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来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

  如今,河北省的部分村庄里,也有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身影。“首席”参与化解村级矛盾纠纷,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是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法治护航“最后一公里”
  2022年春,承德市双滦区偏桥子镇大贵口村大胆改革创新,充分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效能,让“首席”入驻村综治中心。自实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以来,大贵口村呈现出经济发展后劲足、群众参与程度高、社会治理效果好的可喜变化。
  村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切实发挥矛盾化解功能,及时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打通了法治护航“最后一公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据悉,大贵口村共排查矛盾纠纷26起,其中网格员日常化解20起、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化解6起,化解率为100%。
  大贵口村下辖7个村民小组,共有居民462户、1688人,其中党员36名。村级治理划分为42个网格,及时收集涵盖综治、维稳、应急等各方面情况。网格长一旦发现网格内出现问题,如邻里、家庭、土地等方面的矛盾纠纷苗头,便及时报告给村两委,尽可能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
  承德市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海君介绍,大贵口村采取“村两委+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模式,驻村“首席”参与化解一些相对复杂的问题,并建立日常工作预约和重大项目跟进机制,面对面为群众提供耐心细致的法律咨询服务,让“首席”真正“驻”进群众心窝里,全力助推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
  走进村综治中心,可见一台名为“裕农通河北乡村振兴服务平台”的设备摆放着,这里不仅可以查询农业方面内容,还可以选择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承德市检察院检察一部主任林福峰、承德市中级法院立案二庭庭长祁春梅等5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工作单位、联系方式、专业特长等信息,均在设备上公示。
  2022年6月,村民李先生家的房屋出现墙体裂缝、屋顶漏雨的情况,正值村里建设污水雨水管网施工,李先生怀疑是机械的强烈震动所致,要求施工方停工并给予赔偿。
  在村干部调解无果之际,驻村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林福峰受邀指导化解。林福峰先是从法律角度分析认为,如果通过司法途径诉讼方式解决,需要采集证据,进行司法鉴定,双方都会增加很大的经济、人力和精力成本。于是,他建议走调解程序。随后,他又从工程角度分析指出,施工前墙体、屋顶就已出现裂缝,随着施工机械的震动,裂缝加大增多,才导致问题愈发严重。
  经过耐心讲解和悉心沟通,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由施工方负责对裂缝处进行全面的修缮处理,对全屋进行“抹灰刮膏”。至此,一场即将演变成诉讼的纠纷,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调解下,终于握手言和。
  施工企业负责人专门向林福峰表达感谢:“感谢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对纠纷进行了合理的调解,矛盾的迅速化解使得施工得以顺利进行,更没有让我们公司成为诉讼被告。”
  
  探索土地流转“五化”模式
  “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对大贵口村的典型描述,这里人均仅有七分地。土地资源的稀缺,让村民倍加珍惜。在村民先试先行的基础上,大贵口村因势利导,大力发展农业种植,村民先后建起了一个个蔬菜大棚。
  然而,大棚因年久失修,作业路狭窄,布局横七竖八,东一个,西一个,土地利用率低。与农业发展现代化格格不入的是,种植区无任何公共设施,田间道路走向也不科学规范,直接影响村民的经济效益。
  2022年年初,村里准备对大棚进行改造升级,打造“山谷田园”休闲采摘园,计划将大贵口村建成美丽宜居的新农村。
  “这个大棚,咋个拆法?有没有补偿?”很多村民问村干部。
  山谷田园项目涉及土地经营权流转,关系到7个村小组268户村民。由于土地台账缺失,村民之间频繁“换地”,土地界线不清,流转难度极大,且易引发不稳定因素。
  驻村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积极发挥“智囊团”作用,参与村内重大决策咨询论证,牵头解决村内土地综合利用不高等问题,探索出了一套土地流转的“五化”模式。
  所谓土地流转“五化”,即土地数字化、边界虚拟化、证照实体化、管理一体化、效益最大化。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积极运用“五化”模式,有效提升了土地利用价值。
  在征拆过程中,驻村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对拆迁协议进行严格把关,对拆迁政策进行详细答疑,按照“五化”模式开展工作,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认可。全村125座老旧大棚,从签订协议到全部拆除仅用了21天,有力地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不久后,136座新型大棚,整整齐齐地立于滦河岸边,集休闲、娱乐、采摘于一体的“山谷田园”休闲采摘园正式落成。园区内统一规划了道路,修建了标准的柏油马路、停车场和餐厅,一系列公共设施为游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随后,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又全程跟进该村“五网入地”“尾水湿地公园”等其他15个重点项目建设,及时跟进项目推进过程中发生的征地、震损等问题,确保了各项重点项目如期完工。
  
