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文章标题:
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幸福六盘水建设贡献法学会力量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全面依法治国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全面依法治国进入加速推动期,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任务更加艰巨。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贵州省六盘水市正在围绕《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目标任务奋力拼搏,法学会作为法治建设的生力军和推动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力量,要始终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不忘初心再出发、牢记使命勇担当,努力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幸福六盘水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展现法学会新作为。
增强政治意识
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我们的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最大的区别。”离开党的领导,我国的法治将无从谈起。政治性是法学会的本质属性。只有将法学会工作置于党的坚强领导下,把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驰而不息加强党对法学会工作的全面领导,法学会事业健康发展才有根本保证。法学会要团结带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精髓,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一要筑牢思想根基。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幸福六盘水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法学会要与时俱进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牢牢把握蕴含其中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并贯穿到法学会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筑牢思想根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坚定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将政法领域作为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要始终清醒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探索出来的,符合我国国情和法治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明显优越性。要高度警惕“政治陷阱”“法律陷阱”“话语陷阱”,坚决反对和抵制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等错误观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三要强化政治引领。法学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法学会处于维护法学领域意识形态安全的主战场。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和对六盘水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法学法律界的政治引领,切实发挥在宣传阐释、学术引领、舆论引导、思想教育等方面的主流传播优势,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对社会热点问题、法治热点事件和相关信息及时回应,做到敢于发声、准确发声,努力在全市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中贡献更大力量。
增强大局意识
始终聚力发展贡献力量
法学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团体,是法学界、法律界的全国性群众团体、学术团体和政法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和团结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法学会职能优势,引导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投身经济社会发展最前沿发挥作用、建功立业。一要聚力全市中心工作作贡献。擦亮六盘水“三都”名片、凝聚“三气”发展、走好“三条”路子,优化安商惠商措施和法治化营商环境,开展服务民营经济执法司法评查检查,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法治就服务和保障到哪里。围绕防风险促发展、乡村振兴、污染防治等中心工作,紧扣六盘水市法治和政法重点工作等带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法学理论、法律实践问题,开展法学研究、提供法律服务、做好法治宣传,发挥好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紧盯法治六盘水建设10个关键性指标开展工作,推动动态落实。二要聚力法治六盘水建设作贡献。深化煤矿涉法涉诉专项整治,深入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市创建,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强重点领域执法专项监督,常态化开展执法司法顽瘴痼疾整治,建设更高水平法治六盘水。围绕全面依法治市的部署要求,广泛参与地方立法调研、咨询、论证,组织开展立法评估、法律法规实施现状评估和司法状况评估,为法治实践助力。积极参与司法体制改革,加强对司法实践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为完善司法改革政策措施建言献策。深入参与案件质量评查、涉法涉诉信访改革等工作,为执法司法实践贡献更大力量。主动参与政府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咨询,有力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全面参与普法工作,深度介入宪法、民法典、刑法等方面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牢法治观念,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三要聚力社会治理作贡献。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市委关于推进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1+6+1”重点工作的决策部署,打击预防犯罪、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紧紧围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深度融入市域社会治理工作中,聚焦政治安全、网络安全、金融安全、公共安全等重大风险问题,紧盯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防范和打击电信诈骗等网络新型犯罪、禁毒“大扫除”、命案防控、入室盗窃、跨境赌博等重点工作,聚力征地拆迁、污染防治、城市建设、职工福利、“楼盘问题”、“两拖欠”问题等重要领域,紧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对社会治理带来的重大挑战,深入开展法学研究,为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增强品牌意识
始终提升法治服务质量
要把打造工作品牌作为一种战略资源,突出六盘水特色、培育六盘水品牌,推动全市法学会工作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一要立足法学研究创品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法学研究大比武。找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法学研究切入点和突破口,打造一批叫得响、有特色、可借鉴的活动品牌,建立和完善调研激励机制和调研成果转化机制,把广大法学工作者凝聚到活动平台上来开展研究,推出一批高水平、有分量、可持续的理论成果,提出切实管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建议,推动法学研究持续繁荣发展。二要立足法治宣传创品牌。中国法学会发起的“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等活动品牌,给全国打造法治宣传品牌作出了示范。要充分发挥法学会和法学法律工作者与基层接触多、联系群众广等优势,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宣传品牌,提高感染力和穿透力,让法治成为全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不断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努力营造良好法治氛围。三要立足法律服务创品牌。紧密结合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市域治理等重大部署,紧紧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和“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铁三角,全面加强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法律问题,创新方式方法,打造法律服务品牌,积极做好法律咨询、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工作,并将好的经验固化为制度机制,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市注入强大动力和活力,努力促进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
增强改革意识
始终持续加强自身建设
要着眼于新时代新实践新要求,加强履职能力建设,使法学会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一要注重理顺关系、建好工作平台。市委政法委要进一步为市法学会配齐配强人员,督导各市(特区、区)全面加强县级法学会建设,指导市法学会开展好法学研究交流、法治宣传、法治服务等活动,关心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的发展进步。市法学会要主动向市委政法委请示汇报,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加强法学会干部和会员教育培训,充分调动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到既注重崇尚权威、学术民主,更注重兼容并蓄、凝聚共识,形成推动法治建设的强大合力。二要注重建章立制、规范工作运行。严格遵循相关法律和《中国法学会章程》,探索创新符合群团特点、体现法学专业特色、充满生机活力的组织体制和工作机制,增强法学会的整体活力。加强与各级政法机关、教育机构以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实现优势互补,善于借船出海、借梯登高。进一步完善重大事项请求报告制度,以及法治服务、学术交流、会员管理、档案管理等各方面规章制度,确保规范化运行。三要注重智力支撑、充实人才智库。坚持高质量发展会员,把法学法律界有造诣、有影响、有潜力的团体和优秀人才吸引到法学会队伍中来,不断完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库。充分利用客户端、微信群等新媒体手段,搭建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相互学习和互助工作的平台,为广大会员创造更多学习培训、实践调查和学术交流的机会,切实把法学会建成“法学法律工作者之家”。
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注入了强大法治动力。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和对六盘水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胸怀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市之大事,始终牢记嘱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幸福六盘水建设谱写法学会工作新篇章!
(作者系贵州省六盘水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
● 责任编辑:虞文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