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 依法提高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西部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强调,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并提出“六个坚持”的明确要求。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在法治轨道上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努力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中展现法治的更大作为,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法治动力和制度保障。
  
  依法大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推动沿线地区开发开放
  
  持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实践,提升法治服务西部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质效。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以良法善治保障、引领和促进西部地区持续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特别是中亚五国的务实合作,深化与东中部、东北地区的协调发展,更加积极主动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努力为西部地区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发展动力。加快建设同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持续深化同欧亚国家深层次全方位交流合作,同东中部地区省份合作对接,把西部地区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和竞争的新优势。新疆正加快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共建“一带一路”融合、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以及加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度对接中发挥更大作用,在更大范围内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着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
  不断提升法律服务能力。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要点是畅通、关键是协同、核心是创新。西部地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优势十分明显。西部地区与周边13个国家接壤,边境线长达1.8万余公里,南向、北联、东融、西合的市场空间广阔。西部陆海新通道已覆盖123个国家和地区514个港口,铁路、公路、航线辐射八方,将西部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以及欧亚大陆、世界其他地区串联起来的“双循环”。要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持续完善法律服务机制。积极集聚高素质法律服务人才,组建涉外法律专家和律师团队,建立涉外法律服务专家库,开展国际法律及国际规则培训,引进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涉外法律服务机构,持续推进决策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以法治赋能西部地区,不断提升“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及沿线地区的法律服务能力。
  依法解决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截至4月30日,2024年经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达5003列,比去年提前10天完成通行5000列中欧(中亚)班列任务。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线路累计达81条,经阿拉山口铁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线路累计达118条,国产汽车源源不断从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出口至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大麦、小麦、氯化钾等大宗资源性商品径直从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入境。深度优化共建“一带一路”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要充分发挥好西部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的统筹协调作用,调动各地区各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持续深入推进西部省区市的规划统筹、政策协调、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完善工作机制,构建精简高效、权责明晰的管理体制;加强地方立法,建立公正透明、体系完备的法治环境;加强监测预警,深入开展风险评估,健全工作方案,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共同合力推进口岸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和过货能力,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依法解决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中的各种突出问题。
  
