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文章标题:
“法学为民 首席建功”系列报道之七
湖北:“站点”“首席”双向联动 打造法学会特色工作品牌
“武汉市已建成33个法学会基层服务站,其中市直机关、群团组织和重点企业6个,还在16个区综治中心、1个街道、1个社区建有基层服务站,此外还探索在9个户外工作者驿站建基层服务站。”这是湖北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几年,湖北省法学会依托各级综治中心、公共法律服务站、个人调解工作室、线上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和会员单位场所等,设立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350余个,根据当地群众法治需求,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家门口“一站式”服务,并在逐步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及企业延伸,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覆盖面逐渐扩大。
湖北省法学会党组成员、常务副会长张正军表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是中国法学会立足法学会职能力推的创新品牌,基层服务站点建设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一脉相承,站点建设重在抓阵地建设,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重在抓项目实施,都是法学会系统在服务中心大局中,以有为争有位的重要工作抓手。湖北要充分发挥基层服务站点作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开展工作的重要平台作用,整合各方资源,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法律服务,切实推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高质量发展。
高位谋划
全方位赋能站点建设
近年来,湖北省法学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中国法学会关于组织开展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和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工作的有关部署安排,把加快在全域建好用好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深入推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作为做实法学会工作、服务法治湖北建设的重要载体,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前不久,湖北省法学会对鄂东片区基层服务站点建设工作开展了调研督办,并在黄石大治召开了部分市州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座谈会。在各方重视推动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和基层服务站点建设被纳入《2024年湖北省政法工作要点》《湖北省法学会2024年工作要点》,列入市州法学会工作量化考核范围。
湖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肖菊华高度重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和基层服务站点建设,多次主持召开政法委委务会专题听取汇报,在省委政法工作会议、全省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现场推进会和委务会上专门作出部署安排,要求加强法学会服务站点建设,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便民利民,突出实战实效,研究化解一批典型案、疑难案、信访积案。同时,还带领法学会同志深入市县调研,到各地强调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要求市县党委政法委大力支持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四个重大”,打造具有湖北特色的法学会工作品牌。
湖北法学会以“建站点、抓‘首席’、办案件”为主线,深刻理解“建好基层服务站点就是为‘首席’工作提供阵地平台”,把它当作“破解市县法学会履职难题的重要突破口”,在全省广泛设立法学会基层服务站,做到“有阵地、有力量、有机制、有保障”,持续不断、全方位、多元化为群众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同时,在基层服务站点建设标准、职能规范、受理来源、流程管理和工作保障等方面,建立了相关规程。
在湖北,法学教育研究基地众多,法学法律人才济济。为了给全面推行基层服务站点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全省法学会系统积极从人才队伍方面做好准备,省法学会去年联合省委政法委、省人社厅建立了“湖北省法学法律人才库”,组织评选出8位法学名家、53位法学法律专家、72位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并依托这些人才组建156人的资深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团队。
在不断推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中,湖北法学会积极探索工作机制和方法,整合力量资源,与目前各级政法委正在规范的综治中心建设结合起来,把政法各家相关资源统筹起来,“各炒一个菜,共办一桌席”。
截至目前,全省各级法学会依托各级综治中心等建立基层服务站点350余个,随着推进力度的不断加大,正向乡镇、村(社区)及企业延伸。
宜都市依托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全部建成基层法律服务站点,制定完善基层法律服务站点活动规则,明确法学法律工作者一周到所在基层服务站点(会员之家)报到一次,每季度开展一次集中活动,推动基层服务站点实体化运作;咸宁市在县(市、区)、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规范设立7个“会员之家”、70个“会员工作室”服务站点,达到市县乡三级全覆盖。
据张正军介绍,湖北在全国率先出台《湖北省县(市、区)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指引(试行)》,从总体工作要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选聘、咨询工作流程等方面,明确了27条具体规范。
除此之外,还联合湖北省委政法委、省信访局等单位印发《关于建立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协调配合机制的暂行办法》,建立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研判会商机制,以办好示范案作为推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的重要突破口。联合省国资委、省委依法治省办、省高院开展国有企业“积案化解、法治惠企”专项行动,建立联动机制,以第三方视角提供咨询建议,为国有企业依法纾困解难。
