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太阳村幸福成长

雨凤和雨斌的故事

   李雨凤是李雨斌的姐姐,因为是双胞胎,也只大弟弟几分钟。那年,小雨斌患重病住院,爸爸因为交不起高昂的医疗费用铤而走险,与他人合伙盗窃电力设施而判重刑,妈妈在父亲服刑后不久便扔下姐弟二人离家出走。从此,他们再也没有见到妈妈。
   姐弟俩跟随着奶奶艰难度日。2008年,应湖北襄樊监狱要求,太阳村同意接一名孩子到太阳村。偏爱孙子的奶奶将小雨斌留在了身边,将姐姐交监狱送往太阳村。姐姐离开不久,小雨斌便遭遇车祸,襄樊监狱为李雨斌争取到赔偿和安装了假肢。8岁的李雨斌不得不拖着一条假肢艰难地行走在山路上。
   2009年初,太阳村老师从偷偷流泪的小雨凤嘴里知道了弟弟的情况,为了使姐弟二人相互照顾,也培养姐姐对弟弟的责任感,小雨斌也来到太阳村。目前,姐姐已上了初中,而调皮的弟弟在读六年级。
   李雨凤学习努力,喜爱美术,许多爱心人士喜欢她的画,小雨凤前往监狱看望爸爸的时候,用得到的奖励为爸爸买了30多元钱的生活用品,当父亲面对雨凤带来的香皂牙膏牙刷洗衣粉时,潸然泪下。
   2008年奥运会,李雨凤被前来太阳村的国际垒球联合会选中,请她为美国队对加拿大队女子垒球赛开球。赛场上,小雨凤为这场国际比赛投击了第一个球。当时,她的爸爸和几千名服刑人员观看了现场直播。
   2010年玉树地震,小雨凤参加北京市美容美发协会为地震灾区慈善拍卖活动,她的画《玉树,加油!》拍得1.8万元人民币,全部捐给灾区。
   小雨斌活泼好动比较调皮,喜欢上树翻窗户。有时还将假肢取下来吓唬女孩子。去年年底,他的假肢终于被他折腾坏了,老师整天为他修理腿。由于贪玩,大部分螺丝不能用了,太阳村送他到北京假肢厂修理。由于更换新假肢需两万元人民币,太阳村决定先修理,等待筹够款项后再为他换新肢。
   听到消息的交通部公路研究所桥梁研究中心的何娟女士,立即请示领导,他们决定出资两万元给孩子换个新的假肢。
   去年圣诞节,在北京假肢厂,在桥梁研究中心叔叔阿姨和老师的陪同下,李雨斌换上了新的假肢,他又蹦蹦跳跳地回到孩子们的中间。5年内,太阳村为其换了三次假肢。
   今年,李雨凤、李雨斌的父亲被假释了。7月份,其父把姐弟俩接回家中。李雨凤在太阳村生活了7年,李雨斌生活了6年。临走,他们依偎在张淑琴奶奶身边,久久不愿离开,李雨凤动情地说:“张奶奶,我永远忘不了太阳村,忘不了你养育的恩情。”


