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扛起“枫桥经验”发源地的使命担当 持续擦亮新时代“枫桥经验”金名片

  2023年9月20日,时逢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浙江考察,专程参观枫桥经验陈列馆,并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坚决扛起“枫桥经验”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的使命担当,持续擦亮“金名片”、传承“传家宝”、用好“活教材”增添了无穷动力。
  近年来,浙江各地各部门深入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重要保证和平安浙江建设的总抓手,聚焦“群众唱主角、干部来引导、德法加智治、有事当地了”,打造了一批具有浙江辨识度、示范引领性的基层治理现代化标志性成果,为谱写“两大奇迹”浙江篇章提供了强大助力。浙江被公认为最安全、最公平、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立足新起点,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显得尤为重要。
  更加突出党建引领,牢牢掌握基层治理工作主动。深刻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政治优势,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聚焦服务更大场景,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放到大平安、大治理格局中来推进,进一步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高效能治理良性互动。坚持城乡基层一体推进,进一步拓展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城市版、海上版、网上版,推进“枫桥经验”在城市社区、海岛渔区、网络空间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更加突出就地化解,把好矛盾风险源头治理关。深刻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精髓要义,聚焦回应更新诉求,坚持关口前移、就地化解,完善群众诉求闭环解决机制,最大限度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刚性落实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深化“警源、访源、诉源”治理,健全非警务事项即时协同处置机制,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充分发挥调解基础性作用,做好人民调解,做实行政调解,做强司法调解,做优行业性专业性调解,构建完善具有浙江特色的大调解工作格局。
  更加突出“三治融合”,不断巩固良法善治工作格局。深刻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战略基点,秉持“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理念,始终把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作为战略性、根本性任务来抓,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激发基层治理活力。迭代提升“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基层治理体系,建立行政服务中心、综治中心等高效服务实体平台,强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真正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
  更加突出社会参与,切实提高共建共治整体合力。深刻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价值立场,把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保障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永恒追求,真正让群众唱主角。注重汇聚治理力量,更好发挥城乡基层生活服务类、公益事业类、慈善互助类、专业调处类、治保维稳类等社会组织作用,探索经营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新模式,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群众自治圈”“社会共治圈”。
  更加突出数字赋能,有效提升变革重塑强劲动能。深刻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鲜明特征,聚焦凸显更优方式,持续深化数字法治改革,推进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固化运用“智能、无感、动态、和谐”杭州亚运安保模式,不断提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水平。坚持技术、体制、机制三轮驱动,以迭代数字法治体系架构为牵引,助力提升基层治理智能化水平。加快建设矛盾纠纷全量数据库,迭代完善“浙江解纷码”等应用,推动数据联通、完善数据链条、创新数据应用,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精准性、实效性。
  大道之行,始于足下。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浙江,为持续深入推动“八八战略”,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作者系浙江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省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
  ● 责任编辑:孙雅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