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浙江建设20周年”系列报道之四

全局谋划 做实做细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平安稳定的关键一环。
  早在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亲自部署,推动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强调“形势越好,我们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切实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防患于未然’。”
  20年来,浙江始终坚持大平安理念,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之路,书写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浙江篇章。
  如此卓越的成就,正是20年前绘制平安浙江这一宏伟蓝图下的璀璨结晶。
  
  建强防范机制应对风险挑战冲击
  
  诗画江南,富美浙江。
  20年前的浙江,经济高速发展,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与很多高速发展的地区一样,面临着“成长的烦恼”,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成为重要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创新,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冲击,平安浙江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党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问题,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底线思维,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列为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首。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严密防范系统性安全风险。
  进入新时代,浙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大平安理念贯穿平安建设全过程,进一步强化经济社会领域风险防控,压实责任、协同作战,完善闭环管控机制,不断夯实平安建设的基层基础。
  “要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健全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主动加强协调配合,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
  20年来,浙江制定出台《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浙江省信访条例》《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浙江省平安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实施办法》《浙江省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若干规定》《浙江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规程》《全省重大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试点工作方案》《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法规文件,平安浙江建设的制度规范不断完善。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政治职责。2019年4月,浙江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意见》,制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点任务责任分工》,由省委常委牵头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建立任务明确、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
  平安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原有的问题和风险解决了,新问题、新风险又会不断出现。当前,浙江正在奋力推进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两个先行”,全力营造一个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尤为重要。
  2023年5月26日,浙江省平安建设领域首部基础性、综合性、地方性法规——《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审议通过。该条例用“风险防控”“重点防治”两个专章对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作出规定,明确了社会风险防控工作体系各项制度机制,对浙江平安建设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重点行业领域和治理措施进行了规范。条例还对法学会作用发挥进行了明确,要求各级法学会应当完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为平安建设有关重大决策、重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等提出专业咨询意见。
  在2024年4月7日召开的平安浙江建设20周年大会上,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强调,要深刻认识把握平安浙江建设阶段性特征,切实增强打头阵、当先锋、作示范使命担当,牢牢把握先行再跨步的战略机遇期、斗争再聚力的深度承压期、攻坚再破难的塑造变革期、形象再出彩的窗口展示期,充分认识“风险在哪里”“底线是什么”“趋势怎么样”,加快从一时一域静态安全到全域全程动态安全、从可知可感面上安全到舒心放心本质安全、从除险清患维护安全到主动防控塑造安全的转变跃升。
  
  因地制宜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社会治理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通过长期的发展迭代,经历不断的调整和优化,才能逐步走向完善。
  20年间,浙江社会治理取得显著成就,风险防范能力得到较大提升。那么,具体到基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又如何统筹发展和安全,应对风险与挑战呢?
  我们以全国乡镇级综治中心首创地——杭州市临平区乔司街道为例,剖析其20年间在社会治理体系和风险防范制度建设方面的发展变化。
  乔司街道位于临平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地区。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涌入,乔司街道面临着诸如流动人口管理、小微企业监管、征地拆迁等社会治理难题,风险防范难度日益增加。
  2004年,当时乔司镇有登记在册流动人口1.7万、出租房2450间,随着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以及土地征迁,各类社会矛盾风险层出不穷。为应对新情况新问题,镇党委率先建立了综治中心,也是全国最早成立的乡镇级综治中心。中心集成7个部门入驻,全面建立执行联勤、联防、联调、联治、联创“五联”机制,初步实现由“乱”到“治”、由“弱”到“强”、由“散”到“合”的跨越转变。
  2009年,乔司镇流动人口爆发式增长,共有登记在册流动人口11万、出租房(作坊)17000余间。面对这一状况,镇党委创新建立“三位一体”网格化监管机制,明确租赁企业工资保证金缴存、消防安全整治、流动人口管理三项网格主责,实现了资源共享和职能互补。持续拓展网格职能,建立了“3+X”网格化监管机制,拓展增加隐患排查、拆违控违、税收整治、卫生长效保洁等网格服务管理内容,细化了管理责任、强化了排查、巡查和监督考核,实现了网格多能、长效监管。
  到了2011年,乔司镇有登记在册流动人口15.5万人、出租房(作坊)52000余间。镇党委推陈出新,将党群服务网、综治管理网有机融合,深化“两网合一”网格化管理机制。通过组织统筹“定格”,实现资源再整合;通过求近求便“定人”,实现职能再拓展;通过优势互补“定责”,实现工作再延伸;通过强化培训“定效”,实现机制再完善;通过严格考核“定量”,实现保障再强化;通过督查落实“定位”,实现责任再压实,形成“两网融合、一网协同”治理格局,让基层网格真正成为把握消息的“直通车”、党群关系的“连心桥”、检测民情的“温度计”、维护稳定的“安全阀”。
  为适应人口集聚需求,2014年,乔司街道建立完善“大党建、大平安”工作机制,深化基层民主建设,拓展网格运作体系。针对锦江热电关停、乔司老街控规等重大不稳定因素,落实责任到网格,做到逐户化解上门化解、实时关注动态、抓早抓小抓化解,实现全程稳控。
  2016年,乔司街道登记在册流动人口突破40万。为做好G20杭州峰会安保工作,乔司街道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发动社会治安志愿者,加强辖区社会面日常巡逻和对人、地、物、事等重点要素管控,加大对重点目标、要害部位巡逻与值守,强化燃气使用排查整治,规范餐饮商户经营活动,对出租房进行多轮地毯式清查,还在各园区各村居小组、各企业各农户统一建设了电瓶车集中充电点。
  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离不开数字技术的运用。2020年,乔司街道通过“数据赋能”力推全域治理现代化,逐步探索打造“四个一”服务管理模式,把区域全要素转化为全域综合治理能力,使得平安建设、消防安全、安全生产、劳资纠纷等日常检查防范工作形成常态,促进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如今,乔司街道深入推进现代社区建设,扎实做好党建统领网格智治“后半篇文章”,构建街道、社区、网格、微网格四级组织架构和“1+3+N”网格治理力量,开展村社比拼、网格竞跑,做实基层基础大排查。探索勤务区改革,创新“小脑+手脚工作法”。“小脑”端落实专职力量24小时运转,组建街道综合指挥中心,“手脚”端划分4个勤务区,精准快速出警,进一步提高了事件处置效率,实现执法和矛盾纠纷调处力量整合,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不断迭代升级。
  谈及基层社会治理和风险防范经验,临平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盛胜峰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强化三级联动,以系统思维抓风险“苗头”,构建区级中心、镇街“小脑”、网格快速灵敏、扁平高效的指挥联动体系,全域落实风险排查;二是健全制度机制,以底线思维控风险“势头”,构建多元共调体系,完善全链条管控机制,建立重大不稳定因素领导包案化解、领导提级调度和涉稳信息专班预警机制,推动重大不稳定因素属地吸附、事件化解,紧盯突出领域违法犯罪,深化精准治理机制;三是坚持法治引领,以法治思维防风险“源头”,推进依法治访,规范依法履职,完善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机制。
  
