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交通“一域之平安”护航浙江“全域之平安”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高度重视平安交通建设。浙江省委针对重大交通工程、道路运输超限治理、农村交通出行等安全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20年来,浙江省交通系统牢记嘱托,在省委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有力指导下,勇担“开路先锋”使命,一张蓝图一以贯之,全面强化平安交通统筹力、支撑力、防护力、穿透力、凝聚力,实现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主要指标大幅下降,行业死亡人数较2004年下降86%。特别是2023年,面对疫情防控转段、亚运保障等艰巨任务,持续奋战、全力攻坚,行业亡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4.1%、12.1%,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浙江省交通运输厅连续3年获省级单位平安建设前3、省政府安全生产考核第一,为平安浙江提供有力支撑。
  始终以“守土尽责”为核心,全面强化“平安交通”统筹力。交通涉及领域多、覆盖范围大,风险点多、线长、面广。特别是近年来,浙江交通持续快速发展,呈现“投资规模大、物流强度高、出行频次密”等特点,近五年总投资达1.7万亿元,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全球第一,全省客货运量全国前4,高速公路日均车流量全国第2,保安全护稳定压力大。我们牢固树立大平安理念,统筹各类要素、各个领域、各方资源、各种手段,构筑“到底到边、协同高效”治理体系。
  全领域“一体布局”。以平安交通年为主抓手,连续开展“建设年”“深化年”“强化年”“提升年”专项行动,“一年一主题”层层递进、持续深化。在覆盖领域上,全面统筹安全生产、维稳安保、网络安全、意识形态、自然灾害防御,实现由“单一领域专项治理”向“多领域协同推进”提升;在工作体系上,省市县企一体推进,建立专班化、节点化、项目化攻坚机制,细化任务、责任、措施“三张清单”,实现由“条线分散实施”向“集中统一推进”提升;在治理模式上,不仅注重面上问题隐患治理,更注重制度、标准等基层基础基本功建设,实现由“被动治标”向“主动标本”提升。
  跨部门“一体联动”。在浙江省平安办有力指导下,我们主动靠前,横向构建与公安、网信、应急、气象、市场监管等省级部门紧密联动机制;纵向建立与铁路、民航、海事、邮政等直属单位整体协同机制,通过实施常态化会商、集中研判、联合执法等“组合拳”,形成齐抓共管格局,高质量完成平安护航G20峰会、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百年、党的二十大等重大保障任务。特别是杭州亚运会期间,部省市紧密联动,实施“环浙、环赛区、环核心区”圈层联防联控,实现安全保障和赛事保障“双胜利”,6万班次“零延误”、300万公里服务“零事故”、近4.5万名客户群“零投诉”。
  闭环化“一体落实”。首创“平安交通管控指数”,设置亡人事故、隐患排查、精准执法、年度重点任务等4方面、35项量化指标,每月跟踪通报,并与全省平安考核挂钩。创新“网格包保机制”,按照“省包市、市包县、县包企业”模式,实施网格化督导管控,形成一级包一级、层层抓落实工作格局。构建“驻点+条线+专业+回头看”集成督查模式,实施常态督导、警示约谈、挂牌督办,实现全链条闭环管理。特别是2024年春运期间,省市县交通部门组建200余个包保督导组,分片包保重点企业、重要部位、重点项目、重点群体,确保责任压实到每一辆车(船)、每一处点段、每一个具体岗位。在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5.2亿人次、同比增长23.2%、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实现行业亡人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0%、40%。
  多场景“一体保障”。充分发挥省级综合交通应急指挥中心牵头作用,建立“1168”应急指挥机制,成立1个综合指挥部,组建1个工作专班,制定会商研判、值守督导、预警预报、应急调度、信息报送、复盘评估等6项全流程工作机制,细化路网运行、道路运输、轨道站点、客渡运、省管内河、港口、内河货船和在建工程等8方面风险分级分类管控规则。构建“1+7+N”应急保障体系,建成1个国家级基地、7个省级基地、73个市县级基地,配备大型抢险救援设备7494台套、应急队伍233支(1.1万人),有效防抗利奇马、烟花等超强台风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实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
