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河北“首席”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

  书写“首席”河北篇章

  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实施以来,河北省法学会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全面依法治省的“智囊团”“思想库”“人才库”作用,着力推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推动县(市、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在河北落地生根、遍地开花,实现省、市、县三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全覆盖。

  更为可喜的是,有的乡镇和村都进驻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汇聚出“燕赵首席·法治河北”品牌的独特魅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积极参与重大公共决策咨询论证、重大风险防控、重大矛盾纠纷调处、重大信访积案化解,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书写河北篇章贡献力量。

  本期专题报道,分5篇介绍了河北省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呈现了河北省覆盖省、市、县、乡、村的五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局面,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河北省如何推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供各地交流探讨。  

  近年来,河北省法学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政治引领、持续繁荣法学研究、着眼服务法治实践,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动新时代法学会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其中,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为牵引的法治实践,紧紧围绕“四个重大”即参与重大决策咨询论证、重大风险防控、重大矛盾纠纷调处、重大信访积案化解,成为党委、政府的首席智囊团,企业健康发展的首席顾问,群众幸福生活的首席“护卫”。

  截至2023年年底,河北省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实现全覆盖,已聘任首席专家3194人,服务党委政府重大决策315例,调解化解重大矛盾积案30件,参与立法咨询工作386次,参与人大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20余项……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是河北省“首席”工作的高质量答卷。


  不断探索“首席”河北经验

  2023年9月,全国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会议召开后,河北省法学会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及时研究制定落实措施,全面推动全省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落地落细。

  两天后,河北省法学会向省委提交专题报告,及时报告全国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会议精神,并结合河北实际提出具体工作安排。

  河北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并要求,认真落实会议精神,选优配强河北省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队伍,不断强化基层法律咨询工作保障,充分发挥法治智库作用,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为抓手开创全省法学会事业新局面。

  2023年10月20日,经过前期的充分筹备,河北省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会议在承德市成功召开,这意味着河北省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迈上了新台阶,标志着奋力谱写高质量“首席”河北篇章再启程。

  河北省各地级市委政法委书记、法学会会长、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部分县(市、区)法学会会长等参加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会议精神,对全省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作出部署,为推动省市县各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高质量发展鼓气加油。与会人员还实地观摩了承德市政务服务中心,承德市法学会在此建立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会商中心。

  一直以来,河北省法学会高位谋划,深入调研综合研判,不断探索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的“河北模式”。

  2021年,河北省法学会多次召开会议,统一思想,深刻理解,积极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充分认识到,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服务地方工作大局的具体行动,是法学会创新发展的有益尝试,更是破解县级法学会履职难题的一把“金钥匙”。

  2022年,河北省法学会出台了《关于实施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的通知》,对人员条件、工作流程、组织保障等进行了明确规范,对如何加强领导与积极推进提出了明确要求。《通知》还要求各地充分借鉴广西梧州等全国其他地方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经验,积极推广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

  在谋划过程中,河北省法学会还多次组织召开相关会议,开展工作交流、听取经验介绍,为全省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的全面铺开提供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筹备,石家庄市、张家口市、承德市等地率先评选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并先后举行了聘任仪式。

  石家庄市法学会建立了《会长直通车工作机制》和《重大疑难案件专家论证工作机制》。石家庄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重大敏感案件论证两起,同时充分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作用,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张家口市法学会聚焦推进“保交楼、稳民生”重要部署,为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堵点”“难点”提供法治支持。沽源县法学会协助当地政府制定出了“法律服务专班融合,信访事件法纪衔接,重复信访提级调查”三项机制,对重大信访案件,由法学会出面以公益性和有偿性相结合的方式,聘请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成立法务专班,全程跟进解决问题,确保案结息诉。

  承德市法学会依托法治承德智库,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并建立了案件评估、案件通报、案件会商、首席负责等“八项机制”。成功处理该市农业产业化增信基金项目等重大案件3起,出具法律咨询意见书15份,提供法律建议126条,为全市发展稳定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其经验做法被收录于中国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案例选。


  实现县级“首席”全覆盖

  2022年1月,中国法学会印发《关于推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的指导意见》,河北省法学会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并提出力争在2023年底前实现11个设区市及下辖县(市、区)两级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全覆盖。

  在部分县区法学会遇到法学法律专家资源不足的情况时,该如何实现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全覆盖呢?

