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系列报道之一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加快推进中国式刑事审判工作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人民法院是党领导下的国家审判机关。审判工作现代化是政法工作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要求审判工作现代化,审判工作现代化又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司法保障。2023年,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落到实处,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做实做深新时代能动司法,加快推进刑事审判工作现代化,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鲜明提出刑事审判理念现代化。牢固树立“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理念,充分运用政治智慧、法治智慧、司法智慧,通过优质高效办理每一起案件体现党的初心使命,厚植党的执政根基。坚持能动司法理念,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进程,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切实做到治罪与治理并重,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落到实处。坚决依法惩处各类犯罪,同时协调各方力量做好矛盾化解工作,把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优势转化为促进完善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效能优势。
  不断推进严格公正司法。落实刑事诉讼法和“两个证据规定”的各项要求,依法、全面、客观地审查运用证据,把证据裁判、非法证据排除、疑罪从无等原则和制度落实到每一起案件中。制定常见犯罪证据收集指引,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推动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从源头和基础上提高证据收集工作的能力水平。规范法庭审理程序,对于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关键证据和控辩双方存在争议的证据,明确要求单独举证、质证,充分听取控辩双方意见,确保公正司法。
  切实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健全冤错案件有效防范和及时纠正机制,坚决守住冤错案件底线。对死刑包括死缓的二审案件一律开庭审理。加强对被告人辩护权和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推进律师辩护全覆盖,全面落实死刑复核案件法律援助制度。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加强对被害人的权利保护。落实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推行圆桌审判、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合适成年人到场等制度机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少年司法制度。
  继续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全面落实中央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精神和部署要求,修订完善庭前会议规程、排除非法证据规程和法庭调查规程,逐步形成“诉讼以审判为中心,审判以庭审为中心,庭审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诉讼新格局。健全完善认罪认罚从宽的协商机制和庭审实质化衔接机制,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深入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规范法官量刑裁量权,促进量刑公开公平公正。
  刑事审判工作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刑事诉讼法学与刑事审判工作密不可分,相得益彰。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法治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方面的新需求新期待更为广泛,人民法院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职责使命更加艰巨,亟待深化理论研究,加强实践探索。
  我国刑事诉讼法治领域取得一系列历史性、突破性、标志性重大进展,离不开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有力推动。本次年会围绕“中国式刑事诉讼法治现代化及其体系化构建”主题,各项议题紧扣当前刑事诉讼领域热点难点问题,针对性强、实践性新。本次年会将对推动刑事诉讼法学领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新时代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和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并为刑事司法事业提供丰富的理论和智力支持。
  希望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深化基础理论研究。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有关刑事法治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丰富内涵及时代价值,立足中国国情,扎根中国传统,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事诉讼法学基础理论体系,为开创中国式刑事诉讼法治现代化新道路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支撑。
  希望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结合刑事诉讼法修改工作,进一步深化法律政策研究。当前,修改刑事诉讼法相关调研工作已经启动,欢迎学界重点围绕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完善刑罚执行制度和涉案财物处置等内容深入研究论证,提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规律的具体修法方案,更好地为国家立法出策出力。
  希望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大兴从实际出发的调查研究之风,进一步深化司法实践研究。当前,准确把握刑事案件证明标准、加强对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行为的源头预防治理、细化举证质证认证规则、规范认罪认罚案件的量刑建议等,都是司法实践中亟待解决和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欢迎学界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研,实现理论研究和实务交流的双向促进、深度结合,真正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切实有效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实现双赢互赢。
  衷心期待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及各位专家学者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共同推动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和刑事司法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这是作者在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上的致辞,内容略有调整。)
  ● 责任编辑:孙雅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