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法治自信 强化使命担当

-- ——中国法学会“九代会”代表热议积极投身全面依法治国伟大实践
  1月10日,中国法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大会,向全国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致以问候,并对做好法学会工作提出希望。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陈文清在开幕式上代表党中央致词。第八届中国法学会会长王晨主持会议,并代表第八届理事会作工作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的致信、陈文清同志代表党中央的致词以及王晨同志的报告,在中国法学会“九代会”代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牢政治方向,坚定法治自信,主动服务大局、服务人民,深入开展法学研究,围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扎实工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建功立业。
  
  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中国法学会是党的政法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力量。截至2024年底,中国法学会共有个人会员86万余名,成立学科、专业、专门研究会达51个,基本涵盖法学各个学科。
  安徽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省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董桂文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致信以及党中央致词为新时代新征程法学会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擘画了宏伟蓝图,增添了巨大动力,也为我们新一届法学会和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吹响了集结号,发出了动员令。
  董桂文在分组讨论时表示,法学会是我们党和政府联系和团结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我们一定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任何时候都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做到听党话、跟党走。
  湖南省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省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胡长春用“鼓舞人心、振奋人心、激动人心”来形容自己的感受。
  在谈到如何加强法学会自身建设时,他表示,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法学会工作的全面领导,增强各级法学会党组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健全党组议事规则和工作制度,切实发挥党组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
  湖南省法学会将加强法学会自身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工作来抓。“修订出台《湖南省市县法学会工作指引》《湖南省法学会研究会管理办法》《湖南省法学会法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全面提高法学会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健全落实省法学会副会长对口联系直属研究会和研究会会长制度、述职评议制度,积极发展新兴、交叉学科研究会。全力实施市、县两级法学会提质工程,组织开展‘一市一品牌、一县一亮点’创建活动。举办法学会干部培训班,推动干部轮岗交流,提升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胡长春表示。
  河南省法学会常务副会长沈庆怀表示,党中央的致词主题鲜明、内涵丰富、鼓舞人心。近年来,河南省法学会充分发挥党组和行业党委的作用,指导省属41个研究会全部成立党支部,实现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全覆盖。加强对学术活动、课题研究、管办媒体等领域的政治审核监督。组织各研究会党支部开展谈心谈话,持续加强融媒体平台管理,严守意识形态阵地。
  “下一步,我们将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法学会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抓好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团结带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沈庆怀说。
  
  繁荣法学研究,推进法学理论创新
  
  过去五年多,中国法学会及各地法学会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和社会法治方面的热点问题,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有力繁荣了法学研究,铸牢了法治自信。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说:“我们要紧紧围绕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加强扎根中国文化、立足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的理论研究,总结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具有主体性、原创性、标识性的概念、观点、理论,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
  未来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建设是一项重点工作。目前,法学界正热烈讨论如何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每个法学二级学科甚至三级学科都在探讨这个问题。
  天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衡晓帆表示,要在繁荣法学研究上下功夫,持续深化拓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研究,深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构建。
  董桂文指出,深化法学理论研究,法学会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要用好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这个主阵地,发挥法学会充分联系实务界和理论界的优势作用,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研究引向深入。
  近年来,河南省法学会探索建立“第一课题”,加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研究宣传阐释,先后完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法治建设重要论述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对中华传统法律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等研究成果,举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法治保障论坛”“苏区法制研究论坛”等,努力做到了“总书记有指示、法学会有行动”。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做好‘第一课题’、深入开展法学研究、完善成果评价和转化方式,推出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持续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沈庆怀说。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高子程表示,法学会要致力于推动法学研究成果落地见效,为高质量法律服务提供助力,进而服务于高质量发展。既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又要借鉴国际先进法律经验,以此助推法学研究繁荣发展,更好地服务法治实践。
  
  当好参谋智囊,服务法治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中强调,各级法学会要“服务法治实践”“努力开创法学会事业发展新局面”,这些重要指示为基层法学会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发挥作用指明方向、创造条件。
  近年来,各地法学会不断创新形式,积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充分发挥全面依法治国“智囊团”“思想库”“人才库”作用。
  湖南省法学会结合全省法学法律专家队伍建设实际,调整、充实、完善、更新法学法律专家库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库,把近年涌现出来的青年法学法律专家吸收入库。发挥“两库”作用,组织专家参与立法咨询、课题研究、基层服务站点、矛盾纠纷化解、研究会建设管理等工作。
  “我们将继续推动优质基层法律服务站点建设。”胡长春说,“推进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品牌化引领。持续推动服务站点进基层、进园区、进企业,为化解矛盾纠纷、推动社会治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湖北是传统法学重镇,法学资源富集,传统的“五院四系”湖北有其二,京外只有两个法学“双一流”学科,均在湖北。特别是在国际法、环境资源法、知识产权法等领域,有一批直接服务中央决策的法学高端智库。湖北省法学会组织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全面参与立法、执法、司法和普法工作,组建省、市、县三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库109个,入库专家2573人,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等3867起。在宜都开展“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工作,取得了很好成效,被湖北省委政法委予以全省推广。
  湖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林虎表示,这次会后,我们将进一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致信精神和陈文清同志的讲话要求,争取在深入推动法治实践上展现更大作为。
  “围绕‘建站点、驻首席、办案件、促稳定’的工作思路,发挥好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专业、专智的独特优势,畅通专家学者服务实践、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渠道,成为多元参与化解矛盾纠纷中最扎实的‘一元’。”王林虎说。
  四川省法学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胥坚表示,自中国法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以来,四川省法学会按照组织机构实体化、工作运行实战化、成果转化实效化、融入中心实质化、助力政法工作现代化的“五化”要求,在服务法治实践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实践。全省法学会73880名个人会员、4739个团体会员、33737个基层法律服务站点、4300余名基层首席专家结合政法工作实际,深度融入地方综治中心,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助力地方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在此基础上,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服务实践、服务大局,真正解决问题,续写四川法学华章,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四川法学会力量。”胥坚说。
  福建省宁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黄国璋表示,宁德市法学会将持续开展法学会会员“走百乡进千村访万户”活动,聚焦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未成年人保护、个人社会信用修复等法治实践问题,发挥法治智库作用,加强法学研究探索,助推更高水平平安宁德、法治宁德建设。
  浙江省绍兴市是“枫桥经验”的发祥地。近年来,上虞区法学会将“枫桥经验”与法学会工作紧密结合,推动学会会员下沉参加基层社会治理,组建会员矛盾风险观察员队伍,深入开展矛盾调处,有效提升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上虞区法学会还联合浙江理工大学科艺学院组建“法治护航、助企营商企业帮帮团”,联动区司法局等法学会会员单位,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调研、企业法治体检、企业法治服务等活动,帮助企业规避法律风险,全力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上虞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区法学会会长李海裕表示,将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紧依靠和发动群众,实行自治、法治、德治和智治的“四治融合”,构建党建引领群众互帮互助的“暖心社会”,助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绘就更多上虞法治新“枫”景。
  
