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做强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 推动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重庆市“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充分发挥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作用,以基层群众需求为导向,组织青年普法志愿者统筹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及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宣传工作,把优质法律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在乡村、在社区、在校园,各具特色的普法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广大青年普法志愿者唱响了法治重庆建设主旋律,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
  
  “法治楼栋”青年律师志愿者畅通站点服务
  重庆市法学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秉持“谁服务谁普法”理念,将法学会会员工作站与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深度融合,组织青年普法志愿者、法学会会员入驻各类基层服务站点,为他们搭建起服务基层的平台。
  “我在一家美容美体中心办理会员卡,但申请退费时被拒绝了。正好居民楼有了定点服务律师,我立刻向陈尧律师寻求帮助,并把消费记录等证据给他看。”近日,渝中区两路口街道桂花园新村社区叶女士这样告诉记者,通过定点服务律师的帮忙,最终维护了她的合法权益。
  这是重庆市创建的首批“法治楼栋”。街道党工委政法委员、法学会会员工作站站长张海波表示:“以前居民遇到法律问题咨询律师不太方便,而且还可能涉及费用问题,我们在桂花园新村社区的老旧小区首批试点挂牌8个‘法治楼栋’,法律服务距离居民更近了。”
  同样在桂花园新村社区,一女士面临情感问题,她也选择了咨询“法治楼栋”的方式。她说:“我准备协议离婚,但不知道需要规避哪些风险,朋友圈里也没有律师。正好居民楼有了专属律师,打个电话就能把法律问题了解清楚了。”
  随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逐渐朝着精细化精准化发展,“点单式”的普法形式受到大家赞扬。“法治楼栋”明确一名会员律师挂牌服务一幢楼,主动回应居民法律诉求,打造百姓家门口的法治课堂,助推实现“小事不出楼栋”的社会治理目标。
  “楼栋定点服务志愿者,大多为经过区法学会严格筛选的优秀青年律师,专业能力和职业操守都过硬。居民不出家门,通过一部手机就可以免费咨询法律问题。”渝中区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喻彦表示。
  渝中区通过创建“法治楼栋”,还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与会员工作站充分结合。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通过联系会员工作站,牵头化解矛盾纠纷,开展法治宣传服务,主动融入重庆中央法务区建设,不断创新优化法律服务。而会员工作站又将法律服务前移至楼栋,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有效破除了法律需求和法律供给间的壁垒。
  
  千余名“莎姐守未”志愿者融入站点工作
  “模拟法庭,现在开庭!”随着一声法槌敲响,一场特殊的“庭审”在重庆市第十一中学开始了。身着法袍的“法官”迅速融入角色,“书记员”“辩护律师”各司其职,学生观众聚精会神,整个教室被带入了庭审氛围。
  为了增强模拟法庭的实效性,作为青年普法志愿者的“周俐莎法治教育工作室”负责人,到现场作专业指导。周俐莎告诉记者,精心打造这样的活动,是希望学校把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教育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起来,并将其贯穿于“手机管理”“强制报告”“惩戒制度”“专门矫治”等教育教学中,不断强化法治理念,依法履行学校保护职责。
  她还语重心长地教导现场同学:“希望你们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学会自我保护,远离违法犯罪,让校园欺凌、性侵未成年人、网络帮信等违法犯罪行为无处可藏。”
  “针对未成年人特点,全方位、常态化开展法治教育,是我们一直在做的。”南岸区法学会副会长夏鸣镝介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乎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责无旁贷。”全区通过开展“开学法治第一课”,邀请专家志愿者围绕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疏导等,与学生、家长面对面进行交流。
  据悉,2004年大渡口区首创“莎姐”青少年维权岗,经过近20年的实践、总结和提升,“莎姐守未”已成为重庆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的主打品牌。“莎姐守未”的经验做法还被拍摄成电影《莎姐日记》,这是国内首部未成年人保护题材的电影,扩大了“莎姐守未”的知名度。
  “莎姐”团队从最初7人发展到416人,全市三级检察院共同参与,共吸引1800余名“莎姐”志愿者,组成重庆“莎姐守未”大团队,荣获“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等省部级以上荣誉40余项。
  今年,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已纳入平安重庆建设“一把手”工程,建立健全全范围、全领域、全链条的风险隐患闭环管控机制。同时,该项工作也融入法学会工作站点建设,360度织密未成年人平安防护网,牢牢守护好未成年人的生长环境和成长道路。
  
  大学生志愿者新媒体普法延伸站点触角
  为充分利用高校资源,重庆市法学会与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反诈骗中心、渝北区反诈骗中心密切合作,组建青年普法志愿者团队,发挥法学专业大学生优势,共同打造西南政法大学反诈宣讲团,一部古风《反诈录》视频刷爆了重庆高校师生的朋友圈。
  《反诈录》讲述了“冒官行骗”的故事,层层揭示犯罪分子的诈骗套路和话术,以“飞鸽传书”“锦囊妙计”等创意方式,模拟电信网络诈骗的信息流入,结合网红茶饮一杯难求等年轻观众群体熟悉的生活场景,给观众上了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的精彩一课,形式新颖有趣,内容生动又不失反诈知识的传播。据了解,该剧经过了半年多时间的精心策划、剧本创作与组织拍摄。
  宣讲团指导老师谢玲副教授说:“反诈宣讲团作为全民反诈的政法大学生力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反诈宣传活动。例如,针对不同群体,到公租房、养老院、学校以及社区进行普法宣传和反诈宣传。同时,结合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积极参与新型网络犯罪课题研究,培养自己的学术兴趣,争取产出理论研究成果。”
  截至目前,西南政法大学反诈宣讲团共举办了9场校内外宣讲、3次反诈实践活动。
  像这样的法学专业大学生普法,重庆市法学会依托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优质法学资源,共成立了6支青年普法志愿者队伍,市法学会为其授旗。通过创新普法理念和打造优秀的原创普法作品,举办普法文艺节目比赛,利用暑假“三下乡”开展巡回普法等方式,延伸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工作,达到普及法律与法律服务双成效。
  
  法治体检等多元志愿活动拓展站点功能
  綦江区设立了25个会员工作站,其中,4个专门服务企业,21个为街镇提供综合服务。会员工作站组织青年普法志愿者坚持全天候提供法律咨询,每两月一次法治体检,每半年一次法治会诊。
  比如,该区发生了一起涉嫌多名员工、多次盗窃企业贵重原材料的案件。在接到企业求助后,綦江区法学会下属高新区法学会会员工作站立即响应,站长犹正海组织公安民警、律师会员等多次深入企业进行沟通会诊,开展法治教育,数名涉嫌违法犯罪的员工投案自首。之后,该会员工作站还指导企业加强流程规范,升级安防设施,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管理。
  又如,建材商会会员工作站是该区4个专门服务企业的工作站之一。站长蔚世平在开展法律咨询服务时,得知建材企业经常遇到恶意欠款的问题,通过仔细研究企业销售、收款和追欠等环节,发现其中存在的漏洞,指导企业完善合同、固定证据、依法追款。
  在重庆,还可以见到“法治护航乡村振兴”活动,政法融媒体中心的“云普法”产品,民法典宣传月、国家安全宣传周、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普法活动。重庆市综合运用各种资源和平台,不断增强法治服务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推动普法活动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具体举措。“重庆市法学会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始终坚持高标准谋划、高规格组织、高质量推进,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务实有效的法治宣传活动,更好服务中心工作、服务人民群众,聚力将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打造成法治宣传教育的亮丽品牌。”重庆市法学会一级巡视员陈忠东说。
  ● 责任编辑:孙雅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