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教诲 砥砺前行 二十年平安嘉兴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自2004年浙江省委作出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决定以来,嘉兴以革命红船启航地的政治担当,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开创的平安浙江建设道路砥砺前行,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连续19年荣获省级“平安市”称号,率先捧得“二星平安金鼎”和平安中国最高荣誉“长安杯”,平安嘉兴已成为嘉兴市市域治理领域的响亮品牌。2004年至2023年,全年刑事案件数从4.1万起降至2.3万起,严重暴力犯罪起诉数从495人降至45人,电诈发案数从年峰值1.58万起降至0.98万起,交通亡人数从年峰值769人降至328人,全年办理来信来访信访事项从15312批(件)降至8673批(件),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从94.7%上升至97.2%。这一系列数字的变化,反映出嘉兴市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平安幸福与民生改善共进,人民群众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幸福感,努力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2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两张报表”一起抓,大平安建设优势持续释放。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的谆谆教诲,坚持大平安理念贯穿全程,把平安创建工作摆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中来谋划推进,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开篇布局的平安浙江建设已成为全市上下广泛共识。修订颁布《闭环管控大平安机制》《嘉兴市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法规和政策文件,完善实施“7+7+X”除险保安晾晒、“三查三整改”、“四不两直”检查交办等工作机制和举措,平安建设组织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完善。严格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坚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市委常委会每季度召开平安稳定形势分析会,市四套班子领导每年带队开展全域督查,各地各部门及时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形成了各方面工作统筹考虑平安创建,平安创建保障促进各方面工作的良好局面。嘉兴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04年的855.6亿元上升到2023年的7062.5亿元、连跨7个千亿台阶,4个县(市、区)进入GDP“千亿俱乐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1.3万元、0.61万元增长到7.59万元、4.96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全省最优,农民收入连续20年保持全省第一,真正做到了“经济报表”和“平安报表”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
  2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标本兼治方针,社会大局稳定防线持续巩固。确保政权的巩固,这是建设平安浙江的首要任务。立足嘉兴特殊政治地位,牢固树立“既要靠前、又要兜底”主动维稳理念,创新落实维护稳定常态化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全员维稳责任制、重大涉稳问题清单式交办、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维稳工作重点指标评估通报等制度,深入实施稳定风险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强化源头管控、属地稳控、精准防控,全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牢固树立“100-1=0”底线思维,部署开展平安护航系列行动,固化完善6方面20项维稳工作机制,高质量完成重大警卫任务158批次,实现G20杭州峰会、建党百年、杭州亚运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系列重大维稳安保硬仗全战全胜。聚力打造全省“信访生态最优市”,连续21年开展各级党政“一把手”双签信访责任书,全面推进12345政务热线平台建设,持续推动信访积案清零,全年办理来信来访信访事项从15312批(件)降至8673批(件),2023年信访积案化解质效全省最优。深化“清朗禾城”网络生态治理,推进“嘉里有你”网络生态瞭望哨建设,开展“安网”系列网络安全应急演练,网安事件处置实现事不过夜。
  2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思想,群众安全感满意率持续提升。始终牢记富裕与安定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以创新举措、超常力度推动解决群众最恨最怨最烦的问题。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得人心,累计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22个、恶势力犯罪集团(团伙)282个。命案防控卓有成效,创新实施“民转刑”命案专项治理,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高危前科人员排摸管控,连续17年命案全破,流动人口命案创11年新低。在全省最早发起反诈人民战争,2020年以来破获案件12392起、返还群众损失3.3亿元、超前预警防范群众损失20余亿元,国务院反诈联席办两次发文推广嘉兴市经验做法。深化社区矫正工作,再犯罪率遏制在0.1%,连续19年保持“零脱管”。
  2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安全生产理念,系统行业平安建设质效持续显现。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深化开展系统(行业)平安建设,打造涵盖医院、校园、工业园区等重点领域423个示范载体,以各行业“小平安”汇聚全市“大平安”。深入开展“打非治违”大会战,生产安全事故数、亡人数实现5年连降、总量减半。持续推进“珍爱生命 铁拳护航”交通安全大会战,固化完善“四级路长”“发一防十”等系列机制,2023年交通事故亡人数创11年新低。建立消防安全隐患管控闭环,创新实施租赁企业备案承诺、“一镇一策”整治、畅通“生命通道”联合执法等举措,2017年以来全市火灾事故起数年均降幅11.2%。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责任网络,药品监督抽检合格率从2005年77.7%上升至2023年100%,荣获“浙江省食品安全市”称号,放心消费指数连续3年获全省第一,全国百城消费者满意度连续3年进入前20。实施校园安全协同共治,率先在全省开通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以“总站+县市分站+服务团组(片区)+中小学校服务站点”模式实现心理健康服务网全覆盖。深化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平安创建,2019年全国民间信仰事务管理现场会在嘉兴召开,嘉兴市成为全国民间信仰生态和谐稳定的典型地区之一。