  面对这道难题,河北省法学会深入调研走访、交流研讨,集思广益,形成“良方”。各地级市及县(市、区)法学会向会员单位发出推荐通知,经会员个人自愿报名、会员所在单位审核,确定推荐人选。各地级市及县(市、区)法学会对推荐人选进行再审核,审核通过后录入专家库,并按行业划分了若干个子库。

  最终,确定每个地级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15至20名,每个县(市、区)5至10名,每个乡(镇、街道)3至7名,分别由地级市和县(市、区)法学会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颁发聘书,至此完成“首席”名单确定工作。

  正定县法学会实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到县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坐诊”,群众可查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花名册和个人情况介绍,选择“首席”并建立联系。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对案件进行“把脉”,并提出法律建议,现已化解多起“病症”,逐渐形成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的“正定模式”。

  “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是县级法学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抓手,更是破解县级法学会履职难题的一把‘金钥匙’。”正定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县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周玉发说。

  井陉县法学会创新工作机制,在落实推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的基础上,依托“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职能,推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法治服务基层联系点制度,由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带头深入基层一线,赴基层联系点开展法律咨询、矛盾化解、普法宣传等法律服务工作,持续推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走深走实。

  承德市下辖各县区级法学会将“首席”延伸到乡镇一级,搭建了市、县、乡三级“首席”实体工作平台,形成了纵贯市县乡各层级、横连农工商各条线的组织架构,服务面进一步扩大,实现市、县、乡三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全覆盖。更为可喜的是,双滦区法学会还推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入驻一些重点村庄,采取“村‘两委’+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模式”,建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日常工作预约机制、定期上站机制和重大项目跟进机制等,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在实施过程中,河北省各级法学会还引入退出机制,实现动态管理,对不认真履职尽责、不能完成工作任务或政治思想有不良表现的专家,实行退出调整。此外,针对部分县(市、区)专家资源不足的问题,可申请省法学会协调支持,调用省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这些县(市、区)工作。

  河北省委、省委政法委高度重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作为年度工作“重中之重”。省法学会研究提出省级专家人选,省委政法委进行研究审核同意初审人选名单。省委批准《省法学会党组关于拟聘任河北省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请示》,同时要求省法学会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日常服务和管理,充分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作用,为河北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法治力量。

  截至2023年年底,河北省11个地级市、167个县(市、区)均组建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队伍,部分乡(镇、街道)也有了“首席”进驻,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全覆盖,全省共有首席法律咨询专家3194名。


  推动全省“首席”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河北省法学会依托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为当地党委、政府和企业、群众之间搭建了一座法律桥梁,为全省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法治力量。

  2023年10月20日,在全省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会议上,河北省法学会要求,全省各级法学会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紧紧围绕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等重大国家战略,充分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作用,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眼点,在“四个重大”上发力,有效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民生领域重点问题调查研究和法律服务,有效解答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会议强调,全省法学会各级领导作为引领法学会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在推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落地见效上是第一责任人。要以上率下,率先垂范,做到亲自督查落实情况,亲自上阵选择案例,亲自跟进重要案件,亲自协调关键环节,亲自把关法律意见,亲自推动案结事了。要坚持靠前指挥,每年亲自督办1~2个案件或完成1项重大课题,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韧和执着推动解决问题,一级抓一级、共同抓落实,确保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稳步推进。

  作为省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河北大学副校长孟庆瑜积极服务河北高质量发展,尤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的重大战略性工作中,他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白洋淀流域生态安全法治保障研究》、河北省人文社科重大课题招标项目《白洋淀流域生态安全评价及协同保护研究》、中国法学会重点委托课题《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法治保障问题研究》等,为地方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法治力量。

  孟庆瑜还深度参与京津冀协同立法研究,积极为国家和河北立法进行调研论证。他受托完成《白洋淀水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条例》,为《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条例》出台提供智力支撑;受托完成《河北省审批服务管理办法》《保定市12345热线接诉即办条例》;组织开展《立法法》《反垄断法》《河北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河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等25场次立法咨询会,充分发挥“首席”参与决策论证咨询的重要作用。

  同样作为省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河北法学》主编马章民,多次参与疑难案件“把脉”“会诊”。他表示,“首席”专家涵盖了民事、刑事、行政等部门法的实体和程序等层面,在充分了解案件事实和相关证据的基础上,本着中立性、公正性、客观性的原则,依据事实和法律提出了法律意见,在“重大信访积案化解”等方面提供重要法治智力支持。

  河北省法学会已选聘省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32人,除省内知名法学教授、权威法治实务专家外,全国知名法学“大咖”约占三分之一,可谓阵容强大、人才济济。为推动“首席”高质量发展,河北省法学会正在筹备遴选新一轮省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首席”将对涉及河北经济发展、重大公共利益和民生事项中的重点法律问题进行研究或合法性审查,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又带有普遍性的难点问题形成法律意见书。必要时,可以对法律意见书所涉的重大法学理论和法治实践开展研究,形成研究报告。

  河北省法学会有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省法学会主要工作是:一是完善工作机制。按照“三坚持”“三首”“三跨”的工作原则,探索总结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规律,健全会议制度、报告制度、考核制度等,把此项工作列为平安建设、法治建设考核的重点工作,以考核促落实。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地方党委政府最关心、人民群众最关切的必须解决的法律问题问诊开方,建言献策,助力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强专家培养。选优配强省市县三级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通过培训、调研考察、重大案件交流研讨等提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政策水平和履职能力,为全省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的贯彻实施提供人才保障,努力打造服务中心大局的亮丽“法治名片”。

  目前,河北省各级法学会正在推动把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纳入各级平安建设条例,列入各级平安建设考评体系,更加凸显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责任编辑:陈致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