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为民 首席建功”系列报道之六

广东:法学会全面打造法律服务站点升级版“首席”专家为基层善治提供“N”力量

  “法学会在大岭山法庭设立的法律服务站,入驻3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民商事案件调解,专业又高效,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工作量。”近日,广东省东莞市大岭镇法庭副庭长陈波对记者说。陈波口中的法律服务站是法学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有效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作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的重要工作平台。

  广东省法学会对基层法律服务站点建设高度重视,高位谋划部署,以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为契机,在全省推动形成以综治中心为依托、以中立法律服务社(站、点)为补充、以财政资金和弘扬法治公益基金会提供保障的基层服务站点近1500个,积极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在内的法学会会员进驻基层一线贡献法治智慧,有效提升矛盾纠纷化解和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为广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十年探索 
  打造升级版基层法律服务窗口
  
  广东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经济社会发展先行一步,社会矛盾早发多发,不仅历史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社会矛盾凸显,而且不断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广东法学会充分发挥人民团体在法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助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平安稳定。2014年以来,在省法学会的带领下,全省各级法学会纷纷牵头成立了“有牌子、有服务窗口、有服务设备、有服务人员、有服务台账”的实体化运作机构——中立法律服务社(站)﹝以下简称“中立社(站)”﹞。10年来,各中立社(站)在财政资金的保障下,按照“资深律师+专家”的值班模式,免费为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指引等公益法律服务并开展法治宣传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展过程中,各中立社(站)不断优化升级,根据不同群体的法治需求,将服务窗口延伸至信访大厅、基层法庭、村(居)公共服务中心、特殊学校等场所,上门提供定制化法律服务。
  2023年,河源市13岁的学生小乐(化名),因家长疏于看管、结识不良少年等原因,曾经品学兼优的他出现抽烟喝酒、夜不归宿、厌学逃课、飙车等严重不良行为。经其父母申请,小乐于2023年2月入读河源市启正学校。在读期间,学校安排了市中立社驻点的心理咨询志愿者和法律工作志愿者,对小乐进行辅导,帮助其认识过往行为的错误,调整重塑三观,明确前进目标。此外,志愿者还帮助小乐家长提升亲子教育、沟通能力,并组织观看学生模拟法庭竞赛、参加法治讲座等,增强家长法治观念,提升家、校教育配合效果。
  “帮忙做家务”“关心长辈”“主动删除那些朋友的联系方式”“脱胎换骨”……暑假期间,当学校老师来到小乐家家访时,小乐父亲开心细数孩子的蜕变,对学校及志愿者团队表达了由衷感谢。
  除了河源,中立社(站)的个性化服务在全省其他地市也有着更多不同层面的演绎。
  东莞中立社在全市33个镇街(园区)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信访局、市第一人民法院、市第一市区人民检察院及22个基层法庭建立服务站(点),完善了与公、法、检、司、信访等部门合作的具体方式。与东莞两家高校法学院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发挥高校教师、法学在读学生服务法治实践的积极作用。深化与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合作,连续4年与该院签订服务合作协议,在开展服务过程中既解“法结”又解“心结”。
  江门中立社在各区(市)设立了7个法律服务站。其中,新会区依托中立站,主动链接政法各单位资源,推动“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双百”活动等与“少审爱立方”未成年人审判及司法保护项目实现项目联动,组织会员律师、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与区综治中心调解工作人才等实现资源联动,创新打造“法学会+”新模式,深入开展各类普法宣教、释法答疑和矛盾纠纷调解工作。
  清远中立社分别在清城区法院、广东清新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远光电缆实业有限公司设立调解工作室,遴选30多名社员担任调解员,采取常驻、随驻相结合形式,免费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韶关中立社在武江区人民检察院成立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善美小武调处室”,每周定期派驻律师志愿者,以中立第三方身份,向信访群众提供现场咨询服务、参与化解涉检信访矛盾案件。
  ……
  截至目前,广东省各级法学会依托中立社(站)设立基层服务站点143个,在服务地方法治实践、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强力推进
  依托综治中心织密法学会基层服务网
  
