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主动创稳护航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五

基层主防:构筑主动创稳的“铜墙铁壁”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群众衣食住行、急难愁盼等问题解决关键靠基层。同时,基层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源头,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冲突的源头,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甘肃主动创稳走出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子,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到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组织动员基层干部、网格员、群众等参与进来,对各类矛盾风险隐患敏锐发现、及时报告、有效处置。在这里,“民呼有应、民需必办”。用老百姓的话,“遇到麻烦打开手机,扫描街上随处可见的二维码,具体谁管咱也不知道,但只要反映就有人管。”甘肃畅通诉求表达通道,构建起覆盖全社会各个领域,集智慧管理、快速反应、共同参与于一体的社会治理网络,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米”。
  甘肃开展主动创稳行动以来,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切实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升基层战斗力,不断夯实主动创稳底板,真正做到让基层成为维护安全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三条线”保障“群众话有处说、事有人管、问题能解决”  
  “办事方便吗?”“一站式做到了吗?”“居民们平时都反映哪些问题比较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多次走进当地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大厅,察民情、听民声,强调“要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甘肃实践,从基层基础抓起,从社会面管起,各级党委政府把基层治理牢牢记在心上、时时抓在手上,切实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在做实基层治理体系上,坚持重心下移、工作下沉,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甘肃聚焦“三条线”——服务保障群众、畅通诉求表达、排查化解矛盾,从根本入手,将困扰群众、风险事故、矛盾纠纷的火苗“掐灭”在源头。
  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深入实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程,做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工作,急百姓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以方便群众、快速反应、过程管控、结果导向为原则,线上线下发力,打造群众“指尖上”“家门口”受理平台,“实打实”解决问题。对于群众不愿说、不敢说或者没能发现的隐患点,甘肃依靠基层组织、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党员干部和网格员等群防群治力量,走进基层、走进群众,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认真倾听和回应群众诉求,主动提供服务,有效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通过“三条线”协同发力,甘肃在过去一年主动创稳行动中,切实把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不断赢得好口碑。
  
  “三调对接”切实解决矛盾纠纷“倒金字塔”问题  
  当前,公安、法院在多元矛盾纠纷化解中处于主力军地位。坚持矛盾不上交,但矛盾纠纷全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不切实际且有心无力。过去一年,甘肃在诉调、警调、访调“三调对接”上持续加力,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立足预防、立足调解、立足法治、立足基层,大力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做到“访”“调”“诉”一体推进,成效显著。
  诉调对接上,省委政法委会同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司法厅、省财政厅共同出台《关于全面推进诉调对接工作的指导意见》。坚持非诉挺前、应调尽调、能调不判的原则,全面建立县乡两级综治中心与同级人民法院(庭)、司法局(所)的诉调对接工作机制。经过一年的时间,服判息诉率、执行到位率均有所提高,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化解影响力明显提高,原本“倒金字塔”式的矛盾纠纷分布态势初步得到扭转。2023年,全省诉前调解案件31.3万件中,分流到综治中心的有12.2万件,综治中心调解成功8.2万件,分流率39%、成功率67.2%。
  警调对接阵地以乡镇(街道)为主,将矛盾纠纷类警情推送综治中心,纳入长效管控,实现矛盾纠纷、涉安全稳定风险隐患警情、“雪亮工程”等信息全量汇聚、互通共用,提高对接共享数量、化解成功率,做到信息联通、矛盾联调、风险联控、命案联防。为充实壮大村、社区工作力量,推进城市“一区一警两辅”和农村“一村一辅警”建设,2023年“一村一辅警”覆盖率从26.6%提高到67%。
  访调对接上,拟出台专门指导意见,整合受理平台、规范流转程序,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实现矛盾纠纷类信访在综治中心一揽子调处。整合信访接待大厅与综治中心平台窗口,对申诉求决、矛盾纠纷、涉法涉诉三类信访问题,分别研究规范流转程序和工作机制。同时,发挥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人才库”和“智囊团”作用,形成中心统筹协调、单位部门具体办理、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
  2023年3月,兰州市城关区青白石街道某小区发生居民楼墙体裂缝问题,因与物业、开发商协调未果,部分业主前往市委、市住建局集体上访,提出退房及安置费补偿等诉求。市政府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市住建局、区委区政府、相关单位以及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组成的事件处置小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在此次重大事件的处置过程中,积极参加事件分析研判,提供权威专业的法律意见,全程跟进,推动了问题有效解决。
  