  始终以“群众满意”为根本,全面强化“平安交通”支撑力。“平安不平安,群众说了算。”交通出行安全,是老百姓高度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我们坚持“群众盼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聚焦老百姓身边的安全,将平安交通细化为“车、船、路、港、工地”等重点单元,强化源头治理、夯基固本、分类施策、精准防控,以一个个小平安,构筑起交通大平安。
  打造平安公路。紧密结合省委省政府“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小城镇综合整治等专项行动,大力实施交通基础设施防护、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三化一平”专项整治,整治省级事故多发点段1372处,改造危旧桥隧6715座,提升平交道口4481处。特别是聚焦农村出行安全问题,深入实施“乡村康庄工程”,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全面消除等外公路,完善防护设施4.5万公里、实现临水临崖及4米以上落差路段全覆盖,让群众不仅走得了,更能走得好、走得安全。
  打造平安港航。强化327个港航重点企业、1236个危险货物储罐安全监管,实现港口重大危险源企业动火作业管控全覆盖。疏浚航道1300余公里,新建航标5732座(块)、实现内河航道助航标志标牌全覆盖。推进撤渡建桥和“美丽渡口”建设,渡口总数下降84%,提升改造渡埠渡船项目541个,有效降低客渡运安全风险。建设改造陆岛交通码头泊位126个,实现300人岛屿交通码头、1000人岛屿一岛两码头、3000人岛屿滚装码头全覆盖,有力保障海岛、库区等群众安全出行。
  打造平安车船。依法依规淘汰国三及以下营运柴油货车、57座以上客车、卧铺客车等营运车辆6000余辆。特别是坚持刀刃向内,全面淘汰卧铺和57座以上营运客车,评估清退800公里以上客运班线超80%。优化船舶运力结构,沿海、内河货船平均吨位分别增长36%、88%。30客位以上营运客船、营运渡船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或北斗卫星定位装置基本实现全覆盖。
  打造平安工程。系统推进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率先实现5亿以上项目全覆盖,打造15个部级平安工程项目,数量居全国前列。全面淘汰桥梁悬浇配重式挂篮设备等落后工艺、设备、材料。完成370座山岭隧道、109个改扩建项目、121个非传统模式项目等整治提升。推进工程机械车辆改造升级,完善压路机防碰撞系统、塔吊盲区可视化监控系统、高耸设备防倾覆装置,全面提升工程设备安保防护能力。
  始终以“拔钉破难”为关键,全面强化“平安交通”防护力。抓平安建设,必须坚持强烈的问题导向,必须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不放过每一处隐患、不忽视每一个问题。我们坚持全覆盖、零容忍、重实效,保持高压态势,坚决纠治顽瘴痼疾、全力消除风险隐患,做到发现一个、整改一批、杜绝一类,全力啃下硬骨头、打赢攻坚战。
  打好道路危货运输整治攻坚战。深刻吸取“6·13”温岭槽罐车爆炸事故教训,重拳实施雷霆整治行动,开展全覆盖、地毯式排查治理,建立“两长四员”网格责任体系,全面清理挂靠、“两外”车辆超1万辆,停业整顿及注销淘汰企业107家、停运车辆1500余辆。出台《浙江省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试行)》,首创危货运输智控平台,实施“大数据+网格化+全链条”闭环管控。驾驶员超速等违规行为下降96%,危货运输亡人事故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72%、90%,获国务院安委会肯定。
  打好“百吨王”等超限超载整治攻坚战。全面实行高速公路入口称重管理,实现全省536个收费站全覆盖,确保“货车必检、超限禁入”。力推科技治超,建成非现场执法设施824套2273条车道,形成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公路全覆盖的执法网络。积极推进信用治超,实施长三角地区联合整治。加强源头治超,对423家重点货运源头单位实施数字化管理,压实“三管三必须”责任,公路超限率大幅下降,基本消除“百吨王”。
