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文章标题:
网络追逃二十年,独向青山更绝编
在浙江舟山普陀公安,遇到嫌疑人不见踪影的情况,找网络安全保卫大队的张科准没错。他能从海量网络信息中捕捉到嫌疑人的蛛丝马迹,从碎片中拼凑出对方“画像”,最终锁定嫌疑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张科工作室”远近闻名,办案民警只需将嫌疑人基本信息发来,很快就会收到工作室的反馈。
今年是张科从事网络追逃的第21年,也是他走在互联网潮流一线的第21年。因为工作,他几乎玩转每一批年轻人流行的各大社交平台,是微信、QQ、陌陌等社交软件的早期用户。如今,年逾五十的张科用起最新网络用语信手拈来,依然保持着超越年龄的“潮范儿”。
不过,“网络达人”的属性仅限于工作,张科把那些“花里胡哨”的社交软件都留在了工作手机上,他的日用手机界面很简洁,桌面翻不过三页,勉强算得上娱乐应用的两个资讯App是手机自带的预装软件,他一次也没刷过。
张科一门心思都扑在工作上,他曾成功研判出公安部A级通缉犯的藏身之处,其他大大小小的成功研判案例更是不计其数。2022年,他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同事对此并不惊讶,张科把所有热情都献给了工作。
“年逾知命志尤坚,独向青山更绝编。”二十余年追逃生涯,张科不知疲倦地追赶警务信息化浪潮,在网络技术迭代的漫漫长路上求索不止,用大半辈子勉力编织互联网空间的恢恢法网。
警务信息起潮流
1993年,距离北京中关村地区的网络工程成功接入国际互联网还有一年时间。在中国正式迈入网络时代的前夜,入警两年的张科第一次在派出所见到了电脑。
所里对电脑的“欢迎仪式”隆重非常,专门为放置电脑的办公室重铺地板,又装上空调,小心翼翼地打造最佳操作环境,生怕弄坏了这台娇贵的高科技设备。
张科对这个新家伙很感兴趣,毫无经验的他试着上手组装电脑,还真让他装成了。摸着灰白色的主机,他突然有种预感,这个新潮的设备将成为未来警务工作的利器。
当时,国内计算机和互联网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电脑在基层警务工作中的应用十分有限。由于仅有的几个公安业务信息系统各自独立,尚未贯通,在派出所,电脑更多时候被用来录入地方人口信息。
1998年,公安部原信息通信局成立,着手建立“全国逃犯信息数据库”。在那个网络系统尚未普及的年代,数据库被刻成光盘发放到基层派出所、刑警队。
张科的追逃生涯也由此拉开序幕。2001年,被分配到治安岗的张科通过数据库光盘梳理出辖区内在逃人员,将其与电脑中的资料信息进行人工比对,成功抓获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逃犯。
张科的预感没有错。就在他首次追逃成功的那一年,公安部提出“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并正式启动“金盾工程”建设。从项目提出到二期竣工,这项历时17年的浩大工程为公安系统构建起一个与公共互联网完全隔绝的局域网,实现了主要警务工作的全面信息化,在公安现代化史上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勾勒出张科的整个青春与奋斗底色。
跟着工作赶时髦
“其实,网络追逃只是信息化警务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张科说。而就是这很小的一部分,让他研究了20多年。张科的信息技术全靠自学。他在警校的专业是“治安管理”,只学了点计算机基础语言。那时计算机技术刚刚兴起,普通人甚至摸不到电脑。
工作中首次接触计算机后,兴趣浓厚的张科开始琢磨如何操作。不过最开始,单位的电脑并不属于他,主要是户籍民警用来登记户籍信息。那时的电脑用的是磁盘操作系统,没有鼠标,全靠键盘输入指令。张科喜欢和那名同事交流计算机技术,常常是张科先摸索学会,再手把手教给同事。
互联网普及后,单位的电脑能联网了。刚开始是拨号上网,局里就两条线,总有一条被张科占着。
再后来,随着移动智能手机的出现,社交软件蓬勃发展。张科又开始追着犯罪嫌疑人的脚步“赶时髦”,成为不少知名社交软件的早期用户。他有个古董级社交账号,根据一些评估网站的估值,在市面上价值至少百元。这样的账号张科不止一个,一度是他搜寻嫌疑人的常用工具。
