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浙江”为何能历久弥新?

  2004年5月,浙江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倡议下,省委作出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战略决策,开启了省域层面率先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探索历程。20年来,历届浙江省委接力奋斗、久久为功,推动平安浙江建设形成了一系列长效性机制、实施了一系列开创性举措、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浙江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和法治浙江建设群众满意度逐年提升、走在前列,各类案事件持续下降,安全生产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等各项指标大幅下降,浙江走出了两条漂亮的平安曲线图,成为全国公认的最具安全感的省份之一。
  20年的成功实践启示我们:平安浙江建设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最根本的就在于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分析思考平安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提出新思路新举措,推动平安浙江建设不断与时俱进、始终走在前列。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平安浙江建设蕴含的深刻道理、学理和哲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平安浙江的深化发展,以新的创造性实践和创新性业绩书写浙江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新篇章,勇立潮头、永立潮头。
  一是站稳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把平安浙江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在人民满意上
  20年前,习近平同志在谋划和推进平安浙江建设过程中强调,必须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思想,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他带领省委一班人坚持深入基层,调研开路,向广大干部群众深入了解关于平安浙江建设的需求,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形成了大平安的核心理念和战略决策部署。建设平安浙江最终能否取得长远效果,关键取决于群众有没有真正发动起来,参与进去。他立场鲜明地提出,平安不平安,群众说了算。习近平同志的这些观点和论述与新时代以来形成的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思想在精神上是高度契合的、在实践上是一脉相承的。
  20年来,平安浙江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令人民满意和世人关注的成效,关键的一点就是历届浙江省委始终坚持平安建设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始终坚持坚持人民需求导向,以民生促民安,以平安促和谐,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度,最大力度地减少不稳定因素,不断提升平安建设的群众满意率和整体工作质效。始终注重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把人民群众的力量发挥出来,全社会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努力变“政府独唱”为“社会合唱”,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局面。始终突出人民主体地位,将群众意愿作为平安建设的“风向标”,将群众评价作为平安成效的“试金石”,真正把平安建设的评判权交到群众手中,让人民群众监督平安建设,在此基础上创造了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领导干部下访接访,重结果、动态化的平安考核体系等重要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
  二是保持自信自立的奋进姿态,坚持从浙江实际出发,厚植文化传统、激扬精神力量,把平安浙江建设的根基厚植在融通古今上
  20年前,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运行区间,浙江作为一个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省份和改革开放先行地区,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更早经历了“成长的烦恼”。习近平同志在谋划和推进平安浙江建设的过程中,坚持从浙江实际出发,满怀着对浙江深厚文化底蕴的高度自信,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找到了一条适合浙江的平安建设道路,率先实现了从小平安到大平安的思想升华和实践跃升。他深入分析了浙江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强调浙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深层原因,就在于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传统与当今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就在于“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习近平同志这些重要论述,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突出强调的自信自立观点是高度一致、同气连枝的。
  20年来,平安浙江建设之所以总是能够作出准确的形势判断,提出精准的目标任务和创新举措,关键的一条就是历届浙江省委始终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浙江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坚持从浙江实际出发,自信自立地谋划和推进平安浙江建设的各项关键举措和重点任务,着力谋定思动、系统施治,矢志一以贯之、一抓到底。今年4月7日,平安浙江建设20周年大会在杭州召开,省委书记易炼红指出,“要深刻认识把握平安浙江建设阶段性特征,切实增强打头阵、当先锋、作示范使命担当,牢牢把握先行再跨步的战略机遇期、斗争再聚力的深度承压期、攻坚再破难的塑造变革期、形象再出彩的窗口展示期”,为我们深化平安浙江建设提供了现实的依据和实践的指引。
  三是遵循守正创新的发展方向,坚持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和创新引领下的传承,把平安浙江建设的生机活力维系在推动改革创新上
  20年前,浙江面临着经济转变、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多重压力,迫切需要创新理念思路举措,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好各类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习近平同志在谋划和推进平安浙江建设的过程,强调推进经济发展是政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同样是政绩;指出坚持打防结合,综合治理,切实解决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高发多发的突出问题,确保社会治安秩序良好。同时又极为敏锐地领会党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最新精神,创造性提出了大平安的理念,带领省委作出了建设平安浙江的重大决定,明确了“五个更加”的总体目标和“六个确保”的具体目标,推出了一系列的创新举措和做法,被当时中央综治主管部门吸纳,在全国随后开展的平安建设活动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习近平同志当年的这些做法,事实上就是遵循守正创新这一发展方向和突破路径的亲身实践、率先垂范。
  20年来,平安浙江建设之所以能够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关键的一条就是历届省委沿着习近平同志指明的发展方向,始终坚持以“八八战略”为引领,持续推进增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以守正创新的精神把平安浙江建设推向新的发展境界。浙江率先建立省委书记挂帅的平安建设领导小组,持续推进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改革创新。浙江高度重视平安基础工作,以创新和发展“枫桥经验”为总抓手,持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组织体系创新和多元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体系创新,涌现出三治融合、“141”体系等一大批创新成果。浙江引领全国政法信息化、数字化工作之潮流,持续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最多跑一次改革”、政府数字化转型、增值式政务服务等政府自身变革,以数字赋能助力平安浙江建设勇立潮头。
  四是把握问题导向的工作方法,坚持奔着问题去,抓早抓小抓源头,促进问题实质解决,把平安浙江建设的重心放在提升工作实效上
