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系列报道之二

“大区难治”走向“大区善治”

  杭州萧山,位于钱塘江南岸,既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的气质,又保留广袤田野乡村的原有生态,社区、行政村基础不同、禀赋各异,有城有乡、城中带乡。经过G20峰会和亚运会的双会洗礼,萧山区已进入从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全面转型的快速通道。
  而随着城市化加速推进、社会深度转型,萧山区社会结构复杂、利益主体多元、治理难题众多的特征日益凸显。作为拥有近1000平方公里的广阔地域以及实有人口超过270万的全省人口最多区县,萧山的经济体量也位居全国区县前列,这些都对萧山区的社会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萧山区社会治理中心(城市智治中心)紧紧围绕萧山经济社会发展和平安建设的总体要求,不断强化整体政府和寓治理于服务的理念,积极发挥指挥统筹、多跨协同、分析研判、督查考核等四项职能,持续深化数字化改革,加强部门间数据共享,以线上整体智治、线下高效协同,全力推进‘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全场景、全参与’动态精准治理,有效赋能‘城乡融合、大区善治’,努力推动萧山社会治理能级跃升。”萧山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军在接受《民主与法制》周刊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一屏观萧山,三网管全域
  
  2023年5月,萧山区进行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原区社会治理中心和区城市智治中心、综合信息指挥中心合一为萧山区社会治理中心,履行全区社会基层治理的重要职责。该中心系浙江省首批“一网统管”和“三网融合”智治体系杭州城市大脑2.0建设区县首批试点单位。
  “合并后的萧山区社会治理中心在成立之初就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在近一年半的运行过程中,原有三部门的功能相互融合叠加,已经凸显了1+1+1>3的成效,可以说现在的萧山区社会治理中心已经成为萧山区社会治理的全科平台。”萧山区社会治理中心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走进萧山区社会治理中心指挥大厅,城市运行“一屏掌控”已从蓝图变为现实。在这里每天有上万个数据在滚动、更新,基层治理的“一呼一吸”尽收眼底。
  “与社会治理相关联的每一件事,只要上报在这块屏幕上都会有所体现。”中心负责人自豪地向记者表示,不仅如此,针对发生的实时事件,根据大数据分析研判,还会给出相应的预警以及对应指令。
  登录“三网融合”(即政务服务“一网统办”、城市治理“一网统管”、社会民生“一网共治”)智治系统,涵盖了城市安全、城市环境、公共服务等6大领域的399项城市体征指标随即映入眼帘。随着数以万计数据滚动呈现和超阈值指标的实时预警,为屏幕前的工作人员即时感知社会治理和城市运行问题、实现各类紧急事件在线监控提供了可能。而全区人口、事件、视频等城市基础数据的全量落图,则编织成了一张汇聚各项平安要素以及矛盾、风险排查信息的社会治理底图——全量信息视图,为解决群众高频需求和关键问题提供了重要数智支撑。
  “全量信息视图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治理作战图,通过与公安、民政、规资、市场监管等30余个行业部门进行数据协同与任务协同,将全区分散的社会治理单元要素与统一地址唯一的‘身份编码’相关联,实现了基础数据的多元汇聚、精准治理。”中心负责人指着屏幕向记者介绍,“系统右边基础数据显示的是当前已匹配上图的全区基础数据,支持按照镇街、村社、网格进行下钻。全区所有建筑物按照实际用途分类涂成五种颜色,与三维实景地图实现坐标同步,通过‘三图合一、一屏展示’,将建筑物内在和外观完整呈现,使管理者一目了然辖区情况。如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时,可迅速区分建筑物用途,制定应对措施。”
