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根基

-- ——福建持续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纪实
  “全省县级综治中心合计入驻法学咨询专家、人民调解员、律师等力量3715人,共接待群众来访18万余人次;各级综治中心共受理各类诉求和矛盾纠纷36.2万余件,调处成功率达97%……”这是2024年福建省各级各部门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专业化运作、实体化运行工作中交出的平安答卷。
  一串串亮眼的数字背后,是法治为民、法治惠民的真实写照。“综治中心是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协助推动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重要工作平台,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有力举措。”2月18日至19日,福建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石好勇到厦门市、漳州市调研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时说道。
  2022年,福建省综治中心揭牌成立,福建省市县乡四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步入新阶段。
  近3年来,福建省各级各部门以县域为支点着力推进综治中心建设,全面排查、实质化解矛盾纠纷,努力让群众“最多跑一地”,就可以实现化解矛盾纠纷“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进一步夯实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根基,以奋勇争先的精气神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贡献力量。
  
  建场所,给群众一个“说理的地方”
  
  在八闽大地,“有纠纷找综治中心”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因邻居家鸭舍搭建位置问题,家住厦门市海沧区东孚街道寨后村的杨女士没少与邻居发生争吵。2024年底,在东孚街道综治中心调解员陈大姐的协调下,这起邻里纠纷及时得到圆满化解。
  该纠纷最终实现“事了人和”,得益于近年来海沧区不断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2024年,厦门市推动完成了区级综治中心示范点建设,实现了镇街综治中心全覆盖。在海沧区,各街道先后完成综治中心提档升级改造,推动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不仅在厦门市,与厦门毗邻的泉州市,2024年也已建成1个市级、13个县级、163个乡级综治中心。泉州市还将推动“重点打造35个镇街综治中心”列入2025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不久前,记者在泉州南安市综治中心采访时看到,宽敞明亮的群众接待大厅,不仅聚合了信访投诉、法律咨询、人民调解等14个前端服务窗口,还设置了金牌调解工作室、法学咨询专家工作室、劳动仲裁庭、巡回法庭等18个功能室,24个市直单位以常驻、轮驻或随驻的方式入驻中心,为群众提供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一站式便捷服务。
  “自2023年12月市综治中心运行以来,26个镇级综治中心相继完成规范化建设。”南安市综治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漳州市已实现了场所规范建设高质量“全覆盖”,并在实战化运行上取得初步成效。厦门、漳州、泉州等地打造综治中心这个“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平台,是福建省各级综治中心在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发挥巨大作用的一个缩影。
  “过去,群众不知道找哪个部门反映问题,跑来跑去,不少小矛盾变成大矛盾,小纠纷拖成大纠纷,影响了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福建省综治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综治中心就是一个让老百姓‘说理的地方’,它很好地解决了群众‘诉求无门’的问题。我们把带着怨气的群众让进门来,帮助他们把心结打开,把矛盾纠纷化解开,让他们带着顺心和气,高高兴兴地出门。”
  据悉,早在2023年,福建省平安办出台指导意见,以“建设起步、运行提升、成果巩固”3年为期实施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行动。2024年7月,在全省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推进会上,系统部署、整体推进各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明确把能否实质性解决问题作为衡量综治中心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近3年来,福建省各级党委、政府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保障等力度,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福建省委政法委通过建立省级调研联系点制度,在全省范围确定10个县级综治中心作为调研联系点,重点指导加强县级综治中心场所提升与机制建设,以样板方式示范带动全域各级综治中心整体提升。此外,福建省先后在三明建宁、漳州东山、厦门湖里、龙岩古田举办4期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专题培训班,越来越多的基层综治中心干部和乡镇(街道)政法委员通过培训学习提升了履职能力。

  如今,福建全省各级综治中心已经将矛盾纠纷化解、社会治安风险防控、公共法律服务、平安法治宣传等功能融于一体,全方位、多元化、一站式为基层群众纾困解忧。在福建各地,“有纠纷找综治中心”,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而是转换成一种具体的举措和责任,嵌入群众的意识里,更落实到践行者的行动中,真正把综治中心建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指挥部”、矛盾纠纷的“终点站”、服务群众的“连心桥”,将“保安全、促稳定”的载体作用充分发挥,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福建提供有力保障。


  创机制,让“小阵地”发挥“大能量”
  
