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文章标题:
数字法学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创新
数字时代,是新型法律实践和法律问题不断涌现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进入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正式开启了我国经济与社会全面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历史新时期。新时代的法学院,应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基本遵循,做好数字时代新兴法学学科建设这张答卷,不断推动数字法学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工作优化升级,以法律与科技的学科“强交叉”,驱动数字法学人才培养创新,为我国经济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输送契合时代需求的法科人才。
数字法学人才培养的技术赋能
数字技术高速发展带来经济、社会迅猛变革,相关法律及实践若未能与时俱进,就会成为制约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进一步提升数字经济、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回应数字化新时代的法治保障需求,开展针对性法学教育实践已成为当前乃至未来法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以及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均已开展数字法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布局。数字法学建设正在驶向快车道,迫切需要深化学科建设内涵,建立系统、科学的人才培养思路和方法。
数字法学回应新时代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新问题,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特性。作为新兴法学学科,数字法学以数字社会的法律现象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同时涉及法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不同学科交叉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通过多学科融合的创新研究,分析并阐释数字法治领域的概念范畴、规律原理、方法技术,服务于数字实践法治化和法治实践数字化。作为“新法科”,数字法学是适应现代数字化实践,在传统法学学科基础上的转型重释和升级再造。数字法学人才以面向数字时代新兴法治实践“强交叉”能力培养为导向,需要具备结合法学各部门与跨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方法的能力。
东南大学法学院在数字法学人才培养上,进行了一系列针对性部署和创新,全面提升学生法律+科技“强交叉”能力。依托学院科研平台文工学科“强交叉”科研创新,赋能法学教育和能力培养,建立“破除学科部门限制、跨学院师生团队参与、产学研用全场景实践”的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基于文工学科交叉的视角,科学配置本硕博各培养阶段的交叉型课程,吸纳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管理科学等多学科、跨领域知识,为学生建立法律与科技的融合认知基础。另一方面,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为抓手,组织学生深入了解、探索和参与数字技术在法律领域的创新应用。同时,推动法学规范分析的创新运用,引导学生重点聚焦数字法学前沿问题开展学术训练和科研创新。法律+科技“强交叉”技术赋能下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造就了一批标志性的人才培养成果:学生团队研发的多项法律科技产品,曾先后获“挑战杯”全国特等奖、“互联网+”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全国司法人工智能挑战赛赛道前两名、“全球法律科技黑客松”赛区冠军。
数字法学人才培养的学科支撑
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法学学科领域内学科交叉的建设发展也已经历过部分领域的尝试,但总体上仍然属于社科领域“弱交叉”,缺乏系统的学科建设实践。特别是在复合型人才的体系性培养机制上,传统法学交叉学科的建设、发展都不同程度碰到了体制瓶颈,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影响力均存在一定局限。数字法学人才培养之路,需要站在新时代法学学科建设全局的高度,明确学科发展规划、统筹力量综合施策,既推动法学与理工类学科的融合,也加强法学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的互动,以文工跨学科“强交叉”支撑可持续的数字法学人才培养生态。
东南大学在2006年复建法学院之初,就确立了“培养具有现代法治理念的高境界、高人品、高素质的复合型和实务型高层次法治人才”的目标。学院首届领导班子明确提出“交叉性、团队式、实务型”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在历任学院领导班子的倾力投入和大力推动下,将这一创新办学模式不断沉淀、充实和更新。经过近二十年积累,探索出一条以学科交叉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在理工科强势大学培养法科人才的特色之路。“东南模式”在数字法学、工程法学、医事法学、人权法学、交通法学等交叉学科领域,取得了享誉全国的成绩。东南大学法学学科目前已经建设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省重点学科,形成了包括法学本科、法学硕士、法律硕士、法学博士和法学博士后的完整法学人才培养体系。在东南大学“强势工科、优势理科、精品文科、特色医科、提升新兴、强化交叉”总体学科布局下,法学学科积极借力理工类强势学科资源,推动法学与土木工程、交通工程、计算机科学、网络安全等学科深度融合。通过文工“强交叉”前沿研究团队培育,协同建设交叉学科融合创新平台,率先在法学一级硕士点和法学一级博士点设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法学培养方向,并以“工程法学”特色班、“网络安全+法学”双学位班等创新举措为代表,开创性地建立了跨专业联合开设课程、跨学院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创新机制。
优秀的数字法学教师队伍才能够有效支撑起学科交叉的教学、科研需求,为数字法学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学科基础。基于学院学科交叉办学模式的丰富实践和建设基础,东南大学数字法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天然具有“强交叉”学科发展基因。依托东南大学法学院法学一级学科,以团队化建设形式创新学科资源组织机制,融合优化学院内外教学、科研力量,形成了“学科内协同发展,学科外联动创新”的学科交叉“双循环”机制。打破学院传统师资组织限于部门法教研室条块的形式,统筹整合组建学科交叉型科研创新团队,并联合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安全学院的优势力量,初步形成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背景充实、年龄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国际视野的优质师资队伍。数字法学团队中国家级人才近四分之一,教授占比近一半,具有高级职称教师超过四分之三,近四分之一教师拥有理工科学位或交叉研究背景,专业领域覆盖法学所有二级学科,全部具有研究生指导资格。“生为首位,师为根基。”高质量的教学、科研团队,成为东南大学法学院数字法学人才培养的有效保证。
