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良的营商环境是稳定市场信心、激发经济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深刻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公安机关作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忠实拥护者、坚定捍卫者、积极践行者,以公安之能助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既是时代发展所需,也是公安使命所然。近年来,杭州公安锚定市委市政府“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目标,运用“八八战略”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守正创新、实干争先,打造全方位守护的“金盾护杭”品牌,努力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杭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安全为要、稳定为先
  奋力扛起安民护企使命担当
  
  安全是发展的基础,稳定是强盛的前提。长期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对于企业发展、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杭州公安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对杭州公安提出的“努力使杭州成为全省社会和谐稳定的首善之区”的重要嘱托,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情指行”一体化数字化实战机制为牵引,持续优化“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推动各类风险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确保全市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见微知著察风险。没有发现风险,不是真的没有风险。杭州公安牢固树立“发现不了风险就是最大风险”的理念,把“大数据”作为警务运行模式迭代升级的源头活水,充分借助本地数字产业集聚的资源优势,创建浙江省平安建设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全量汇聚数据,全力打造赋能实战、赋能基层的“浙警智治·杭州警务操作系统”,创新研发“民生卫士”“风企云台”等数字实战应用,高精度查出涉企风险线索,依托网上网下一体化预警中枢高效开展落地处置,不断推动风险隐患从被动“遇见”向主动“预见”转变。
  快响快处阻风险。风险具有多重不确定性,快响激活、快人一步,才能牢牢掌握主动权。杭州公安立足“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把“机制”建设作为推动警务高效运行的关键所在,创新建立“情指行”一体化数字化实战机制,健全完善战区协同作战和重大警情跨警种、跨区域、跨层级联合作战体系,并与重点企业建立每日信息上报机制,遇有突发事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确保及时阻断风险。目前,全市主城区警情平均到场时间缩短至5分钟以内,接处警满意度达95.81%。
  紧盯源头除风险。社会治理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杭州公安深刻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价值内涵,持续深化“千警进万企”大走访活动,会同党委政府扎实做好重点领域风险管控工作,深入实地排查化解涉企矛盾纠纷,努力把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体系化推动“枫桥式”企业刑事风险防范,研究制定《企业刑事风险防范建设成熟度评价指引》《企业刑事风险防范工作指引》,开发“11087·企业刑事风险防范评测”小程序,指导企业提前识别风险、主动预防风险。
  
  保护合法、打击非法
  全力守护公平有序市场环境
  
  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土壤。案子办了,企业垮了,不仅影响经济发展,而且违背法律初衷。杭州公安坚持理性文明平和规范执法,从依法保护市场主体、保护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出发,不断提升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助力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严打涉企犯罪。紧盯涉企黑恶、商业贿赂、串通投标、侵犯知识产权等企业深恶痛绝的违法犯罪,积极会同法院、检察院、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健全信息流转、行刑衔接、同步上案等联动机制,力争快侦快破、快捕快诉涉企案件,全力维护金融秩序、市场秩序和企业正常生产秩序。滚动推进涉企刑事积案化解专项攻坚,累计清理“挂案”116起。打通追赃挽损“最后一公里”,去年以来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4.24亿元。
  规范执法流程。紧盯接处警、受立案、现场执法等易产生执法问题的关键环节,统一编发执法执勤指引手册,运用“虚拟现实(VR)警务实战培训系统”,开展沉浸式、情景式模拟训练,全面提升一线执法民警规范执法的能力水平。依托智慧法治平台,实现执法办案全流程监督、全环节把控,同步开展信访核查、个案评查和执法巡查监督,专项整治违规插手经济纠纷、违规查扣冻等问题,让企业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包容审慎执法。积极践行宽严相济、法理相融的执法理念,大力推行包容审慎执法和柔性执法,对46种行为实行“首违不罚”或“轻微不罚”,去年以来累计开具《不予处罚告知承诺书》3000余份,推动企业提高守法经营的意识。落实公安行政监管“一件事”集成改革,积极探索推行“综合查一次”“无感监管”等举措,最大限度减少执法活动对企业合法经营的影响,让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
  
  人民至上、服务至诚
  聚力提升便民利企暖心举措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杭州公安坚持民意导向,在圆满完成国务院、公安部改革试点任务的基础上,从企业“需求侧”出发、公安“供给侧”入手,创建了“一窗办”“一网办”“一次办”为企服务新格局,加快推进政务服务由便捷化向增值化跃升,为企业提供暖心爽心的办事体验。
  推动线下“一窗办”全域覆盖。遵循“能办尽办、随处可办”的理念,在市县两级15家公安政务服务中心全部建立企业服务专窗,系统梳理、应放尽放,101个涉企服务事项在县级公安机关直接可办,占比达到77.7%。同时在全市172个办事网点设立“办不成事”反映专窗,组建120人专家团队,针对证件逾期、材料不全、政策把握不准等特殊情形,综合运用“马上办”“主动办”“容缺办”“会商办”“提级办”五种途径,确保企业、群众办事中的疑难杂症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推动线上“一网办”全量归集。遵循“想办即办、随时可办”的理念,将互联网思维融入政务服务改革,在杭州“警察叔叔”手机应用程序(App)开辟“为企服务”专区,全面整合企业风险防范体系检测、法律法规宣传、线索举报反馈等123个公安为企服务事项,同步纳入智能客服系统,提供7×24小时不打烊的咨询服务,现已实现72%涉企事项、52%民生事项“跑零次”,企业、群众办事满意率达到99.97%。
  推动重点领域“一次办”全程贯通。遵循“好办秒办、随心可办”的理念,通过简化办事流程、减少办事材料、减短办事时限,实现120个民生通办事项所需材料精简56%、13个高频事项“一证通办”甚至“刷脸可办”,在全国率先推出户籍业务“一站数办”、50项户籍业务“全城通办”。特别是围绕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开放宽落户政策,保障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为经济发展释放更多人口红利。去年末,杭州城镇化率达84.2%,位列全国第一梯队。
  
