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文章标题: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奋力谱写北海全面依法治市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推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丰富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新境界。近年来,广西北海市把法治建设作为经济社会良性运行的根本保障,全面贯彻党中央依法治国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依法治区的工作要求,坚持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北海、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为加快建设品质北海、魅力北海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北海市获评2017—2020年“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
一、坚持政治引领,准确把握法治建设的新使命新要求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十年法治建设最重要的标志性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把握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政治方向、工作布局、重点任务,在更高站位上找准全面依法治市工作的着力点,切实以高质量法治推动高质量发展。
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这一根本遵循。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提出的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大创新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关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我们深化法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理解其科学性、真理性、开创性,将其贯穿法治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更加自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牢牢把握党的绝对领导这一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最大的区别。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全面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我们要全面落实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充分发挥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牵头抓总、统筹谋划、督促落实作用,不断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市的制度和工作机制,通过法治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实施。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这一重要论述鲜明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国为了谁、依靠谁的重大问题,郑重宣示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立场。我们要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系统谋划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法治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依法维护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二、聚焦中心任务,以高水平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法治为引领”。近年来,北海市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出发,大力推进全面依法治市,扎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依靠法治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牢固的基础、持久的动力和公平公正的环境。
在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上增强法治供给。认真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北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实践运用,建立由行政机关、行业协会、市场经营主体等各方参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协作平台,打造公正透明、稳定可预期的法治环境。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审核各级政府出台的各类政策协议,加快兑现依法依规、合情合理的承诺,着力建设一诺千金、公正公信的法治政府。加快构建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实施宽严相济的执法方式,持续优化涉企法律服务,打造涉企诉讼服务“绿色通道”,依法惩治破坏市场竞争秩序、侵害市场经营主体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加大对重点领域、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力度,加快实施海事法律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在保护生态环境上增强法治担当。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立生态综合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推行田长制、林长制、河长制、湾长制,严打非法采砂、非法捕捞、破坏红树林等违法犯罪。创新旅游警务“景中有警”执法模式,充分发挥涠洲岛全国首个海岛生态旅游法庭的作用,推动“环保+旅游+司法”深度融合。建设“虾塘红树林生态农场”,探索在废弃虾塘内种植红树林和开展生态养殖,维护红树林生态系统连续性及生物多样性,确保空气质量、近岸海域水质保持全国前列,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先进水平。
在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增强法治支撑。全面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持续优化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平台调度、一揽子化解、一体化服务、一张网共治”新模式,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北海样板。进一步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健全诉源治理机制,将司法触角延伸至基层、把矛盾问题化解在基层。畅通公共法律服务渠道,加快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智能精准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动法律服务与科学、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的有效融合。持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强信用信息应用共享,推进信用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制度化、长效化。
在维护平安和谐稳定上增强法治保障。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防范、制止、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违法犯罪活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防范化解住建、金融、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切实维护好政治安全、群众利益和社会秩序。探索涉稳情报信息法治化、规范化建设,及时发现掌握苗头性、行动性、预警性的重大涉稳信息,为守牢祖国“南大门”、筑牢“海上长城”提供全面、准确的战略情报保障。加快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严格按照法定原则和程序协调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制度,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在全市营造崇法向善、循法而为的法治环境。
三、抓住关键环节,推动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必须解决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领域的突出矛盾问题,将各环节融会贯通,形成合力,提升法治建设水平。
要大力加强科学立法。“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立法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首要环节,是全面依法治市的“起跑点”。要坚持立法先行,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要统筹考虑改革发展形势、依法治市建设进程和人民群众法治需求,体现北海法治特色。严格执行《北海市涠洲岛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北海市矿产资源保护条例》《北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为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保护等提供有力保障,发挥以良法促善治的积极作用。要紧密结合北海发展实际,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研究确定地方立法项目,在旅游市场整治、城市文明建设等方面加强专项立法,推动一些“小切口”、真管用的立法,进一步提高立法精细化、精准度和针对性。
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党和政府法治形象。要加快修订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定,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既要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加大执法力度,让违法者心存敬畏之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也要保持执法温度,带着感情帮助群众排忧解难,避免暴力执法、过激执法,确保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要持续开展第三批权力运行部门制度“留废改立”,通过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做到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过程清晰留痕、执法决定合法有效,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综合执法体制机制,推动执法重心向县区政府下移,健全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有效衔接、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协同配合工作机制,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衔接,进一步提升执法效能。要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市县乡三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更好地发挥行政复议对违法和不当行政行为的纠错作用,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
要着力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引用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话,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公正是司法活动的灵魂和法治的生命线,司法不公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和致命的破坏作用。要持续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锻造忠诚干净担当新时代政法铁军。要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进一步规范司法权力运行,围绕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加快推进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和建设,健全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制度机制。要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持续构建权责统一的执法司法责任体系,完善明责、履责、督责、问责的制度闭环。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创新排查梳理、信息管理、案件公开审理方式,加快推进平台、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全面提升司法办案服务质效和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要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全民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全面依法治市才有坚实的社会基础。要结合开展“八五”普法,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夯实全民守法基础,营造全社会尊崇法治践行法治的良好氛围。要创新宣传方式,深入开展“市民周末法治公益学堂”等法律宣讲活动,推动法治文化深入群众、深入人心。要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深入开展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以案释法和“法律六进”活动。对热点问题主动发声、解疑释惑,培育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要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注重法治和德治结合,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不断夯实全面依法治市基础。
要全力以赴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体现了一个地方依法行政水平、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法治化营商环境水平,以及市民法治素养、全社会依法办事的法治环境,等等。要加强研究谋划,向上积极对接,对下加强指导,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要逐项对照指标体系,查漏补缺、举一反三。要善于总结经验典型,形成更多具有北海特色的亮点和品牌。
法治兴则事业兴,法治强则事业强。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举措信仰法治、厉行法治,奋力开创全面依法治市新局面,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北海实践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委员,北海市委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 责任编辑:黄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