  2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护航发展要务,平安法治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坚持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努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一体推进平安嘉兴、法治嘉兴建设,深化拓展涉企平安法治增值化服务,成功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营商环境无感监测指数保持全省前三,营商环境评价进入全国地级市前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质效保持全省前列。开展“最嘉法护”,做优“安商驿站”,企业合规案例登上案例大讲坛,“商人纠纷商会解”机制入选全国法院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案例。打造“助企安嘉”知识产权保护品牌,破获了一批知产保护大案要案,成功吸引了360、果麦、株洲钻石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增资;获批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授权时间从2年半缩短到3个月以内。深化公益诉讼检察,2011年办理全省首例环保公益诉讼案以来,已累计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357件,府院共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公益诉讼衔接协作机制得到最高检发文推广。创新实践“跨域司法一体化”模式,发布涉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经济社会运行评估、长三角地区法治政府建设评估等报告,嘉兴中院获最高法院授予“数助决策”特等奖;上线全国首个跨域审判资源协同应用平台,吸纳江浙沪皖71家法院1880名法官和59名专家入驻,发起评议讨论案件超过1.3万件,受到最高人民法院肯定。
  2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强基固本导向,共建共治共享探索持续丰富。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基。始终把固本强基作为一项根本性、战略性的任务,把精力向基层集中、力量向基层加强、政策向基层倾斜,顺利通过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验收。扎实推进社会治理“五基”建设,全市共划分6315个网格、5.59万余个微网格,配备“1+3+N”网格团队5.55万人,建成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11498人,创新打造办法一起想、服务零距离、事情一起干“101”社会共治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成功创建省级“枫桥式”基层政法单位11家;发端于嘉兴桐乡市的“三治”探索,在党的十九大上被正式写入大会报告,“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西山经验”向全省推介。深化矛盾纠纷大调解,全市各级调解组织调处民间矛盾纠纷从2004的9490件增长到2023年的78039件、同比增长722%,诉讼总收案和“万人成诉率”实现6年连降,“无讼村社”创建相关做法获评全国社会治理创新典范。创新“民声一键办”工作机制,贯通12345、110、基层智治综合应用三方平台,打造“一键直呼”“一呼即办”“一办到底”体系,各类“民声”事项现场办结率达90%。不断加大平安建设宣传力度,依托“志愿浙江”招募平安志愿者22万余人,形成了“红船义警”“乌镇管家”等一批金牌平安志愿者队伍,干部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逐年提升。
  2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数字赋能贯通,数字变革大驱动持续深入。我们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深入实施《浙江省政法数字化协同工程规划(2017-2020年)》,加快推进现代科技与平安建设工作深度融合,数字赋能市域矛盾纠纷化解经验入选全国市域社会治理试点优秀创新经验,重大会务重大活动除险保安集成改革、构建长三角跨域执法司法一体化协同新模式、“一窗通拍、全域应用”、涉企舆情协同治理等4项数字法治成果获省改革突破奖,“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新图景”获全省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数字法治系统建设连续3年综合评价位列全省前三。首创“公开听证一件事”,全市8家检察院全部入选全国检察听证互联网直播试点单位。全域推进“智安系列”建设,全市已建视频监控19.43万路,重点公共区域100%联网,建成“智安小区”2726个,其中1447个小区实现刑事零发案。
  20年平安嘉兴建设砥砺前行、硕果累累,全市上下深刻地体会到平安建设之所以取得重大成果,主要有6个方面的经验启示:一是紧紧抓住了一个根本保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重要论述,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平安嘉兴建设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二是紧紧抓住了一个价值追求,把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要求作为努力方向,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推进平安嘉兴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紧紧抓住了一组工作机制,创新完善平安嘉兴建设齐抓共管、多元参与机制,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形成公众参与、全民共建的良好态势;四是紧紧抓住了一套科学方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正确处理维权和维稳、秩序和活力等关系,全面提升平安嘉兴建设法治化、社会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五是紧紧抓住了一个工作重心,持续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把重心落到镇街村社,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六是紧紧抓住了一个责任要求,履行好维护一方稳定、守护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在平安稳定一线历练干部、培养干部,不断增强平安建设的斗争主动性。
  站在平安浙江建设20周年的新起点,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平安浙江建设20周年大会精神,始终紧扣“五个更加”总体目标和“六个确保”具体目标,持续放大大平安工作机制优势,切实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奋力打造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努力为平安浙江、平安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浙江省嘉兴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 责任编辑:黄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