如何优化经费保障,确保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常态长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提升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的意见》明确提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统筹解决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经费保障问题,为进一步推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和基层站点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对此,湖北各地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相关经费保障机制。目前,主要依托法学会研究项目经费,适当对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同时,还争取到湖北弘义法治公益基金会的经费资助,进一步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鄂州市在全省率先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选聘一家律师事务所,约定每年服务费3万元,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提供服务,负责日常事务工作。武汉、宜昌等地法学会接受委托办理的案件,由党委政府有关委托方与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团队协商,根据案件复杂程度支付专家报酬。
因地制宜
打造家门口的法律服务站
近年来,湖北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将省、市、县、乡四级综治中心建设成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防范各类风险隐患、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加强应急指挥的“主阵地”。咸宁市委政法委主导的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调解中心等阵地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
咸宁市县两级法学会抓住机遇,将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嵌入”各级综治中心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统筹建设,规范化建立县(市、区)级“法律服务诊所”、乡镇(街道)“法律服务站”、村(社区)“法律服务室”的三级平台,发挥法学会组织协调作用,纷纷派遣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进驻各平台,在基层重大疑难纠纷化解、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等各方面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
“我们力促法学法律专家通过基层服务站点这一个‘窗口’,以最简、最优、最快的模式,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他们提供不等待、不排队、面对面的法律服务。”咸宁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谭海华表示。
据悉,咸宁市法学会还因地制宜,打造了“续辉”个人调解工作室、“法小二”线上矛盾纠纷化解平台、“一站式”多元纠纷服务平台等,持续不断、全方位、多元化为群众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春日的下午,阳光温暖而柔和,刘志超来到位于赤壁市雍景新城小区的“诊室”,准备“挂牌坐诊”。原来,赤壁市法学会将一个“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设在了这里,设在了老百姓的家门口。
据刘志超介绍,他是雍景新城小区的居民,被赤壁市法学会聘任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今年3月,他牵头组建了雍景新城小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服务团队,团队的4名成员均为小区居民,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和调解经验。每周三由一名工作人员在工作室接待群众来访,及时参与小区矛盾纠纷调处。
自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服务团队进驻雍景新城小区以来,共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1次,覆盖小区居民8000余人,提供咨询服务120余人次,调处矛盾纠纷45件,群众满意度达98%。
“把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直接设在社区里,居民只要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就可以在家门口直接咨询。”刘志超说。
谈到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一位小区居民告诉记者:“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进驻雍景新城小区成立工作室,给我们小区带来了很大的变化,除了矛盾纠纷调解,专家们时常普法释法,让我们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都增强了。”
据了解,小区刚成立时,由于开发商没有设计电动车停车位和充电桩,而居民电动车停车需求旺盛,与物业产生了很大冲突。工作室成立后,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团队通过走访、找到矛盾焦点、反复沟通,最后提出了双方都满意的方案,彻底解决了困扰居民和物业已久的矛盾,让社区恢复了和谐。像这样为基层社会治理助力、为人民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案例在湖北不胜枚举。
集公共法律服务、诉讼、综治、仲裁等资源于一体的赤壁市综治中心,成为这个城市一站式“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的场所。如今,“法学会会员之家”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已经相继在综治中心挂牌设立。
“进驻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有法学教授、律师、法官、法学会会员等不同人群,做到了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解决群众问题的工作经验。工作室将资源整合了起来,更方便群众快速解决问题。就在前不久,‘坐诊’综治中心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徐定军带领专家团队,积极推动化解了一件持续十多年的重大信访积案。”赤壁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刘珈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目前赤壁市法学会会员有465人,团体会员10个。其中不仅包括赤壁市的法学法律工作者,还包括企事业单位、非公经济组织的法务工作者。2022年起,赤壁市法学会高标准遴选首席法律咨询专家31名。
为着力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村级组织引领力不强、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社会治理功能整合不够等现象,荆州市荆州区法学会坚持立足当地、研究当地,积极探索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新机制,依托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开发农村基层治理手机平台——“金豆工程”。
