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制度激发科技创新人才积极性

  当今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科学技术进步法》规定“国家发挥高等学校在科学技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等学校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国家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营造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环境,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为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加快战略人才力量建设指明了方向。
  
  高校是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港湾
  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大各类人才计划对基础研究人才支持力度,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不断壮大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和一流创新团队。”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而我国在科技领域面临着很多“卡脖子”难题。
  高校是人才培养和人才聚集的阵地之一,也是国家科技创新、科技进步的主要阵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
  《科学技术进步法》将“基础研究”放在仅次于总则的第二章,表明我国的基础研究战略地位不断上升,也促进了科技创新人才资源充分涌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2023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对教育、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记者从河北工业大学了解到,近年来,该校坚持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这一要求,以培养“新工科”卓越人才为突破口,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注重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跨界整合能力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探索出了一套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我们正着力推进‘新工科’模式,该模式旨在推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致力于打造产业链与教育链、专业链、创新链的融合。同时,学校构建了‘校内厚基础强能力课程学习+校外多场景多领域实践’的双循环培养模式,调动校内外教育资源,构架创新型、复合型的优秀人才培养体系。”河北工业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张晓俊说。
  得益于培养模式的改革,学生也取得了亮眼的成绩。该校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2019级学生魏振伟,就拥有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四项、发明专利三项、软件著作权授权一项,获创新创意创业挑战赛省级一等奖、华北地区机器人大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除了对学科专业进行适应性调整,学校还构建了“160+X(跨学科)+Y(第二课堂)”体系,可以将理论和实践两条主线更好地融入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中。
  据记者了解,河北省发挥高校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主体作用,以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等高校作为重点,围绕国家发展需要,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推动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向纵深发展。河北工业大学今年发布了《服务“经济强省 美丽河北”行动计划(2023-2027)》。河北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贺立军介绍,该行动计划以服务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为目标,以提升河北省产业发展动力和企业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引育企业、产业发展急需人才为关键,主动融入河北省经济建设主战场,构建新时代产学研合作新模式,为河北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持续、高效的人才支持和科技支撑。
  