  “我们是全过程介入,历经4次调解,最终一站式解决。”
  2024年12月11日,漳州市龙海区综治中心特约调解员郑旺才成功调解一起在工作岗位意外致残纠纷案后,如是说道。
  龙海区地处九龙江出海口,是厦门、漳州同城发展的“桥头堡”,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呈现矛盾纠纷多样化、调解资源零散化等特点。对此,龙海区加快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力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平台,实现“进一扇门、解万般事”的惠民愿景。
  “中心设立了法律援助、法律咨询、公安、信访和诉讼等窗口,人社、住建、自然资源、城管和综合执法则是轮驻。”龙海区综治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心打造覆盖信访接待、多元调解、诉讼服务、公共法律服务的“一站式”工作平台,创新推出区直部门高频事项“常驻”、低频事项“轮驻”或“云驻”的多元模式。
  有了部门进驻,对千头万绪的纠纷案例进行分类,并精准对接相关部门迅速跟进,处理就变得容易起来。同时,龙海区综治中心坚持“事随人走、责随事定”原则,推动与12个行业组织、调解机构及单位联动联调,设道交、金融、“安薪”、特邀律师、法学咨询专家等10个专业调解工作室和金牌调解工作室,采取群众点单、中心派单选择调解员方式,提升调解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此基础上,龙海区综治中心推行“法院+公安+司法+保险”四方联动机制,建立诉调对接、访调双向引流工作机制,建立“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创新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司法确认”“诉讼调解+司法速裁”模式;发挥调委会和调解专家库、法学咨询专家库的作用,形成“矛盾调处、法律援助、司法确认、诉讼引调”全链条处理模式……龙海区综治中心在实体化运行、专业化运作中探索出的这些工作经验得到群众广泛认可,并被兄弟地市借鉴。
  “要突出方便群众,按照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科学设置服务窗口和功能分区,优化业务流程,明晰入驻部门责任分工,有效整合资源力量,注重发挥法学咨询专家、‘两代表一委员’、群团组织、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等力量解纷作用,努力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福建省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根据福建省委政法委工作部署,近年来,全省各级综治中心结合辖区地域特点和矛盾纠纷情况,按照“1+X+N”模式有效整合资源力量,推动行政资源、调解资源、法律资源等力量入驻综治中心,以便民利民为标尺,汇聚多元力量。
  围绕矛盾纠纷调处“最多跑一地”目标,福建各地结合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制定综治中心处理矛盾纠纷事项流程图和处理矛盾纠纷事项机制,通过优化综治中心办事流程,做实综治中心“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功能。比如,福州市建立“行业部门-综治中心-属地”三方纠纷线索流转共享机制,漳州市制定综治中心“开门六件事”工作清单,泉州市打造“1+X+N”运行机制,有力提升了合力调处矛盾纠纷质效。
  同时,福建省综治中心积极推进“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体系建设,常态化指导各市县(区)平台按“巡查发现、采集上报、分派流转、处置反馈”的网格闭环流程,加强网格事件高效流转处置。莆田市梳理完善基层治理9个专题应用358个事项清单,宁德市明确12类23项综治网格事项,有力提升网格工作效率。
  另外,立足实体实用实战的目标,福建省综治中心聚焦社会风险隐患问题,全省各级综治中心对风险隐患的类型、特点及趋势加强研判分析,泉州市、龙岩市等地及时汇总信息,动态分析研判辖区内平安建设总体形势。南平市定期对社会治安各类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判预警,有效提升综治中心研判预警能力,全力构建“大平安”工作格局,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搭平台,畅通数据向上汇聚、向下赋能
  