  “三信”绘出优良村风民风
  为破解基层组织凝聚力不强、群众遵规守约的约束力不大、比学赶超的自觉性不高等基层治理难题,2022年,大贵口村积极推行“积分定信、奖励用信、全民争信”的“三信”模式,推动三治融合并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积分定信”是驻村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村级治理的重要抓手。在充分听取村民意见的基础上,驻村“首席”对《大贵口村村规民约》的制定主体、内容、程序均进行了合法性审查和备案,并细化了《大贵口村村规民约量化评分标准》,提升了村规民约制定与实施的法治化水平。
  伴随“积分定信”制度的推行,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又为“奖励用信”制度奠定了扎实基础。村民通过自觉遵守村规民约、积极参与村级事务就能赚取积分,从而赢得信用贷款,更好地发展产业或自主创业。如今,“全民争信”在大贵口村蔚然成风,由村“首席”参与制定的村规民约体现了公平公正合法合理的原则,成为村民自治的具体标准,村民认真遵守,村风民风家风均得到了持续改善。
  村民于女士通过“三信”模式获得了20万元贷款额度,她激动地说:“这个政策确实很振奋人心,利用贷款扩建改造自家大棚,年收入至少增加1万元。”
  近两年来,大贵口村100余人通过“三信”模式兑换积分获得奖励,53户村民获得信用免抵押低息贷款507万元。
  好的制度激发效能。老党员李荣无偿提供了自家3分地,在他的带动下,72户村民无偿提供了21亩地,共建起了5个观赏游园、3个停车场和2个休闲广场。村民还认真清理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大力配合乡村环境整治,积极参与“美丽庭院”评选。
  偏桥子镇党委书记高峰表示,“首席”专家参与实施的“三信”模式,引领基层治理走出新路径,助力村风民风改善,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
  2021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贵口村考察调研,关心了该村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情况。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大贵口村把乡村振兴作为首要任务,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先后推出了山谷田园、山谷人家民宿、农村电商、分布式光伏发电、莲花山景区和山谷嘉年华6个产业发展项目。
  如今,随着外来旅游人口激增,大贵口村的人气非常旺盛,相应的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升,村集体收入实现跨越式发展。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大力支持下,村民的矛盾纠纷也随之得到了更好的解决,进一步夯实了乡村治理的基础。
  为进一步拓宽群众反映渠道,方便群众反映诉求,建立便捷、有效、互动的综合事务管理平台,大贵口村在驻村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助力下,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完成数字化可视平台搭建,集乡村治理、数字产业、乡村旅游、公共服务4大板块37项功能于一体,建成承德市首个“数字乡村”。
  村内问题随手拍,村民通过微信小程序上传,即可在平台反映情况,也可提供相关改善建议。村干部每天对问题进行收集处理,并公示5名驻村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资料,方便群众联系首席法律咨询专家。
  大贵口村党支部书记李双军告诉记者,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指导建设的数字乡村平台,让基层治理更加智能、高效、便民,实现了以数字化管理为乡村治理赋能,达到了“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的良好基层治理效果。
  2022年10月,大贵口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两位村民因养猪场排水问题发生口角,进而互相殴打受伤。
  村民见状,通过数字乡村平台,成功联系到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协调解决矛盾。经专家充分释法说理,分析利弊,引导当事双方换位思考,发扬邻里之间互谅互让的精神,最终促使双方放下“心结”,达成和解。
  林福峰表示,作为驻村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他将持续聚焦家庭纠纷和邻里矛盾,坚持力促和解,维护乡村和谐稳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双滦区委政法委有关领导表示,自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进驻大贵口村后,发挥“连心桥”作用,增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在法治化轨道上运行,为大贵口村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近年来,大贵口村先后获评河北省第七批“民主法治示范村”“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全村实现产业发展有保障,村容村貌有颜值,乡村发展有活力,社会稳定有秩序,无刑事案件发生,无越级上访,呈现出和谐稳定、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河北省法学会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触角延伸到乡村,打通法治护航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省、市、县、乡、村五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全覆盖。大贵口村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的生动实践,为基层社会治理打造了新样板。
  ● 责任编辑:陈致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