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70年》专题报道之七

老兵不死

-- ——三个抗战老兵讲述难忘的抗战经历
   抗战时期,不论是国民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还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都为捍卫国土家园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勇篇章。


 “地道战”,依靠群众打鬼子

   讲述人  刘佳时
   (91岁,八路军老战士)
   1938年,我参加了由共产党领导的河北省隆尧县青年抗日先锋队,后来进入战地救国委员会公安科当侦察员。我还直接参加了像电影《敌后武工队》和《地道战》中那样的战斗,神出鬼没地打鬼子。
   1942年,我在回家途中路过一个叫霸王营的村庄,碰见了当时任区特警助理员的刘竹溪(解放后在广西柳州做过地委书记)。为安全起见,晚上我和他,还有一位救国委员会主任同住在一位姓郭的老太太家的地洞里。因汉奸告密,二十多个日伪军包围了郭老太太的房子,把机枪对准地道口嚎叫道:“刘佳时,出来,你们已经被包围了。”我将两个从日本鬼子手里缴获的手榴弹使劲朝洞外一扔,两声巨响后,伪军丢下机关枪赶紧逃跑了。我们3人趁机跑出地道,扛上机关枪朝村外跑去。伪军看我们只有3个人,又折转回来追赶。我们跳进一条河里,钻进河岸旁的高粱地里才得以脱险。
   抗战最艰苦的日子里,敌人使出“强化治安”“囚笼战术”等花招。日军加强对占领区的戒备,岗楼越修越多,越修越高,越修越坚固,把所有的交通线路都封锁起来,过往行人都要经过严加盘查。千户营这个特殊的地方,虽然只有少数皇协军驻扎在岗楼里,但岗楼把守着周边的交通要道。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县里决定把这个岗楼“拔”掉。我们接受了这个任务后连夜行动,挖一条由镇上通往岗楼的地道。一百多号人连夜赶工,挖了五天五夜,一直挖到岗楼的地下,用大水缸装炸药,炸掉岗楼后立即撤退,敌兵追赶了五天还是被我们甩掉了。
   “地道战”也是日本鬼子逼出来的,开始我们挖的是土豆窖地洞,只能藏一两个人,后来变成连屯通,再发展成“地道”。“地道战”能够取得胜利,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很多老百姓主动帮我们挖地道。


在六大战役中死里逃生

   讲述人  刘宪玉
   (100岁,原国民革命军102师战士)
   1932年,家中排行老三的我被抽丁当兵。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我编在国民革命军直属102师第612团。我们在上海打了三个月仗,于夜间撤退至无锡,与日军激战一晚后又撤至南京。南京会战冲出日军重围,经安徽至陕西宝鸡整训,后调至黄河边驻防。不久赴徐州参战,师长柏辉章胞弟柏宪章、304团团长陈蕴瑜都阵亡了。之后我们随部队至河南漯河休整,补充新兵。我先后参加了武汉会战、南昌会战。南昌会战时,我们102师是在外围参战,部队损失严重,撤往湖南衡阳。有一次,我的战友发现日军在开会,因为敌人多,我方炮兵不敢开炮。但是我的三个战友不顾安危,让其他炮兵躲开,三人测量好距离后打了第一发炮弹,直接命中日军会场的讲台,然后连打三发,但没多久,这三个战友就被日军射过来的炮弹炸死了。
   第一次长沙会战打响,由79军协防,守了三天,还是换成我们102师来守,我们在新墙河驻守近3年。1941年9月第二次长沙会战时,我在岳阳麻布山一带作战,任务是守住铁桥。我身上多处负伤,左脚大脚趾被炸弹炸断了。后来,我们102师三天三夜强行军至长沙黄土岭与日军作战,进行第三次长沙会战。记得当时有个洞里面藏了十多个日本兵,我和两个战友(其中一个湖北籍的,会日语)挑着担子,里面有羊头。日本兵用日语喊:“你们搞什么?”我们回答:“送饭咧。”骗过日本兵后,我们混入他们的阵地,用十多颗手榴弹炸死了十多个鬼子。历经六次大战役,许多战友战死沙场。我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右耳朵被弹片炸伤,腿上留有两道被子弹穿透后的伤疤,里面至今仍有弹片没有取出来。


八百守城将士只剩下几十人

   讲述人  李忠保
   (96岁,原国民革命军74军57师中尉参谋)
   我1938年进入黄埔军校16期步科学习,1940年毕业后分配到37军140师搜索连任少尉排长,随部队在第九战区抗击日军,参加过第二次长沙会战。1943年,在第九战区干部训练班接受为期三个月的训练后,我被调往74军57师参谋处担任中尉参谋,主要负责谍报组工作,搜索敌情,偶尔会乔装打扮外出侦察。
   74军57师是常德会战的主力部队。我在常德陬市找到部队后随师部前往河洑。随着战事的推进,57师师部从河洑迁入常德城内,师部就设在武陵阁附近的中央银行。
   1943年11月中旬,日军步步逼近,常德城岌岌可危。此时,驻守德山、由100军调配给57师指挥的188团与师部失去联系。师部令我前往188团送达余程万师长“迅速占领德山”的紧急命令。回去的路上,得知常德城被日军围困,只好跟着警备司令部中尉副官张威在常德城周边活动,四五天后才跟着前来反攻的新10军回到常德城,但见全城满目疮夷,遍地尸首,八百多守城将士只剩下几十人。
   回常德后,我被安排寻找阵亡战友的遗骨,并负责掩埋。战后,我被任命为57师169团上尉副营长,不久被派往广西桂林受训。


责任编辑:李爱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