  “这里统筹整合了12345平台、数字城管、公共安全管理和网格化管理平台资源,实现全区社会治安防控‘一屏观全城、指挥可视化’的高度集成。各类事件通过系统派发流转,实现事件发现、录入、派发、接收、处置、评价的全流程处置闭环。”记者在厦门市集美区综治中心指挥大厅采访时,该中心负责人介绍道。
  厦门市还以“网格通”平台数字赋能网格治理,落地30余个市级应用或服务,通过信息化手段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实现综治中心民安类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应用。
  “综治中心要强化实战实效,全量汇聚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信息,提升各类基础信息采集的真实准确性与实时动态性,畅通数据向上汇聚、向下赋能渠道,构建研判预警精准、协调调度高效、督促推动有力的指挥平台。”福建省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福建省坚持把数智支撑作为综治中心实战运行的主攻方向,不断拓展应用半径,在实践中优化平台载体,推动综治中心成为集信息采集、视频集成、分流转办、分析研判、动态感知、指挥调度于一体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智慧中枢。
  在省级层面,福建省委政法委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建设专班,升级改造福建省综治大数据平台,加强综治中心业务系统信息融合联动,逐步完善平台数据汇聚和实战运用能力,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推动将对接省公共数据汇聚共享平台的48个接口或数据库表扩展至76个,为市县(区)网格化平台纠正并下沉问题数据650万条,切实打通了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完成从“最后一公里”到“最后一米”的转变。
  在市级层面,漳州市建设完善了“四级穿透、一体协同、扁平管理”的“平安漳州e家”平台,作为漳州最大的政务服务平台,在矛盾化解、风险管控上发挥着积极作用。“有事上e家,平安e家帮”在如今的漳州已经家喻户晓,智治平台支撑效能和综治中心的知晓度大大提升。
  莆田市打造了集信息汇总、预警监测、数据分析、指挥调度、监督考核等功能于一体的社会治理大数据云平台,通过设置15个应用场景和9类应用专题,推进“市-县-乡-村-网格”五个治理层级数据穿透、信息关联,同时整合汇聚了56个部门、468个应用场景,实现对基层网格化治理工作的全息全景呈现,推动平台从高标准“建起来”向高质量“用得好”转变。
  龙岩市运用市综治网格化信息系统,汇聚行业部门有关人、地、物、事、情、组织等网格基础数据,建成社会治理数据资源库。
  南平市进一步推动网格地理信息数字化,搭建了“现场发现问题隐患-线上派单督办通报-线下处置整改落实-回访评价销号归档”的管理体系。
  福建各市县(区)和平潭综合实验区也都结合实际情况,开发了各具特色的综治大数据便民终端,如,“龙岩e调解”“南平网格e通”“三明‘明心通’”等小程序,群众通过扫码即可向窗口登记提交纠纷诉求,并可在线查看处置进度,真正做到“指尖办”“码上办”。另外,三明、龙岩、宁德、泉州、福州等地积极推进“综治中心+综治视联网”建设,推动全部乡级覆盖综治视联网,拓展矛盾纠纷和心理服务功能,提高综治中心指挥调度能力。
  
  树品牌,让“金”字招牌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2024年,福建下大力气开展综治中心运行提升年行动,全省各级党委政法委对内抓能力提升、对外抓品牌打造,有效提升了综治中心工作影响力和群众知晓度。
  “‘96111’真的灵,让我们老百姓多了方便快捷的反馈渠道,感谢你们,我的工资终于到账了!”2024年12月30日,一位群众被拖欠的工资得到迅速解决,他激动地对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此前的12月28日,漳州市96111矛调热线正式开通试运行。当天,这名群众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拨打96111热线求助。龙海区综治中心接到热线诉求后,迅速指派调解员跟进,成功将纠纷化解。据统计,自96111矛调热线运行以来,漳州已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00多起,其中涉及劳资纠纷、邻里矛盾、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多个行业部门领域。
  96111热线的成功运行,是福建各地依托综治中心这个重要工作平台,不断为基层群众打造解忧纾困“综治品牌”的具体体现。这些特色品牌在推动福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发挥出了巨大效能。
  比如,福州市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中,按照“基层化解、属地主责、由下而上、逐级结案”的思路,建立“首接首调、三级三调”的“四步十调”工作法,各类矛盾纠纷由首接部门及时就地化解,调解不成的及时提级办理,依次由村、乡、县三级,每级通过开展三轮以上不同形式的化解,逐级解决疑难杂症,努力把矛盾纠纷吸附在基层、化解在县域。
  南平市结合本地的朱子文化、宋慈法治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南平市平安指导员机制,在基层一线探索打造贴近群众的“睦邻友好帮帮团”“红色评理站”“潭城义警”“乡警回归”等多元品牌,以法治化推进综治中心建设规范化、专业化。
  三明市探索“市区一体”新机制,采取市综治中心注重统筹协调、区综治中心注重实体运作的建设运行模式,变“物理叠加”为“化学反应”,取得“1+1>2”的效果。
  平潭综合实验区综治中心不断提升全区各级中心规范化建设整体效能,尤其是苏平片区培塑并依托“林建福调解工作室”人民调解员团队,化解了大批疑难重大矛盾纠纷,探索形成了“五式调解工作法”。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法学会系统深度融入全省政法工作大局,将900多名法学咨询专家下沉到各级综治中心,通过“法学咨询专家工作室(站、点)”“法学会会员之家”等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面对面、零距离为群众答疑解惑,排忧纾困。
  比如,泉州德化县针对化解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多方力量参与积极性不高、调处不全面、不到位等问题,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率先在全市县级综治中心设立法学咨询专家工作室,巧用法学会力量,构建“法学专家+”联动调解体系,创新“四步法”纠纷调解模式,强化防治并举,推动重点疑难复杂纠纷一站调处、高效化解、源头减量。
  如何进一步发挥综治中心在平安建设、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对此,福建省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认真对标对表中央关于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部署要求,干字当头、奋勇争先,全力推进全省各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全面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在奋力谱写新福建建设新篇章中展现政法担当。
  ● 责任编辑:曹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