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乡村振兴“时代答卷”  ​

-- ——福建省人民检察院驻村干部工作纪实
  路宽了、水清了、灯亮了,农村大妈跳起了广场舞;冷库、竹品厂、农业示范园一个个特色产业兴起,鼓了村民腰包,增了村集体财富;普法宣传一场接一场,引导村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社会更加和谐安定。

  自2021年7月以来,受福建省人民检察院指派,黄声锋(下派崇仁乡崇仁村)、徐成(下派寨里镇官桥村)、张刚(下派华桥乡官屯村)和陈祥(下派鸾凤乡双门村)4位干警来到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当起驻村第一书记。近三年来,他们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省检察院关于依法能动履职服务保障乡村振兴的具体要求,勇于开拓创新,俯下身子密切联系群众,跑项目谋发展,在闽西北大地上书写出一份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


  6个鸡蛋背后的党群关系  
  光泽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脉西段,是重点老区县和国家级生态县。
  2022年隆冬的夜晚,光泽县华桥乡官屯村村部,驻村第一书记张刚正在办公,门外传来“突突”的声音。
  “感谢书记,这么关心我们!”80多岁的严奶奶拄着拐杖,一进门就塞过来几个鸡蛋。严奶奶两个儿子已经过世了,女儿外嫁,她和老伴儿生活贫困。村里每次慰问,张刚书记都不会忘记她。省检机关党委带队下来时,大家与严奶奶合影,送上了500元慰问金。
  6个鸡蛋是严奶奶平时省下来的,也是她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东西。这种简单纯朴情感表露,是底层群众的生活写照,让张刚为之动容。他默默收下了鸡蛋,连夜扶送严奶奶回家。次日,张刚提着一箱方便面回访,将鸡蛋藏在里面。
  为了方便照顾严奶奶,张刚经过多方协调,在严奶奶家门口特意安装了摄像头和一盏路灯。
  “群众向我们掏心窝子,我们要对得起这份信任。”这是驻村干部快速转换角色,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一个缩影。
  2021年驻村伊始,4位驻村干部通过走家访户,快速了解乡村情况、存在问题和发展瓶颈,对村庄的发展进行初步规划。之后,4个村经过努力协调,顺利选出新一届支委、村委,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与原村“两委”整体年纪偏大、学历偏低相比,此次当选的干部均为高学历的年轻人,作风扎实,工作有活力。
  1998年出生的官紫琴是华桥乡官屯村人,在福州念的大学,毕业后回村里做书记助理。2021年,她当选村支书记、主任,与另一个“90后”的小伙子搭建班子。“以前我给老书记打杂,现在突然变成‘一把手’,很不习惯。还好来了张刚书记,有事情都请教他。”经过两年多的历练,官紫琴已经能熟练处理日常村务,但她说,“跑项目还得张书记帮忙”,言语中透着谦卑。
  新的村“两委”严格落实日常党建制度,坚持“三会一课”、谈心谈话、“4+X”党日活动,完善村规民约,规范“两委”议事规则,彰显党建引领作用。村“两委”还注重搭建党群生活平台。崇仁乡崇仁村清理利用闲置影剧院,修建成集党建、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党群活动中心,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凝聚共商共建共享意识。鸾凤乡双门村开展“党员夜话”活动,建立流动党员“四定”管理机制,极大地调动党员群众参与村务的积极性。
  
  “民生路灯”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今年3月27日晚上7点,崇仁村的村口公园,一群大妈随音乐旋律跳起广场舞,小朋友在旁边玩耍。62岁的村民吴芳爱说:“现在广场整平了,四周还安了路灯,亮堂堂的。大家晚上没事,都爱出来跳跳舞,每天都有二三十人。”
  据崇仁村第一书记黄声锋介绍,2021年他刚到村里,发现村口有块荒地,有一两亩地,就向省里争取专项资金,对村口公园、古街栈道、崇仁新村沿路等进行环境整治,同时在古街栈道和通组路安装130多盏路灯。路灯照亮了村庄,也照亮了乡村振兴之路。
  狠抓环境整治,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是驻村干部做的第一件民生大事。鸾凤乡双门村先后投入了340万元,通过建设太阳能路灯、景观护岸、村庄绿化、党建长廊、活动广场等,改善了村庄人居环境,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寨里镇官桥村也进行了人居环境整治,并组建了长效保洁机制,将“脏乱差”的地方打造成村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崇仁乡政府所在地的崇仁村,争取了1200万元资金用于生活饮用水和污水整治,使全村用上干净安全的自来水,污水排放也得到彻底根治。2022年,崇仁村遭遇百年不遇的干旱,村委筹集24万多元钻两口深水井,日出水量达600吨,解决了村民旱季用水荒。
  要致富先修路,官屯村原来村干道仅3米宽,制约经济发展,还存在安全隐患。为此,村委会筹集资金250多万元进行拓宽改造,目前工程已完成通车。此外,村委会还完成对邓家际小组和城坑小组的道路硬化,盘活了600多亩田地和3000多亩林地。
  官桥村第一书记徐成,常年只穿深色衬衫,因为村里喝的用的都是泛黄的地表水,白衬衫很容易染黄。为了让村民喝上干净的井水,他向上级部门争取到20万元,对涉及5个村民小组的2处人饮用水设施进行改造。在村庄建设中,官桥村注重保留村庄的“原生态”,防止大拆大建,目前与厦门大学规划设计团队合作,制作了长期的规划蓝图。
  在村庄规划发展上,官屯村谋划得更深远一点。该村引进省乡村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了15年的发展蓝图,目前已完成全部工作。同时,官屯村加快数字化乡村建设,筹措资金49万元建设村务信息管理综合平台,对全村主要道路、重点河道、环境卫生等场所进行实时监控,该平台已通过初步验收并进行试运行。
  相关资料显示,2021年、2022年,4个村在各自乡镇绿色发展、人居环境整治考核中均位居前列。
  
