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助力历史文化街区绽放异彩”系列报道之二

河北正定:以法治之力 护古城之兴

  “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伫立于滹沱河畔的正定古城,历经千年洗礼,积淀厚重历史,承载现代繁华,独树一帜,流光溢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出重要指示,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河北省正定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秉持正确的保护理念,坚持合理利用古城资源,按照真实性、完整性两大文化遗产保护要求,对古城内外进行全面保护,推动古城风貌恢复提升、文旅深度融合,走出一条传承创新的发展之路。

  央视发布的春运热力图显示,正定古城成为大家最想去的五大热门景点之一,仅今年春节期间古城迎来游客863.76万人次,同比增长466%。


  立法先行 赋予古城新机遇
  
  “正定是我的第二故乡。这里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勤劳的人民。我爱自己的故乡。”在为《正定古今》撰写的序言中,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称呼这座古老的县城。从地方到中央,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视之为“根基”,比之为“根脉”。
  在正定主政期间,习近平同志身体力行推动文物抢救和保护工作,探索出一条保护与发展双赢的新路子。
  1984年,正定县向上级争取到一笔古建筑修缮专款,用来修缮被中国古建专家梁思成盛赞的隆兴寺。以此为契机,正定文物保护制度在后续一系列的文保工作中不断健全优化,组织文物普查、修复古寺古碑,划定保护范围、建立明确保护标识一一被提上日程。在修缮和保护的同时,以不破坏原址为前提,在戒坛南面修建界碑及牌楼,为便于游客出行,还在寺外修建起停车场。而今,隆兴寺仍是正定古城的骄傲和象征,吸引着万千游客前来追溯、感受历史风貌。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正定古城保护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近年来正定古城保护工作。要继续做好这项工作,秉持正确的古城保护理念,即切实保护好其历史文化价值”。
  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保护好文物和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自1982年以来,正定县文物保护工作始终秉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方针。1994年,正定县被确定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9年出台《正定县文物保护利用中长期规划》;2013年8月24日,河北省和市级文旅部门启动了古城保护风貌恢复提升规划工作;2014年,正定县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正定县城乡总体规划(2014—2030年)》,统筹全县历史文化资源、自然景观资源以及城乡空间资源,推进古新融合,探索文化传承路径。
  2017年1月形成《正定县(正定新区)总体规划及古城风貌恢复提升规划与实施》。2017年11月17日,正定被评为全国文明县城,成为河北省首个全国文明县城。2018年底,正定古城保护条例列入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2019年立法计划。2019年10月1日,《石家庄市正定古城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颁布施行。
  《条例》首次建立正定古城保护名录制度,同时对古城土地利用、古城保护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和破坏古城的违法行为作出一系列规定。这是河北省首部关于古城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开全省古城保护立法先河,使古城保护与发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于提升古城保护法治化水平、传承正定历史文脉、促进正定文化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条例》为遵循,正定县编制完成《正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正定古城整体格局风貌规划》,出台《正定县古城民居建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文件,调动各部门依法推动古城保护各项工作落实落地。《条例》还规定,每年的8月24日为正定古城保护日。自此,正定古城保护迈入规范化、法治化轨道。
  时间回到2019年,记者翻阅当年的资料,在《条例》颁布后,多个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条例》的施行,使得正定古城及相关文物的保护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全县古城保护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条例》脉络清晰,其中第二条和第三条,明确了古城的管理范围和保护对象,各职能部门更有可操作性。
  2023年,正定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项目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2023年度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千年古城容光焕发的背后,离不开法治的护航。聚焦制度建设,健全法律体系,加强逐层落实,完善监管机制,重视平衡发展,丰富利用形式,加大投入力度,方可更好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2024年是《条例》施行的第五年,古城保护工作取得瞩目成效。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统筹推进正定古城保护工作,实施古城保护重点工程,努力实现“古新记忆可见可触,历史文化可感可知,百姓家园可商可居”,力争人人是古城宣传员、人人是文物保护者。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正定县划定历史城区范围,实施城门保护恢复、古寺聚落修缮等保护工程。坚持在保护中求发展惠民生,2022年科学谋划实施城市更新重点项目40项,2023年接续实施55个城建计划,推动空间布局持续优化、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公共设施持续完善,古城带动全域旅游发展。
  
