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助力历史文化街区绽放异彩”系列报道之四

浙江良渚:让世界看见中华五千年文明

  不知几时起,绵延万里的长江由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汇流,奔腾至神州大陆东部入海,由此形成了富饶宜居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平原南部,长江支流钱塘江之形曲折后也汇入东海,几经冲刷形成小小的杭州湾。
  先民临水而居,自距今5300年至4300年前于此繁衍生息,并创造出让世人瞩目的世界遗产——良渚文明,其中的水利工程更是被确认为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体系,成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见证。
  沧海桑田,经过近百年的考古科研开发保护,良渚古城遗址得以较为完整系统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向世界诉说着中华五千年的璀璨文明。
  
  中华文明圣地
  
  1936年冬,西湖博物馆(今浙江省博物馆)施昕更在其家乡杭县良渚镇进行了首次发掘,1959年夏鼐将其命名为“良渚文化”。八十多年的考古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大量考古学物证充分证实:早在距今5300-4300年期间,在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区域面积约36500平方公里)曾经存在过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基础的区域性早期国家——良渚文明。
  良渚文明是迄今发现的中华大地上最早的国家文明,也是东亚地区最早的文明遗迹。
  良渚文化以发达的犁耕稻作农业,精美的玉器、陶器、漆器为代表的专门化的手工业,具有文字风格的刻画符号,大型人工营建工程及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为特征,是中华文明多元起源的重要实证,在中国和世界文明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2003年7月16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同志在调研良渚遗址时指出,“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良渚遗址是我国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入选“2011—2012世界10项考古新发现”。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被国际社会公认,这不仅改写了中国历史,也改写了世界历史。
  良渚古城是良渚文化的权力和信仰中心,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乃至世界上距今五千年且同时拥有城墙和水利系统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都邑遗址,代表了长江流域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起源作出的卓越贡献,是东亚和中国五千多年前史前稻作文明的最高成就,是人类文明史上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
  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良渚古城呈现出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规模宏大。良渚古城由宫殿区(约0.39平方公里)、内城(约2.8平方公里)、外城(约6.31平方公里)呈向心式三重布局组成,古城外围还分布着体量巨大的水利系统,被誉为“中华第一城”。二是功能齐全。仅在古城内城就发现有宫殿区、王陵区、仓储区和作坊区的考古遗迹,显示出城市文明的明显特征。三是规划合理。整个古城系统的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所展现的“水城”的规划格局与营造技术,尽显良渚先民杰出的规划理念。四是影响深远。良渚古城的布局,与中国后世都城“宫城、皇城、郭城”的三重结构体系类似,体现了社会等级的“秩序”建设,凸显了权力中心的象征意义。
  良渚古城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点研究的四大都邑性遗址之一,为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提供了极其丰富和关键性的考古材料。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根据良渚、陶寺、石峁、二里头等都邑性遗址的考古材料,兼顾其他古老文明的特点,提出了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即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社会分工和阶层分化不断加剧,出现阶级;权力不断强化,出现王权和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曾对良渚古城这样评价:这是中国所发现同时代古城中最大的一座,称得上是“中华第一城”;它改变了原本以为良渚文化只是一抹文明曙光的认识,标志着良渚文化其实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是继上世纪河南安阳殷墟发现之后,中国考古界的又一重大发现,将极大推动中国文明史研究进程和考古学发展。
  
