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提升管网治网能力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信息革命时代潮流,紧密结合我国互联网发展和治理实践,加强网络综合治理,制定实施《关于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意见》,为提升管网治网能力、推动网络强国建设指明方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并作出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这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深入实施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网信领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提升管网治网效能,壮大主流舆论、凝聚磅礴力量,营造良好生态、构建清朗空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保障。
  
  一、充分认识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全局、把握大势,高度重视、全面布局、统筹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推动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多次对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作出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为什么要建设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怎样建设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把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提高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第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是坚决落实党管互联网原则、加强党对网信工作全面领导的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坚持党管互联网,加强党中央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加强网络综合治理对确保党长期执政的重要作用,深刻阐明了坚持党的领导在管网治网中的重要意义。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是落实党管互联网原则的重要制度性安排,是管网治网的治本之策。我们要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把党的领导贯穿管网治网各方面全过程,坚持系统性谋划、综合性治理、体系化推进,确保管网治网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第二,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是深化网信领域改革、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信工作涉及众多领域,要加强统筹协调、实施综合治理,形成强大工作合力。”随着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我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网络空间主体多元、利益多样、连接多维。管网治网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必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各主体作用,广泛汇聚各方的智慧和力量,推动全领域、全链条网络综合治理。我们要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进一步深化网信领域改革,不断落实和完善中央网信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切实以高效能治理保障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
  第三,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是守牢网上阵地、防范化解网上风险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网信领域日益成为战略承压的前端、防范风险的前哨、竞争博弈的前沿。我们要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增强忧患意识,发扬斗争精神,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切实筑牢网上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的坚强屏障,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第四,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是坚持人民至上、满足亿万网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当前,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公共服务和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平台,广大网民迫切期待向上向善的网络生态、丰富多彩的网络产品、权威准确的网络信息,但是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网络违法犯罪等时有出现,破坏了网络生态,侵害了网民合法权益。我们要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紧紧围绕网民的新期待新要求,大力解决广大网民急难愁盼问题,维护网民合法权益,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为人民群众营造风清气正、健康向上的网络空间。
  
  二、全面把握新时代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扎实推进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统筹,破解难点问题,狠抓任务落实,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基本建成,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制定实施《关于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意见》分工方案,统筹推进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各项重要任务、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出台《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压紧压实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把党管互联网落到实处。健全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建立健全网信工作体系,各省级、地市级党委均成立网信委,形成全国“一张网”“一盘棋”工作格局。
  二是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高昂。精心做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活动、重要会议的宣传报道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上宣传阐释,策划推出“万山磅礴看主峰”“理响中国”等一系列网络主题宣传项目,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守正创新开展网上重大主题宣传和重大议题设置,精心做好改革发展成就宣传和政策解读,举办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让“正能量”成为“大流量”。创新传播手段和语态表达,加强个性化定制和精准化传播,不断提升网络传播实效。加强和改进网络国际传播工作,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三是网络生态治理深入推进。建立健全网上舆情引导工作机制、网上风险防范机制,坚决守牢网上阵地,有力维护网上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深入实施“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加大“自媒体”治理力度,做好网络群体工作。2021年至2024年底,开展整治“自媒体”乱象、“饭圈”乱象、网络暴力等系列专项行动50余项,开展网上违规金融信息、网红炫富等各类突出问题整治180余项。加强网络举报处置,持续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推进网络文明建设,推动出台《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举办中国网络文明大会,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生态。
  四是网络法治体系不断完善。制定出台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涉网络领域立法150余部,网络法律体系持续完善。深化网络法律法规实施,综合运用执法约谈、警告、罚款等处罚手段,持续推进网络执法,重点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网络暴力和网络水军等相关违法犯罪。深入开展网络普法,组织开展“全国网络普法行”等品牌宣传活动,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成为共识。
  五是管网治网工作合力有效形成。完善各领域、多层级协调机制,加强管网治网各部门信息沟通、会商研判、协同处置。推动各地区因地制宜探索网络综合治理新方法新路径,创新社会协同治理。推动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引导互联网企业加强自我约束,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企业运营行为。支持网络社会组织发展壮大,有力促进行业自律。发挥正能量网络名人示范带动作用,生动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举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推选活动,打造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共同参与网络生态治理意识,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
  
  三、以网络空间高效能治理促进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随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网信领域改革面临新形势,管网治网进入了提质增效的新阶段。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自觉肩负起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时代重任,更好把握管网用网治网规律,不断提升网络综合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以网络空间高效能治理谱写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坚持党对网信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落实和完善中央网信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网信部门统筹协调作用,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党组)政治责任、领导责任,全面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化网络管理体制改革,整合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职能,推进新闻宣传和网络舆论一体化管理。加强网信领域顶层设计、战略规划和总体布局,健全完善网信各领域、多层级协调机制。健全网信工作体系,提升基层网络应急和指挥调度工作效能。
  二是坚持守正创新,凝聚全社会团结奋进磅礴力量。发挥互联网优势,用心用情用功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上宣传,不断做强“理响中国”“好评中国”等宣传品牌。强化网上重大主题宣传和重大议题设置,持续深耕“何以中国”“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等主题宣传活动,做好经济领域强信心、稳预期网上宣传,塑造网上主流舆论新格局。创新开展网络外宣,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网络国际传播格局,创作更多富有文化底蕴、反映中国生活、具备国际视野的网络内容产品。
  三是加强综合施策,大力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进一步健全完善网上风险防范机制,加强网上风险隐患常态化排查,坚决清理网上各类有害信息,及时批驳网上错误思想观点,有力开展跨境网络舆论斗争,切实维护网上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健全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加强网上网下联动工作机制,把应对舆情和解决事情结合起来,推动从源头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推动完善网络生态治理长效机制,深入开展“清朗”等系列专项行动,深化“自媒体”及MCN机构(网络信息内容多渠道分发服务机构)治理,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体系。提高网络文明建设水平,持续拓展网络公益行动,加强网络诚信建设,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四是注重标本兼治,持续加快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持续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建设,健全网络管理法律法规,聚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数据安全、反网络暴力等重点领域和技术发展前沿领域,加快立法步伐,适时将管网治网的有效做法、成功经验转化为制度规范。完善网络执法协调工作机制,推进跨领域跨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网络违法违规行为。优化网络法治宣传工作格局,健全法治宣传网络传播阵地渠道,不断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
  五是强化科技赋能,增强技术管网治网能力水平。坚持以智能应对智能、以技术治理技术,加强技术管网体系建设,增强技术体系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提升技术治网能力和水平。持续开展对网信前沿技术发展的跟踪研究和应对储备,强化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重点管理好影响力大、用户数多的网络新技术新应用。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积极发展、有效治理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和产品,推动这一重要领域的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和安全保障。
  六是压实各方责任,凝聚全社会协同治理强大合力。加快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法律、经济、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网络综合治理格局。发挥网信部门统筹协调作用,深化协调联动,健全信息沟通、会商研判、协同处置机制。压实网站平台信息内容主体责任,坚持源头治理、关口前移,督促网站平台规范内容、运营、资质管理,健全平台规则和内部机制。充分发挥各类网络社会组织自我教育、自我规范、自我约束作用,强化互联网行业自律。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优势,发挥好企业、科研院校、智库、广大网民等作用,汇聚各方力量推动管网治网工作。
  作者: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沈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