  网格管理实战化 “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  
  近年来,甘肃在网格管理实战化方面持续加力,制定完善网格员日常管理制度,细化考核奖惩制度,深化万名网格员能力提升行动和“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推动网格员主动走向群众,提供服务、回应诉求、排查风险,努力把矛盾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推行“警格+网格”融合治理模式,将社区警务深度融入社区管理、网格管理,健全完善村规民约、社区公约等自治规则,夯实社会治理基础。树牢“派出所主防”理念,做实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全面落实加强公安派出所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抓实基层提振、基础提质、基本能力提升三大行动,健全落实派出所办理刑事案件负面清单和警种支援派出所制度,大力推广“背包警务”“田园警务”等经验做法,持续推进“一村一辅警”建设,推动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不断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升基层战斗力,坚决守住创稳第一道防线。
  省委政法委会同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民政厅、财政厅等部门出台《甘肃省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办法》,明确网格员由县乡两级综治中心管理调度,统一划分网格和配备网格员3.4万个(人),跟进开展万名网格员能力提升行动,大量矛盾隐患发现在早、处置在小。
  按照城市社区每个网格覆盖300至500户、农村一般以村小组为基础划分网格的要求,全面完成网格调整优化,推动党建、政法、综治、民政、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各类网格“多网合一”,实行“一张网”运行,做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
  
  综治中心实战化 打造化解纠纷集散地 
  在甘肃,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主防作用,组织党员干部、网格员、法学法律工作者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主动创稳,建立阵地、完善机制、压实责任、强化保障,不断筑牢维护安全稳定第一道防线。
  近年来,甘肃大力推进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依托综治中心建设集矛盾排查、诉求表达、诉调对接、警调对接、信访调处、多元化解、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于一体的“一站式”矛盾纠纷综合调处化解服务平台,全方位、立体化整合资源,强化信息共享和联防联治,为“三调对接”工作提供了坚实支撑,使大量矛盾纠纷在综治中心集散汇聚、集中化解。2023年,全省各级综治中心化解矛盾纠纷逾30万件,同比增长6.4倍。
  大力推进综治中心实战化,明确各级综治中心职能定位至关重要。在甘肃,村一级综治中心是“阵地”,依托两委、驻村干部和网格员、村辅警等力量化解矛盾风险、上报矛盾风险情报信息;乡镇一级是“平台”,在直接排查化解矛盾风险的同时,统合派出所、司法所、信访办等基层单位和网格员等力量,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风险问题;县一级是“指挥部”,做好指挥调度、力量统筹、资源整合、诉调对接、督查督办、数据汇总、分析研判和网格员管理考核等工作;市一级是“中枢”,制定具体工作规划、目标、任务、机制、措施等,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省一级是“大脑”,加强研究谋划,制定全省政策措施和制度机制,注重工作指导协调和督办推动。
  大量案件流入综治中心,如何确保案件接得住、办得好,提升人民调解力量化解矛盾的能力是第一步。为充实调解力量,甘肃大力整合法院、人民调解、行业单位、法学法律工作者、社会组织调解员进驻综治中心,各地法院共向综治中心派驻调解员291名,司法局指导进驻人民调解组织525个、调解员3090名,行业部门进驻调解组织521个、调解员1875名、个人调解室238个。嘉峪关市组建三支专家团队集中开展调解,肃州、敦煌、西峰、麦积、宕昌等县区一批个人调解室形成品牌效应……“用心用情办实事,全心全意解民忧”的优秀调解组织在甘肃遍地开花、美名远播。
  除了加强优质人员配备,健全完备的工作机制是保障调解质量的又一大因素。酒泉、金昌、天水、白银等市建立诉前调解目录,精准分流;嘉峪关市分类施策,组织行业部门集中化解;张掖市严把派单、调处、履行三个关口,解决“谁来调、怎么调、履行好”问题;庆阳市发扬“马锡五审判方式”,调解员走田间地头、入村居农舍,提高调解成功率……各地发挥能动性创新性,主动探索、先试先行,完善工作机制,蹄疾步稳。
  同时,围绕矛盾排查、治安维稳、信访处置、命案治理等重点工作,建立乡镇一级社会治安“红黑榜”,发挥激励警示作用,强化责任落实,努力把综治中心打造成矛盾纠纷“集散地”和社会治理“晴雨表”。
  现如今,甘肃各级综治中心实战水平全面提升,很多中心由“空壳中心”变成了“实战中心”,“有矛盾纠纷找综治中心”逐渐成为共识。
  