  基于这些翔实的治理数据,萧山区社会治理中心在集成区内其他职能部门开发的“智慧养老”“小病慢病不出村”“护佑生命通道”等58个应用场景基础上,研发了包括老年人口密度、风险隐患、矛盾纠纷、消防隐患、照料中心等在内的一系列“一张图”多跨应用,为解决群众高频需求和关键问题提供了重要支撑,力求全场景服务城市治理。同时,会同区审管办,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告知承诺”改革,梳理形成110项告知承诺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将后续监管执法环节的注意要素提前到审批环节,一次性告知企业,以“承诺”代替“审查”,让信用好的企业享受到改革的红利,并将告知承诺的审批数据及时推送至监管执法人员,加强了事中事后的监管,实现了审批服务与监管执法、城市治理的一体联动。
  “每天,都会有近4000件事件汇集到基层智治综合应用系统流转处置。”中心负责人介绍,这些事件来源于省、市、区、镇(街)、村(社)、网格六个层级的129个应用场景,通过这一冠名“萧山·红领通”的系统,分秒之间就下达到了责任镇街或部门。受理、指派、处置、办结、闭环,事件处置全程留痕,形成一个完整链条。
  “萧山社会治理体现的是一个整体政府的理念。老百姓无论到我们部门还是镇街反映情况,我们代表的都是区委、区政府的形象和职责,只要老百姓来反映情况,都可以通过我们‘红领通’内部流转处置系统去解决,而不是让老百姓一个一个地方去跑腿。”
  从浙江省民呼我为统一平台、110非警务警情、12315,到民情双访、平安村社警务站、平安村社消防站,随着“红领通”接入的事件来源不断拓展,事件的处置质效也不断攀升。目前最高峰流转事件量达5000余件,事件平均处置时长从原来的56小时降低到了33小时,缩减41%。
  中心成立以来,聚焦行业痛点难点和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积极开展基层治理“一件事”改革,倒逼体制机制重塑,实现“部门多跨协同、事件溯源治理”,有效解决了职责交叉等9.24万个问题。
  今年上半年,不少群众反映,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高峰期经常出现出入口和周边道路拥堵、急救通道被占用的情况。如何运用数字化的手段破解这一难题?萧山区社会治理中心接到任务后,联动区卫生健康局、交警大队等五个部门研究分析,发现原因有二:一是医院每日门诊病人6000人,院内却仅有490个停车位,难以满足患者需求;二是院内停车场、周边停车场都缺乏实时停车位数据和智能引导。症结找到了,“药方”也水到渠成:破除医院内部及周边停车场停车数据壁垒,将周边停车动态数据嵌入医院公众号、为预约患者推送停车引导建议等措施,几项措施实施,为就医患者提供了实时引导,较好缓解了高峰时段的交通压力。以医院现有日均就诊量测算,每年可解决219万患者就诊停车问题;以寻找车位平均需30分钟测算,可节约停车时间110万小时。第一人民医院停车难的解决,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多跨疑难事项规则库,也为复制推广到其他医院、商圈、学校等停车难区域提供了经验。
  “以数字化改革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一条必由之路。这些年,我们通过加强数字化改革、各部门数据共享,实现了政府内部各部门、镇街的高效协同和社会治理能级的跃升。”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
  萧山区近年来社会治理的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国家数据局、全国妇联、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单位到萧山区社会治理中心调研,不仅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前来考察,印尼创始第一资本等国外考察团也来交流学习。2022年,该经验获评全国城市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2023年参与全国信标委智慧城市标准工作组编写《智慧城市“一网统管”运营研究报告2024》。萧山区社会治理中心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萧山区被评为2023年中国社会治理十强县(市、区)。
  