  筑牢重点群体风险防范屏障
  
  “我儿子下午走后就联系不上了,他有重度抑郁症,快帮我找找他吧……”2024年3月的一天傍晚,浙江温州龙港市居民黄某急切地向社区网格员求助。
  网格员根据事前掌握的信息,判断其有再次轻生可能,第一时间上报龙江第一社区联合党委,并联动公安机关对孙某进行针对性的去向排查、分析研判,后在鳌江四桥桥面上发现其身影,迅速出警至现场,经民警与热心群众合力劝解,成功预防了一起抑郁患者自杀事件的发生。
  据了解,孙某曾在安徽省某市多次报警扬言自杀,后被当地派出所送至龙港市其母住所。龙江第一社区联合党委掌握情况后,第一时间开展研判,成立跟踪帮扶服务工作专班。
  此次事件能够高效妥善处置,归功于龙港市在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方面的努力,为龙港平安筑牢了“第一道防线”。
  上世纪80年代初,龙港还是浙江温州苍南县的一个贫困小渔村,经济发展缓慢,交通不便。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龙港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在历经从小渔村到农民城、从农民城到小城市培育、从小城市培育到撤镇设市三次改革的历史性跨越,如今的龙港市,已经拥有47万常住人口,GDP总量突破400亿元大关,经济态势不断向好,发展活力不断激发,民生福祉不断提高。
  早在2003年12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就已关注到龙港的发展潜质,他在调研考察龙港时指出,“龙港现象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敢于创新的龙港人,从未停歇改革的步伐。作为全国首个“镇改市”,龙港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决贯彻党中央和浙江省委、温州市委部署要求,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积极探索“大部制、扁平化、低成本、高效率”改革,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大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助力基层治理效能稳步提升。
  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的工作大局中,做好关注人群的服务管理是关键环节。“通过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对关注人群进行精准施策,加强管理与服务,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防止成为社会稳定的风险点,确保社会的长治久安。”龙港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黄昌尧说。
  近年来,龙港市坚持源头防范、系统管控、长效治理,重点聚焦关注人群,通过出台管服工作方案,探索首创“四帮一扶”“跨区域流转”“转化退出”三项机制,着力形成简明化、易实操的举措,确保“三个零发生”,即极端案事件零发生、报复社会案事件零发生、突破道德底线的恶劣案事件零发生。2023年全年,治安类警情同比下降18.92%,故意伤害类警情同比下降32.68%,纠纷类警情同比下降39.81%,各类重大、恶性、极端案事件“零发生”,列管的关注人员“零死亡”。
  步入社区某居民区,小区内环境清幽、整洁干净、设施完善,党建驿站、健康诊疗室、邻里之家、公共会客室、亲子游乐、妇女之家、矛盾调解室等一应俱全。在小区邻侧,还配置了设施齐备的老年公寓楼和过渡安置房。很难想象,这是由农房集聚进行城镇化改造后建成的农村社区。
  记者在小区一楼,看到一个500多平方米的来料加工式的“共富工坊”。龙港市云岩第一社区联合党委书记高冲介绍道:“‘共富工坊’主要为低保户以及小区居民等提供一个便利的就业环境,通过手工艺产品的制作售卖,缓解他们的生活压力和情绪压力。同时,通过搭建这样一个场所,可以和他们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疏导他们的精神压力,也能够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心和关爱。”
  这样的场景,让人不由得想起中对口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厅那则醒目的标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习近平”。
  平安浙江,带给人们的是平安喜乐、安定幸福。可以预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大道上,未来的平安浙江建设将继续展现旺盛的生命力,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在炫美的之江大地上,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贡献出更加强大的力量。
  ● 责任编辑:曹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