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矛盾纠纷化解的“终点站”

-- ——山东省淄博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新路径
  在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和世纪路交汇处,矗立着一座通体白色的现代化建筑,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便是张店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张店区综治中心”)。
  前来这里办事的群众,进门前,个个或情绪激动,或愁眉不展;出门后,大多变得气定神闲,甚至春风满面。
  “进一扇门,解烦心事。”张店区综治中心是淄博市委政法委扎实有序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一个典型。
  作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淄博以“烧烤出圈”的流量密码背后,实则是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治理底气。从“小案侦防”守护人间烟火,到“齐心解”调解品牌化干戈为玉帛,“平安淄博”成为比网红标签更厚重的城市底色。
  近年来,淄博市委政法委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系统思维破解基层治理难题,通过创新推进“市级指挥部-区县终结地-镇街主阵地”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探索多元解纷新模式,形成矛盾纠纷分层过滤化解机制,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淄博特色的社会治理现代化路径。
  
  强化阵地建设 汇聚“同心力”
  
  淄博市委政法委以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为目标,全面推进各级综治中心阵地建设,通过资源整合、机制创新,构建起“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的社会治理新体系,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全链条”服务。
  走进淄博市综治中心大厅,四大功能区块令人耳目一新:人民来访接待、法律援助、行政复议、劳动纠纷化解四大服务厅各占一层,29个标准化受理窗口实现群众诉求“无差别受理”。特别设置的32间功能室涵盖心理疏导、行业调解、司法确认等专业服务,6家专业社会组织常驻提供第三方调解服务。
  “我们采取‘常驻+轮驻+随驻’模式。”淄博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通过“前端综合受理、中端分类流转、后端协同办理”的闭环机制,提供“一站收、全面兜、闭环解”的服务。
  “我们推行‘三调联动’多元解纷机制,有机整合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三方力量,引入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协同发力,通过规范化流程衔接、法治化司法确认赋能,形成‘多元共治-专业调处-效力固化’全链条化解闭环。”淄博市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据统计,市综治中心自2024年4月运行以来,群众诉求来访1549件,其中诉求事项1075件、服务事项474件。
  在劳动纠纷化解窗口,刚办完工伤认定的张先生感慨道:“原以为要跑七八个部门,没想到在这里两小时就解决了所有手续。”这种“进一扇门、解万般愁”的政务服务新体验,正是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生动实践,用规范化建设的“标尺精度”丈量出基层治理的“民生温度”。
  此外,提升综治中心工作质效,是推动规范化建设进程的关键环节之一。淄博市综治中心推行首问负责、群众接待、会商研判、考核管理等18项制度体系覆盖工作全流程,健全研判预警、事项办理等工作机制,建立上下联动与应急处置机制,提升矛盾化解和安全防范能力。
  “淄博市委政法委按照‘有牌子、有场所、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规范要求,‘一盘棋’推进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目前已建成市县镇三级102个综治中心,其中市级1个,区县11个,镇街90个。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同向发力、协调联动,切实加强解纷阵地建设,将综治中心打造成矛盾纠纷化解的‘终点站’。”淄博市委政法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道。
  
  抓实源头智慧防控 织密“平安网”
  
  淄博市委政法委持续深化综治中心标准化、智能化建设的同时,探索“智慧治理”本地化路径,努力打造社会治理现代化“淄博样板”,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平安基石。
  2024年寒假期间,淄博市沂源县发生两起涉青少年电信诈骗事件,经查原因为拿家长手机上网,掌握家长的支付密码。青少年群体缺乏社会经验、法律意识薄弱,极易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者甚至“工具人”。案件信息转到沂源县综治中心,经研判启动全域防范机制,向县公安局、团县委及各镇街下发提醒函,多方联动筑牢反诈防线。
  随后,沂源县公安局立足主责主业,建立案件复盘机制,通过深度解析诈骗手法制作原创警示视频,深化“线上+线下”双线宣传矩阵;团沂源县委组织“返家乡”大学生深入社区入户进行反诈宣传;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媒体,让青年学生通过接地气的方式轻松识别诈骗套路,守护群众的“钱袋子”。
  “中心创新建立‘源头阻断-过程管控-末端治理’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通过前移防控端口、强化过程监管、完善善后处置系统推进风险防控处置工作。”沂源县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说。数据显示,联动防控体系启动后,涉青少年电诈案件持续下降,且累计化解隐患超2400起,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淄博市委政法委借鉴推行“沂源模式”,建立贯通市、区县、镇街三级的重大风险日报告制度,形成全域覆盖的风险防控网络。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淄博市委政法委以“沂源模式”基层治理实践为蓝本,通过标准化升级和数字化重构,搭建起综合治理平台,推动传统管理模式向“数智治理”转型。
  作为改革突破的先锋阵地,张店区综治中心打造的“四化(网格化覆盖、智能化分析、精细化管理、可视化呈现)”驾驶舱成为新样板,创新构建了“网格实时管控+诉求实时展示+态势实时感知”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实现社会治理决策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型升级。
  记者在张店区综治中心看到,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跳动着网格员巡查轨迹、群众诉求热力图和重点区域风险预警信息。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自动生成矛盾高发领域图谱和重点人群分布模型,将婚姻家庭、物业服务等16大类矛盾纠纷精准定位到社区楼栋。
  “再交不上房,我们就去地产公司办公室住,不走了……”12345热线被多位群众“占线”,反映的都是星河城小区开发商延期交房情况。
  随后,信息员快速在“四化”驾驶舱系统录入关键词,系统对信息进行整合分析,进而生成人员信息图谱与事件纠纷脉络。从事件脉络图能够看出,一开始,相关部门把源头信息、网络舆情都汇集至驾驶舱,其中涵盖业主申诉、索赔诉讼材料以及房产论坛上业主的抱怨信息。到了2024年3月,反映问题的人数大幅增加,预警信号灯频繁闪烁,风险等级急剧上升,触发了最高级别响应,相关部门迅速组建专项处置小组,平稳处置。
  “过去是问题找上门,现在是数据跑在前。”张店区综治中心负责人介绍,该平台实现了三个转变:治理方式由人工摸排转向智能感知,资源调配由粗放投放转向精准滴灌,风险防控由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排查。通过建立“诉求收集-智能分析-派单处置-跟踪反馈”闭环机制,调解力量实现按需调度。
  “在张店区信息化基础上,我们在市级层面建立了社会稳定风险隐患智能治理平台,研发了社会稳定风险隐患台账管理、‘七源’信息汇聚态势感知、维稳重点人员监测预警三个智慧模块,累计汇聚91类重点人员1.1万余人、14类重点部位2万余个、8类隐患信息18.3万余条,生成5类提前感知预警算法模型。”淄博市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道。
  “‘七源’态势感知系统通过对接政务热线、舆情监测、物联设备等七大源头数据,可实时捕捉异常波动信号。”淄博市综治中心负责人介绍。
  如今,淄博市各级综治中心依托社会稳定风险隐患智能治理平台,将传统分散的多类治理数据进行标准化整合,已经建成市、县、镇三级数字化立体化防控体系,顺利实现了从被动维稳向主动创稳的战略转型。
  
