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法治基因 赓续红色法治血脉”系列报道之一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加强红色法治文化理论研究和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法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来统筹考虑、系统谋划、全面推进,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提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一体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题中之义。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持续加强红色法治文化研究阐释、保护利用,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繁荣发展,努力为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贡献力量。


  努力打造一流法学学术团体
  
  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是经中国法学会批准于2008年设立的全国性法学社团,是由全国从事法治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和法律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全国性非营利性法学学术团体。理事会会长由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张苏军担任,秘书处设在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
  近年来,研究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两个结合”,围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弘扬红色法治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法治文化,充分发挥研究会平台优势,组织专家学者持续深入开展法治文化理论和实践研究,积极为法治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建言献策,取得了丰硕成果。比如,持续开展“三苏”法治文化研究,举办两届“三苏”法治文化论坛,组织开展“三苏”法治文化论文征集活动,策划出版《北宋士大夫的法律观——苏洵苏轼苏辙法治理念与传统法律文化》等法治文化研究著作,产生重要影响。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名义发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汲取中华法系深厚思想智慧》等理论文章,受到广泛关注。与甘肃省法学会、安徽省法学会等单位共同举办“首届敦煌法治论坛”“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研讨会”。组织出版《中国当代法治文化体系建构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法治文化研究》等著作,推动法治文化理论创新。
  
  深入开展红色法治文化
  保护研究和宣传运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文化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精神纽带,红色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主动担当作为,切实履行职责,深入开展红色法治文化研究、宣传、保护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坚持思想引领,不断把学习研究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引向深入。一是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学术年会、各类学术研讨会和工作会议的第一议题。在2024年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论坛征文活动中,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红色法治基因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人民立场研究”分别作为红色法治文化分论坛和马锡五审判方式分论坛的第一论题。二是持续抓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贯彻落实,根据文件精神设立研究课题、组织学术研讨。2024年,研究会设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的理论认知和实践基础”“红色法治文化基础理论研究”等重点课题,组织研究会专家学者深入开展研究,形成系列成果。
  切实履行职责,深入开展红色法治文化研究工作。以高质量完成中央有关部门委托的“红色法治文化探源”重点研究课题为契机,深入开展红色法治文化基础理论研究,形成了《红色法治文化探源——概念内涵、核心要素和研究趋势》研究报告。研究报告聚焦红色法治文化的基础理论和研究现状,提出了进一步推动红色法治文化研究的意见建议。研究报告指出,红色法治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造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人民民主的法治文化。红色法治文化是包括党领导法治文化、民主人权文化、宪法宪治文化、人民司法文化、依规治党文化等核心要素在内的法治文化形态。红色法治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人民司法文化、民主人权文化以及宪法宪治文化等方面,其中人民司法文化研究成果最为丰富。当前,红色法治文化研究需要深入研究红色法治文化的概念内涵,切实做好红色法治资源的挖掘整理,大力阐发红色法治文化的当代价值,加强红色法治文化与传统法律文化的融合研究。完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摘编”等6项重点课题,研究内容均涉及红色法治文化的基本理念、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
  发挥学术团体优势,积极组织红色法治文化研讨活动。2024年8月27日,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读会暨加强红色法治文化研究研讨会,积极推动红色法治文化研究阐释。2024年11月24日,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论坛暨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年会在甘肃省兰州市举办。本届论坛暨年会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为主题,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在兰州、庆阳、陇南、临夏四地分别举办敦煌法学、简牍法学、红色法治文化、马锡五审判方式、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文化五个分论坛。其中,红色法治文化分论坛和马锡五审判方式分论坛重点研讨红色法治文化的基础理论和当代价值。2025年1月4日,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与中国人民大学革命根据地法制研究所、黄冈师范学院等单位共同主办“红色法治文化建设暨红色法治教学研讨会”,积极推动红色法治文化融入法学教育工作。
  积极服务法治实践,推动红色法治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研究会积极支持由江西、福建、湖北、河南、安徽、四川、陕西、甘肃8省法学会共同发起苏区法制研究论坛,推动深入开展苏区红色法治文化研究。2024年1月,组织到江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制建设纪念馆、瑞金叶坪革命旧址群和红井革命旧址群等地调研学习,推动红色法治文化资源保护传承。2024年9月,赴甘肃南梁等地围绕红色法治资源保护和利用开展调研,与有关单位沟通协调,推动更好发挥红色资源的法治宣传教育功能。
  加强自身建设,推动设立红色法治文化研究专业学术组织。一是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在第三届理事会换届筹备工作中,重点加强了红色法治文化研究力量,请部分省级法学会、重点法学院校推荐长期从事红色法治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作为研究会理事、常务理事候选人。二是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正在积极推动设立“红色法治文化专业委员会”,为开展红色法治文化研究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加强红色法治文化资源采集整理
  
  红色法治文化是底蕴深厚、历久弥新的宝贵精神财富,红色法治文化研究是薪火相传、朝气蓬勃的崇高事业。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赓续红色法治血脉”研讨会为契机,总结会议研讨成果,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运用好、宣传好红色法治文化。
  研究会启动“红色法治文化资源采集与整理工程”,旨在发掘、研究、保护红色法治文化,传承红色法治基因,加强红色法治文化数字化建设,推动红色法治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目前,第一期工程已经启动,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完成重要红色法治文化资源的采集整理工作,建成红色法治文化资源数字化档案库,依托相关政法院校图书馆、档案馆设立“红色法治文化博物馆”,组织法治文化领域专家学者对红色法治文化资源进行深入阐释研究,推动红色法治文化资源的高质量保护利用。法治文化研究会拟通过实施“红色法治文化资源采集与整理工程”,有针对性、有重点地采集红色法治文化资源,弘扬红色法治文化,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提供强大精神文化支撑。
  (执笔:朱乾乾)
  ● 责任编辑:曹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