  依法完善沿边地区经济合作区布局
  推动西部地区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深刻领会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战略要旨,聚焦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确保全面贯彻落实和完善沿边地区产业园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布局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西部地区各自贸试验区与周边区域联动创新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深度激发各片区和西部地区全域“联动发展”的活力与动力,全面推动西部地区各自贸试验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坚持依法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加快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要深入贯彻《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要求,严格按照《民法典》《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的规定,推进从资源到资产的数据要素快速融入经济社会各环节,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为赋能西部地区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提供更有力的支撑。要积极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的要求,部署西部地区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开展好“先进设备更新、数字化转型、绿色装备推广、安全水平提升”四大行动,推广一批智能制造装备,持续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技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等与制造业和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推动设备联网和生产环节全流程数字化链接,加快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推动西部地区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聚焦“卡脖子”技术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扬优势、补短板,抓当前、谋未来,坚定不移、久久为功,奋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西部地区产业聚集度和竞争力。要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重点针对传统企业生产普遍存在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坚持科技赋能生产、引领高质量发展,持续系统总结、提炼诸如新疆阿舍勒铜业等一批西部地区企业近年来以数字化、智能化全方位深化生产链改造、赋能的工作方法与经验,深化相关制度建设,坚持对标一流,深化提质发展,系统推动企业从传统要素驱动向数据驱动、智能驱动转变,增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推进西部地区智慧化企业建设全面提速。
  坚持依法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深入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贯彻落实好《民法典》《乡村振兴促进法》《农村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规定,依法加快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特别是要精准梳理水利、交通、电力、物流、市政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等涉及民生领域的重大项目清单,坚持以重大民生项目为基础,打造西部地区集约、高效、经济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高质量发展基础设施网络体系。2024年,新疆重大项目不仅实现数量和投资规模双增长,而且投资结构更加优化,其中随着一批千亿百亿重大产业项目的实施,新疆正积极引导着各族群众通过入股、就业等方式参与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多渠道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有力推动新疆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西部地区还将坚持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把培育新兴产业、谋划未来产业作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扎实谋划和实施一批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要求相适应的重大民生项目,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依法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提升能源资源等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要严格贯彻落实《可再生能源法》《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等能源资源领域的法律法规,一体推进风电、太阳能、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推动油气增储上产,释放煤炭优质产能,加快实施油气田勘探开发、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加快氢能产业示范区建设。聚焦油气生产加工、煤炭煤电煤化工、绿色矿业、新材料、棉花和纺织服装等重点工程,进一步深化央、地、企深度合作与优势互补,共同把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产品技术示范应用,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插上数字化、智能化翅膀,确保有效释放能源资源潜力。新修订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条例》,坚持围绕“服务科学技术工作者、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服务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助力“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实现“三级跳”,促进全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依法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坚持问题导向。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利益深度交融、产业链供应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态势,聚焦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加强合作,努力发挥好西部地区比较优势。重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框架下西部地区各自贸试验区建设与对外贸易发展,推动企业在项目建设、运营、采购、招投标等环节按照国际规则标准进行,自觉尊重各国法律,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大开放中的难题,促进大开发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度拓展海外市场,努力通过自由贸易促进优质商品和服务全球配置,不断提高解决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面临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的能力,确保合力推动西部地区经济朝着更开放、更健康、更有竞争力的方向发展。坚持把法治同改革发展决策更好地结合起来,提升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水平;率先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提高政府运行效能,推进服务数字化、规范化、智能化,切实营造好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打造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的标杆。
  坚持质量第一。加强立法探索,准确理解上位法的立法目的、宗旨和条文含义,坚决守住“不抵触”的底线,充分吸收立法实践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把大开放促进大开发、提高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的成果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确保法律法规经得起推敲,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充分发挥西部地区自贸试验区法务区、司法裁判执行联动中心的能动作用,打造“小额速执”执行品牌,破解执行难题。推动“公检法司”主动帮助涉案企业深化合规整改,依法完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综合运用司法建议、检察建议、法治体检等措施推动个案合规向行业合规延伸,统筹解决行业监管漏洞和社会治理等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确保以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助力西部地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坚持突出特色。民族地区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到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新疆要全面畅通社情民意反映和表达渠道,注重发挥立法研究机构、立法咨询专家智库等作用,充分听取相关行业领域人士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广泛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2023年底,全国首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地方性法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条例》出台,将经过实践检验是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梳理提炼出来、复制推广出去,确保依法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到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更好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因此,西部地区在总结各地可复制可推广法治经验的基础上,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聚焦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目标任务,努力以高质量法治保障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依法更加主动服务对接区域重大战略
  持续深化与东中部、东北地区务实合作
  
  坚持党对西部大开发的全面领导,以务实有力举措抓推进抓落实抓突破。西部大开发是国家战略,党中央一以贯之地深入推进。西部地区要紧跟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聚焦提高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的目标要求,创新东中西部开放平台对接机制,深化与东中部、东北地区务实合作。坚持围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重点任务,西部地区省区市要紧扣重点工作,加强与东中部省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沟通联动,积极构建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创新东中西部地区开放平台顺畅对接机制和法治保障体系。
  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丰富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多重措施。西部地区要把准全球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多元化布局、区域化合作、绿色化转型、数字化加速的发展态势,积极深化与东中部地区及国际科技合作,持续推进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促进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支撑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努力推动西部地区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进一步密切与东中部地区科研院所及高校的合作,建立示范基地和推广平台,引进国际先进的数字化智能装备和技术,努力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高产、优质、低耗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大力协同建设美丽西部。“把旅游等服务业打造成区域支柱产业”是习近平总书记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指出的一条光明大道,也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厘清了重点,为推进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等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指明了方向。因此,西部地区要坚持用法治思维、法治手段保护和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依法统筹好项目建设和生态保护工作,探索和创新走出多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持续有力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打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美景,确保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西部地区要将绿色低碳转型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做好生态文章、做强红色文化、做大乡村旅游、创新多元融合发展,让群众在家门口吃好“旅游饭”。例如,乌鲁木齐以马元素为牵引,推出“马上旅游”,以汗血宝马“炫”街激活流量密码,截至5月1日,全网点击量已超25亿次的经验做法具有创新性。西部地区要深度梳理文旅产业投融资项目,深度开发运用“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优势资源,依托国际国内各类会展平台,推介西部地区优质文旅资源,加大投融资对接力度,打牢低碳旅游业的发展基础,努力构建起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的“双赢”发展新格局。
  (作者系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 责任编辑:虞文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