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法治力量

-- ——习近平总书记致信激励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矢志奋斗
  “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要坚定法治自信,强化使命担当,积极投身全面依法治国伟大实践,为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在中国法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大会,向全国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寄予期待与厚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致信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一定不负总书记的嘱托,牢记初心使命,扎实履职尽责,奋力开创新时代新征程法学会事业新局面。
  
  倍感振奋 深受鼓舞
  
  人民大会堂,气氛庄重而热烈。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致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对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的亲切关怀、殷切希望。如潮的掌声,是法学法律工作者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坚决拥护和衷心爱戴。
  法学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洪祥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致信立意深邃高远、饱含殷切期望,为新时代新征程法学会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增强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鼓舞和激励全国法学法律工作者勇担时代重任,凝聚起建设更高水平法治中国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致信,饱含了对法学会事业的关怀与牵挂,充分彰显了大党大国领袖的高超政治智慧、宏阔法治视野、强烈历史担当、真挚为民情怀,是法学会奋进新征程、再创新辉煌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黑龙江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法学会会长刘惠倍感振奋。他表示,“要以‘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的政治忠诚加强边疆法治建设,推动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
  浙江是习近平法治思想重要萌发地和法治中国建设重要实践地,浙江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省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卫中强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致信令我们精神倍加振奋、备受鼓舞,令我们的步伐倍加坚定、备增干劲,致信激励我们倍加努力,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法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精神,推动法学会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致信让我们信心满满”“致信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情真意切、催人奋进”“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实践性”“彰显思想伟力、时代精神、真理力量”……这些来自代表们的热词,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的深刻内涵。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中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为做好法学会工作提供了根本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法学会团结带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做了大量工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了积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中对法学会工作予以高度肯定。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指引。我们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确保法学会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使命在肩 坚定信心
  
  法学是治国安邦经世致用的学问,在中国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发展中国家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
  20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定法治自信”。
  这次致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号召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要坚定法治自信”。这是新时代新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中国法学会和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对此,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兼秘书长景汉朝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法治自信,为法治建设和法学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动摇。把握法治建设规律,升华法治理论,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法治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世界法治文明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广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法学会会长袁古洁说,“我们深切感受到总书记对法治事业的高度重视,对新时代新征程法学会事业寄予的厚望。从强调‘四个自信’到坚定法治自信,为我们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提供了根本指引和遵循。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好、研究好、宣传好、阐释好、贯彻好,特别要立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实际,讲好中国法治故事。”
  “法治自信是‘四个自信’的具体体现,要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法学理论研究要立足中国实际,扎根中国大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定不移走下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王利明认为。
  “要牢牢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法学会副会长、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林维对致信中强调的“要坚定法治自信”产生共鸣。他表示,“新征程上,要坚定道路自信、法治自信,植根于中国大地,聚焦现实挑战,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法学会是党和政府联系和团结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更高水平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力量。
  大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中强调各级法学会要“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新征程法学会工作的历史使命,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如今,我国县级以上法学会3226个,个人会员86万多名、团体会员2.4万多个。全国建有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100808个,一批法学法律工作者活跃在城乡社区,服务在群众身边。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致信,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法学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丽回想起去年在一线工作的经历,“服务法治实践是实现法学会宗旨和使命的关键。能够聆听总书记致信心情很激动、很自豪,我会把总书记重要致信同使命职责结合起来,在提升法学会服务站点效能上下功夫,更好为民服务。”
  广州市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入驻全市177个镇(街)综治中心,2024年市中立法律服务社接受咨询724件,服务群众2200人次。广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孙太平表示,“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扎实服务法治实践,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把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好、合理诉求解决好、智慧力量凝聚好,坚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对“法治宣传”提出要求,四川省法学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胥坚表示,“我们将组织全省法学法律工作者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致信和大会精神,以《四川省法学会五年发展规划(2024-2028年)》为总纲,配套建立‘1+N’融媒矩阵、‘双百+基层行’法治宣教等机制,增强普法活动的时代气息和科技含量,拉近普法与群众的距离。”
  交流探讨、展望未来,代表理事们信心愈发笃定。
  
  指明方向 接续奋斗
  
  法学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服务法治实践”“积极投身全面依法治国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中两次提到“实践”这个关键词。“实践”二字,字字千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出专章部署,为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建功立业提供了沃土。再次当选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的许安标说,“当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对立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立法贯彻落实重大改革举措任务繁重。新时代新征程立法实践和立法学研究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深感立法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身上的责任和使命,一定会继续努力、奋发有为,深化立法领域研究,不负习近平总书记对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期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中提出“扎实做好繁荣法学研究、服务法治实践、加强法治宣传、培养法治人才等工作”,是对新时代法学会事业发展的更高要求。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叶青说,“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致信精神,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构建,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深化法学理论研究,积极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动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培养好法治事业未来建设者、接班人。”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说,“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致信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深入开展法学研究,更好发挥法学会所属各研究会重要平台作用,共同破解法治实践中的难题。”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表示,武汉大学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法学教育,会后将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致信和会议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加强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加强法治人才队伍建设,拓展法学国际交流,推动法学“双一流”学科建设,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贡献力量。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高子程表示,我们有责任在自己的岗位上更好发挥职能作用,引领行业,强化政治引领,始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特别是尽快提升涉外法律服务能力,培育一批国际一流律师事务所,为满足涉外法治建设之需,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法学会“九代会”是法学法律界的一场盛会,也是全国法学法律工作者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辽宁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霍步刚表示,“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致信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法学会政治机关的定位和鲜明的政治属性,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积极服务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成效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开创法学会事业发展新局面贡献辽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中提出“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各级党委要加强对法学会的领导,为法学会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提供有力支持”的重要指示,这让甘肃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法学会会长刘长根深有感触。
  近年来,中国法学会持续深化改革、推进工作创新,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不断增强。刘长根表示,“甘肃将持续加强党对法学会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建立健全符合法学会特点和规律的科学运行机制,着力破解制约法学会长远发展和作用发挥的障碍与难题,全面提升法学会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我们将持续创新完善法学会工作体系和制度机制,建好‘会员之家’,搭好发展平台,建强人才队伍,不断推动全市法学会事业开创新局面、迈上新台阶。”山西省长治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陈望远说。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也是贯彻落实中国法学会“九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
  人心齐,泰山移。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期许,更加坚定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为法学会事业砥砺奋进的决心。
  大家表示,要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真抓实干、久久为功,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对标对表抓落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致信精神转化为建设良法善治法治中国的强大动力,扎根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不断书写新时代法学会事业发展新篇章。
  (执笔:孙雅南、陈致群、高瀚伟、谭则章)
  ● 责任编辑:曹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