳地方政府拿到一纸让步协议,也能向民众有所交代,毕竟给他们争取了一些实际利益。
   但是,这种虚与委蛇的表态,并不可能从根本上化解冲绳地方政府和民众的反对浪潮。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凸显,到如今进退两难,夹杂了太多政治因素,早已成为一块政治“硬骨头”,鲜有能顺利啃动者,稍有不慎,还可能“阴沟里翻船”。
   “马厄失言风波”即是一例。时任美国国务院日本处处长凯文·马厄,被视为“日本通”和“冲绳通”。2011年12月3日,他应华盛顿美利坚大学之邀,为准备赴东京和冲绳作短期留学的学生授课,谈在日工作的经历及对日观感。但是,马厄的这番言论却充斥着对冲绳民众的种族歧视与侮辱。
   据共同社公布的消息,这些“失言”包括批评“冲绳民众是敲诈(日本政府)的高手”“冲绳人游手好闲,嗜酒作乐”“冲绳人懒得连苦瓜都不愿意种”。在敏感的美军基地与日美安保问题上,马厄还指出:“日本政府应该告诉冲绳县知事:想要钱就签字。”“日本政府花钱请美国驻军,这笔交易对美国来说太划算了。”
   这起敏感事件发生后,就连时任冲绳县知事、支持基地搬迁的仲井真弘多,也回应称马厄言论“让我质疑美国驻冲绳领馆存在的意义”。冲绳县议会则一致通过决议,要求马厄收回发言并道歉,那霸市等各地方议会也纷纷通过类似决议。冲绳两大报纸《冲绳时报》和《琉球新报》连日发表社论,严厉批评马厄“失言”,要求其尽快辞职。在强大压力下,美国高官被迫向日政府道歉,并解除了马厄职务。
   在普天间基地问题上同样栽了大跟头的,甚至还有日本前首相。当初,鸠山由纪夫领导的日本民主党上台后,推行与前自民党政府迥然不同的外交政策。在美日同盟关系中,强调寻求“对等”地位,在驻冲绳美军基地调整问题上,则要求美方考虑当地民意,尽快搬迁普天间海军陆战队基地,而且“必须迁到县外乃至国外”。
   然而,迫于美方施加的强大压力,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较量,鸠山由纪夫政府作出妥协,放弃民主党坚持的县外或国外搬迁主张,寻求县内解决之道,这已无限接近2006年前自民党政权与美国达成一致的最初方案。兜了一大圈,沸沸扬扬地闹了大半年,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又回归了原点,令日本民众大失所望。
   也正是这被媒体揶揄的“失去的半年”,给鸠山政府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内阁支持率由八成降到了两成。因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失去民意支持,而且激化了执政联盟的内部矛盾,最终导致了鸠山政府的垮台,鸠山辞去了首相职务。
   其实,再看冲绳县地方选举,仲井真弘多之所以在选战中败北,输给了翁长雄志,究其原因,前者在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上持赞成态度,后者则积极反对,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至少在冲绳地区,对普天间基地搬迁的政治态度若与民意违逆,就要冒丢失选票的风险,这也是冲绳地方政府敢于与中央政府角力抗争的重要缘由。


一时无解的“路线图”

