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品牌”系列报道之七

湖北法学会专家“驻站” 助力打通基层治理“梗阻”

  在荆州的工地现场、在十年未解的小区办证协调会上、在专门学校的法学会基层站点……在荆楚大地,随处可见法学专家的身影。
  近年来,湖北省法学会坚持系统化布局,务实推进法治服务向基层延伸,秉持“建一个、成一个、见效一个”理念,将法治“神经末梢”覆盖至各县(市、区)核心乡镇,发挥法学专家作用,破解行业治理难题,化解历史遗留法律问题,推动基层治理从“末梢响应”转向“源头预防”。
  
  精准破解行业治理难题
  
  “‘环评报告找中介,报价像开‘盲盒’,服务标准全靠猜,电话十有八九打不通……’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信息不对称、价格不透明,曾是荆州当地经营主体心头挥之不去的痛。”
  2024年,荆州区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将深化中介服务治理列为重中之重,引入区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的法学专家力量。
  法学专家扎进职能部门深挖“监管痛点”,走进项目工地倾听投资方“倾诉”,约谈中介机构探察“行业生态”。基于扎实调研,开出三个关键“药方”,得到采纳。
  明码标价治乱象:援引价格法和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明确要求中介服务必须明码标价,严禁标外加价,让价格不再“雾里看花”。
  厘清监管“监护人”:依据“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清晰界定各类中介服务的监管责任主体,确保每个中介都有明确的监管责任人,终结监管“真空”与推诿扯皮。
  激发行业内生力:强调他律与自律互补,推动行业协会切实发挥作用,引导中介机构苦练内功、提升服务、规范发展。
  “这三剂药方直击中介服务市场秩序的核心短板。”参与调研的法学专家万必胜分析道,“特别是‘监管监护人’机制的落地,将从根本上厘清责任链条。而推动行业自律,则是激发市场内生规范力量、实现长治久安的关键引擎。”
  为确保治理效果,荆州区法学会创新推出法学专家“坐堂会诊”模式,并总结提炼出“谈、访、研、商、决”五步工作法。“组织专家常态化巡诊会诊,精准识别行业治理中的堵点难点,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荆州区法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玉兰说。
  针对县级法学会力量薄弱的问题,湖北省法学会还建立了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推动省市专家力量下沉,协助基层案件办理。省法学会组织法学专家带队深入市县法学会基层站点,“巡诊”研判重大、敏感、疑难复杂的涉法涉诉事项。
  
  以专业优势化解历史遗留问题
  
  开发商荆州某公司将某小区土地及在建工程作为抵押,为关联企业贷款提供担保,后因贷款逾期,抵押权及主债权被银行打包转让给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导致小区无法解押分割房产证,上千户居民陷入“有房无证”困境,落户、入学、交易等权益严重受损。
  面对这一复杂历史积案,荆州市涉法涉地领导小组办公室高度重视,专项委托旻韬律师事务所基层服务站点,寻求法律突破。在专题协调会上,荆州市法学会副会长、法学专家江明炎指出,应进行穿透式审查,直击法律关系源头。基层服务站点专家形成的法律意见书以抽丝剥茧的严谨论证,对历史形成的抵押效力发出有力质疑:抵押行为未经股东会同意,抵押无效。
  最终,这份专业的法律意见得到了荆州市涉法涉地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采纳,1409本不动产权证在2025年春节期间稳稳交付到业主手中。
  这只是法学会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基层的一个缩影。针对基层“疑难杂症”,湖北省法学会还联合省委政法委、省信访局等多部门建立会商机制,整合资源,形成解纷合力。
  据统计,依托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湖北全省法学专家参与重大决策论证、重大风险防控、重大矛盾纠纷调处、重大信访积案化解工作累计3867件,其中成功化解案件1966件,实现案结事了1391件,有效破解了一批困扰群众的“老大难”问题。
  
  探索科学有效的未成年人教育
  矫治模式
  
  荆州市大垸育才学校是一所针对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开展教育矫治的专门学校。在这里,设立了荆州、监利两级市法学会基层服务站、法学专家工作站。
  因在“拉车门”盗窃案中仅负责放风且未成年,小明获检察机关附条件不起诉,被送入大垸育才学校接受专门教育。“‘拉车门’盗窃的孩子起初只觉得‘好玩’,甚至不了解刑法第264条关于盗窃罪数额认定的规定。”驻站专家杨忠道出了问题的关键。专家团队定期辅导,内容涵盖法律解读、案例警示、心理疏导乃至职业规划。小明最终拿到了结业证书开始了新的生活。
  “在这里设立站点不仅为挽救个体,”荆州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廖淑洁表示,“还在于站点专家通过对典型个案的深度研究,以点带面,提炼类案规律性特征,分析深层次动因。”实践中,专家团队观察到共性难题:一是青少年法律认知存在显著盲区;二是行为动机幼稚化、冲动化,如“寻求刺激”;三是临界预防与有效干预机制不足。
  为此,法学专家深入教育矫治一线,积极探索更科学有效的未成年人教育矫治模式,为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体系提供智力支撑。例如,荆州、监利两市法学会联合完成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效之举——荆州市大垸育才学校调查》,以及荆州市法学会副会长、长江大学法学院院长李华成等撰写的《关于夯实专门学校在防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托底作用的建议》。
  “目前,湖北各级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采取轮驻、点驻等方式,实质性入驻各级综治中心248个,其中市级13个、县级90个、乡镇(街道)154个,县级法学会入驻率已达81.1%。未来,湖北省法学会将坚持以服务法治实践为导向,持续发挥法学专家在重大矛盾化解中的智库作用,为平安湖北、法治湖北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湖北省法学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 责任编辑:曹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