  完善学科布局 推进学科建设
  《科学技术进步法》规定,国家完善学科布局和知识体系建设,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协调发展。这为广大高校学科设置和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为推进科技评价机制改革,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提升科技创新、创造活力提供了根本保障。
  河南省地处黄淮之间、平原地带,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河南工业大学——一座以农业为特色的高等学校,就坐落在这里。该校的前身,是国家于1956年成立的第一所粮食类院校——中央粮食干部学校。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河南工业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杨铁军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学校自办学起,初心就是为粮食行业培养人才,开展科技创新。随着学校的发展,大学围绕粮食产后加强人才培养,将科技融入到学科专业建设中,学科专业进行了更好的布局和优化,开启了“智慧粮食”的大门。《粮食储备“四合一”新技术研究开发与集成创新》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在“四合一”储粮新技术支持下,将粮食损耗量下降到1%。
  该项“四合一”储粮新技术,是河南工业大学首创,集智能粮情检测、低剂量环流熏蒸、智能通风和高效谷物冷却四项技术为一体的新型粮食存储技术,旨在降低粮食储备损耗量。据了解,我国粮食储存曾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由于传统储粮方式无法解决杀虫不彻底、粮食易结露、霉变等问题,导致我国粮食损耗量在4%左右居高不下。“四合一”储粮新技术推动粮食损耗量下降到1%。对于我国粮食储量超过亿吨来讲,挽回3%的粮食损耗,相当于千万亩粮田的粮食产量。
  近年来,河南工业大学共获得1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得益于该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与培养政策。杨铁军告诉记者,该校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办学理念,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新需求、高等工程教育的新变革和行业转型升级的新挑战,培养粮食产后卓越工程人才,着力解决粮食产后人才培养存在的结构与需求失衡、创新能力不足、协同育人机制不畅等问题。面向粮食产后“储备—加工—物流—贸易”全产业链,坚持“撤、增、锻、塑”并举,重构专业链,全面促进产业链、人才链、专业链深度融合,构建覆盖粮食产后全产业链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不断健全服务粮食产后全产业链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方式,深化“政产学研用”合作关系,构建了“五位一体”多主体协同育人模式,强化学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支持本科生“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早进课题”,设置创新实验班,创新学科交叉、全程导师制等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形成了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新范式。
  《科学技术进步法》规定,国家支持高等学校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和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增强基础研究自主布局能力,推动高等学校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重大使命与殷切嘱托。
  今年6月,江苏省组织举办以“努力推动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为主题的系列新闻发布会。会上,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袁靖宇向大家介绍,省教育厅将着力推动江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从扎实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着力打造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加快培育战略科技力量、注重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这五个方面着手,发挥江苏高校在科技自立自强方面的关键支撑作用。同时,还将在每年认定300家左右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选聘一批产业教授,建设50个左右省级重点产业学院。会上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仅2022年江苏省社会研发投入超过3700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达67%,区域创新能力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千校万企”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平台
  《科学技术进步法》明确,国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企业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紧密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校企合作”是搭建学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和人才输送的桥梁,实现校企资源的共享,有效促进校企双方的互利共赢。
  为更好促进“校企合作”走深走实,2022年,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的通知》,进一步推动全国高校与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利用5年时间,有组织推动1000所以上高校支撑服务10000家以上企业高质量发展。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全国重点城市的PM2.5浓度相比以往下降了将近一半。国务院“大气十条”行动计划评估报告给出这样的结论:大家最为关注的PM2.5浓度改善,贡献最大的措施是工业烟气提标改造升级,贡献占比达25%。
  记者了解到,在这25%的背后,是清华大学李俊华和他的团队二十年的坚持。2020年,我国工业品产量和产能已居世界首位,但因排放污染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在治理污染物排放中,大多使用“催化剂”进行化学净化,而治理中的化学反应又较为复杂,团队中有成员甚至产生了“把元素周期表都试一遍”的想法。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不断的细心打磨后,“双中心双循环催化剂”问世。之后,又经过持续努力,催化剂配方走向工业化应用。
  团队的首套钢铁行业示范工程,建于上海宝钢。出于令人满意的结果,宝钢湛江和宝钢股份都上了这套工艺。“工业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深度治理技术及应用”,也让李俊华团队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该套工艺的应用,不仅是学校在科技进步上的突破,也是“校企合作”的典范。
  氢能源是世界各国都在探索的领域,海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氢矿”是众多国家都想要开发的对象。然而,由于海水的成分过于复杂,为制氢带来了极大的难度。曾经国内外的多个团队都在针对海水直接制氢这个难题进行探索,而半个世纪以来都未有建设性的突破。为解决这一“世界难题”,深圳大学谢和平院士带队开展科研攻坚,开创了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的全新原理与技术,取得了重大原创性突破。在今年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谢和平院士团队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成果成功入选。
  据了解,近年来,深圳大学通过“一院一策”制度的建立,引进高端人才和培育人才,构建以院士或国家杰青领衔牵头的优势学科科研团队。目前,累计引进20余位全职院士。同时,充分放权于院士,鼓励院士自主打造研究团队,学校与学院充分给予配套人员和设施支持,鼓励科研人员在关键领域及“卡脖子”领域发力,提升学校服务国家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能力。
  在今年第20届国际科普日活动中,福建农业大学的农产品“蜜柚”作为科技转化成果进行展出,这也是校企合作的成果。这种蜜柚的种植从曾经的一亩地需要十几公斤化肥,到现在仅需要2公斤化肥,极大减少了土壤污染。
  记者从2023年8月举办的中国科技产业发展全球论坛中获悉,截至目前,已有300余所高校及500余家科技企业,通过“千校万企”实现对接合作,产出对接成果超2000项。“教育部将继续完善‘企业出题、共同答题、企业阅卷’的机制,支持高校围绕企业需求开展攻关。”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说。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和基础研究的优良港湾,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围绕人才培养不断总结、探索。随着科技创新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中国科技事业必将迈上新的台阶。
  ● 责任编辑:孙雅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