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招宝山派出所:“家警务”描绘新“枫”景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派出所是公安部命名的一级派出所、全国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近年来,招宝山派出所创新开辟“家警务”模式,先后打造“自治互助站”“警事茶楼”“老王帮帮团”“老何调解室”等人民调解品牌,实现全区域治安管控,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社区,以“家人治家”谱写新时代“枫桥经验”。
  
  “警事茶楼”聊和解
  
  一壶清水,几搓茶叶,袅袅茶香。在镇海招宝山街道总浦桥社区的“警事茶楼”,“掌柜”王楠淇招呼纠纷当事人落座喝茶,一场调解就此展开。
  “警事茶楼”位于总浦桥警务室二楼,成立于2020年,招宝山派出所民警王楠淇是这里的负责人。社区邻里间产生矛盾纠纷,王楠淇和同事就请当事人上“警事茶楼”促膝长谈。警民围坐在茶几边喝茶详谈,倒更像老友聚会,紧张严肃的气氛顿时一扫而光。
  就在几天前,一起矛盾纠纷的双方当事人还差点儿打起来。事情的起因是一方当事人发现家中天花板漏水,于是要求楼上邻居赔偿,双方在赔偿方式和金额上存在分歧,起了争执。为更好地化解纠纷,王楠淇分别邀请双方当事人前来“警事茶楼”商量和解方案。
  别看“警事茶楼”里一片祥和轻松,约茶前,王楠淇和同事做足了功课,他们先后四次走访现场,了解漏水情况和双方当事人的需求,并制定了详细调解预案。“对于这类调解难度较高的纠纷,我们的原则是,请当事人来‘警事茶楼’谈判不能超过三次。”王楠淇说道,只有前期摸排工作准备充分,抓准当事人的需求,才能在调解现场把握节奏,提高调解效率。
  有时,当事人不会将真实意图宣之于口,需要民警“抽丝剥茧”找寻真相。在几个月前的另一起漏水纠纷中,王楠淇多次上门了解情况,与当事人几番沟通后才得知,当事人以漏水为由,实则希望楼上邻居重新开放其阳台,方便自己晾晒和置物。“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向当事人普法,详细告知他的合法权益都有哪些。”王楠淇说。
  即便到了最后的喝茶环节,王楠淇也丝毫不敢松懈:仔细留意当事人的表情反应,及时调整预案,力求当场促成和解。目前,大部分纠纷的上桌谈判时间都能控制在四十分钟以内,高效达成双方和解。
  这起漏水纠纷最终以当事人送来感谢信而圆满告终。“警事茶楼”也常收到当事人送来的礼物,都被一一谢绝了。王楠淇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社区独居老人,颤颤巍巍地递上自己的房产证相赠,以感谢王楠淇的多次上门关照。王楠淇婉拒了,并且敏锐地察觉到,老人虽然与儿女积怨颇深,互不往来,但内心仍期盼亲情。在她的多番奔走调和下,老人与儿女最终恢复联系,言归于好。
  除了矛盾调解,“警事茶楼”也是社区节日活动举办场地,中秋分发反诈月饼、端午发放端午香囊、社区排练节目都在此开展,拉近了警务室与社区群众间的距离,既方便群众上门求助,又将社区与警务室力量拧成一股绳,共同维护社区平安与和谐。
  
  “老王帮帮团”促融合
  
  相比于“年轻”的“警事茶楼”品牌,“老王帮帮团”算得上一支老牌队伍,成立已有十余年。其间,“老王帮帮团”从一支13人的消防巡逻队伍发展为500余人的异乡人志愿服务团队,为外乡人融入当地新生活提供贴心服务,也见证了招宝山街道张鑑碶社区从“脏乱差”的城乡接合部到整洁有序现代化新社区的转变。
  “老王帮帮团”负责人王有江还记得十多年前的张鑑碶社区,在低矮破旧的居民自建房之间,居民私拉乱接电线,违章搭建的情况屡见不鲜。尽管如此,低廉的房租价格还是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者。流动人口最多的时候,数量约占社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其中不少人来自云贵川,他们把老家的习俗也带到了新城市,熏腊肉迎新年、垒土灶烧开水、做饭时加辣椒爆炒,不仅呛得本地邻居怨声载道,还多次引发火灾,安全隐患重重。如何管理流动人口,减少新老居民间的矛盾纠纷,一度是让社区头疼的大问题。
  王有江和他的“老王帮帮团”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在张鑑碶社区外来居民的视线中。这个同样来自四川的辅警没有强硬制止老乡们的口味和习惯,只是在社区的协调下找了块空地,修起铁皮房,让居民们定时定点熏肉做饭。王有江还买来灭火器,组织老乡开展义务巡逻,防范消防隐患,对居民的其他危险生活习惯进行劝阻。
  彼时,居民们还发现,社区开展的“小手牵大手”活动面向社区孩子开办节假日托管班,由社区退休教师为孩子们辅导作业、教唱歌跳舞。这也是王有江的主意,他有个“私心”,由公益教师在课堂上向孩子们宣传文明风尚,通过孩子带动家长改变生活风貌。同时,鼓励孩子带着家长参与节假日的其他社区活动,拉近居民间的距离,帮助新居民适应社区生活。
  “小手牵大手”活动一直延续至今,公益教师队伍还吸收了附近在校大学生作为公益教师,培养出一支法治宣传小分队,成为“老王帮帮团”的一支稳定生力军,走出社区开展公益法治宣传表演。
  为了方便老乡答疑解惑、互帮互助,王有江组建了一个老乡群,越来越多老乡加入“老王帮帮团”。到今天,其成员覆盖了镇海区的各行各业,分化出消防巡查、矛盾调解、义务维修、公益献血、水环境清洁、义务应急等6支小分队,全方位打通居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2020年,张鑑碶社区迎来真正的改头换面——棚户改造。面对社区复杂人口情况,“老王帮帮团”再次出动,派出调解小分队、法治宣传小分队和消防安全巡查小分队,轮番上门劝说棚户房东和租客搬迁,并帮助退租房客解决新的住房问题。一年半后,“老王帮帮团”协助街道社区成功腾退所有租户和房东,推动棚户改造工程顺利进行。改造后的张鑑碶社区焕然一新,环境卫生、消防安全等方面都有了保障。
  项目完工那天,王有江难得睡了个好觉。一直以来,社区有太多琐事需要他劳心劳力。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多,找工作是新人们的头等大事。热心的王有江就在群里发布求职信息,留心联系合适的岗位,帮助不少街坊邻居找到了工作,渐渐打响了名气。用人单位都知道,“老王”不光介绍用人,还时常“售后”回访沟通,包解决劳资纠纷等矛盾,认真负责的态度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在张鑑碶社区的“老王帮帮团”工作室,王有江向记者展示了满满一柜子的荣誉证书,包括省市区各级十佳公益创投项目团队、“十佳”社区社会组织等称号。这支队伍在基层治理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多元共治提供助力,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有力践行者。
  