  问题切入、解题导入
  着力破解市域社会治理难题
  
  去年年底,杭州城区人口突破千万,实现从特大城市到超大城市的大跨越。近期,浙江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杭州工作,对杭州提出未来要以大手笔打造“创新活力之城”、以大开放演绎“世界名城”、以治理大变革创建“智慧宜居之城”、以大写意铸就“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公安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紧盯生态环境保护、道路交通治理、大型活动安保等重点任务,从解决“一件事”到“一类事”,加快转变超大城市治理方式,助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安全城市。
  擦亮旅游城市“金名片”。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杭州公安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开展“昆仑”系列行动,加大生态环境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力度,重点打击污染环境、非法捕捞等违法犯罪行为,全力守护生态资源安全。在全国首个“特别生态功能区”千岛湖景区、“旅游资源生态环境示范功能区”西湖景区,专班化推进生态警务,清单式开展生态领域打防管服工作,创新应用无人机空域巡查、山林防火预警等数字场景,加强平安巡防、安全劝导、生态违法查处力度,推动自然生态更加美丽和谐、旅游生态更加清朗有序。
  探寻道路交通“畅通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杭州的机动车保有量、驾驶人数持续攀升。杭州公安依托城市大脑交通系统,定量实时感知城市交通运行态势,实时诊堵、主动防堵、快速缓堵,组建治堵“万马队”,大力实施信号灯精细化管理,推动“绿波带”向“绿波网”迈进,采取快速路匝道速差管理以及拥堵警情“六快”响应等关键措施,有效防止拥堵由点及线蔓延至面。2023年,杭州主城区日均交通量同比上升16.4%,干道、快速路高峰均速分别提升至26.2km/h、47.4km/h,道路交通事故亡人数同比下降25.55%,初步实现了“量增速稳、车畅人欢”的目标愿景。
  提升赛会之城“知名度”。2024年是“后亚运时代”元年,杭州展现出强劲的赛会活力,包括世界羽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在内的近100项国际级、国家级体育赛事在杭举行。赛事规格、数量“双提升”的同时,也对大型活动的安保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杭州公安在总结提炼亚运安保实战经验的基础上,牵头研究并出台全市层面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规定,按照“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收件、网上流转”标准,推进大型活动“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督促指导承办单位严密安全风险评估、制定完善配套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有效提升大型活动安全监管能力。今年以来,已圆满完成1266场大型活动安保任务,实现了安全“零事故”、满意“零投诉”。
  
  携手共进、合作共赢
  倾力构建亲清统一警商关系
  
  政商关系越亲清,营商环境就越好,企业发展的动力就越足。杭州公安牢固树立秉公用权、廉洁用权、为民用权的理念,严格执行“亲”“清”警商交往正负面清单,在情感上做到真心、在交往上做到公心、在制度上做到安心。
  固化联络警官制度。坚持“民呼警为”,立足“小窗口”做好“大服务”,与在杭中华老字号、独角兽企业、海外投资企业等重点企业建立“一对一”联络警官工作机制,用“真诚待人、实在办事、以心换心”的靠前服务,保持与企业“亲不逾矩、清不远疏、公正无私、有为有畏”的亲清警商关系,第一时间回应企业诉求,累计收集解决问题240余个,开展法治宣讲、安全送教活动1500余次,做到“无事不扰、有呼必应”。
  延伸前端为企服务。在全市布建128个为企服务“小站点”,按照“能进则进”“一站式”服务的标准,建立健全为企业办事长效机制,打造联系警企的“前哨站”、护航企业的“执勤点”、服务为企办事的“办事窗”,定期开展“问需于企、问计于企”活动,邀请擅长处理劳资纠纷、合同纠纷的金牌调解员入驻,持续展现纾困解难“大作为”。如在城西科创大走廊建立移民事务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已为300余名外籍人才提供“一站式”签证、永居、入籍等移民事务服务,助力企业引才引智向纵深迈进。
  加大用权监督力度。热情服务也有度,要把握分寸、公私分明。杭州公安严肃警商交往的纪律规矩,对照“亲”“清”警商交往正负面清单,细化日常警企交往的底线和红线,从源头上防止权力滥用、权力寻租。开展非法插手经济纠纷专项整顿,针对重点岗位人员,逐级开展谈心谈话。聘请58名党风政风警风监督员,建立即时通讯群,畅通意见建议征集渠道。深化行刑衔接、纪法衔接机制,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违纪违法行为。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杭州公安将牢固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意识,牢牢抓住后亚运时代的关键窗口期,对标国际一流、锚定全国最好,树立更高标准,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杭州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保驾护航、助力添彩!
  (作者系浙江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杭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
  ● 责任编辑:虞文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