  加强法治宣传,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
  
  全民普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八代会”以来,各级法学会累计举办“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32.4万余场,直接听众达1.3亿余人次。
  贵州省法学会专职副会长王占霞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中对法学会加强法治宣传提出了明确要求。贵州省法学会要进一步提升普法工作质效,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让法治精神入脑入心。围绕国家安全、全民禁毒等重点主题开展宣讲,提升全民法治意识,为平安贵州、法治贵州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黄国璋表示,过去5年,宁德市法学会在法治宣传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开展“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等活动,成效非常好。
  “从基层来看,法治宣传的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大。特别是现在推行普法责任制,构建新时代‘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大普法格局,需要不断提升全民法治素养。这对法治文化、法治社会建设至关重要。法学会要发挥法学法律工作者的优势,把法治宣传工作开展得更加深入人心、惠及基层。”黄国璋说。
  沈庆怀表示,近年来,河南省法学会先后组织“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2718场,进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490余场,受众81.2万人次。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9.1万场,受众1345.2万人次。创立“河南法治大讲堂”特色宣传品牌。持续开展“送法进机关”“普法宣传教育进校园”等活动,覆盖230余家企事业单位和5110余所学校。建成“法治中原”融媒体宣传矩阵,创立“普法短视频”系列节目,成立普法主播宣讲团,“法治中原”全平台粉丝总数突破160万,在全社会持续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浓厚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的致信激励我们坚定干事创业的决心和信心。我们要继续擦亮法学会自己的法治宣传品牌,做大做强融媒体矩阵,不断提升‘法治中原’品牌知名度,持续唱响法学会‘好声音’,力争在法治宣传上实现新突破。”沈庆怀说。
  
  以实践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
  
  提升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水平,离不开一支高素质法治人才队伍。
  “德才兼备、德法兼修、知行合一,是每一名法学法律工作者所必需的重要品质,也是法治人才的培养目标。”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主任封丽霞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信中关于“培养法治人才”的要求,坚持把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锻造高素质法治人才队伍。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刘哲玮表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致信、党中央的致词以及法学会工作报告,感到深受启发。
  他说,近年来,北大法学院非常重视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不断加强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活动。为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北大法学院增加了很多实践性课程,包括邀请最高人民检察院、北京仲裁委、深圳国际仲裁院等实务部门专家和行业律师到法学院开设课程,增强学生的实务能力。除了理论讲授,北大法学院还把法学思维和教学活动结合,培养学生不仅知晓法学概念,还能学以致用进行相关案例分析的能力。在近年来国内国际举办的模拟法庭赛事中,北大法学院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武汉大学作为中国法学教育和研究的重要阵地,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表示,“这次会议以后,我们更加应该在全面依法治国实践中展现新担当,取得新作为。”
  要把牢办学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学习好、研究好、宣传好、阐释好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探索新时代大思政的育人格局,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到教育科研中去,切实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研究中国问题,贡献中国智慧。要夯实办学基础,不断深化育人为本的理念,聚焦新时代高素质法治人才的培养目标,系统性推进全链条协同育人,完善法治人才评价机制,加强人才的国际合作交流。要推动理论的创新,加强法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法学研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推动作用。
  “武汉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学科和高校,还要思考怎么样更好地发挥优势学科的作用,传统学科的转型升级和交叉学科的集成推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学术话语体系,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黄泰岩说。
  “如何让地方法学会在法治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作用?”黑龙江省法学会副会长董玉庭提出,省级法学会应有所作为,搭建起法学院与法律实务部门之间的沟通桥梁。省级法学会应致力于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定期组织学术交流、实践培训等活动,实现法学教育与法律实践的深度融合,为法治人才的培养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人法兼资,而天下之治成。”
  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林表示,“过去五年多,中国法学会紧紧围绕人民团体、群众团体、学术团体这三个职能定位,着力加强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学术理论建设、智库建设、涉外法治建设,取得一系列显著成绩。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和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的收官之年,也是新一届中国法学会工作开局之年。需要我们提前谋划、勠力同心,力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社记者李天琪、张志然、芦佳琪、王涵、陈致群、高瀚伟对本文亦有贡献。)
  ● 责任编辑:曹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