  凝聚检察力量 传承古城文脉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正定县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和传统,全县共有已登记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7处。如何依托公益诉讼职能,对革命文物开展公益保护?正定县检察院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位于正定县曲阳桥镇西叩村西北、正灵路南侧的马家坟伏击战遗址,是抗战时期正定军民积极抵御日寇侵略的生动写照。该遗址是正定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2021年被列入河北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第一批)。
  2023年7月,在县检察院开展“赓续红色血脉,争当革命文物守护人”专项监督行动期间,工作人员发现该遗址整体保护情况出现了:碑体破损、保护范围不明、遗址周围杂草及垃圾未清理等问题,严重破坏了红色革命文物庄严、肃穆、清静的环境和氛围。同时,重大战斗事迹史料搜集整理工作开展欠条理,难以充分体现该处革命遗址红色资源的宣传与教育功能。
  县检察机关加强府检联动,创新“磋商+公开听证”办案模式,工作人员多次实地走访勘查,并采用无人机航拍、走访群众、特邀检察官助理参与等方式进行办案。县检察院牵头组织相关行政部门召开座谈会,调查马家坟伏击战遗址的日常管护情况,对该遗址管理和保护权责不明问题提出检察建议。
  2023年7月22日,正定县检察院召集相关行政部门并邀请正定县人大常委会及部分人大代表共赴马家坟伏击战遗址现场踏查,协商研判管理保护难题。县检察院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下向相关行政部门送达了磋商函,同时召开磋商会议,成立修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修缮方案,落实修缮计划,积极推动马家坟伏击战遗址早日修复。同时相关行政部门开展马家坟伏击战事迹史料搜集整理,深挖革命遗址蕴含的历史意义、精神内涵和当代价值。
  2023年8月15日,马家坟伏击战遗址修缮完成。县检察院随即进行实地回访踏查,遗址保护区内的地面已重新铺设地砖,院落砌筑了围墙,内部绿化也得到完善,还安装了铁艺大门。8月18日,县检察院组织相关行政部门负责同志,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检察官助理、“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志愿者和人民监督员等15名社会各界人士作为听证员举行公开听证会。
  该案的办理注重与行政机关诉前磋商、事中沟通、事后跟进,对革命文物开展公益保护,促进区域红色资源综合治理,有效提升了文物保护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会后,听证员们一致认为马家坟伏击战遗址的修缮为红色资源有效保护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革命文物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2022年7月1日,正定县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关于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式施行。《决定》为加强新时代革命文物保护工作做出指引,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此项《决定》是继2021年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决定》后,河北省第一个由县级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有关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决定,也是继《石家庄市正定古城保护条例》后,正定县人大常委会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上的新举措。
  近年来,正定县检察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将古城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力求抓紧、抓实、抓出新成效。通过发挥检察机关行政公益诉讼的督促协同优势,解决历史文化保护领域职能交叉不清、“九龙治水”等难题,使正定古城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切实保护,增强了居民保护意识,留住了人们的记忆和乡愁。
  
  坚持古城保护与利用并肩同行
  
  小满时节,硕果累累。古城外的农田里,年初播种的冬小麦即将迎来丰收,在古城的街巷里,身着各式汉服的游客行走在街巷,自在惬意。气温逐渐升高,但古城游的热度亦是有增无减。
  近年来,正定县对古城的保护工作始终坚持文物工作方针,在强化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同时,最大限度整体保护古城原有格局,杜绝大拆大建、拆真建假,积极采用微改造“绣花”功夫,古城的历史与重现的活力相得益彰。
  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推进文物有效利用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从前居民的法律意识淡薄,总有人挖古墙砖、破坏文物,现在人人都是文物保护宣传员!”在记者采访中,附近的居民发出由衷的感慨。《条例》实施五年来,依法保护文物早已深入人心,在每个正定人心底生根发芽。
  如何在“保护第一”前提下,更好利用文物?
  正定各相关部门不断拓宽《条例》等法规和古城保护相关工作的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内容,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好古城保护宣传工作,凝聚各方力量,形成了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古城保护宣传的浓厚氛围。
  东城门(迎旭门)恢复工程、南城门(长乐门)系统和南城墙修缮工程、西城门(镇远门)遗址公园建设工程、北城门(永安门)遗址公园建设工程、荣国府景区及周边环境提升工程、阳和楼复建工程等规划的24项古城保护风貌恢复工程高质量完工开放,现在,长乐门已经成为古城的标志性建筑。“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落到实处。
  正定古城墙是现存比较少的明代城墙遗存,残留长度在现存明城墙中位列第三,仅次于南京和开封。清末以后,历经风霜的古城墙体年久失修,一些墙体被当时住在附近的居民私自拆用盖房、垒猪圈,“近些年,针对古城墙坍塌部分的修缮,基本上是现状整修,不复存在的墙体原则上是不允许复建,现在的保护理念就是让它保持现状,在没有结构性隐患的情况下,维持一个比较健康的状态”,正定县文物保管所项目科科长王继辉告诉记者,把握“以现状整修和遗址保护展示为主,整体修复为辅”的工作基调,不盲目复建,不拆旧建新,力求“最小破坏,最大保护”。
  坐落于古城内的文庙大成殿,为五代时期建筑,是国家级文保单位。这里曾经遍布杂乱的民居,道路逼仄狭窄。在古城风貌恢复提升行动中,坚持“本真”保护文庙现存范围内的大成殿、东西庑、戟门,并复建了棂星门、泮池、泮桥和南大门,恢复了文庙历史格局。而今,这里已成为游客们体验儒家文化、感受祭孔等传统仪式典礼活动的文化场所。正定祭孔大典也在2019年被列入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正定与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专业机构合作,用近3年时间,对正定的历史文化、文物现状、景点、历史风貌进行了深入翔实的考究、考察,聘请单霁翔等知名专家,召开论证会100余次,对古城保护规划和项目方案严格论证把关。
  为了拉近游客与文物的距离,正定并没有把古迹都围起来,而是特地在考古发掘现场设置了一面巨大的透明玻璃保护罩。路过的游人可以透过玻璃罩直观古井、古城墙、古街巷等七个历史时期叠加的文化地层遗迹,身临其境穿越千年,触摸城市根脉。
  古老的街巷,联通古今、穿越时光;古老的城池,铭记历史,诉说着昔日的辉煌。依法保护,赋予这座古城新生,从“活”到火,正定古城的建筑、街区在保护利用中完美演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责任编辑:孙雅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