  广州市黄埔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于2021年6月30日正式运行,具有信访接待、矛盾调解、法律服务等十大功能,有18个职能部门进驻,以“一盘棋”思想作为运营理念,高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今年,这里有了新变化。广州市法学会在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挂牌成立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黄埔区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由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带领一支志愿律师服务队,严格按照《广州市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守则》《黄埔区法学会基层服务站职能任务》等规章制度,灵活运用“坐诊”“问诊”“急诊”“特诊”的“四诊”工作法,有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依托各级党委政法委、法学会系统原有的工作平台和成熟资源,融合推进基层服务站点建设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是广东的特色做法。
  2023年年初,广东省以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为目标,以“镇村风险排查、就地矛盾化解、强化诉源治理、促进讲信修睦”为工作主线,在全省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1”指综治中心,“6”指综合网格及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基层政法力量和“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等信息化支撑平台,“N”指其他综治力量)。
  “法学会是政法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层治理体系中的‘N’力量,应当积极参与该体系建设,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广东、平安广东作出应有贡献。”省法学会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依托综治中心设立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组织动员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在内的法学会会员参与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势在必行,又恰逢其时。
  为推动基层服务站点建设、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与“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深度融合,广东省法学会采取有力措施部署推进。
  一方面,在省法学会会长会议、全省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现场会等工作会议上,省委政法委、省法学会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对该项工作提出要求、作出部署。
  另一方面,先后制定《关于推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的指导意见》《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深度融入“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明确相关目标任务、方法路径、工作机制、保障措施,为基层开展工作提供清晰指引。同时,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注意及时总结基层好的经验做法,通过召开现场会、片区座谈会、培训班等方式,进行推介,引导各地学习借鉴,推动形成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
  
  成效显著 
  “首席”为基层解纷贡献法治智慧
  
  2023年7月10日,男子庞某在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某服装加工厂工作至深夜11时许,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死亡。事后,其女儿庞女士及多名亲属纷纷从外地赶来。经多次与公司洽谈有关赔偿事宜无果,未能对庞某的后事进行处理,庞女士及其亲属情绪越发愤慨。
  “我们现在不知道怎么办,只希望我父亲能尽快入土为安,亲属们也早日回归正常生活。”正在不知所措时,庞女士等人打听到街道综治中心可以提供帮助,且有专业律师入驻,便过来咨询。
  考虑案件较为紧急,广州市法学会基层服务站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服务群众工作室立即启动“急诊”工作法,由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带领法律志愿者参与案件处理。在详细了解案件有关情况以及双方争议焦点后,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市中立社副理事长周磊对案件调解提出专业建议意见,指导律师从公平、公正的角度提供专业法律支持,让死者家属清晰了解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促成各方以理性的方式进行沟通协商,有效缓解家属无助、悲愤等不良情绪。最终,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指导以及志愿律师的反复组织协调下,双方达成调解,公司代表当场支付37万元,案结事了。
  记者了解到,在广东省各级法学会的精心组织谋划下,一批以综治中心为依托,组织架构完善、运行机制规范、保障落实到位、队伍力量壮大、服务水平优质的基层服务站点正在有效运行。
  深圳市龙华区以“实体化、实战化”为目标,将基层服务站点“嵌入”三级平安建设中心,共建立区级法律服务站1个、街道级6个、社区级69个,实现区—街道—社区三级服务站点全覆盖。同时,组建1支含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资深律师、专业调解员等在内的专家队伍,通过“常驻、轮驻、随驻、云入驻”等方式,开展日常值班和预约服务。
  珠海市法学会印发《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疑难法律问题研判与信访疑难案件化解工作方案(试行)》,在香洲区、斗门区、金湾区、高新区、鹤洲新区(筹)选取8个镇(街)综治中心以及珠海湖南商会,成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基层服务站(试点),站长由各镇(街)政法委员及商会法务负责人兼任,负责排查梳理疑难案件底数及申报工作。案件经市法学会审核通过后,由指定的1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担任案件召集人,携手中立社(站)律师、心理与社会专家组建专案团队,按照程序有序开展案件研判和化解工作。目前,已收到各试点镇(街)报送的疑难案件8宗,有关化解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肇庆市法学会制定并印发《关于落实〈县(市、区)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指引〉的通知》,指导县(市、区)法学会在各镇(街)综治中心建立基层服务站点,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法学会会员分别挂点到各服务站,以常驻、轮驻、随叫随到等形式参与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
  截至今年5月,全省各级法学会依托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建立基层服务站点1322个,共组织引导3309名法学会会员参与站点工作,开展普法宣传,提供法律咨询或参与基层矛盾纠纷化解。
  “基层既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茬口’。我省在推动基层服务站点建设与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有机结合上,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不足。”省法学会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广东省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切实落实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要求,充分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中立法律服务社”专业特长以及第三方独特优势,以综治中心为主要依托,发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中立社社员等会员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推动实现法学会基层法律服务站点建设镇(街)全覆盖。
  ● 责任编辑:孙雅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