  打造解纷品牌 筑牢“和谐基”
  
  就地就近解决矛盾纠纷,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具体实践要求,也是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长期目标导向。淄博市各级综治中心以“齐心解”品牌建设为统领,构建起多维度、立体化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
  “水管爆裂就应该他们来修……”居民激动地向淄博市博山区山头街道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说道。据了解,颜神古镇项目在边拆边建设过程中,有200余户居民未拆迁,因项目开发,原供水点无法使用,新修的管道在冬天经常爆裂。施工方与居民均认为修水管是对方责任,双方僵持不下,遂投诉至淄博市博山区山头街道综治中心。综治中心受理案件后,立即联系古窑社区“家富”网格工作室,启动解纷程序。依托“社区网格+文保专家+民生档案”工作机制,将74岁的老匠人李某请入调解团,利用多年前的供水图纸查找问题点,在小区议事厅“微站点”公开讨论解决方案……经多方努力,最终达成和解,古镇又恢复了往日的和谐温馨。
  这场始于水管爆裂的风波,最终淬炼出“一颜和同”的中国智慧。淄博市博山区山头街道综治中心以《易言》中“未若同心言,一言和同解千结”为灵感,探索形成了矛盾调解“山头路径”,创新打造“一颜和同”矛盾调解品牌,成为淄博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创新实践。
  此外,淄博市博山区山头街道综治中心还打造了行业调解品牌,针对婚姻家事、道路交通、劳动争议、邻里纠纷等,分别成立了“于杨法官工作室”“情暖万家金牌调解组织”“和平调解室”等品牌。
  自博山区山头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后,通过品牌工作室调解矛盾纠纷达206例,成功率达91%,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街道矛盾纠纷总量较同期下降11%,调解成功率达98%,群众满意度持续提高。
  同时,淄博市各级综治中心立足地域文化特色,创新推出一批具有辨识度的治理实践:淄川区洪山镇综治中心依托“聊斋故里”文化底蕴,打造“聊斋无忧”调解室,将《聊斋志异》中的处世哲学转化为现代调解智慧;桓台县综治中心深挖县域历史“富矿”,深入融合“一代文豪”王渔洋“清慎勤”理念和深度融合“渔洋故里”传统文化,打造“事心双解和为贵、情法双理疏为先”为内核的“渔洋和疏”调解品牌;临淄区综治中心打造“网事无忧”工作品牌,聚焦“网格”治理单元,实行“重点人员、重点事项、平安创建”落网格,推深做实重点人员服务管理、矛盾风险排查化解;高青县青城镇综治中心依托青城大集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创新成立“黄河大集矛盾调解工作室”,推行“在集收集问题、上集听取诉求、下集全面摸排”模式,实现“赶集解纷、一地双效”;周村区综治中心立足百年商埠文化,打造“合周共商”调解品牌,将“诚信为本、和气生财”传统商训融入基层治理,建立周村古商城“一站式”法务中心,以商埠文化赋能矛盾纠纷化解,护航“鲁商故里”和谐发展。
  随着“一县区一品牌”治理工程的深入推进,淄博市“齐心解”矛调工作矩阵不断创新发展、丰富完善。淄博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解纷品牌创建,推动基层治理创新从“盆景”变“风景”。2024年全市累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9万余件,“有事齐心解”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淄博注解。
  “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是深化基层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淄博市坚持以动态评估提升平台支撑力、以数字建设提升预警研判力、以闭环流转提升实质化解力、以资源整合提升治安防控力,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再上新台阶,为更高水平的平安山东、法治山东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淄博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杨旭东说。
  ● 责任编辑: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