   关于普天间基地搬迁,最重要的依据是两份政府文件,即2006年达成的驻日美军调整计划以及2007年10月签署的《美日同盟:为未来进行转型和调整》文件关于冲绳部分的协议。
   根据上述两份文件,到2014年前,美军要将驻冲绳8000名海军陆战队官兵及9000名家属转移至关岛,把海军陆战队目前使用的普天间基地归还日本,同时改造冲绳名护市的施瓦布兵营,以替代普天间基地的作用。
   但是,要兑现这份“路线图”又谈何容易。首先,冲绳民意已成大势。近期,日本共同社实施了一项“战后70周年”舆论调查,结果显示,关于冲绳县的美军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共有63%的人要求,日本政府中止推进搬迁名护市边野古工程。
   在这种强劲的民意潮流之下,任何当地官员都不可能冒着被攻讦下台的风险轻易松口。即便是中央政府,也要考虑冲绳民众选票,更要防止该地区分离趋势加剧。之前暂停边野古基地的施工,便是综合斟酌的结果。
   事实上,在目前的僵持格局下,任何一点小火花,都可能引发民众抗议和反对声浪。譬如,就在冲绳县知事翁长雄志与官房长官菅义伟进行会谈之际,8月12日在日本冲绳县宇留间市海域,美军直升机着舰失败事故共造成6人受伤。
   对于冲绳民众而言,尤为担忧的便是普天间基地的安全问题,11年前,也是在8月12日,在宜野湾市冲绳国际大学发生了美军直升机坠毁起火事故。当这些事件的不良记忆连接起来,便给冲绳民众一个增强版的强烈讯号,让他们的不安与怒火无法冷却。
   这起不算严重的美军事故发生后,冲绳县知事翁长雄志立即向日本政府提出请求,强烈推动美军尽快查明原因并防止事故再次发生,强调“必须为县民的放心与安全,强烈呼吁修改《地位协定》”。
   其实,在僵持的对弈格局之下,冲绳民众心情不佳,美方的心态也好不到哪里去。回看当年的马厄失言风波,既有个人的原因,倒也“暴露出美国对冲绳的真实感受”。从普天间基地搬迁的提出,到协议的签订,再到实施阶段的反复拉锯,目睹着冲绳民众的此起彼伏抗议,心烦气躁的美方只好一次次对日本政府施压,以期最终将这碗米饭做熟。
   其实,无论是美方还是日方,大家都心知肚明,冲绳基地问题,性质上是美军对日本的军事占领问题,核心是日美关系的再调整问题。
   就美方而言,放弃对日本的军事占领,包括冲绳基地是绝无可能的举动。从地缘战略而言,日本列岛是天然的航空母舰,缩短了美军的战略地缘距离。特别是冲绳本岛,位于琉球群岛中心,距马尼拉1400多公里,距香港1300多公里,距中国大陆沿岸700公里,距中国台北只有640公里。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冲绳基地群已被美军打造成“太平洋要塞”。在冲绳本岛这块狭小岛屿上,可独立使用的军事设施多达37个,驻军2.7万余人,占驻日美军总兵力的65%。
   冲绳基地扼守亚太战略要冲,连接夏威夷太平洋总部和关岛基地,被喻为美国干预亚太国家和地区事务的“桥头堡”,军事价值无可取代。想要美方将其轻易放弃,等于放弃日本和东亚,的确不太现实。
   就日本而言,或许恰如名护市市长稻岭进说的那句实话,日本政府“制造工程进展顺利的假象,做给美国人看”,而“建设实际上几乎不可能进行”。在安倍政权看似积极的努力下,其实也有借用冲绳民意和地方政府强硬表态,应对和化解美方压力的意图。
   如此看来,不遵守2006年由自民党政权与美国达成的普天间基地迁移协定,或许真实意图在于将日美同盟关系改变为更为“平等的”日美关系。但是,作为政府之间签署的协定,单方面提出废除或者修改,显然有失妥当,也不够明智。
   审视当前,美、日、冲绳三方变量,都在积极调整过程中,很难说哪方占据上风。其实,任何一方占据上风,都将对目前的美日安全同盟格局造成严重冲击,这种后果也是奥巴马和安倍当下并不愿意看到的,由此也注定了看似热闹的普天间搬迁问题,还将演绎和僵持下去。
   当然,微调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毕竟在各种方案中,这种搬迁选择的阵痛最小,也最能为三方所接受。只不过,日方还须平息冲绳民意。一方面,政府的积极姿态也包括美方的配合不可缺少,另一方面,则还需要增添一点外部变量。
   未来一旦东海局势加剧、朝鲜问题紧张,日本国家战略升级,国民求战情绪被点燃,日美安全同盟必然全面加强,双边关系也将随即升温。在这种情形下,地区利益将被迫服从国家利益,而普天间基地的搬迁,或许就有了顺理成章的理由。


责任编辑:阮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