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系列报道之四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法治进行时

  我国是举世公认的文明古国,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数量均居世界第一。在2021年8月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的长城等遗产保护状况成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这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在世界遗产保护方面的领先地位。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高度重视,多次前往文化遗产积淀丰厚的省份考察调研,并就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作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世界遗产保护管理需要更完善的法律
  据了解,截至2023年9月,世界遗产总数达1199项,其中文化遗产933项、自然遗产227项、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39项,遍布世界168个国家。我国共拥有世界遗产57项,其中文化遗产39项、自然遗产14项、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4项。
  我国在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方面的规则仍存在一些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都海江围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标准进行调研时发现,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程序已日臻完善,但还存在申遗后的保护管理标准不一的情况,不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他建议世界文化遗产从申报到保护、研究、管理、使用、维护等,全流程建立一套标准体系。
  同时,在国家层面,关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专门立法,只有原文化部2006年出台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立法层级较低,对全国各地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统领性不够。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遗产法研究所所长王云霞告诉记者,与其他文化遗产的保护一样,我国世界遗产保护采用属地保护原则,全国各地都为本地的世界文化遗产制定了专项保护立法。但是,各地出台的立法同质化的现象比较严重。
  因此,在国家层面上,我们应该有更高位阶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立法,明确规定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基本思路与要求,为全国各地的世界文化遗产立法提供依据。
  王云霞教授还告诉记者,世界遗产的保护范围很大,遗产区和缓冲区中可能包含许多周边居民的生活区和农田,而且不少遗产的构成要素很复杂,既涉及物质文化遗产,也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对这些情况,文物保护法已经显得有些不够用了。还有一些新型世界遗产属于活态遗产,比如“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红河哈尼梯田”等,它们对保护要求很复杂,保护的方法又会跟一般的文物保护方法不同。
  据了解,2023年9月1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经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包含5片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古茶林和分布其中的9个古村寨以及古茶林之间的3片分隔防护林。据了解,这一独特的古茶林文化景观至今仍保持着蓬勃生命力,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公元十世纪以来,布朗族先民发现和认识了野生茶树,利用森林生态系统,与傣族等世居民族一起,探索出林下茶种植技术。历经千年的发展和保护,这里形成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独特文化景观。
  林下茶种植技术,是在森林中间伐少量高大乔木栽种茶树,乔木层-茶树层-草本层的立体群落结构为茶树创造了理想的光照、温度和湿度等生长条件,同时利用自然生态系统防止病虫害并提供天然养分,从而可持续地生产出高质量的有机茶叶。
  一些村寨的村规民约清晰地写着:“无权砍伐茶园内任何一棵林木,包括已枯烂的林木和树根。”茶林中的楠木倒下了,便让它化成养分滋养土地,不可以将之拿去贩卖。“蜂神树”常年禁止靠近,树上的野蜂蜜禁止采割,如果蜜蜂数量减少了,村民就要反思自己是否做错了什么。
  而被誉为“雕刻在大地上的诗行”的红河哈尼梯田,则分布在云南红河南岸的元阳等县,历史延续千余年。
  从开沟挖渠、放水平田到水量分配,体现出哈尼人用水节水的智慧。下雨时,森林涵养水源,然后释放出来,通过沟渠流过村庄、流进梯田、流到河谷,河谷里升腾起水汽变成云,降雨又回到山林……
  记者了解到,哈尼人就是这样和大自然相处,现在的耕作方式和1300多年前基本相同。他们利用复杂的水渠系统,构建出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循环农业生态系统。
  红河哈尼梯田于201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遗产区和缓冲区总面积461.04平方公里。其中,遗产区梯田7万多亩、森林12.7万亩、大小灌溉沟渠174条752公里,梯田集中连片的核心区域有82个村寨。
