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培养路径 强化培养体系 凸显培养特色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2023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提出,完善涉外法学相关学科专业设置。2023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既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长远所需,也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当务之急。
  高校在加大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力度、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以下简称广外)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立足办学特色与优势,积极推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实践与创新,努力为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事业贡献广外力量。
  
  一、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与广外模式
  对接现实中多样化的涉外法治人才需求,高校应根据自身学科专长、区位优势和人才需求特点,遵循各展所长、因地制宜、需求驱动的原则,探索差异化、特色化、精细化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
  广外作为一座位于海上丝绸之路节点、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及对外开放前沿城市的高校,长期深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1996年设立国际经济法专业和英语(涉外法)专业,开始培养涉外法治人才。1997年组建国际法学系,2001年建立法学院,同年在国际商务英语学院下开设英语(国际经济法)专业,积极开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2014年获评广东省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2019年与广东省司法厅合作共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与广州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合作共建全国首个涉外律师学院。2021年获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同年入选教育部、司法部首批涉外律师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2022年成立全国首家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学院,并入选教育部、司法部首批国际仲裁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基于对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实践的回顾性总结和前瞻性思考,广外确立了“法学+外语”“外语+法学”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双模式”。
  
  二、探索“本硕博贯通、全链条提升”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路径
  围绕“法学+外语”“外语+法学”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双模式”,广外努力探索“本硕博贯通、全链条提升”的高层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路径。
  在本科生培养上,广外法学院开设法学(国际组织创新班),要求学生具备运用国际法规则解决国际法律事务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掌握英语、法语等至少两门国际组织工作语言。在东、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小语种专业广泛设立“外语(小语种)+法学微专业”,开设国内法、国际法核心课程。
  广外针对硕士生开设的法律硕士(涉外法治)班,先后入选教育部、司法部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涉外律师、国际仲裁两个研究生培养项目。2023年,还在法律硕士下增设“法学+小语种”创新班,加强“法学+小语种”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2023年,广外已招录首届国际法学博士研究生,进一步完善了本硕博贯通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对外开放战略培养既会实务、又懂研究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涉外法治人才。
  全链条贯通的人才培养路径,有效夯实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成效。近年来,广外学生在一系列涉外法治领域的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跻身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国际赛等全球顶尖赛场;多名毕业生先后入选“广东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库”、司法部“全国千名涉外律师人才库”,获评“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模范检察官”等称号。
  
  三、强化“四位一体、多维协同”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
  广外着眼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四项基础要素——课程、教材、师资及实践平台,发挥自身在国际化人才培养领域的比较优势,扎实推进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具体工作。
  广外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外语课程和专业课程中融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内容,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开展法学与英、法、德、俄、日、西班牙、阿拉伯以及葡萄牙、印尼等31个语种专业的交叉融合探索。通过系统开设学术英语、法律英语、小语种课程,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开设国内法、国际法核心课程,帮助学生通晓国际规则;开设模块化法学全英文课程、实践课程,提升学生涉外法律事务处理能力。课程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在线课程《国际商法(英)》《国际法》等6门课程入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知信行合一,培养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获广东省首批本科高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广外最早编写出版涵盖听说读写译的《法律英语》系列教材共11本,入选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是目前最系统完整的法律英语教材,被外语类院校和政法类院校广泛使用。已出版6本全英文、双语法学教材,实现本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教材自给,其中《国际商法(英文版)》已出版至第三版,发行近3万册,为全国百余所高校法学、经管、商务英语专业开设的《国际商法》(英)课程采用;独家出版《法律意大利语》,服务小语种法学人才培养。与法律出版社合作启动全国首套10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系列教材”出版项目,首批教材《国际商法:理论与实务》《国际经济法》已正式出版。
  广外对全英文/双语课程及师资实行认证,制定了《本科教学全英文/双语课程建设管理办法》,严格把控全英文/双语课程及教师的准入标准,要求教师同时具备法学专业和英语语言学习背景。建立省级国际法全英课程教研室和法学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等,提升法学专业教师全英教学能力。支持小语种教师攻读法学硕士、博士学位,培育胜任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多语种师资。激励教师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涉外法治问题提供决策咨询,实现社会服务成果向教学的转化。
  广外率先与实务部门共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协同开展校内外联合培养涉外法治人才。与广东省司法厅、省人民检察院、省高级人民法院、省贸促会、广州仲裁委员会、深圳国际仲裁委员会、深圳前海华商林李黎联营律师事务所等共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助教、翻译等实习岗位。积极搭建国际化实践教学平台,承办第十届WTO模拟法庭比赛,支持学生参加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比赛等国际学术性赛事。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境外高校建立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合作。通过学期交换、暑期研修、合作办学等项目,每年均有相当比例学生前往海外名校交流学习和深造。实施国际治理创新项目,为学生提供到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实习、任职机会。
  
  四、凸显“国家所需、湾区所向”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特色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重点院校,广外持续着力培养熟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的高素质专门法治人才。
  在现有已开设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官方语种专业中,开设《民法》《刑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国际法》系列课程,培养能够在国际舞台上表达中国立场、阐释中国话语、维护中国利益的涉外法治人才。实施“RCEP人才培养计划”,联合RCEP成员国知名院校共同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承办教育部港澳台办“万人计划”项目,面向粤港澳大湾区15所高校学生讲授“一带一路”欧洲国家法制与社会文化建设。与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签署备忘录,联合组建“中国南南贸易投资中心”,培养合作领域国际组织人才。
  强化自身决策咨询、社会服务能力,切实助力“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多篇决策咨询报告获有关领导肯定。配合外交部等国家部委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题调研,与之建立良性合作关系;为广东省2019-2021年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第三方评估。连续多年举办太平洋岛国青年领袖研修班、中非法律人才交流研修班,涉外律师和仲裁员培训班近30期,累计为来自非洲和太平洋岛国的30余个国家,共计3000名学员开展涉外法律业务培训,得到委托单位和学员广泛好评。同时,积极回应“一带一路”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创立菜单式涉外法治人才培训项目,依委托单位需求定制培训服务。
  (陈云良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黄喆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 责任编辑:高瀚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