有一次,张科通过数据排查确定一名犯罪嫌疑人的社交账号,对方通过了张科的好友申请,还发来视频聊天邀请。张科同意了,机智地找了个理由避开镜头,通过打字和对方聊天。随着聊天不断深入,张科抓准时机,试探着问对方在哪儿。毫不设防的嫌疑人对着镜头随手拎起一旁的洗衣袋,上面清晰地显示出酒店名字和房间号。没过多久,一脸懵懂的嫌疑人在酒店被警方抓获。
还有一次,张科出差河北邯郸抓逃犯。通过研判,张科发现了对方的陌陌账号。确定对方的大致位置就在距离自己一两公里的地方后,张科打开陌陌尝试“钓鱼”,这名逃犯果然上钩,向张科发来好友申请……
不过,张科的抓捕“好友”行动也不总是这么顺利。在他的好友列表里,有一名涉嫌抢劫案嫌疑人和他成为“好友”足有十年时间。早在2010年,张科将这名逃犯加为好友,但案发后,对方的网络行迹不再频繁,张科始终无法确定他的位置。十年来,张科一直默默关注着这名逃犯,有空就看看对方的社交平台动态,由此发现对方常冒用兄弟的身份活动,为后来的成功抓捕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
随着网络技术的迭代升级,这种追逃方式逐渐被淘汰,张科的几个社交账号已经很久不上线了,他的最新学习目标是大数据建模技术。这项新技术是“张科工作室”的一位“90后”成员告诉他的。身为工作室的技术“大佬”,张科形容和工作室其他成员的关系是“相互学习交流”,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现在需要向年轻人学习。”
贝雷在线显神通
在正式成为网警前,张科辗转于多个公安岗位间,进行网络追逃更多时候只是手头案件侦破的环节之一。2008年,张科进入普陀公安信息中心,后来又调至分局网络安全保护大队,网络追逃逐渐成为他的主要工作任务。
对张科来说,那一年还发生了另一件大事——加入贝雷工作室。这是一个建立于公安内网的非官方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技术干警在此交流切磋公安信息技术。
贝雷工作室里常有“大神”发布自己设计的代码,用于案件数据排查分析,免费提供给工作室成员,还有同行分享新类型案件的侦破经验,这些都让张科受益匪浅。
这种互助模式不仅在线上分享,也延伸到线下警务工作中。张科去外地抓捕逃犯,人生地不熟,但只要在贝雷工作室报上自己的名号和工作需求,就会有当地的公安兄弟来帮忙,效率最高的一次,出差仅一周时间,张科几乎全程在宾馆里就成功捉拿逃犯归案。
那是一名远在吉林的命案逃犯。张科在出发前通过联系浙江省内一名贝雷成员,取得了逃犯的相关资料。根据这份资料,他又拜托长春的贝雷同行查找逃犯的大致活动范围,确定人在松原市,对方还热心地为张科介绍当地公安的联络人。张科将研判出的逃犯具体位置分享给当地公安。在各地公安的接力下,抓捕行动一气呵成,大获成功。
张科也回应过其他贝雷成员的求助。有一次,安徽的公安兄弟请他留意一名命案逃犯。在张科的协助下,这名逃犯在普陀沈家门出现时,被普陀公安抓了个正着,随后移交安徽公安。
2021年,张科也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他在“警讯通”建了个工作室成员聊天群,方便位于不同岗位的工作室成员相互交流信息技术和工作心得。张科给聊天群起名“普陀贝雷在线”,希望能延续贝雷工作室的协作精神和学习精神。
凭借扎实的信息技术,“张科工作室”很快打响了名气,不少办案民警前来求助,有普陀和舟山其他地区的,也有外地的同行。“张科工作室”逐渐承担起舟山公安追逃的大部分信息研判工作。
作为“张科工作室”的老前辈,张科也有偶像,那就是贝雷工作室的创始人,现实中是来自江西的两位刑事技术警察。很多年前,他差点就见到了其中一位偶像。不巧的是,对方来舟山的时候,他刚好出差外地,错过了面见偶像的机会。张科倒不觉得遗憾,他不在乎和偶像是否有现实交集,真正让他折服的是他们高超的技术实力。他和两位偶像互为微信好友,平常聊工作、聊技术,交往仅止于此。
对于网络技术,张科始终保持着一份纯粹向往和追求,也正是这份向往和追求鼓舞着他在追逃路上永不停步。2023年上半年,在他的研判下,又有20名逃犯落网,工作成绩超过了他在2022年的年度工作总量。对张科来说,已过去的知天命之年只是另一个全新的开始。
● 责任编辑: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