  显然,面对这样一些新型的较为复杂的世界遗产,因为保护方法的不同,在法律方面我们还需要更丰富更全面的应对措施。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陈耀华表示,实现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把遗产保护工作放在第一位,在此基础上将其同经济社会发展整合,以实现世界遗产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并对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加强世界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法治保护 
  敦煌文化是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晶。敦煌作为中国通向西域的重要门户,古代中国文明同来自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思想、宗教、艺术、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
  莫高窟位于我国甘肃省敦煌市,是我国的四大石窟之一,也叫做千佛洞。莫高窟现存有壁画、塑像共492窟,现编号的492个洞窟共有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三千余身,是以石窟建筑、彩塑和壁画三者合一的佛教文化遗存,具有珍贵的艺术和历史、考古价值。敦煌文化延续近两千年,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各民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的珍贵史料,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世界最长的画廊”和“墙壁上的博物馆”。
  1987年12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认定莫高窟符合标准,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对莫高窟的评价是:“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战略要点,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的492个洞窟和石窟寺以彩塑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
  2023年上映的电影《吾爱敦煌》,记述了有“敦煌女儿”美誉、获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的樊锦诗坚守大漠,守护世界宝藏莫高窟的壮丽故事。
  影片中,为了发展地方经济,某旅游公司想和莫高窟捆绑上市,让樊锦诗寝食难安。为此,樊锦诗着急上火,为了守住莫高窟和对方拍桌子争吵。“电影里这段故事是真实的。”樊锦诗在敦煌首映礼上向媒体表示,“这段场景表现的是我们守护莫高窟的决心。”
  在60岁被任命为敦煌研究院院长时,樊锦诗面临莫高窟游客数量迅速增多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游客进入本就脆弱的洞窟参观,无疑对文物保护有着极大的潜在威胁。如何实现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樊锦诗当时面临的新课题。
  为了尽快解决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樊锦诗提出建设数字展示中心。通过观赏敦煌艺术高清数字电影与在莫高窟实地体验相结合的参观模式,减少游客在洞窟滞留时间,降低洞窟开放对文物保护的压力。
  据了解,莫高窟早就通过科学测算确定游客承载量的上限,并在此基础上设立正常票和应急票机制。购买正常票的游客可以观看数字电影、进入洞窟观赏,购买应急票的游客可观赏的洞窟数也少于前者,但应急票可以现场购买,同时也可以参观敦煌藏经洞陈列馆、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等处。
  同时,“数字敦煌”将洞窟、壁画、彩塑及与敦煌相关的文物加工成高智能数字图像,用“数字化”将敦煌信息永久保存。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敦煌研究院就开始了“数字敦煌”的实践探索。让莫高窟文物“容颜永驻”的“灵感”,始于樊锦诗第一次接触电脑,了解到“经过电脑数字化的东西都能得到永久保存”。
  历经30多年的发展,敦煌研究院已建立起一整套文物数字化采集、加工、存储、展示等关键技术体系,形成了数字化摄影采集、洞窟三维重建、洞窟全景漫游等海量数字化资源,成为数字时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宝贵资源。
  2016年,“数字敦煌”资源库上线,实现了30个洞窟整窟高清图像和全景漫游节目全球共享,累计访问量超过1680万次。2020年,“云游敦煌”小程序正式上线,超过2亿人次参与线上互动,累计访问量超过6000万次,有效推动了敦煌文化的活化利用,释放了文化的深沉力量。
  2022年12月上旬,敦煌研究院与腾讯公司联合打造的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文化遗产开放共享平台“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正式上线。6500余份来自敦煌莫高窟等石窟遗址及敦煌藏经洞文献的高清数字资源档案通过素材库向全球开放,为海内外学者、文化爱好者以及艺术创意者打造出“一站式”的敦煌文化共享共创平台。
  2023年4月18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敦煌研究院与腾讯联合打造的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数字藏经洞”正式上线。“数字藏经洞”生动再现了敦煌藏经洞及其百年前室藏6万余卷珍贵文物的历史场景。公众可以通过“云游敦煌”小程序或“数字敦煌”官网,登录体验“数字藏经洞”。
  “数字藏经洞”实现了首次在虚拟世界毫米级高精度复现敦煌藏经洞,让海内外的藏经洞出土文物以新的方式重聚、重塑、重现、重生。“数字藏经洞”首次在数字世界还原莫高窟1600米外崖面原貌,毫米级高精度复刻莫高窟三层楼和第16、17窟。同时,营造了极具真实感的环境氛围,不仅还原了早晨10点的太阳光照效果,还在窟内加上了“开灯”的观赏模式,将原本昏暗的甬道、壁画、告身碑逐一照亮,让用户获得不同于实地游览的全新体验。
  据了解,由敦煌研究院起草,经甘肃省九届人大常委会于2002年12月讨论通过《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明确了莫高窟旅游发展必须遵守文物保护工作的方针;规定了莫高窟保护管理机构应当科学确定莫高窟旅游环境容量,对开放沿窟采取分区轮休制度或限制游客数量;还制定了目标明确的短期和长期的游客管理规划。