  产业振兴鼓起村民“钱袋子”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4位驻村干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村实际因地制宜,谋划出各有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
  2024年3月27日,在崇仁村农业生态产业园大棚里,一排排无土栽培架子上,皇帝菜青翠欲滴,刚割过的韭菜长出新芽;瓜果棚里,藤蔓上挂着五颜六色的西红柿,旁边一畦畦草莓鲜红诱人。60多岁的皮女士正忙着采摘。她是崇仁村人,负责大棚里瓜果采摘及日常管理,“在家门口打工,每月能赚3000多元,我很知足了。”
  这是崇仁村打造的农业科技种植样板项目。据介绍,崇仁村投入资金800多万元,建设起占地约103亩、集种植、培育、采摘、研学于一体的农业科技示范园,为光泽县作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递出了一张亮丽名片。目前,该农业示范园种植的蔬菜瓜果,销往远近商超,每年为村集体贡献约10万元。
  此外,崇仁村配合福建圣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筹集资金182万元建设两个存储量约为2300立方米的冷冻库,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3万元;筹集资金35万元成立光泽依圣食品加工厂,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2万元。
  其他3个村委会也为发展产业各显神通。在官屯村,村“两委”带领党员群众种植近1000亩黄精,协调林业部门及厦门大学中草药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持,形成规模效益。大力发展烟草种植,种植面积由450亩发展到730亩,并修建10多个烤烟房,带动村民增收、村集体收入盈余。此外,通过“村工程乡代建”机制,2023年为村民增收56万元,为村集体增收18万元,实现了村集体、村民、企业三方共赢。
  官桥村大力推广林下中药材种植、茄子种植、芋头种植,注资建立竹(笋)加工产业,日加工竹子40吨,每年可带动30名村民年增收6万~7万元,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双门村引进农业公司流转土地168亩种植芋头,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
  据介绍,2021年以来,4位驻村干部积极争取各类专项资金、帮扶资金2000多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村集体进账。在崇仁村,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冷冻库两个项目,就增加村集体收入20多万元。2023年,官屯村通过“村工程乡代建”为村集体增收18万元,解决了长期拖欠村干部工资的问题。
  
  普法宣传
  提高村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福建省人民检察院指派4名驻村干部的工作,得到了光泽县人民检察院的大力支持。据光泽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吴才文介绍,2021年8月以来,光泽县人民检察院班子成员分别深入省检下派党支部第一书记驻点村,调研村情村貌、生产生活、经济来源等情况,制定了保障乡村振兴工作方案,成立工作组进行点对点对接,实现“院领导+内设机构+派驻村”搭配,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来,这里就是小艳的家。”在官屯村第一书记张刚的指引下,光泽县检察院检察官来到小艳家了解情况。2022年,小艳的父亲在一起交通事故中不幸去世,家庭失去了经济支柱,肇事者又无赔偿能力。母亲改嫁后,寄养在大伯家的小艳考上了大学,但是较高的学费让一家人为难。
  光泽县人民检察院了解情况后,立即启动了司法救助程序,最后省市县三级检察院形成合力,为小艳争取到司法救助金6万元,帮助他们一家走出困境。
  作为检察机关派出的驻村第一书记,他们没有忘记普法宣传的重任,当好政策法规宣讲员,把党的政策法规学习好、宣传好、执行好。在崇仁村公园广场,黄声锋带领村“两委”建设了大量橱窗,通过法律法规、典型案件以及名人故事,进行普法宣传和道德弘扬,让村民在休闲健身中得到法治洗礼和道德教化。
  在官屯村,村委会将村属小学改造成集法治宣传、健身娱乐于一体的村民法治活动中心,营造浓厚的法治宣传氛围。官屯村还利用一河两岸的优美风景,建设法治长廊、法治同心彩虹桥、法治休闲广场等普法场所,打造集健身休闲、普法学习、文化教育于一体的三治融合示范点,并于2023年被评为县级乡村普法示范点。
  “截至目前,我们协同县检察院和县法院举办5次普法宣讲,受教村民2000余人次。”张刚说,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村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得到提升。新“两委”班子成立以来,成功处理林权、用地等纠纷17件,乡村治理持续稳定、有效。
  经过三年的努力工作,4位驻村干部在各自岗位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时代答卷”。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他们自己也在工作中感觉学习很多、收益很多。
  “我们只有俯下身子,真心服务,主动融入成为村庄的一分子,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好、做扎实。”此次驻村干部的带队组长黄声锋说,搞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送钱拉项目,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要立足村庄实际,发展特色产业,注重培育“造血”功能,才能让乡村持续振兴发展。
  ● 责任编辑: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