为了一个聋哑女孩

   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时间回溯到2009年12月2日,全国太阳村年会在河南省新乡市召开。来自全国太阳村的30多名与会代表应邀参加了河南省女子监狱。当大家来到监舍的时候,一名身着囚服的中年妇女突然跪倒在张淑琴的面前。她就是北京太阳村唯一的聋哑女孩郭刘霞的母亲。
   1992年9月4日,在河南省项城县永丰乡罗集大队的一个农民家里,传出了阵阵嘹亮的婴儿啼哭声音,一个漂亮可爱的女娃呱呱坠地,她就是郭刘霞。由于在这之前,家里有个患严重精神疾患的男孩,小女孩的出生给全家带来了欢乐和希望。可不幸还是降临了,在女孩3岁时,一次持续高烧不退,最终留下了后遗症,使她成了聋哑儿。为了孩子,郭刘霞的父母在绝望中铤而走险……这对本来就一贫如洗的家来说更是雪上加霜。2003年,父母相继入狱。父亲被判无期徒刑,母亲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一夜之间,四口之家只剩下两个残疾孩子。
   郭刘霞的妈妈在河南省女子监狱服刑,因为牵挂家里无人照管的两个孩子,整日里寝食难安,情绪非常低落,入狱时间不长,头发白了大半。主管改造的监狱长了解情况后马上与北京太阳村联系,并派专人将郭刘霞接出来,送到北京。太阳村从来没有收留过聋哑儿童,何况,太阳村也没有这方面的师资力量。怎么照顾好这个苦命的孩子,成了太阳村的一件大事。张淑琴带郭刘霞跑了不少医院,后经医生检查,发现郭刘霞只是耳膜穿孔,声带没有问题,她因患耳聋时年纪小不会说话,不知道声音是什么。经过康复训练,孩子有可能学会讲话。得到这个好消息,太阳村孩子大人都兴奋异常,便四处筹措经费,为她安装了助听器。为了和她交流,不少孩子开始学习手语,特别是和郭刘霞住在一个宿舍的孩子们,更是把训练郭刘霞发音当作她们的大事,有空就让郭刘霞看着她们的嘴,咿咿呀呀练个不停。一天,张淑琴突然听到有人含糊不清地叫张奶奶,是郭刘霞!为了使郭刘霞能学到谋生的技能,老师们手把手教她学习刺绣,一直到她自己能绣出一个个漂亮的花瓣。
   为了让郭刘霞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张淑琴四处奔波,终于将她送往位于北海公园旁的北京市第二聋哑学校。每个周五下午,太阳村老师得用三个小时的时间,最少换乘三次车,才能来到她就读的校门口,等她放学,接她回太阳村。周日下午,用同样的方法将她送回学校。春夏秋冬,燕雁交错,风雨无阻,整整四个年头。
   为了培养郭刘霞的自理能力,张淑琴决定让她自己乘公交车上学。郭刘霞手持老师为她准备的小卡片出发了,卡片上详细标明换乘车路线及太阳村的联系办法。
   2008年初,郭刘霞被学校选送到市残疾人艺术团学习。每个周末,她都要到少年宫参加学习魔术表演和舞蹈。郭刘霞的艺术天分一下子展现出来。2013年中秋节,在太阳村的联欢会上,郭刘霞为太阳村的孩子们编排了手语表演,看得老师们热泪盈眶。
   “快来看呀,郭刘霞的鞋垫多漂亮呀!”一群小女孩高兴地围住郭刘霞,争夺着她手中的鞋垫。这是她妈妈托老师们带给她的。
   这次会面,监狱的管教干部还给郭刘霞的母亲专门录了一段录像,托老师们把它带回太阳村。电视里的妈妈说什么郭刘霞听不到,但她感受到妈妈对太阳村的感激。


女囚和她的两个儿女的故事

   2009年2月6日,对河南省女子监狱三监区服刑人员李润晓来说是个不平凡的日子。当十几年未见、已考上大学的儿子郭江辉和小女儿郭宁飞同时站在她面前时,她几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事情还得从1994年说起,那年,李润晓伙同他人将丈夫杀害,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随后被送到河南省女子监狱服刑改造。此时儿子郭江辉只有5岁,小女儿郭宁飞仅仅3岁。一夜之间,孩子们失去了父母,失去了温暖的家。从此,无依无靠的孩子被寄养在伯父家中。伯父一家都是以种地为生的农民,自己还不富裕的家更是雪上加霜。缺少父母的呵护,艰苦的生活条件加上邻居的指指点点,给孩子们的童年留下最多的是难以磨灭的痛苦回忆。
   在小宁飞12岁那年,伯父再也无力从微乎其微的收入中拿出钱供兄妹俩同时上学了,小宁飞辍学了!俗话说:儿是娘的心头肉。此时的李润晓在监狱里度日如年。因为婆家人痛恨她,从未带过孩子来见她。当她从其他亲人那儿得知小宁飞失学的消息后,更是痛不欲生,日日自责,夜夜流泪,无心改造。李润晓的监区警官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多次找她谈心,可是无论如何也解脱不了李润晓的心结。直到半年后的一天,三监区的李监区长找到李润晓,告诉了她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女子监狱与北京太阳村已达成协议,专门救助像小宁飞这样的孩子!
   小宁飞被送到儿童村后,在首都的学校重新背上了书包。懂事的小宁飞还经常给妈妈写信汇报自己的情况,鼓励妈妈多挣分,争取减刑。此后每次太阳村组织孩子到监狱看妈妈,李润晓都能见到可爱的女儿。小宁飞一次比一次变化大:长高了、长胖了、更懂事了。李润晓有说不出的感激和欣慰。
   斗转星移,转眼间小宁飞该考高中了,太阳村张主任考虑到小宁飞学习成绩较好,决定继续帮助她回原籍上高中,为以后考大学作准备。在与小宁飞的伯父联系这件事的时候,张主任得知小宁飞的哥哥郭江辉考上了大学,可家里正在为高昂的学费发愁,张主任马上给小宁飞的伯父打电话:“服刑人员的孩子同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不能因为交不起学费,让孩子失去上大学深造的机会。郭江辉的大学学费、生活费太阳村出!”就这样,小宁飞和哥哥在太阳村的资助下都继续着自己的学业。
   今年过年,兄妹俩商量着一起到监狱里看妈妈。看到两个懂事的孩子,看到孩子们优异的成绩册,李润晓泣不成声:“本来我不相信罪犯的儿子能考上大学,今天孩子站在我面前亲口告诉我他是一名大学生时,我简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感激!政府、监狱、太阳村不仅挽救了我这个罪人,更挽救了我的孩子!是监狱警察和张主任给了我们两代人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


