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香”不怕巷子深,“导”入千家万户来

-- ——合肥市庐阳区“巷导计划”探索商圈治理最优解
  一条步行街串起街头巷尾,凝聚300余年的人文荟萃。26条小巷回转曲折,百姓家长里短、欢声笑语焕发新时代商圈治理荣光。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逍遥津街道处于“千年建街史,百年商业史”的老城区核心地段。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拓展基层治理广度和深度,整合力量成立四牌楼商圈联合党委,创新实施“巷导计划”,在商圈治理中以典为范,佳绩层出。
  
  党建引领固根本,情怀底色向心生
  四牌楼商圈拥有38幢商务楼宇,其中亿元纳税楼宇4幢,共有7000多家企业、2000家商业网点、100多家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达3万余人,被誉为“安徽第一商圈”。近年来,针对商圈小微企业、个体户、专业市场较为集中等特征,创新探索“商圈党建”,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参与商圈治理,赋能商圈繁荣发展。
  在这里,党建引领激发“红色动能”,促生“红色细胞”。商圈党委围绕“强党建引领,讲商圈故事,展人文历史,调家长里短”主题,挖掘42名人熟、地熟、事熟的老党员、志愿者成为“巷导员”,在当好“小巷管家”、讲好“商圈故事”的同时,实现社会治理向社区治理、商圈治理转变,为辖区居民、商家提供多元化精准服务,多层级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巷导计划”在这样的红色背景下应运而生。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多名“巷导员”都提到这一点:“听到我是党员,居民们更信任我,他们都愿意把话说给我听,也愿意听我把理给他们摆明。”住在红星路1号省委大院的“巷导员”李丽就是其中一位。
  “李阿姨,您在这里生活了很多年了吧?”听到这个问题,李丽仿若打开了话匣子一般:“我出生在这里,在这条街巷住了有三十多年,所以我对这里总有一份特殊的感情。2021年社区里招募‘巷导计划’志愿者,我是居民中第一个报名的,做‘巷导员’到现在也有两年多了。有一次,我上门去给一位大哥调解矛盾,他讲他一看到我蓝马甲上别着的党徽,态度就随和起来,这就是对我们党员的信任!”
  “巷导计划”的底色交织着众多基层工作人员的心血和付出。像李丽这样具有强烈归属感、责任感的老同志还有很多,他们有的以党员身份以身作则为社区基层建设添砖加瓦,有的以丰富经验为矛盾调解、社区和谐建言献策,有的更是凭借一腔热血奔走在大街小巷,只为换得街坊邻居仍平安幸福。
  2021年9月,红星路112号住宅楼被租为沿街仓库,经常在中午和夜间拉货卸货,因为噪音扰民,常有“口角之争”,物业管理人员多次上门协调无果。作为居住在本街巷的“巷导员”,老党员李丽多次上门对商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邻里和睦换位思考的角度,做对方的思想工作。她多次邀请仓库负责人、房东、居民代表坐下来商议,最终商定“错峰作业”的方式,避开午间和夜间休息时段卸货施工,争议问题圆满解决。
  
  议事平台稳搭建,商圈治理换新颜
  地处安徽第一商圈,淮河路步行街街巷纵横、商户众多,改造升级涉及道路、管网和外立面施工等多个块面,停水断电等情况时有发生,投诉居高不下。针对这一情况,逍遥津街道九狮桥社区党委积极发挥“巷导”作用,组织街区办、派出所、施工方等成立调解专班逐一解决。
  2021年7月,街区旮旯巷改造如期进行,但其中诸多改造细节与这里商住一体居民的日常生活起居有所冲突,急需磨合沟通。于是,“巷导员”陆雷第一时间组织物业、街区管理人员、红色小管家等白天逐户上门,晚间借助微信议事群事无巨细,以真心换真情,说清楚施工时间节点,讲明白改造提升规划,逐一得到商户和居民的理解支持。
  旮旯巷小吃一条街的负责人张以友在接受采访中,对“巷导员”满口称赞:“我们这条步行街的商户们都离不开咱的‘巷导员’。小事我们自己能解决的就解决了。不过像我们老百姓做生意总有搞不定的,特别是一些涉及矛盾纠纷的,有什么事找‘巷导员’,他们都能给我们办得明明白白,我们也真的很感激他们!”
  小微纠纷重在调解人的细心耐心,老百姓通情达理的前提是统筹人、协调者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步行街改造完成后,街区商户需要更换外立面一事,就是“巷导员”与商户间架起真诚连心桥的一项生动展示。
  2023年11月,街区内腾百公司因店面升级、分割租赁,需要更换门店外立面。“巷导员”陆雷在日常走访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报告街区办、腾百商户,在掌握事情原委后,最终通过街区办,协助商户提供相关依据,协调区相关部门、设计单位对公司外立面设计进行调整,解决了商户后顾之忧。通过“多元劝导”,成功解决商户困难,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三所联调”组合拳,多元化解促和谐
  “对部分牵涉面广、处理难度大,单靠‘巷导员’难以独立解决的矛盾,我们通过‘巷导员’吹哨,发动街道司法所、辖区派出所、律师事务所共同开展矛盾调处。”逍遥津街道党工委书记丁华斌介绍说。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三方优势互补,联合调处深度矛盾纠纷和疑难复杂纠纷,不仅助力“巷导计划”长效运转,更节约了社会资源,达成多元化解,矛盾解决更加及时高效。
  宿州路156号小区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属于老旧小区,无物业管理,小区内存在机动车乱停放、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2023年1月初,“巷导员”李宁冬走访掌握原委后,及时开展居民协商议事会,邀请居民代表、庐州街坊、红色小管家、社区民警一起研讨对策,还咨询律师相关法律法规,最终商定居民每月交80元停车费,安装进出口道闸、配备环卫保洁、规划54个停车位,小区秩序焕然一新。
  “李巷导员,你们在这干什么呢?”采访过程中,不少社区居民同李宁冬打招呼,李宁冬一一笑着回应,他们之间友好又亲切。
  “其实,大家支持理解我们的工作,还是因为他们真正得到了好处,慢慢地,也就从一开始的不支持到主动帮忙了。我们小区比较特殊,老年人很多,但他们又很热心肠。你们看,就像这些大爷大妈。”李宁冬一边向记者解释,一边引导我们看向前方。小区大门入口处,大爷大妈们三两成群,聚集在一起聊天话家常,彼此之间熟稔和善,“有的时候我们的一些宣传工作还得靠他们。”
  记者走进人群,将自己融入其中。他们互相寒暄着:“你今天可向社区报名某某活动了?”“合肥市社保今天可以交了,你赶紧交哦,别搞迟了。”暖心的话语传递在居民间,“巷导员”与我们会心一笑,一份“我为百姓,百姓为我”的温情了然于此。
  据悉,“巷导计划”实施以来,成功化解商圈矛盾纠纷210多起,物业领域投诉信访从每月40余件下降到现在的每月个位数。2024年春节假期,淮河路步行街累计客流量达130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6.3%,实现销售额6.2亿元,同比增长约5%,稳坐全省商业街区第一把交椅。
  ● 责任编辑:吴怡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