  做实信息平台 数字赋能基层“智”理  
  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数字技术不仅影响着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深刻影响着社会治理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和乡村治理协同推进机制,推进社会治理数字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
  基层治理涉及人、地、事、物、情等诸多要素,再交织叠加群众复杂多样的诉求,产生了海量信息。主动创稳以来,甘肃加快推进城乡基层与部门单位政务信息系统数据资源共享,完善信息收集、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社会治理中的运用,加强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做到对影响稳定的各类风险隐患实时感知、自动分析、科学预警和联动处置,提高基层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探索出一条寓治理于服务、化被动为主动的创稳新路子。
  为建立健全数据融合共享机制,推动不同数字平台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流互通,让数字技术真正为基层“智”理赋能,实践中总结陇南市“民事直说”工作法、兰州市“小兰帮办”、白银市“码上反映·马上办理”等做法,打通12345政务服务热线、民情诉求、110警情、群众来信来访、网格员排查上报和法院民商事案件等数据信息,努力整合形成全省统一的网络平台,线上线下结合收集群众反映问题。
  有着389.93万人实名注册、90万人日均活跃用户的“小兰帮办”,集成粮油保供、家政服务、紧急抢修等便民项目,涵盖民政、教育、就业、社保、户籍、交管、健康和养老等12个方面的热点民生事项,通过实行“30分钟内响应联系、24小时内分类办理、5个工作日内办结反馈、10个工作日内跟踪问效”限时办理机制,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2023年,小兰帮办平台受理事件455194件,办结率达到99%。同时,针对风险高发、事故频繁的关键场景,建立智能发现、快速预警的响应系统。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命案风险预警系统设置了“长期纠纷”“已报警”“邻里矛盾”等四十余项关键指标,能够自动生成预警提示,督促网格员和派出所、司法所等基层组织开展巡查走访,积极落实矛盾化解、心理疏导、人员稳控、关爱帮扶等工作,有效提前发现各类易引发“民转刑、刑转命”和个人极端事件的矛盾纠纷。
  同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打造信息化数据分析平台,加强对各类数据信息的比对、分析、研判、深挖,做到全量汇聚、动态感知、智能分析,更好地为党委、政府和党委政法委决策提供有力支持,解决了基层治理工作中信息来源交织重叠以及难以分析判断的问题。
  比如,2023年6月2日上午,小兰社会治理数据池敏锐捕捉到几位群众通过不同平台,反映149路公交车早高峰发车间隔长的问题,突出显示了“149路”“甘肃大剧院”等关键词。通过可视化方式全景式展现关键区域公交线路轨迹和监控,确认当天8:20至9:25甘肃大剧院至新港城十字路段交通不畅,导致149路发车间隔长,随即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对附近公交线路和站点进行优化调整并最终实现。
  通过数字技术,治理平台能够实时掌握基层群众诉求集中反映的领域,如拆迁安置、劳资欠薪、物业供暖等,基层组织根据问题性质和管理权限“吹哨派单”,相关职能部门“报到承接”“轮流入驻”。同时,治理平台上线了元大妈工作室、幸福大姐调解队、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等各具特色的社会治理力量,群众可以用“指尖”自由选择来化解纠纷。数字科技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回应群众诉求,更精准高效化解民生难题。
  依靠先进的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赋能基层“智”理,甘肃真正做到了海量汇聚、动态感知、智能分析,实现全领域感知社情民意、全方位研判稳定形势、全时段预警风险隐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加强基层治理能力建设,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激发基层活力,提升社区能力,形成了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
  主动创稳,核心是创,目标是稳,关键在主动。甘肃以真抓实干之势,主动作为、大胆创新,力求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以基层主防的“基层之治”夯实“中国之治”,写下浓墨重彩新篇章。
  ● 责任编辑:曹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