村民通过手机App,可以便捷查询国家惠农政策、了解村级事务、反映个人诉求。收到村民诉求,村“两委”指派工作人员帮助村民解决。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实施后,荆州区法学会进一步完善“金豆工程”平台建设,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融入平台一体化建设,并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设立在了“金豆工程”第一批实施的八岭山镇北湖桥村,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将第一时间参与到矛盾调处等一线工作中,打造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升级版。
武汉市法学会探索服务站载体丰富多样,在9个户外工作者驿站建立基层服务站,安排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轮流值班,提供面对面的法律服务。
记者走访设立在青石社区户外工作者驿站的汉阳区法学会基层服务站时,正好碰到在驿站值班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汉阳区检察院检察官资晓露。据资晓露介绍,户外工作者主要包括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咨询较多的问题是被侵权时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由我牵头,和社区民警、律师、社区工作人员组成了四人法律咨询团队,除了户外工作者,还向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和矛盾调解等服务。”资晓露解释。
除此之外,记者还了解到,法律服务站还针对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型就业群体常见的法律需求,制作宣传册,内容涵盖劳动关系、交通事故、快递损失赔偿等多个关系到户外工作者切身利益的法律问题,方便户外工作者查阅取用。
高效融合
最大限度发挥“首席”和“站点”实效
为了强化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攻坚作用,聚焦发展大局建言献策、重大信访积案化解、重大决策论证、重大风险评估以及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湖北各级法学会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全面进驻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形成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与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双向联动、协同发力,协调化解了一批有影响力的重点案件。
去年以来,湖北全省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重大咨询论证、风险评估、矛盾调处、积案化解300余起,其中参与办理案件256起,已案结事了168件,在优化营商环境、化解重大积案、重大民生保障等方面彰显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贡献。
2022年,荆州市法学会聘任专业素养高、实践经验丰富、风险意识强的两位律师江明炎、刘星作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并在湖北旻韬律师事务所设置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作为基层服务站点的试点。
荆州市某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共2314套,总投资数高达十亿元。因资金链断裂,导致近千套房无法按时交付,若后续建设资金不及时到位,项目将面临全面停工。购房人面临着血本无归的困境。事情发生后,不少业主联合起来聚集群访。
荆州市委、市政府、市委政法委高度重视,寻求法学会提供法律支持。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江明炎接受委托,认真调研,反复论证,找出法律依据,最后提出了采用让与担保方式解决融资难的依法解困途径。出具的法律意见书详细阐释了让与担保法律制度的优势,对各方权利保障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方式。该法律意见书被采纳后,问题得到了稳妥处理。
“要让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叫得响、立得住、行得远,一定要有与其他工作的不同之处,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局面。”荆州市法学会会长张钦接受采访时表示。
因此,荆州市在要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不仅要办理涉法的重大、疑难案件,而且要用相当大的精力来谋划如何更好地为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尤其是为科学决策服务,努力当好党委、政府的智囊团。
据了解,荆州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积极为城市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社会治理等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都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2023年,针对“恒大”暴雷的深刻教训,为防止类似事件在荆州发生,市法学会主动成立由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领衔的《招商引资中的法律风险及风险防范对策》课题组,成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服务党委政府决策的又一成功案例。
湖北青砖茶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茶发集团”),是赤壁市支柱企业。2023年3月,赤壁市法学会根据企业法务需求,选定以“全国最美法律服务人”刘少华牵头的5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入驻茶发集团产业园,设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
“工作室入驻企业,对我们帮助很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团队用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为企业发展提供法律服务,让我们能够更加科学、合法合规地开展各项工作。”茶发集团董事长祝裕志说。
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在茶发集团成立以来,共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16次,解答法律咨询43次,排查化解各类法律风险15项,共审核修改合同等法律文书80余份,提出法律意见书3份,为企业更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湖北法学会正不断拓展服务基层和群众的崭新途径,努力将法学会基层站点打造成法学会服务基层法治实践的重要平台,推动县域社会治理焕发新活力。期待他们将这项具有法学会特色、彰显法学会元素的工作,继续高质量融入平安湖北、法治湖北建设中,擦亮具有湖北特色的法学会工作品牌。
● 责任编辑: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