  打造中华文明传承发展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近年来,浙江积极探索文脉传承和文化创新发展新途径,致力于打造中华文明传承发展高地。作为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之一,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目前已形成“1+3”立体展示阐释体系,开放有良渚博物院和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瑶山遗址公园、老虎岭遗址公园,通过文物展示、遗址现场展示和独具特色的沉浸式体验活动,让公众深入感悟良渚文明的璀璨。
  良渚博物院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和宣传良渚文化的考古遗址博物馆,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常规展览面积4000余平方米,2008年10月建成开放。因良渚遗址考古保护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和良渚申遗的需要,良渚博物院于2017年启动基本陈列改造升级,于2018年6月重新对外开放。良渚博物院的展览主题是: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展览依托“水乡泽国”“文明圣地”“玉魂国魄”3个展厅,全面、立体、真实地展示了良渚遗址和良渚文化的考古成果和遗产价值,阐述了良渚文明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贡献。
  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持续关注、高度重视良渚遗址保护和申报世界遗产工作,良渚博物院的建设与发展也一直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视和关心。2008年10月31日,他再次视察良渚博物院时,作出“要把良渚博物院建设成为良渚文化的展示普及中心、学术研究中心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心”的重要指示,为良渚博物院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6月5日,记者走进良渚博物院看到,五千年前的玉器、石器、陶器等各类珍贵文物珍藏,全面、立体、真实地展示了良渚遗址和良渚文化的考古成果、遗产价值。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认为,通过良渚文物展品,尤其是玉器可以看到良渚时期高超的琢玉技术;通过这些特殊的玉器,看到他们当时的信仰。
  同良渚博物院一样展示良渚文化的,还有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瑶山遗址公园、老虎岭遗址公园三座遗址公园。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是良渚古城遗址厚重历史文化最为典型、最为直接的物质载体,是体验和感悟“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场所,主要展示城址区,面积3.66平方公里,自2019年7月7日起开放。
  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公园或主题公园,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集考古遗址本体及其环境的保护展示、教育、科研等多功能于一体,是对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展示利用的积极探索创新。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要求,为保护土遗址不受破坏,遗址公园自开放起实行“预约+限流”的模式,游客预约每日不超过15000人次。
  漫步于今日的遗址公园,目之所及皆为翠绿,空气中弥漫着五千年的厚重,让人顿生时光穿梭之感。
  该公园是良渚古城遗址的核心部分,由宫殿区、内城、外城组成,呈向心式三重布局结构,古河道贯穿其间。城址区总面积631公顷,人工堆筑总土石方量约717万立方米;宫殿区居于城址中央,地势最为高敞,面积约39公顷,是良渚时期最高统治者居住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内城由城墙围合而成,平面略呈圆角长方形,南北长约1910米,东西宽约1770米,面积280公顷(含宫殿区)。以宫殿区为中心,内城分布有墓地、居址(含手工作坊)台地、古河道等遗址;外城位于内城外围,由17处断续分布的台地构成半闭合的外郭轮廓,包括居址作坊和墓葬遗迹,面积约351公顷;外城台地和穿行其间的河网形成临水而居的水乡景观。
  瑶山遗址公园由瑶山、凤凰山、馒头山三座山峰共同组成,面积为0.24平方公里,自2021年9月29日起开放。公园游客预约每日不超过1000人次。
  瑶山遗址是一处祭坛和一组高等级墓地组成的复合遗址,营建使用于良渚文化早期。瑶山遗址不仅有独特的祭坛,还是展示良渚时期历史环境特征的场所,并与城址区一系列分等级墓地共同揭示了良渚古城遗址作为早期国家形态的阶层分化、统一信仰和社会分工等价值特征,是良渚古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虎岭遗址公园主要展示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面积为0.13平方公里,自2022年7月6日起开放。作为目前良渚遗址唯一一处展示水利系统剖面结构的遗址点,老虎岭遗址公园将用最“本真”的面貌,向世人揭示良渚先民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中的创造性和科学性。
  老虎岭遗址整个坝体呈东南向,长约50米,宽约100米,坝身高约15米,由草裹泥堆筑而成。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共由11条堤坝组成,推测兼有防洪、运输、用水、灌溉等诸方面的用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善的防洪水坝系统,在我国乃至世界城市建设史和规划史上具有极高价值。随着考古进程的不断深入,如今,考古人员又新发现了近10条水坝,进一步揭示了水利系统的复杂结构。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良渚遗址绝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国保单位,它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最重要的考古学物证。因此,保护良渚遗址,延续浙江文脉,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当前,余杭区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文物保护、文化传承、文物利用任重道远。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良渚遗址在余杭,这是余杭人民的骄傲,我们理应不辱使命,尽责守土,理应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注重考古研究 夯实保护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良渚遗址的批示中指出,“文物遗存的保护是考古学研究的前提,考古学研究是文化遗产合理利用的学术基础。要加强古代遗址的有效保护,有重点地进行系统考古发掘,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
  据了解,良渚遗址在开发与保护中注重考古研究,强化学术研究与成果转化的互通互促,以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推动遗产保护利用的具体实践,切实发挥学术研究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
  一方面,突出考古先导,在省文物局的统筹指导下,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主动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北村遗址、塘山北侧水坝等考古成果不断涌现,早期良渚形成、长江下游地区史前社会文明进程等课题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提供了强大支撑。对标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立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聚焦“物理分布、快速链接、全面共享”,搭建“文物价值研究共享平台”,通过“数据+算法”,精准展示现有良渚学研究内容。另一方面,加强科研合作,管委会与国家级科研保护平台开展深度合作,与敦煌研究院合作成立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南分中心,成功实施城墙和水坝剖面保护工程,实现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新突破。同时,以良渚研究院为主要平台,余杭区财政每年安排研究课题专项经费,通过自主研究与课题招标相结合的形式,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投身到学术课题研究和保护实践咨询中去,目前已出版《良渚文化刻画符号》《良渚丛书》等专著十余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英国《古物》等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良渚古城研究成果,为遗产价值支撑提供了翔实依据。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良渚文化学术研究扎实,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积极主动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不仅为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更为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提供了强大支撑。同时积极承办世界考古论坛、文化遗产世界大会良渚分会场等国际性专业学术活动,邀请各国知名专家学者现场感受良渚古城遗址的重要价值。国际考古学泰斗科林·伦福儒先生3次受邀实地考察,并在国际顶级权威期刊《古物学》上发表论文,论证良渚古国是东亚地区最早的复杂社会形态。世界考古论坛第四届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白简恩参观考察良渚遗址,高度评价遗址保护展示工作,认为在世界上也具有典范意义。良渚作为中国早期国家社会代表,入编国际权威考古学著作《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
  