  20年前,浙江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经济高速增长所付出的社会成本和代价在不断上升;各类刑事犯罪居高不下,人民内部矛盾和纠纷多发;经济发展中存在新的隐患,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社会危机预测、预防和应急机制尚不完备。习近平同志在谋划和推进平安浙江建设的过程中,提出要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政治意识,突出强调要用联系的观点抓稳定,正确认识影响社会稳定的新情况、新特点,要用发展的观点抓稳定,不断破解发展对稳定提出的新课题,要用辩证的观点抓稳定,具体分析和区别对待各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围绕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主要矛盾和把握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习近平同志明确了平安浙江建设的六大重点工作,即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努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全面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切实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不断提高全民素质。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要“预警在先,苗头问题早消化;教育在先,重点对象早转化;控制在先,敏感时期早防范;调解在先,矛盾纠纷早处理”。习近平同志的这些观点和论述充分体现了坚持问题导向抓工作的方法论意蕴。
  20年来,平安浙江建设之所以能够创造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双赢成效,关键的一点就是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敏于洞察矛盾,敢于正视矛盾,勤于分析矛盾,善于化解矛盾”,坚持想好了就做,看准了就做,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抓出了实效、抓出了长效。平安浙江建设20周年大会强调,要充分认识“风险在哪里”“底线是什么”“趋势怎么样”,加快从一时一域静态安全到全域全程动态安全、从可知可感面上安全到舒心放心本质安全、从除险清患维护安全到主动防控塑造安全的转变跃升。为深化平安浙江建设找准问题重点,明确发展要求。
  五是运用系统观念的思维认知,坚持从战略、全局的、整体的高度谋划和推进工作,把平安浙江建设的视野投射到各领域全方位上
  20年前,面对经济社会发展领域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党员干部群体中存在着思想认识上不一致、不统一的情况,一定范围内也出现过“摆平就是水平、花钱买太平”等认知偏差。习近平同志在谋划和推进平安浙江建设的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高瞻远瞩、远见卓识,明确提出要深刻认识平安浙江建设的重大意义,要从战略工程、系统工程、民心工程的高度来给予重视、抓紧落实;强调“平安浙江”中的“平安”,不是狭义的“平安”,而是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宽领域、大范围、多层面的广义“平安”。强调建设“平安浙江”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工程。从总体上看,建设“平安浙江”,至少包含以下“六个安全”:一是政治安全。二是治安安全。三是信访安全。四是经济安全。五是生产安全。六是公共安全。深刻指出“把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诸因素结合起来统筹兼顾”“把服务群众与教育群众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和“把经常性工作与阶段性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安排”,要从严治标与着力治本相结合,突出重点、全面推进,聚焦六大重点工作,层层压实维护稳定的政治责任;要协调配合,群策群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平安创建格局。习近平同志的这些观点和论述无不体现着系统观念的思想火花和智慧光芒。
  20年来,平安浙江建设之所以能够代代接力、久久为功,关键的一点就是历届浙江省委始终坚持从现实与长远、要素与系统、部分与整体等多维度深化关于平安浙江的重大意义、核心要义和方法大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行动认同,不断推进平安浙江建设的理念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推动大平安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大平安体制机制日益健全完善、大平安载体抓手日益丰富多元、大平安基础日益扎实巩固,平安浙江建设真正实现了让人民群众安心放心宽心。
  六是放大胸怀天下的格局境界,坚持放眼世界开眼界、跳出治安看平安,把平安浙江建设的追求定位在展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上
  20年前,浙江更早地遇到了由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利益结构调整所带来的一些普遍性矛盾和问题,国内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参照,浙江的先行探索就是在为全国实践探路。习近平同志在谋划和推进平安浙江建设的过程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入分析国民经济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国际上采取的通行做法,深刻剖析各国采取的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策略背后的普遍规律,强调“富裕与安定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致富与治安是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带领省委领导班子和全省干部群众闯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新路子。习近平同志作出平安浙江建设的战略决策,决不是拍脑袋的结果,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体现了他始终坚持放眼世界、胸怀天下的谋事格局、干事境界。
  20年来,平安浙江建设之所以能够始终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关键的一点就是历届浙江省委始终站在改革开放的实践前沿,始终坚持运用大平安视野、构建大平安格局、创新大平安载体、提升大平安成效,以先行者的胆魄和实干者的作风不断创造着平安建设的新业绩。这20年里,浙江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从2003年90.8%上升到2023年98.88%,浙江平安建设的参与率从2009年的39.2%上升到88.79%;命案发案连续20年下降,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54.01%,重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连续12年“零发生”⋯⋯这一系列数据充分表明了平安浙江建设的金口碑、硬实力,较好地从一个省域层面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六次来到浙江调研指导工作,赋予了浙江全新的工作定位和使命任务,为我们不断深化平安浙江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平安浙江建设20周年大会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建设重要论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以大平安理念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守促进全省人民安居乐业的初心使命,不断提升平安建设法治化、社会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高水平建设平安中国示范区,为浙江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全方位提供安全保障、全链条释放治理活力、全省域优化发展环境,在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中书写平安中国建设浙江篇章、作出服务全国大局浙江新贡献。要主动讲好浙江善治故事,用心呵护浙江良好形象,着力畅通浙江发声渠道,更进一步地全景式立体化呈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和光明前景,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浙江之窗展示中国之治、中国之美。
  今天,平安浙江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一定要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认真领会、深刻体会“六个必须坚持”所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去认识把握平安浙江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和规律性遵循,深入实施平安浙江八大工程和十大计划,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好的精神状态、更多的创新举措、更严的工作标准创造更佳的整体业绩,为努力创建平安中国示范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两个先行”新篇章贡献力量!
  (作者系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 责任编辑:高瀚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