  “老何调解工作室”解难题
  
  在招宝山派出所大楼西南面,退休民警何平有一间自己的办公室,这里也是他的“老何调解工作室”总站。以其为中心,招宝山街道各社区都设有分室,与社区“自治互助站”联动配合,对多区域各种类矛盾纠纷类型实行双线兜底,实现小事不出社区,矛盾就地化解。
  2022年8月,在招宝山街道顺隆社区“自治互助站”,社区工作人员、海尚国际小区物业人员和小区两户业主围桌而坐。不久前,其中一户业主的六岁孩子在小区玩耍时误将老人撞伤,两户人家于是齐聚社区“自治互助站”,就赔偿问题协商解决方案。
  方案很快敲定,由孩子家长照顾受伤老人的生活起居。但是,随着暑期结束,身为教师的孩子家长对照顾受伤老人分身乏术,双方矛盾再起。无可奈何的社区工作人员只好找来社区民警协助,纠纷通过“老何调解工作室”社区分室被推送到何平手中。何平了解到,老人的女儿曾与自己共事。凭借这层关系,他通过老人女儿劝说老人接受孩子家长的经济补偿,矛盾才得以化解。
  社区“自治互助站”是镇海区探索打造的“家人治家”小区治理模式,在小区层级建立以居民为主体的自治站点,通过小区党组织指导小区理事会、业委会等开展服务工作,并向居民和理事会提出协商议题,推进协商民主建设。社区居民间的矛盾纠纷调解也在社区“自治互助站”的处理范围之内。目前,招宝山派出所辖区已成立48个“自治互助站”,覆盖所有社区,直接解决群众身边50%以上的纠纷和求助,拓宽了当地“警源治理”工作新路径。
  “老何调解工作室”专攻各“自治互助站”的调解难题,为社区矛盾纠纷化解兜底。面对这些疑难杂症,威望、阅历和工作经验常常是何平得以解开矛盾的关键。在镇海区,还有不少像何平一样德高望重的老民警,退休后转身成为调解员,利用自己积累了大半辈子的经验与人脉解开重重纠纷矛盾,他们有个共同的称号——银辉志愿者。
  银辉志愿者调解团成立于2021年,由镇海区法学会联合区司法局、老干部局共同组建,吸收60名政治强、身体好、善于做调解工作的镇海区政法各部门退休干警在调解工作中发挥余热。银辉志愿者的身影常常出现在老何调解室及各社区分室,他们是何平专程请来的外援。
  2022年11月,辖区内一大型仓库员工与仓库内行车司机吊装工字钢材时,正待装钢材的货车一侧栏板被行车钢缆钩翻,一名路人被砸中倒地,随后立即送至医院救治。仓库业主、行车司机、货车驾驶员对这起赔偿责任分配争执不下,于是向“老何调解工作室”寻求帮助。何平与另一名银辉志愿者轻车熟路地展开调查分析和调解工作,第一时间深入涉事企业现场调查,并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厘清各方赔偿责任与金额,仅用半天时间就得到三方的一致同意,成功化解这起纠纷。
  在何平的调解工作中,银辉志愿者进一步扩充了公安多元调解队伍,成为一股有力的补充力量。2023年,镇海公安分局与区老干部局共同建立全市首个公安基层调解银辉党支部,由何平担任支部书记,以“老何调解工作室”为主阵地,开展培训交流,引导更多公安老党员主动融入、调解多元矛盾,进一步推动形成全区银辉调解党建联建新格局。
  ● 责任编辑:吴怡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