  后申遗时代的开发与保护
  
  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开启了良渚古城遗址开发保护的新时代,那么此后又该何去何从?杭州的相关做法堪称典范。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这一正区(副厅)级机构正奋力谱写后申遗时代的良渚篇章,通过深化巩固“专职机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大遗址保护管理架构,在完善“人防+物防+技防+犬防+制度防”工作体系基础上,持续开展文物安全365工程;持续深入开展中华文明起源比较研究,出版《中国早期文明丛书》等系列丛书;与英国剑桥大学、巨石阵管理机构、剑桥大学遗产研究中心、希腊文化部、雅典卫城修复委员会等开展系列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
  近年来,良渚古城遗址展先后亮相进博会、服贸会、文博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博览会等重大国内交流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上海进博会上亲自向各国元首介绍良渚古城遗址。
  2023年6月15日,良渚遗址成功举办第19届杭州亚运会火种采集仪式,通过中央电视台进行全球直播,覆盖100余个国家的10多亿观众,进一步提升国际辨识度和世界影响力。
  “要切实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良渚遗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切实把推进好良渚遗址保护利用工作作为衡量‘四个意识’是否坚定的重要标准,不断强化抓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建立健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闭环管理机制,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抓紧抓实党纪学习教育,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持续深化‘追随脚步学思践悟’新思想现场教学点和‘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场景学习点建设,努力打造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窗口。深入挖掘习近平总书记留给良渚的宝贵财富,把蕴含其中的重大观点转化为知识话语、研究范式、学术理论,逐步形成一批有质量、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记者了解到,目前良渚古城遗址的保护管理在法规、政策以及资金等方面均已得到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法规配套方面,通过公布实施专项法规和专项规划,为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提供有效的法规保障。上到国家的《文物保护法》,下到《杭州市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条例》,还有《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良渚古城遗址保护管理规划》等一整套完善的规划体系,为良渚遗址的保护管理提供了扎实而全面的保障。2024年初,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同浙江省市有关部门积极向上沟通对接,推动《良渚遗址和鲤鱼山-老虎岭水坝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21-2035)》获国家文物局批复原则同意,目前正在等待省政府批复和公布实施。同时还加快完善遗址区范围内项目建设前置审批机制体制,确保在严格管理的前提下,积极支持属地社会民生事业,主动向上争取沟通,并在前置审核中加强相关服务工作,不断提升文物监管水平。
  政策支撑方面,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大遗址保护补偿机制,通过开展遗址区内村社文物保护工作实绩考核,采取“以奖代补”转移支付的方式,对保护范围内因文物保护受到损失的村、社区的集体经济进行补偿奖励,支持遗址所在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事业改善。同时,由于外迁自行选址难、外迁农居安置点规划建设难、现有农居点基础建设费用需要农户承担等原因,保护区划内农户外迁的积极性并不高。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农村私人建房实际,于今年推动出台《良渚遗址和鲤鱼山-老虎岭水坝遗址农村宅基地和住房建设引导外迁补偿办法》。该办法坚持“保护第一、以人为本、总量控制”的原则,在满足文物保护需求和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基础上,按照“群众自愿、政府引导、规划调控”的方式,逐步有序地引导保护区划农村宅基地和住房建设外迁,取得了遗产保护和民生改善的最大平衡、良性发展。
  资金保障方面,良渚遗址保护管理资金来自国家、省、市、区四级财政支持。2013年以来,余杭区实行“建新城保古城”的创新机制,将良渚新城范围内土地出让收入的10%用于反哺良渚古城遗址保护,为遗产保护管理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组建成立良渚文化保护研究基金会,通过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以基金会的形式做好良渚文化保护研究传承工作。
  “近年来,良管委始终坚持‘保护第一、最小干预’的理念,统筹专业化和大众化的两个维度,以遗址保护为前提、以遗产价值为核心、以考古成果为依据、以考古与保护为特色、以技术与方法创新为途径,构建起良渚古城遗址‘现场+场馆’的综合阐释与展示体系,讲好良渚五千年文明故事。”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该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余杭区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良渚“文明圣地”的科学定位,高标准推进良渚遗址保护管理、学术研究、遗产展示、文化传播等工作,努力将其打造成展示全面真实立体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重要窗口、大遗址保护利用的世界典范。在守护良渚古城遗址、追溯中华文明源头的进程中,自觉担负起“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特殊使命,不断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全力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 责任编辑: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