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傍“权威”的医疗广告

  眼下,在一些社交平台以及搜索引擎平台上,科普内容不时被用来给一些医疗机构广告导流。其典型表现是,在医师的医学科普文章的同一页面上,夹带包含功效的医疗广告,诱使用户阅读医学科普文章时点击浏览。由于披着科学的外衣,此类医疗广告极具迷惑性。一些正规在线医疗平台因此提醒用户,警惕隐藏在医学科普网页中的医疗广告,切实保护好个人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同时呼吁抵制此类打着科普旗号兜售医疗广告的行为。
  医疗保健关乎民众的身体健康,在互联网时代,可以很便捷地上网获取健康类信息,遇到身体不适或突发状况时,上网查阅相关疾病或健康信息已成为不少人的习惯。然而,从媒体披露的情况看,一些医疗机构利用患者渴望得到权威医生、权威信息指导的心理,盗用医学科普文章贩卖私货。而最初创作此类内容的医师却常常对此不知情,不知不觉成了医疗机构的“广告代言人”。
  此类傍“权威”的医疗广告,不仅让患者付出高昂的费用,更会极大地误导患者,诱使其前往一些水平低下的医疗机构就医,或者选择错误的医疗手段,最终耽误疾病的治疗,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以数年前发生的魏则西事件为例,陕西青年魏则西在网上搜索滑膜肉瘤的治疗方法时,查询到一种据说全球领先的生物免疫疗法,进而将之当作救命稻草,到相关医疗机构就医,结果病情却日益恶化,最后不幸离世。这一悲剧引发全社会的关注,其背后原因令人深思。
  利用正规医学科普内容充当导流工具,直接原因缘于利益驱动。通过傍“权威”,一些不知名的医疗机构可以免费获得知名医师、权威专家的声誉加持,而医疗广告打着医学科普的幌子,更容易使患者接纳和相信。如此,医疗机构便可以最小的成本,招揽更多的患者上门。
  同时应当看到,傍“权威”医疗广告的滋生,还暴露出两个深层次问题,从中也不难找到有的放矢的治理对策。
  其一,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医疗广告不仅数量可观、内容庞杂,而且花样不断翻新,但相关监管却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网络医疗广告演进的节奏。今年5月1日实施的《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的,不得在同一页面或者同时出现相关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地址、联系方式、购物链接等内容。”显而易见,傍“权威”的医疗广告属于违法之列,但此类广告却在互联网上屡见不鲜,可见监管力度亟待加强。
  治理傍“权威”的医疗广告,其实并不复杂。比如,应当鼓励患者通过举报等方式进行维权,通过曝光、重罚等手段打击发布违法广告的主体,最终使此类医疗广告的违法成本远远高于其收益。此外,傍“权威”的医疗广告虽然涉及主体众多,但发布渠道多均需依赖搜索引擎、医疗服务App以及社交平台,因而,只要严格监管这些网络平台主体,就能倒逼其担负起阻击违法医疗广告的责任,取得事半功倍的治理效果。
  其二,正规医学科普创作被随意盗用,暴露出知识产权保护的漏洞。现实中,大量傍“权威”的医疗广告发布医学科普文章时,往往未经作者授权,涉嫌违反著作权法,侵犯了作者的复制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合法权利。一些医师费尽心力创作医学科普内容,本意是帮助有需要的患者,然而,将此类内容捆绑鱼龙混杂的广告进行牟利,已背离了创作者的初衷,是对医师原创内容、宗旨的肆意践踏。因而,治理傍“权威”的医疗广告,不妨也从保护医学科普作品的著作权入手,考虑到医师个体的维权成本过高、难度过大,可以通过相应的医学组织,比如医师学会等出面,统一搜集违法线索,通过法律渠道捍卫医师的著作权,进而切断违法医疗广告借道生财的可能。
  总之,傍“权威”医疗广告波及面更广、隐蔽性更强,对患者的误导也更深、伤害更大,因而,相应的治理也需要尽快跟上,通过多方参与,常抓不懈,将法治的手段用足用透,才能实现对此类广告的“零容忍”,维护网络的良性生态,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 责任编辑:阿计