姐弟赴渝看爸爸

   姐弟俩知道要去看爸爸,高兴得几天都没睡好觉。这是他们第二次赴渝看爸爸。
   姐姐徐志14岁,弟弟冬冬5岁,他们是同父异母的姐弟俩。2004年12月的一天,太阳村主任张淑琴接到公安部刑侦局负责同志的电话,有一名潜逃11年的罪犯被缉拿归案,身边有一名9岁的女孩和一名9个月大的男孩,罪犯被押解回监狱,两个孩子在福州铁路公安局一个多月送不出去。联系过的亲朋好友都讲没有能力收留他们,希望太阳村能收留这两个孩子。
   太阳村从来就没有收留过太小的孩子,何况是个需要专人照顾的9个月大的婴儿。可是,当张淑琴主任听说男孩的母亲在孩子两个月时一去不复返,其父亲就带着一双儿女到处躲避公安人员的追捕时,立刻决定收下这双苦命的孩子。12月14日凌晨4时,在凛冽的寒风中,北京站站台上,张淑琴双手接过监狱民警交给她包在小棉袄中的冬冬。张淑琴告诉前来的民警:“请转告孩子的父亲,明年天暖和了,我们会带着孩子来看他,为了孩子,希望他再也不要逃跑了……”
   医生体检,冬冬不但严重缺钙,而且严重营养不良。为了冬冬,太阳村专门成立了幼儿室,派专人照顾包括冬冬在内的几个4岁以下的孩子。还为冬冬专门制定了治疗方案。冬冬就这样在全体老师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
   快到春节了,太阳村全体老师们正在为孩子们准备过年,突然一天,冬冬高烧抽风,太阳村妈妈抱着冬冬跑了三家医院,后来才被区医院收留治疗。住院期间,冬冬需要吸氧、心脏监测、输液体,有两位老师日夜守护在冬冬身边。儿科病房的医生护士们,无不关心着这个多灾多难的孩子。冬冬的床头,也堆满爱心人士送来的水果和营养品。
   春节前三天,冬冬出院了,张淑琴亲自将孩子接回太阳村。这一天冬冬正好一周岁。
   2005年8月,太阳村两位老师带着冬冬和他的姐姐,一行四人冒着酷暑从北京出发,辗转来到重庆市永川县,冬冬的爸爸在位于山尖上的一家监狱服刑,那是一个茶场。由于正在修路不通车,几个人包括前来迎接的监狱民警轮流背着冬冬上山。这是冬冬第一次去看爸爸。在监狱的安排下,冬冬姐弟和爸爸吃了一顿亲情饭。不到两岁的冬冬对爸爸还没有印象,不像姐姐那样见了爸爸只是哭。他不认识爸爸,也不愿让爸爸抱。
   这次去看爸爸,已经隔了两年多,冬冬已经快5岁了。冬冬的爸爸早在接见室里等候。一见到姐弟俩就泪水长流。姐姐不知所措,冬冬一脸茫然,当爸爸向冬冬伸出手时,冬冬后退了……“我的冬儿……”满脸泪水的爸爸猛然抱住冬冬,冬冬吓坏了:“他不是我的爸爸,不是爸爸……”姐姐的泪水夺眶而出:“弟弟,是爸爸,让爸爸抱抱……”哇的一声,冬冬大哭起来,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监狱为他们一家三口准备了丰盛的饭菜。姐姐给爸爸盛饭,爸爸给儿子夹菜,乖巧的女儿则为爸爸擦去眼泪,爸爸和孩子们的饭菜是和着泪水咽下去的。
   和爸爸会面的时间很快过去了,转眼到了该启程返京的时候,姐弟俩一直到爸爸的身影消失在大墙里,才跟着老师和警察叔叔下了山。监狱的领导和警官们将他们一行送上火车。在站台上,警察叔叔告诉姐弟俩,他们的爸爸很快就可以刑满释放,将他们接回家了。
   (张明哲 摄影)


责任编辑:呼满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