数字法学人才培养的科研引领
数字法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运用交叉性、创新性的前沿知识和方法,为学生交叉学科研究和实践能力的形成提供智力资源,激发学习动力。有别于传统法学学科,数字法学“强交叉”的知识和技能,很难从通识性的课程和文献中直接获取。大量数字时代的新现象、新实践、新问题处在不断变化更新的过程中。研习数字法学交叉学科相关问题,让学生获得必要的学术指导,准确把握数字法学交叉性知识、技能的研习方法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法学院具备扎实科研积累,持续产出数字法学创新成果,不断探索交叉研究前沿问题。
近年来,东南大学法学院科研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学术创新力持续上升,有组织科研能力不断增强。累计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100余项;在CSSCI、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100多部;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40余项。尤其是学院坚持推进的新兴交叉学科建设中,数字法学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一方面,各传统法学部门领域研究高度关注数字时代新兴实践对传统法学理论、制度和规则的影响,充分吸收数字法学“强交叉”带来的科技领域新知识,大幅提升经典法学研究的时代性。在各法学部门领域中,均承担了数字领域主题的国家社科重大、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以互联网数字犯罪治理为代表的多个重大研究成果在国内顶级期刊发表,并多次获得国家、省级学术表彰,产生巨大学术影响力。另一方面,在数字法学“强交叉”研究中,系统引入科技领域知识和成果,以多学科知识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针对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场景中的新兴法律问题进行开创性研究。特别突出的是,学院承担多项数字法学领域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社科重大或国家社科重点项目等国家重大前沿科研任务,参与研发的法律科技成果在理论和实践中均获良好效果和普遍肯定,并直接参与推动司法领域技术应用的规范化、标准化,为智慧法治实践提供了有力智力支撑。
以一系列数字法学“强交叉”科研创新的突出成果为基础,东南大学法学院积极探索推进创新成果的积累传承和制度化沉淀。以高水平科研平台智库建设为抓手,探索出教师个人科研工作和学科领域人才培养有效衔接的团队化机制。学院在数字人权、司法大数据、网络安全法治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融合平台基础上,不断强化“强交叉”创新的集群效应,构建起以数字法学前沿研究为动力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互动机制。通过各创新平台,学院组织多个数字法学领域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学术活动,集聚数字法学领域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理论实务工作者,吸引对数字法学交叉研究胸怀热情、能力突出的优质生源,数字法学“强交叉”人才培养源源不断的动力来源已经形成。
数字法学人才培养的系统创新
数字时代是社会实践和法治需求高速演化、持续更新的“快”时代。要适应数字化实践快速迭代升级的特征,培养具有“法律+科技”这一强交叉学科背景的创新型人才,需要将数字法学交叉研究和人才培养,在体系化视野中融贯推进。在我国法学院建设发展的既有架构下,进一步系统性地构建起一套“平台支撑、领域融合、生态循环”的数字法学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强交叉”驱动,有效地激发创新开展数字法学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内生动力。摆脱原先法学交叉学科建设过程中“一条腿走路”,偏重教师个人科研成果产出,具备学科交叉能力的法科人才输出不足的不均衡现象。
一是平台支撑。数字法学人才培养的模式,首要应坚持学科先行、平台支撑的基本思路。以经典法学为本、前沿交叉为用,完善本科生培养,引导研究生创新。在较为完备的法学知识、技能培养基础上,积极招收具有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专业背景生源就读法律研究生。在法科人才培养基本要求不降低的基础上,系统借鉴理工科成熟的学生科研指导、管理机制。东南大学法学院以国家级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网络安全法治研究中心、人民法院司法大数据研究基地、民事检察研究基地、教育立法研究基地、地方立法研究基地等11个国家和省部级平台为依托,将数字法学的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数字法学人才培养成效。
二是领域融合。在系统传承经典法学部门和领域性知识及技能体系的基础上,东南大学法学院打破师资和学生优先固定在法学特定部门的条线化培养模式。以团队型、协作式教学、科研组织形式建立起更加灵活的师生互动机制。针对数字法学新技术、新信息、新知识不断涌现、更迭的特点,充分发挥“教学相长”优势。以“强交叉”师资团队为基础,结合复合型领域知识和多元化技能培养的需求,建构数字法学场景友好型的知识板块重组机制,为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建立具备敏捷迭代能力的畅通路径,形成跨学科、跨专业人才培养的“领域融合”机制。
三是生态循环。面向数字化实践中的法治真需求、法学真问题,数字法学交叉学科人才培养需要在团队培育、科研组织、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树立“生态循环”的可持续人才培养理念。东南大学法学院通过创新实践,形成学生参与重大科研攻关、法律科技竞赛、数字法治实践等综合化、多维度的人才培养形式,协同推动数字法学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创新。建立智库实验室、企业工作站、政法实训基地“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可持续保障体系,让学生在理论研究中沉淀法学知识,在前沿创新中增强科技认知,在数字化应用实践中提升交叉能力,成功打造数字法学复合人才培养的“生态循环”体系。
(作者欧阳本祺系东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东南大学网络安全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徐珉川系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东南大学国家智能社会治理教育特色实验基地研究员)
● 责任编辑:谭则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