  打好水上交通整治攻坚战。集中整治港口危货、客渡运、通航环境等安全隐患。重点实施港口危化品“铁拳整治”,完成隐患整改1293处。基本消除货船严重超载行为,大力整治“三无船舶”、农林自用船、小型渔船等碍航问题。开展渔船“船图不符”专项治理,完成1.2万艘渔运船核查,整治船桥碰撞隐患268个,提高船舶运行安全防护水平。
  打好铁路沿线安全整治攻坚战。聚焦铁路安全保护区内违法行为整治、公铁平交道口改造等重点任务,坚持“一点一策、一处一方案”,闭环治理问题点位1.8万余处,实现“三年任务、一年半完成”。创新双段长、110接警联动、联席会议等机制,推动出台《浙江省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填补本省监管职责空白。
  始终以“数智赋能”为突破,全面提升“平安交通”穿透力。针对交通领域流动性强、传统方式监管难等问题,我们坚持数字赋能、实战实效,系统推进数字交通建设,迭代创新重点应用,着力构建“穿透式、可溯源”现代治理机制。
  以“浙运安”应用为牵引,创新重点车辆“大数据、网格化、全链条智控”模式。构建“一码三闭环”机制,首创驾驶员“安全码”,实现“人、车、企全要素闭环”“装、运、卸全环节闭环”“应急、生态、公安等全方位闭环”,实现超速率、亡人数等主要指标大幅下降,并进一步覆盖客运、普货车辆,向长三角地区推广。为全国危货运输治理探索出了一条新路,获评全省数字化改革十大标志性成果典型应用。
  以“船检通”应用为牵引,创新船舶“全生命周期智控”模式。首创“船检码”,在船舶建造之初 “赋码管理”,动态监测安全状态。建立“船舶库”,打通智慧海事、电子航道图等数据信息,全面覆盖236家船厂、3.6万余艘商渔船,归集从设计、建造到营运、报废所有检验信息。联动农业、海事等部门,实施全周期联合监督、全流程检验管控、一站式办证服务。累计发现并处置脱检违规航行隐患7458个、脱检率下降48%,获评省级数字化最佳应用。
  以“浙路品质”应用为牵引,创新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精细化智控”模式。创新履约管理,实施关键人员赋码监测、上岗打卡,杜绝顶岗、挂靠等现象。创新过程管控,对材料产品、施工工艺、实体质量等问题,通过“电子工单”实时干预、动态处置。创新数字验收,建立线上质量评价体系,实现“过程+结果”综合评定。覆盖所有在建重点工程,人员违章作业减少20%,设备隐患数降低70%。
  始终以“夯基固本”为保障,全面强化“平安交通”凝聚力。健康良好的行业生态,是平安建设的重要基石。我们以“三支队伍”建设为牵引,坚持以人为本,聚焦党建、法治、关爱三大重点,凝心聚力、综合施策,夯实平安建设基础保障。
  抓党建引领。率先成立省、市、县三级行业党委,打造“党旗引领、一路同心”品牌,建成货运企业党组织554个,基本实现20辆车以上货运企业应建尽建,纳管货车司机党员1928名;创新“一企两员”机制——一个重点企业,明确一个党建指导员和一个助企服务员,全面覆盖全省820家重点货运企业,每年开展服务2000余次,有效激发行业正能量。特别是在全国首创《货车司机全周期服务规范》团体标准,聚焦“新手入职、学习成长、稳定发展、光荣退休”4个阶段,研究梳理6方面、35项关键服务需求,并在全省范围内实践推广。
  抓法治保障。着眼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综合交通体系,先后制修订道路运输条例、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在建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等10部地方性法规规章,形成涵盖公、铁、水、空各领域法规制度体系。率先推行“跨省通办”“多证合一”“多检合一”系列改革,首创“首违免罚”“轻微免罚”暖心措施,进一步提高执法温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践行“浦江经验”,建立信访源头治理、动态清零机制,打造“鲁金华”等29个行业基层矛调和法律咨询品牌,努力使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抓关爱服务。针对运输企业、司机最迫切诉求,联合26家省级部门,出台加强权益保障工作意见,每年推出一批暖心实事,落实贷款、补助补贴等助企政策超300亿元。实施高素养交通产业工人培育行动,以一线培训、立功竞赛、技能比武、创新工作室、职业院校等为平台,加快培育模范班组、工匠能手,加强行业自律,关爱新就业群体。上线“卡车司机在线”应用,提供办证、咨询、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累计服务超380万人次。创新推出货车“油我无忧”特种保险,对货车因柴油被盗产生的损失提供免费理赔。
  (作者系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
  ● 责任编辑:黄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