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文章标题:
宁夏:法治护航主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祖国的西部,有一块宝地,因黄河润泽,素有“塞上江南”之称。这就是宁夏,塞上江南,丝路明珠。
“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开展以来,宁夏法学会团结带领广大青年普法志愿者以青春之我,当好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先行者,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活动始终,深入民族地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将“基层行”活动打造成“依法保障民族团结、增进民生福祉”的亮丽名片。
聚法治之力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宁夏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牵引,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民族团结和共同富裕等工作,加快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
使命在肩。宁夏法学会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凝心铸魂、引领工作,扎实开展“基层行”活动。组建108支青年普法志愿服务队,每周下沉基层一线,开展宪法、民法典、乡村振兴促进法等各类法律服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00余件,法治宣传活动15000余场次,受众30万余人,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贡献了力量。宁夏法学会把宗教界作为普法宣传教育重要对象,连续41年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月法治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宪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今年已累计开展民族宗教领域法治宣传教育1350余场次。
在“基层行”活动中,宁夏法学会从法治意识、规约意识、协商意识、守护意识、促进意识、防范意识、守土意识等七个方面,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以高水平“宁夏安”支撑和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
依托村(组)、社区(小区)建设“法治家园”,传承弘扬隆礼重法等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乡规民约、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广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建设社区生活共同体。
在固原市孟塬乡小学,“法润民心”志愿服务小队与彭阳县司法局共同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场生动的法律之旅。通过“模拟法庭”情景剧,让孩子们化身正义的守护者,深入其中倾情饰演普法角色,与法律“零距离”接触,活动在《宪法伴我们成长》歌声中结束。志愿服务小队还重点关注校园霸凌、家庭暴力、未成年人犯罪、义务教育等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们生动讲解相关法律问题,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小植入孩子们心灵。
“塞上枫桥” 做实基层法治工作
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启动“塞上枫桥”基层法治工作机制品牌建设,提出“巩固拓展‘三官(法官、检察官、警官)一师(律师)一员(法学会会员)’服务模式”,推动建立法学会基层工作站(窗口)493个。
以此为契机,在“基层行”活动中,宁夏法学会积极推动构建政法干警和法律咨询专家、青年普法志愿者等广泛参与的“塞上枫桥”机制。
家住银川市的林某,于2019年在固原市原州区与刘某共同经营一家公司,后因经营和利润分配而产生矛盾,多次商讨无果,林某以刘某涉嫌诈骗为由报案。经公安机关查实,刘某并无犯罪事实。2023年3月以来,林某对公安机关作出的不予立案决定不满,通过网络媒体发布涉嫌侮辱诽谤的不当言论,企图引起关注。
对此,原州区委政法委牵头,公检法司各部门派员联合法学会基层工作站组建工作专班,专班9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就本案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意见建议。工作组先后7次赴银川对林某在网络侮辱诽谤他人违法行为进行教育和劝导,告知其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协调化解双方矛盾,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两次约见刘某,面对面做其思想工作。今年初,双方矛盾得到妥善化解。
为进一步发挥法学会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2024年3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印发《关于将市县级法学会机关纳入机构编制管理序列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将市、县(区)法学会机关纳入机构编制管理序列,赋予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职责;规定市、县(区)法学会依托同级政法委所属综治中心开展日常工作,明确1至2名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事务,加强工作力量;规定市、县(区)法学会常务副会长由综治中心主任兼任,进一步理顺关系、明确目标、强化落实。
近年来,宁夏法学会依托“基层行”活动,深入实施法治护航主线行动,助力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率先在全国实现自治区、市、县、乡4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团队全覆盖,选聘首席法律咨询专家830人,参与化解重大疑难案件12件、调处矛盾纠纷300余件,引导各族群众构建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邻里关系,促进实现不同民族的良性互动与共同发展。
营造团结氛围
助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发展促团结,以团结聚人心。
近年来,宁夏着眼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出台《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1条”等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措施。
在“基层行”活动中,宁夏法学会创新“首席+”服务模式,由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领衔,带领青年普法志愿者在重点开发区和商务圈参与营商环境建设,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集约化法治服务,累计服务560场次。
依托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等高校资源,组建涉外法治人才库,以阿拉伯国家和中东国家法治交流合作为重点,拓展相关企业涉外法律服务,助力提升中阿开放合作法治化水平。截至目前,已为六届中阿博览会提供法律咨询500余场次,审查合同252份,出具法律审查意见236份。
宁夏是全国唯一全境属于黄河流域和“三北”工程建设的省区,生态保护责任之重不言而喻。今年以来,宁夏法学会以法治服务先行区建设为主题,充分利用黄河工程设施、休闲广场、沿黄生态廊道等,参与建设黄河法治文化宣传教育阵地173个,组织青年普法志愿者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主题宣传实践月”活动,开展主题宣传400余场次,受众6.5万人次,营造崇尚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的法治氛围,厚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态基底。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法治护航宁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塞北江南旧有名”的壮美盛景不断呈现。
● 责任编辑:孙雅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