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文章标题:
“加快建设法治社会”系列报道之八
法治社会建设要着重培养“法律明白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法治社会”。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到2035年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的目标。在“三位一体”建设的法治发展目标上,法治政府由于有政府的立法、执法等措施的保障,相对于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建设来说,更容易受到制度和规范的指引,更容易构建比较完善和健全的依法行政体制机制,从而有效地实现法治政府的制度目标。法治国家也因为国家立法机关通过制定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确立国家机构运行机制和公共权力行使规则,明确依法用权和权责统一的法律责任制度,可以有明确的实现路径。法治社会相对于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目标来说,必须要依靠社会公众自身的组织力量和较强的法律意识,形成一定的法治文化传统和氛围,才能在基层社区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环境。特别是在乡村社会,属于传统的人情社会,法治并不是社会治理的唯一方式,自治、德治以及“民间法”的作用也很大。因此,法治社会构建需要作出比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建设更大的努力。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此特别提出加快法治社会建设,某种意义上是基于对法治社会建设难度的考量。
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必须在基层社区和社会公众中形成尊重法律、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法治氛围。其中,通过政府法治部门来培育一批合格的“法律明白人”非常必要。“法律明白人”最早是从四川省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发展起来,指具有较好法治素养和一定法律知识,积极参与法治实践,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村民。后来逐渐成为全国农村基层社区的普法新模式。“法律明白人”队伍在基层社会中积极宣传国家法律法规,是解决人民群众日常法律纠纷和矛盾的“法律调停人”,是推动基层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
培养和使用好“法律明白人”,对法治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2021年11月8日,中央宣传部、司法部、民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全国普法办公室联合印发了《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规范(试行)》,从工作原则、培养目标、基本条件、主要职责、遴选培训、使用管理及保障实施等方面对“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作了规范。事实证明,“法律明白人”制度在农村的普法实践中效果显著。但该项制度在城市社区中尚未得到推广和普及,虽然城市社区居民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较高,但是真正学法知法懂法会用法的人还是少数。大力培养并在基层社区和农村按照一定比例配备“法律明白人”,才能方便基层群众遇事找法,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上述各项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都离不开人的因素,没有懂法律的人,再好的法律也无法得到实施。因此,应当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将“法律明白人”制度推广应用到法治社会建设中。农村的乡镇人民政府和城市街道办事处等基层政府组织,必须要把培育“法律明白人”作为构建法治社会的重要抓手,抓实抓牢,抓出成效。只有法治人才队伍完备了,基层社会的依法治理工作才能真正落地落实。
(作者系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
● 责任编辑:黄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