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施“双进工程”推动江苏“首席”工作和基层站点建设走深走实

  近年来,江苏省法学会认真贯彻中央政法委、中国法学会和江苏省委相关部署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联动融合,依托各级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等加强基层服务站点建设,全省共建站点1357个。今年以来,江苏省法学会创新实施“双进工程”,即组织实施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进驻县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基层服务站进驻村(社区),打造法学会工作融入大局、服务大局的新品牌新亮点。江苏省委政法委将“双进工程”列入2024年“全省政法惠民十件实事”。 
  
  突出“首席”“高端”“权威”
  把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作为
  法学会工作提质增效的“金钥匙”
  
  做好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建好用好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是法学会服务法治实践、服务政法工作现代化的现实要求,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度融入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综合机制建设的创新举措,是推动法学会工作向深拓展、向专发力、向下延伸的生动探索。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作为服务法治实践的高端平台,有别于其他普通法律咨询服务。“首席”应找准自身职责定位,立足法治、立足调解,为群众、企业解决纠纷争议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咨询服务。
  整合载体抓平台建设。江苏省法学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的重大要求,紧抓矛盾纠纷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设被列为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的契机,主动跟进、深度参与。2024年,江苏全省在县镇“一站式”平台设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100个,在徐工集团、南京河西金融中心等大型企业及企业集聚的产业园区靠前设立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明确工作站重点加强“四高”建设,即“首席”工作辨识度高、法律咨询专业化程度高、实体化运作水平高、服务大局贡献率高。
  集成资源抓力量聚合。着眼建设一支高精尖、多领域、重实务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队伍,把全省法学法律工作者“精英中的精英”遴选出来,省市县法学会建成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库119个、成员1423人,经省法学会推荐7名专家担任省委法律顾问。泰州、盐城、苏州等地结合特色产业建立涵盖船舶、建筑业、涉外法治等领域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库及跨界融合专家团队。江苏全省统筹调配专家资源,并为法治人才不足的地区提供支持。
  主动融入抓机制创新。江苏省各级法学会实行“主动对接、照单认领、跟踪推进、办结销号”机制,加强与信访、调解、仲裁、行政复议等部门的主体衔接、制度衔接、程序衔接,为党委政府和企业、社会提供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咨询服务1700多件;部署开展“全省十佳法律咨询意见书”推选活动并予以配套经费支持;推动落实政府购买服务,有效调动各地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突出“普惠”“便民”“亲民”
  把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作为
  法治惠民工程
  
  做好法学会工作,不仅需要提升专业性,当好党委政府的“智囊团”“思想库”“人才库”,还需要提升群众性,把优质、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送到群众身边,让法治建设成果在惠及百姓中体现价值。
  与法治薄弱村(社区)整治紧密结合,以重点整治带动面上提升。结合江苏省委政法委、依法治省办部署开展的法治薄弱村(社区)排查整治活动,江苏省法学会推动基层服务站进驻村(社区)特别是法治薄弱村(社区),以重点整治带动面上提升。加强“五有”建设,即有法治工作阵地、有法律咨询队伍、有法律宣传活动、有创新特色项目、有跟进指导力量。2024年,江苏全省新建法学会基层服务站100个。
  建强基层法律服务站点团队,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总结推广南京市晏公庙社区、如东县浅水湾社区等地做法,由县区法学会牵头,加强与属地政法单位、律所等法学会团体会员单位合作联系,通过常驻轮驻、预约登记、开展线上法律服务等形式,做好法律法规宣传解读等工作。学习借鉴“周三有约”等经验做法,通过开展订单式法律服务,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发挥基层站点辐射带动作用。组织法学会基层服务站加强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养老等民生领域法律问题研究,走村入户开展咨询服务。根据驻地单位和基层群众提出的需求,选派相关专业力量及时跟进,提供个性化精准服务。
  
  突出“实战”“实用”“实效”
  以更优服务助力提升矛盾纠纷
  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
  
  江苏省法学会牢牢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要求,以更好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和基层服务站的功能和作用。2023年,江苏省法学会线上线下法律服务平台开展普法培训7383场次,解答法律咨询6.4万人次,化解矛盾纠纷4.9万件。
  在立足预防上找准切入点。江苏省法学会加强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养老等民生领域法律问题的研究和咨询服务,努力将矛盾消解于未然;积极推动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中嵌入“首席把脉”这一环节,筑牢预防风险的“防火墙”。2024年,南京“2·23”火灾事故发生后,江苏省法学会迅速组织专家深入研究,形成《依法加强民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监管的对策建议》专题报告。将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与普法宣传紧密结合,推动“全省优秀青年法学家”等高端资源赴基层专题宣讲,组织28所高校法学院师生参与“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增强群众法律意识、法治观念。
  在立足调解上找准结合点。江苏省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积极服务“四个重大”,加强医疗、家事、交通事故、物业管理、知识产权等矛盾纠纷易发领域的专家库建设,更好发挥“智囊团”“专家库”“人才库”作用。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对《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进行修改论证,推动南京鼓楼区“广东山庄”信访案等一批积累多年的“骨头案”得到有效化解。
  在立足基层上找准发力点。江苏各县(市、区)法学会协调推进“三官一律”(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进网入格活动,邀请专家会员为村(社区)干部、人民调解员、基层网格员和依法调解工作提供指导,探索开展普法志愿者在政法单位跟班见习活动,提升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打造江苏治理新“枫”景。江苏省法学会锚定使法治成为江苏现代化建设的显著优势、核心竞争力和坚强保障的目标,充分发挥法学会工作独特优势和江苏法治资源禀赋优势,以“双进工程”为牵引,更好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作用,全面推动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工作提质增效,因地制宜、扬优展长,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江苏特点的法学会工作路径,在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江苏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高源系江苏省法学会秘书长,徐达思系江苏省法学会秘书处二级主任科员)
  ● 责任编辑:陈致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