  五“全”精治,全力推进
  
  记者了解到,萧山区社会治理取得的显著成效与其全力推进“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全场景、全参与”动态精准治理密不可分。
  中心负责人介绍,“与线上事件快速流转相匹配的,是线下‘一网统管’队伍的力量整合、高效运行。在线下,萧山社会治理聚焦处置力量全联动,构建了‘区级强指挥、部门高协同、镇街重实战、村社抓落地、网格快反应’的五级架构。”
  萧山区社会治理中心首先搭建贯通治理架构,将指挥“统”起来。通过打通区级治理指挥中枢和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形成“1+25+582+2048+X”(1个区综合信息指挥中心+25个镇街综合信息指挥室+582个村社工作站+2048个网格+X个区级部门联动工作室)的治理指挥架构,确保区委、区政府各项部署政令通畅、执行高效。
  同时推进执法改革破局,将力量“统”起来。紧抓全区“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深化改革契机,发挥648名“1+8”下沉执法力量的专业优势,联动镇街指挥调度、综管处置、纠纷调解、网格建设四支力量,实现事件处置高效协同,确保做到1分钟受理、10分钟到场、24小时跟进、365天巡查,破解了大量“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各类问题,执法检查质效提升。实施“综合查一次”,平均月检查次数减少约75%。依托网格这一基层治理最小单元,构建“综警网一体化”联动的网格力量,确保全天候响应百姓诉求,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琐事不出网格”。
  另外,中心健全平安风险闭环,将责任“统”起来。在区委“平安萧山”领导小组的统筹下,区委政法委创新推进大平安工作系统集成,明确由区公安分局、区社会治理中心和区应急管理局分别牵头负责,梳理164个平安建设要素、22大类矛盾纠纷、533项风险隐患排查项目,全力开展“基础信息、风险隐患、矛盾纠纷”三大排查,高效破解“政出多门”等治理乱象。
  此外,中心聚焦治理痛点难点,将规则“统”起来。归集全区历年来的各部门、各镇街的疑难事件,聘请12个政府法律顾问,查找500余份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会议纪要,建成2361项疑难事项“规则库”,坚持“事项规则化、规则数字化、数字智能化”,基层治理疑难件同比下降64%,减少了群众因部门推诿对政府不信任及潜在信访风险,进一步压实基层干部责任,维护了政府的公信力。
  中心不断完善应急指挥体系,将平战“统”起来。在杭州亚运会筹备期间,依托社会治理中心线上指挥大厅,完善应急指挥体系。通过牵头26个部门,收集重特大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生成29个大类处置标准,接入18条应急专线,为全区2023年亚运指挥机构进驻调度指挥提供支撑,确保各类突发事件即时指挥、高效处置。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全场景、全参与”的治理目标,强化网格建设无疑是重中之重。
  今年7月,为了进一步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萧山区委组织部深化推进“民情双访”机制,在“民情双访”中深入开展“网格走亲、党群融心”,要求镇街统筹整合近万名“综警网一体化”网格力量及区级单位、镇街机关党员干部、村(居)民党员等力量,组建“网格走亲小分队”,敲门入户唠家常、问需求,熟悉网格基本情况,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作为区级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小杜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来到了新宜社区。通过一段时间的走访,她发现“综警网一体化”联动机制正在这片土地上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村社党组织的统筹下,管区民警、驻格辅警、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网格综合检查人员会同网格员分工协作,积极运用“钉管家”“最多查一次”“红领通”等数字化应用,开展基层基础、风险隐患、矛盾纠纷、畅通民意等“三排查一渠道”工作。
  专业执法力量的下沉,弥补了原有力量虽多但专业性不强的缺陷,有效提升了网格化管理、服务能力,促进了网格内问题早发现、早上报、早处置。为了动态监管网格治理力量的工作质效,区社会治理中心牵头开发了数字化评估平台,将相关数据全量接入“红领通”平台,对“综警网一体化”力量实行分别评价、分类赋分,量化网格力量的工作成效,为镇街、部门开展评比奖惩提供赋能。
  走百家门、讲百姓话、结百家情,让网格内每一寸土地上的矛盾和隐患早发现、早消除。“网格走亲”开展三个多月来,全区各级干部怀抱这一宗旨,累计走访13.35万户次,解决群众诉求2.74万件,办结率99.8%,有效解决了一批“急难愁盼”、化解了一批矛盾纠纷。今年以来,网格排查风险隐患量累计达到3.6万余条。
  “我们推进‘城乡融合、大区善治’,核心理念是寓治理于服务之中,治理是目的,服务是手段,这也是萧山区推进社会治理工作的总抓手。”李军告诉记者。
  经过三年的努力,萧山在探索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道路上,通过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贯通,正逐渐打造成一个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双向奔赴的基层智慧治理生态。
  