  此外,敦煌研究院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及《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2006—2025年)》,制定了有利于保护洞窟文物和游客观赏的洞窟开放标准、洞窟开放使用管理制度、洞窟轮流开放制度、洞窟监控办法。

  2019年,一直守护莫高窟的敦煌研究院迎来75周年院庆。从“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到“艺术导师”段文杰再到“敦煌女儿”樊锦诗,在敦煌研究院75年事业发展的背后,凝聚的是几代莫高窟人的心血。他们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这是属于莫高窟人独有的精神特质,这就是“莫高精神”。


  深化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世界文化遗产超越了国家界限,是对全人类的现在和未来均具有普遍重要意义的文化价值或自然价值。因此,该项遗产的永久性保护对整个国际社会都具有至高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一幅古今辉映、气势恢宏的新时代文化长卷徐徐展开。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公约,目的是在全球范围推动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人类遗产的共同保护。目前,全球共有195个国家加入该公约。我国于1985年加入该公约,并于1987年拥有了第一批世界遗产。
  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签署政府间关于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化财产的协定;中美关于防止中国文物非法入境美国政府间谅解备忘录第三次续签……与我国签署关于防止中国文物非法进出境政府间协定的国家达27个,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生动内容。
  2023年4月25日,古都西安,在22个亚洲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3个文化遗产国际组织的150位代表的见证下,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成立,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开启新篇章。发布《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西安宣言》,启动亚洲文化遗产基金,成立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
  据了解,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国家文物局积极参与世界文化遗产国际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2023年5月30日至6月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第7届缔约国大会和第11届附属委员会会议上,我国首次当选公约缔约国大会副主席国,成功连任附属委员会委员国并当选本届附属委员会会议副主席国,在防止文化财产非法进出境、气候变化与遗产保护、跨国联合申遗等重大事项当中,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中国实践、中国方案。
  国家文物局督促指导全国各地切实履行公约义务,提升保护展示水平。组织启动实施莫高窟、长城、大运河等一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修缮、展示阐释、监测预警项目,探索系统保护、科学管理、全面展示的有效路径。督促全国各地落实世界遗产大会决议,重点谋划丝绸之路、武当山古建筑群等遗产地提升保护管理举措,提交6处遗产保护状况报告。
  落实元首外交成果,举办中意世界文化遗产地结好论坛,交流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经验,探讨更多遗产地结好;举办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联合国际力量,凝聚保护共识;召开“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遗产的未来”主题边会,推动海上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促进各国对话、交流与合作。
  据了解,北京中轴线保护和申遗加速进行,7次部市联席会高位推进。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多次现场调研北京中轴线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听取申遗保护工作进展情况汇报,部署开展各项工作。要求充分发挥部市合作机制作用,切实加强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沟通、协作,做好北京中轴线相关文物建筑腾退修缮、考古遗址保护展示、标识展示系统建设与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进申遗各项工作落实。
  国家文物局多次赴江西省景德镇市调研窑址申遗保护工作,研究提出景德镇窑址价值主题和申报路径。下一阶段还需加强遗存调查发掘,挖掘揭示制瓷作坊历史格局,系统提升窑址和文物建筑保护展示阐释水平,改善文物周边环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组成国际联合咨询小组就武当山古建筑群保护管理工作进行考察研讨,实地调研13处遗产点,参加研讨会,推动缓冲区范围优化。
  世界遗产的传承,在物也在人。数字化等现代技术使物质实体实现永久保存永续利用,而其背后蕴藏的文化和精神则需要一代代人的接续传承。
  无论是对任何国家还是对全人类而言,文化和自然遗产都是不可估价且无法替代的财产。这些最珍贵的财富,一旦遭受任何破坏或消失,都是对世界各族人民遗产的一次浩劫。我们期待着能够有更完善的法律,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得更加完好,既能福泽一片居民,更能成为我国一张面向世界的金名片。
  ● 责任编辑:虞文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