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不断夯实西藏地方文化安全基础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源泉与精神纽带。进入新时代,文化在振奋民族精神、维系国家认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作用充分凸显。西藏自治区具有特殊的区情,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到西藏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把各族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把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凝聚到一起,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区建设,夯实“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的文化安全基础。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明确提出“七个着力”的重大要求,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必须维护好文化安全,实现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要在新的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
  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经验智慧融入全面依法治国实践。没有道德滋养,法治文化就缺乏源头活水,法律实施就缺乏坚实社会基础。要发挥好道德的教化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为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要总结我国法治体系建设和法治实践的经验,阐发我国优秀传统法治文化,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加强党的领导是维护文化安全的坚强保障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关系到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问题。筑牢思想防线,树立共同理想是全体人民凝心铸魂的精神动力。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丝毫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必须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激励党员和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凝聚思想共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文化安全的必然要求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重要标志。大国发展既是硬实力的发展,也是软实力的提升,中华文化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文化软实力正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系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西藏维护文化安全的必然要求。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牢固树立“四个与共”、坚定“五个认同”的共同体理念,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依法治藏,努力推进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没有文化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文化安全必须构建在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等安全的基础之上。文化是对经济和社会的一种反映,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受到社会物质生产以及其他社会活动的制约;同时,文化反过来也对政治、经济、法治等发展起到积极或消极、正面或负面的作用。要激发各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西藏各项工作的主线。西藏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西藏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格局已经形成。截至目前,全区已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40个、模范个人189名,7个市(地)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地)”;平安西藏建设卓有成效,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逐步形成,社会治安持续向稳向好,广大群众实现从“要我稳定”向“我要稳定”的积极转变。拉萨市7次登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西藏各族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指数连续多年保持在99%以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在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文化安全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西藏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发展“七大产业”、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同样需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新的起点上高质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文化安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不竭精神动力。
  一要构建文化安全体系。西藏自治区要加快建设清洁能源和现代新型农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西藏文化旅游,推进国际文化交流,促进我国文化生产力发展,实现文化生产关系和文化生产力的相互协调。二要确保西藏传统文化技艺安全。中华民族文化中有很多文化创造、传播、交流、欣赏的特殊技艺,要将这些特殊技艺纳入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确保其安全,严防其泄密、失传。对外展览、展示时必须要对这些文化特殊技艺采取安全保护措施。要加强对西藏唐卡艺术、传统绘画、藏装制作、藏香制作、藏医药技术等的立法保护。三要确保西藏文化人才安全。人是文化的主人,传承的载体也是人。文化是由人创造的,文化也为人提供服务。西藏已经有《格萨(斯)尔》、藏戏、藏医药浴法等3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还有89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和96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有460项自治区级代表性项目和522名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文化传承创新关键靠人,要全面加强对这些特殊人才的保护。
  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西藏自治区要不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到所有工作都要向这条主线聚焦聚力,持续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断提升西藏地方文化安全,切实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西藏民族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本文系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024年招标课题“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与人权保障研究”(XT-ZB202410)的阶段性成果。〕
  ● 责任编辑:虞文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