  高水平治理助力高质量发展
  
  “义桥镇湘南村绕城高速与排山线交口涵洞积水已超17cm,请及时处置并关注。”一条来自易积涝涵洞隧道系统现场水位传感器的预警信息,秒针滴答之间就被区社会治理中心指派至义桥镇信息指挥分中心处置。属地接到任务后随即安排施工人员现场处置,及时反馈处置结果。因涵洞严重积水可能引发的交通事故隐患在第一时间得以消除。
  “美约阁理发店存在预付式消费卡办理风险隐患”。网格员上报信息后,区社会治理中心经过AI研判下发新街街道分中心处置。新宜社区最短时间内约谈理发店老板,了解储值客户人数和金额,同时设法协调另一家理发店接手储值客户,完成签订三方协议,避免了一场因经营者易主可能引发的预付卡纠纷和群体上访。
  “电动自行车禁止入内……”在萧山高层住宅小区,2300多台电梯都安装有一套防止电动自行车上楼的AI算法装置,自动识别告警,迫使电瓶车退出。一年多来,全区流转闭环处置电动自行车入梯相关事项2.7万余条,有效化解大量的消防隐患,避免了高层建筑的群死群伤。
  类似的情形无时无刻不在上演,如今萧山区社会治理中心的日常工作,已触及到城市的角角落落,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去年以来,萧山区社会治理中心通过建设基层治理模型库(包括61个视频分析模型、40个数据分析模型、49个业务分析模型),加强后台监测和大数据分析研判,及时发现社会治理领域的问题、隐患,定期发送全区及镇街体检报告,为部门、镇街精准治理减负增效有效赋能。中心先后通过后台数据自动形成部门、镇街平安体检报告2468份,下发全域整治任务7845个,覆盖全区各个镇街、村社。
  除此之外,萧山正围绕高水平治理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开展一系列探索工作。
  今年年初,萧山区社会治理中心会同中国视谷·萧滨一体化专班和区数据资源管理局,联合制定了《萧山区推进中国视谷·视觉数据运营工作方案》。中心将以大量鲜活的应用场景,吸引企业投资入驻;以高效闭环的处置机制,为企业节约后期开发成本;以前来考察交流的八方来客,助力企业精准对接,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视觉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区审管办则同步在“中国视谷”产业园区嵌入企业综合服务中心,集成企业急需的科创、人才、金融、项目等169项服务。针对园区特色产业,创新实施视觉智能产业链“一类事”,“一对一”编制涉企行政合规指导清单及企业自查手册,构建“视事无忧”企业服务体系,实现“办事不出园”。
  以“低空服务”为切入口,中心正探索共建无人机立体覆盖网络机制,聚焦“低空+农业”“低空+物流”“低空+城市治理”等各个领域,推进无人机在土地资源管理、三维数据采集、农作物长势分析、消防车道拥堵、消防登高点占用等应用场景中的运用,发挥其空中巡河、空中物流、空中交警、空间监测等多项职能,探索打造无人机“共建共用共享机制”,为低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中心还参与构建数据共享赋能经济一张图。协同区市场监管局等区级相关职能部门,切实做实企业、用电等各类经济数据库,通过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放的数据生态体系促进数字价值充分释放,驱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及新业态的培育发展,在提高传统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培育新市场和新的产业增长点,促进数字经济持续发展。同时,认真总结近年来社会基层治理实践经验,提炼形成可以向外输出的数字资产,实现数据资源向数据资产的精彩蝶变,为推进中国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萧山力量”。
  “发展无止境、追求不止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萧山将继续锚定‘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的新定位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的新使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道路上矢志创新、坚定不移,努力闯出一条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手段全方位变革之路。”李军向记者表示。
  ● 责任编辑: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